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地震很多人收到的預警信息,背後是一個怎樣的系統?

2020-11-23 澎湃新聞

6月17日22時55分,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記者從宜賓市政府新聞辦獲悉,截至18日5時20分,發生在宜賓長寧縣的地震已造成11人死亡,122人受傷。地震發生後,應急管理部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在各方努力下,救援活動有序展開。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新華網思客」(ID:sikexh)綜編自新華社客戶端、新華視點、中國之聲、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澎湃新聞網、福建地震局、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等,原文首發於2019年6月18日,原標題為《長寧地震很多人收到的預警信息,背後是一個怎樣的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地震發生之後,包括成都主城區在內的不少地方都提前發出了地震預警,並通過電視、大喇叭等多種手段提醒民眾及時避險。

成都提前61秒左右收到預警,共有110個社區實現「大喇叭」倒計時,為大家及時疏散提供了寶貴的機會,事後預警系統的倒計時視頻在網上刷屏。

有的網友在看電視劇,有的網友在看球,突然地震預警就來了。

另外,據了解

就在地震發生之前

大陸地震預警網

還成功的預警了本次地震

這其中就包括

提前10秒向宜賓預警

網友表示

聽到預警聲音感動得想哭

這個地震預警網真的很厲害

希望能普及!

↓↓↓

1

地震為啥可以被預警?

它的原理是什麼呢?

地震發生最初時,產生兩種波,一種是速度快但破壞力有限的縱波,速度約每秒6公裡;一種是跑得較慢但破壞性更大的橫波,傳播速度約為每秒3.5公裡。

地震預警系統就是利用了縱波比橫波傳播速度快、電磁波又遠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地震一旦發生,深入地下的探測儀器就可以檢測到縱波,然後傳給計算機,計算機即刻能計算出震級、烈度、震源等大致信息,迅速向破壞性地震波尚未波及的區域發出地震避險警報。

預警體系的有效運轉,依託於一個強大的地震監測網絡。

通常來說,越是接近震中,能提供預警的時間就越短;離震中越遠,提供的預警時間越長,但意義也隨之削弱。

2

地震預警信息的背後是一個怎樣的系統呢?

視頻中的地震預警倒計時聲音就來自這套名為大陸地震預警網的系統。據了解,這套系統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打造而成。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表示,地震預警系統其實就是一個全自動的物聯網,可以實現全自動的秒級響應。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

王暾:「地震預警的原理就是利用電波比地震波的速度快,當地震在震中開始發生的時候,通過地震預警網的監測,實現對地震還沒有波及的區域,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發出警報。

據不完全統計,基於這套預警系統,6月17日晚上,四川省宜賓市、樂山市、涼山州、成都市、雅安市等地的學校發出了預警,成都市的110個社區收到預警,宜賓市、樂山市、成都市等開通了廣電和網際網路電視地震預警的區域還收到了電視地震預警提示。

王暾表示,目前這套系統已經覆蓋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大陸地震預警網已經延伸到了全國31個省市區,覆蓋了220萬平方公裡,覆蓋了中國地震區人口的90%,6.6億人。在這些區域範圍內的地震都能夠被監測到、被預警到。這些預警信息已經通過電視、手機、廣播、「大喇叭」等形式,向民眾或者工程提供地震預警的服務。」

此外,大陸地震預警網還通過包括四川公安、四川科技等近50個政務和媒體微博發布了地震預警提示。不過王暾表示,雖然目前我國地震的預警系統從技術上已經處於全球領先的水平,但是應用規模還遠遠不夠,需要加快打通地震預警的「最後一公裡」。

王暾:「『最後一公裡』就是希望把這樣的預警信息,通過廣播、手機和包括移動、電信、聯通的電視、以及全國的電視網絡和手機網絡都傳遞到老百姓那去。有了預警信息要傳遞到老百姓那裡,才能更好地取得減災的效果。我們需要共同努力,特別是電視和手機需要加快。」

3

如何讀懂地震警報聲?

