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四川長寧與汶川屬同一地震帶,後續還會有餘震

2020-11-29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截至今日(6月18日)15時,四川宜賓長寧6.0級地震共造成12人死亡,134人受傷,10萬人受災。新京報記者從中國地震局及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處了解到,雖然長寧與汶川地震同處我國南北地震帶,精細劃分時兩地不屬於同一斷裂帶上。截至目前長寧發生的77次餘震雖然有點多,但屬於正常現象,後續還會有餘震發生。

地震救援現場。來源:四川消防總隊供圖

長寧77次餘震雖多但屬正常現象

新京報此前報導,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宜賓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截至今日9時20分,長寧縣、珙縣、高縣、翠屏區、敘州區、南溪區、江安縣受災,受災人口103771人,因災死亡12人,受傷134人,集中安置4298人;倒塌房屋73間,嚴重損壞房屋12間,一般損壞房屋10657間。

據四川省地震局消息,截至15時,共記錄到M2.0級及以上餘震77次。其中5.0至5.9級地震2次,4.0至4.9級地震3 次,3.0至3.9級地震14次,2.0至2.9級地震58次。同時,網上也有一些關於「餘震過多,後續會有更大級別地震發生」的謠言傳播。

針對上述情況,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地震確實比一般6.0級地震後的餘震多一些,並且兩次餘震達到5.0級以上地震,但整體在正常範圍內。

孫士鋐解釋,餘震是在主震之後接連發生的小地震,一般地質構造簡單餘震會少一些,地質構造複雜,餘震就會多一些,目前情況來看,後續還會有餘震發生。對於此次地震與汶川、九寨溝等地震有關聯一說,孫士鋐說,雖然長寧與汶川地震同處我國南北地震帶,但長寧地震在南北地震帶東邊。

中國地震局一名有著豐富經驗的專家告訴新京報記者,此次長寧地震確實與汶川地震同處我國南北地震帶上,但其是否有關聯,目前尚未有相關研究。他表示,此次地震後的餘震比汶川、九寨溝地震餘震少。「因為地質構造運動不是一次性將能量全部釋放,在陸續釋放過程中產生餘震很正常。」

地震救援現場。來源:四川消防總隊供圖

世界範圍無人能做到地震預測

對於此次地震原因,上述國家地震局專家表示,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擠壓會發生地震,但也分活躍期和平靜期。根據過去地震情況分析,基本每隔兩三年,該地震帶上就會發生一次6級左右的地震,4至7年會發8級左右的地震,但並這個分析並不能稱為規律,也不會完全與實際相符。「地震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個分析只是基於過往地震情況,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長寧後續還會有餘震發生。」

該專家介紹,每次地震的震源都不會相同,因此長寧地震與汶川等地震震源並不是同一個。此外,地震預測與地震預警為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目前在世界範圍內,沒有人或者科技設備能夠預測地震。而地震預計是在長寧地震發生後,對長寧當地已經造成破壞,研究人員用科學設備根據地震縱波和橫波速度差,對長寧周邊城市甚至更遠的城市市民做出預警,提醒其注意避災。「橫波與縱波在地震發生後從震源發出,縱波傳播速度快,不會對建築造成破壞,地震預警是在檢測到縱波後(具有破壞性的橫波到來前)發出的。」

如何鑑別地震謠言,中國地震臺網提示,可通過以下四點進行判斷。

1. 超過目前預報的實際水平,三要素十分「精確」的所謂地震預報意見。如傳聞中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非常具體,甚至發震時間精確到「上午」、「晚上」。

