談到地震,最令我們這代人心有餘悸的應該是08年發生的5·12汶川大地震了,這次地震震級達到了芮氏8.0級,雖然僅持續了2分鐘的時間,但在這死亡120秒內,六萬多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超過10萬平方千米的地區被嚴重破壞,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八千多億元的人民幣,大半個亞洲都感受到了它的來勢洶洶,甚至到現在它對我們的影響依然沒有完全消除。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汶川的地震,我們又或許應該慶幸它發生在21世紀,至少我們可以科學地看待這樣的天災人禍,又有比較有效的應對措施,全面到位的醫療設施,經驗豐富的搶險人員。
這些都是古代沒有的先進條件,所以當古人碰到如此兇猛的天災時,除了恐懼就是驚慌了,他們根本沒有任何辦法預測這樣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們面對災後的各種問題往往都是束手無措的,許多原本能夠得到救治的生命也會因為落後的醫療而離開這個世界。
不要以為古代就沒有遇見過這樣強烈的地震,早在四百多年前的明嘉靖年間,中國的陝西省南部秦嶺以北的渭河流域就發生過一次特大地震,有多大?答案是和汶川地震不相上下。更可怕的是,這個地區在當時的中國是一個人口稠密的地方,其中又以華縣的災情最為嚴重,所以此次地震又被稱為華縣地震。
光是有姓名記載的死亡人數就已高達83萬人,這也成為了目前世界已知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針對這次地震,許多古籍中也有詳細的描述,如《中國地震目錄》、《明史》、李可久的《華州志》、張瀚的《松窗夢語》等。大致上都是用一些四字詞語來描述,頗有情況緊急之意,許多地方更是用了「地裂數丈」、「水湧數尺」來形容,可見這次地震造成的傷害給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次地震不僅影響範圍廣,而且餘震持續的時間也是久的令人不敢相信。根據清代康熙年間刊印的名為《鹹寧縣誌》的資料記載,位於重災區的鹹寧縣從地震發生直到萬曆年間,都還有餘震的侵襲。
換句話說,這場地震導致中國大地顫抖了五年的時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汶川地震的餘震也就持續了幾天的時間。這五年裡,由地震引發的大規模瘟疫也造成了全國範圍內大量的人員傷亡,加上糧食供應不足,百姓身體機能也越來越差,可以說是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廣袤的土地上甚至見不到幾個人的影子,全國都被死亡籠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