地震預報的警報聲主要包含幾個因素:

1)預估強度,也就是預計危害大小,這個通常用不同的滴滴聲來表示,「滴滴」表示震感強烈,可能有危害;「滴」表示有震感,但基本無危害

2)預警時間,也就是會提前告知地震波還有多長時間到達,一般是用倒計時錶示

舉個例子,假如我們聽到的警報聲是「叮咚-20-滴滴-18-滴滴-16……嗚」,這段警報中,「叮咚」表示地震預警啟動,還有20s到達,震感強烈,可能有危害;「嗚……」的聲音的到來則表明破壞性地震波到達;

假如我們聽到的警報聲是「叮咚-20-滴-18-滴-16-滴滴-14-滴滴……」那就說明在第16秒的時候,預估強度的聲音由「滴」變成「滴滴」,預警強度則由「基本無危害」變為「可能有危害」

現在再來聽一下此次地震警報發出的聲音:

延伸閱讀:

闢謠!有關四川長寧地震的這些謠言,別再傳了!

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牽動全國人民的心,謠言也不脛而走。以下這些謠言別再傳了——

1

18日凌晨四川宜賓市將有7.6級地震

6月17日,四川宜賓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隨後,網上出現「四川手機報」發布的關於「6月18日凌晨3時12分將會有更大地震發生」的消息。

17日23時57分四川手機報官方微博@四川手機報發布闢謠:微信流傳的這個信息是謠言,我們沒有預告接下來還有地震,請勿傳謠!

2

四川宜賓地震大樓出現嚴重傾斜

經查詢,圖為2018年2月臺灣花蓮地震舊圖,臺灣媒體中時電子報在報導花蓮地震時曾刊發該照片,為花蓮商校街雲門翠堤大樓倒塌。

3

網傳地震裸奔視頻

據四川省宜賓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宜賓公安」消息,經中國網絡監督局調查於6月17日晚10:55分宜賓發生的地震調查,網絡大量傳播的兩份視頻(裸體)已被證實非此次宜賓地震造成,正在調查該視頻發布者,將會以惡意發布假視頻、傳播虛假信息、製造恐慌、等罪名進行起訴、逮捕,宜賓警方在此提醒廣大網友,切勿跟風隨意轉發,發布虛假視頻。

4

有網友聯想「此次地震與汶川地震餘震有關係」

有網友聯想「此次地震與汶川地震餘震有關係」,專家對此表示:宜賓地震,與汶川屬於不同地震帶。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解釋,從地震帶來看,該次地震處於雲南昭通東側到四宜賓北東向地震帶,與汶川完全不屬於同一地震帶。此外,孫士鋐解釋,本次地震或與2018年12月16日,發生在宜賓興文地區的5.7級地震相關聯,他表示,這兩次地震或屬於同一震源,屬於「雙震性」地震。而從震源深度來看,本次地震震源深度超過10千米,屬於構造地震。

另據紅星新聞消息,地震專家,四川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杜方表示,當地地質結構較為穩定,構造上位於相對穩定的華南塊體(揚子準地臺)內,再發較大餘震可能性不大。杜方介紹,此次地震發生區域周邊此前也有發生幾次不同震級的地震,總體來講都不算太大,水平相當,該區域地質構造縱橫交錯但較為穩定。此次地震為獨立地震,與部分群眾聯想的汶川地震餘震沒有關係。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總監製:蘇會志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李逸博