2. 跨國地震預報。如果傳說地震是由外國人預報的,那肯定是謠傳,因為這既不符合中國關於發布地震預報的規定,也不符合國際間的約定。

3. 對地震後果過分渲染的傳言。有時,特別是強震發生後常會出現「某個地方將要下陷」「某個地方要遭水淹」等等傳言,這種聳人聽聞的消息也是不可信的。

4. 帶有封建迷信色彩或伴有離奇傳說者為謠言。如:閏月有地震,果樹二次開花等。

新京報記者 劉名洋

編輯 李劼 校對 何燕

相關焦點

  • 2019四川宜賓地震最新消息今天:長寧地震遇難死亡人數匯總
    四川宜賓長寧與汶川屬同一地震帶 後續還會有餘震  長寧地震是否和頁巖氣開採有關?7問長寧6.0級地震  宜賓長寧地震後餘震不斷?專家:地震區域發震能力有限  長寧地震後有大地震嗎?省地震局:無發生更大餘震可能性  2019·6·17四川宜賓長寧地震多少級?
  • 專家:內江地震與長寧地震成因雷同,因板塊相互擠壓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今日(9月8日)清晨,四川威遠縣發生5.4級地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告訴新京報記者,此次地震與今年6月四川長寧6.0級地震成因雷同,均是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相互擠壓,在應力作用下發生地殼運動,之後應會有餘震發生。
  • 北川今日凌晨再連發3次地震,四川地震局:均為汶川地震餘震
    北川今日凌晨再連發3次地震,四川地震局:均為汶川地震餘震 川觀新聞10月23日消息,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3日凌晨,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連續發生兩次3.0級和一次2.8級地震。
  • 專家認為:汶川地震發生屬淺源地震破壞力度較大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記者 楊維漢、譚浩、隋笑飛)5月12日下午,四川省汶川縣發生7.8級地震,上海、寧夏、雲南、重慶等10多個省區市均有震感。有關專家對此次地震形成的原因、進一步發展趨勢和今後應注意的問題作出了初步分析。
  • 專家稱汶川地震最大餘震應接近7級 目前尚未達到
    餘震,被地震學家稱為「地震後的幽靈」,其「神出鬼沒」的特性從這個別名上可見一斑。在眾多的網站論壇上,網友關於「餘震,你還要持續多久才結束」的問題後面連串的、大大的問號和嘆號異常醒目。 據四川地震臺網測定:今天18時37分,四川平武發生4.2級餘震。
  • 地震專家會商:汶川地震餘震正有規律衰竭
    昨日(15日),中國地震局組織了自汶川地震發生以來最大規模的專家會商。來自全國各個省市的80名地震專家與中國地震局兩位高層及國家地震局數十名專家共同預測汶川地震的發展趨勢。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首席預報員孫士鋐告訴記者,從目前判斷看來,對於汶川地震主餘震(主震7.8級,餘震級別較低)的看法沒有改變。「但多數專家討論仍圍繞汶川地震的影響,主要觀點與幾天前我們的預測沒有差別。」孫士鋐表示,「對於東部地區和首都圈的地震活動,由於汶川地震發生突然,會商臨時決定,多數專家對這方面研究不充分,目前還無明確的說法。」
  • 專家詳解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特徵與成因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 張景勇 鄒聲文 周婷玉)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級強烈地震,造成了極其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場特大地震具有哪些特徵?地表破裂帶在哪裡?大區域地表如何變形?地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 一次地震的餘震,會延續多少年?
    餘震在44年後還會發生嗎?即使這次的地震有可能是上一次的大地震遺留下來的地質結構不穩定的問題而發生的,還可以稱之為餘震嗎?這意味著未來還會有類似的餘震?有一句話,讓人印象最深:對於地質學來說,你的半生,可能只是地球的一瞬間。
  • 雲南盈江5級地震與汶川地震帶無關 不會影響四川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  本報訊(記者 田芳、新華社)昨日清晨5時35分,雲南省德宏自治州盈江縣(北緯25.1度,東經97.9度)發生5.0級地震。
  • 北川3次地震為汶川地震餘震 強度小仍需要防範
    北川3次地震為汶川地震餘震 強度小仍需要防範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10月23日 18時03分
  • 專家:九寨溝強震與汶川地震成因相同 但無實際聯繫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記者 張尼)8日晚,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引發社會關注。專家分析稱,此次地震和2008年發生的汶川地震沒有實際聯繫,但兩次地震成因相同。圖為九寨溝縣城。圖片來源: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據中國地震臺網官微消息,8月8日21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0度,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對於此次強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向中新網記者分析稱,這次地震並不在汶川地震的餘震期,所以兩次地震沒有實際的聯繫。但孫士鋐強調,這一地區在歷史上地震比較多。
