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現代)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984,閱讀約2分鐘
地震是在地殼快速釋放能量的振動過程中引起的地震波所產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又稱地動、地振。地震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板塊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緣和板塊內部的錯動和斷裂。地震發生後,會帶來嚴重後果,除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外,還會引發海嘯、坍塌等事故。
官方統計顯示,地球上每年發生的地震超過500萬次,也就是說,每天都有上萬次地震發生。大多數地震都太小或太遠,人類感覺不到。說到地震,中國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前者為芮氏8.0級,後者為芮氏7.8級。兩次大地震,造成數萬人遇難,數百萬人失去家園,財產損失難以估量。不過,它們都不是中國發生的最大地震,芮氏規模最高的地震是發生在西藏的"墨脫地震"。
1950年8月15日晚,墨脫人民剛剛吃過晚飯,有的已經進入夢鄉。突然,遠處傳來轟隆隆的聲音,接著就是地動山搖,給當地各族居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由於墨脫峽谷居民居住的房屋都是木質或石木結構,就在這一瞬間倒塌了。地震引發山體滑坡,4個村莊被衝入河中或被落石掩埋。山上出現了一兩米寬、幾十米甚至上百米長的裂縫,山坡上電閃雷鳴,房屋、田地、道路、成片的原始森林被毀,整個山谷處在一片昏暗的煙霧中。
雖然住在墨脫的人不多,但還是有上千人遇難,近百個家庭失散,五六個村子的人全部遇難。地震當天,很多人都在為烏拉爾三大領主工作,晚上在山洞裡休息,所以大部分人都遇難了。地震造成冰川、雪峰震裂,雅魯藏布江決口,水勢暴漲。位於南迦巴瓦峰坡面的澤隆農冰川下部冰舌突然崩塌,冰體和雪崩掩埋了離墨脫大峽谷入口處不遠的直白村,全村100多人無一倖免。地震發生後,由於災區民眾沒有得到及時救助,導致瘟疫蔓延,當地民眾沒有辦法維持基本生活,不得不逃往外地謀生。
據測量,此次發生在墨脫的地震芮氏規模高達8.6級,是上世紀第6次強震,是匯聚板塊邊緣的碰撞。其波及面很廣,連遠離震中地區的卡澤、印度的加爾各答等地都有震感,布達拉宮的牆體也出現了裂縫。此外,地震後餘震頻繁,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多,4.7級以上餘震達80多次,最大6.3級。
如今,全球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地震儀器不分晝夜地探測地震趨勢,以便提前感知地震,並發出預警,以便人們採取措施,減少地震造成的傷亡和損失。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