  • 汶川地震致四川盆地局部下降60釐米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級強烈地震,造成了極其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場特大地震具有哪些特徵?地表破裂帶在哪裡?大區域地表如何變形?地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就此,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長、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南北帶地震構造研究組組長張培震26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作了詳細講解。
  • 四川地震局專家:地質構造縱橫交錯是餘震頻發主因
    省地震局專家:地質構造縱橫交錯是餘震頻發主要原因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鍾振宇)長寧6.0級地震發生後,社會各界對災區群眾的安危非常關心,同時對餘震頻發、地震預警等方面也非常關切。6月18日,記者帶著公眾的關心關切,採訪了四川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杜方研究員和省地震局監測預報處處長杜斌。
  • 四川綿陽市北川縣發生4.7級地震 昨日同一位置也發生地震現場圖...
    ,本次地震與昨日4.6級地震距離約1公裡,位於虎牙斷裂和汶川-茂縣斷裂交匯區,2010年以來汶川餘震區出現過7組4.5級以上地震成組活動現象,結合區域構造、地球物理觀測、餘震序列等,認為此次北川4.7級地震仍屬於汶川餘震區的正常起伏活動。
  • 長寧地震很多人收到的預警信息,背後是一個怎樣的系統?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新華網思客」(ID:sikexh)綜編自新華社客戶端、新華視點、中國之聲、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澎湃新聞網、福建地震局、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等,原文首發於2019年6月18日,原標題為《長寧地震很多人收到的預警信息,背後是一個怎樣的系統?》。
  • 連續兩天四川地震!四川綿陽北川縣發生4.7級地震 2020四川地震最新...
    兩次地震幾乎同一位置當地市民:今天震?感更明顯此次四川北川4.7級震中,距北川縣城14公裡,距綿陽市62公裡,距成都市132公裡。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消息,兩次地震幾乎同一位置。不少綿陽網友表示:今天的震感更加明顯。
  • 【科普】地震,為什麼受傷的總是四川 ——專家解答關於九寨溝地震多個疑問
    9日,記者圍繞地震發生的成因、未來餘震走勢及未來救災避險等,採訪了四川省地震局、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相關專家。    成因:與汶川地震不屬相同斷裂帶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所周榮軍說,此次地震為走滑型地震,發震區域構造複雜,地震發生區域主要是青藏高原東緣的構造帶,發生原因是其中的巴顏喀拉塊體邊界斷裂持續活動的結果,此前汶川、蘆山地震都屬於青藏高原東緣的構造帶區域。
  • 省地震預報專家:地質構造縱橫交錯是餘震頻發主要原因
    觀 點□本報記者 鍾振宇  6月18日,本報記者就餘震頻發等問題採訪了四川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杜方研究員。  記者:這次地震為什麼產生了較大破壞?  杜方:此次地震的震中位於長寧縣雙河鎮,構造上位於相對穩定的華南塊體(揚子準地臺)內。該區域分布多條小規模次級構造,震區50千米範圍內地表無大規模區域性活動斷裂,發生大地震的能力有限,這次地震屬該區域有歷史記載的最大地震。  從原因看,地震活動具有「活躍—平靜—再活躍」等周期性規律。
  • 專家:定西地震是南北地震帶獨立地震
    許多網友討論地震是否和汶川地震有關,也有人提出定西地震就是汶川地震、蘆山地震的「餘震」。中國地震局專家表示,此次甘肅定西6.6級地震位於南北地震帶中的臨潭宕昌斷裂帶上,屬於這條斷裂帶的正常活動。該斷裂帶所在的南北地震帶,自2008年汶川地震後進入活躍期,隨後的玉樹地震和蘆山地震表明其活躍度一直不減,目前仍處於活躍期。
  • 專家稱我國南北地震帶仍存發生7級地震可能
    定西地震的誘發原因是什麼,與汶川地震、蘆山地震有何聯繫?近年來,我國發生了多次震級較高的地震,這是否意味著我國地震開始活躍?就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劉傑。  此次地震屬正常地質活動  此次甘肅省岷縣、漳縣發生的地震,是該地區500多年來發生的最大地震,震中烈度達到八度。人們不禁要問,此次地震的成因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