編務:謝芳

相關焦點

  • 地震預警APP遭受質疑 有人延遲6小時收到預警信息
    王暾解釋,小區安裝地震預警系統需要先獲得政府授權,並由他們來安排。在社區、學校,大喇叭通過一個黑色預警接收終端接收預警信息,達到設定的地震烈度閾值後,觸發警報。烈度閾值通常設為3度——達到3到4度時,大喇叭只報數;4到6度,報一個數,發一聲「嘀」;大於6度,報一個數,發一聲「嘀嘀」。有震感而大喇叭沒響,說明地震對當地沒什麼破壞。但很多人對此並不了解。
  • 解讀| 四川長寧地震,成都提前 61 秒預警,怎麼做到的?
    在這一次的宜賓長寧 6.0 級地震中,四川西昌俊波外國語學校提前 60 秒收到預警,4000 多名師生順利疏散到室外;該校政教處主任稱,在就寢時聽到警報聲發出,隨後全校師生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無人受傷。
  • 與地震搶時間,每日互動助力地震預警信息發布
    其中,宜賓市提前10秒預警,成都高新區市民收到預警時間較震感提前61秒,重慶預警時間較震感提前了44秒。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具有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在四川長寧地震發生時,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通過對地震動波形的監測、分析、匯總,實現地震預警的有關參數計算和估算,從而生成地震預警警報並發布。
  • 刷屏的"地震預警神器"到底能不能救命?-刷屏,地震預警神器,救命...
    從宜賓市應急管理局了解到,截至發稿時,四川長寧6.0級地震已導致13人死亡,200人受傷。從17日晚地震發生後,災情進展時刻牽動著民眾的心。在大家祈願平安的同時,關於「地震預警」的視頻和圖片也刷爆了朋友圈。宜賓提前10秒收到預警信號,成都提前61秒就收到預警信號。
  • 精確到秒的地震預警背後,是與死神賽跑的45歲歸國科學家!
    成都提前61秒收到預警後, 共有110個社區實現「大喇叭」 倒計時, 為大家及時疏散提供了寶貴的機會, 事後預警系統的倒計時視頻 更是在網上刷屏。
  • 一文詳解什麼是地震預警?
    二、地震預警和地震預報有人會問:這明明是警報怎麼能被稱為預警?追根溯源,「地震預警」這個名詞中的「預」字往往使人們認為是指在地震沒發生時或者地震發生之前發出的警報,這是因為在漢字裡「預」字有預先之意,所以很多人常常會把地震預警和地震預報相混淆。地震預報是指地震發生之前發出的預測。
  • 地震預警系統
    當地震發生後,離震中最近的幾個預警臺站會陸續接收到地震信號,觸發地震參數快速判測系統;在收到信號的幾秒至十幾秒內,快速判測系統將估算出地震的發震時刻,發震位置,震源的類型和震級的大小;然後利用這些參數模擬出相關區域內地面運動的強烈程度;根據模擬的結果,搶在相應地震波以前,向不同地區發出相應的預警信息。 例如:地震波從震中傳到北川縣城大概需要25秒。
  • 探訪「官方版」地震預警系統,我們離全面預警還有多遠?
    目前,我國已建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地震預警技術系統,並陸續在京津冀、福建、蘭州和川滇交界地區建成預警示範系統上線運行。但僅福建地區初步建起覆蓋全省、具有明確規範的地震預警信息服務體系,並向社會實際提供服務。 一個廣受關注的問題是,地震預警服務何時能覆蓋全國?距離全面的地震預警能力,我們還有多少路要走?
  • 四川綿陽市北川縣發生震級4.7級地震 大陸地震預警網提前12秒預警
    央廣網成都10月22日消息(記者劉濤)10月22日11時03分,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發生4.7級地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建成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該地震,系統在地震發生時第6秒發出預警,給綿陽市提前12秒預警,給成都市提前32秒預警。
  • 預警能救命!地震預警 (ICL)App 官方免費下載
    而據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22:55 四川長寧(104.9,28.4)發生預警震級6.1級的地震,預警中心提前44秒向重慶預警,預估烈度3.2度。此預警信息於震中發震後幾秒內發出,最終地震參數以7-10分鐘後中國地震臺網發布的正式數據為準。用戶可下載「地震預警」(ICL)手機軟體接收地震預警。
  • 厲害了,成都提前60秒收到地震預警!地震預警與預報有什麼區別?
    截至18日8時30分,地震共造成12人死亡,125人受傷。深入地下的探測儀器檢測到縱波後傳給計算機,即刻計算出震級、烈度、震源等大致信息,有關部門可以搶在橫波到達地面前10餘秒通過電視和廣播發出警報。電視廣播依靠的是電磁波,它的速度比橫波速度要快得多。預警體系的有效運轉,依託於一個強大的地震監測網絡。
  • 與死神的賽跑 地震預警到底是怎樣的技術
    在2013年就建成了覆蓋面積40萬平方公裡的地震預警系統,在甘肅、四川、陝西、雲南等多個省市布設上千臺地震監測儀器,以及相對應的預警中心、信息發布接受系統、2015年地震預警系統擴展到了全國25個省份,覆蓋面積達到了200萬平方公裡。
  • 唐山地震系5年來周邊最大地震 電視臺提前5秒預警
    今天早上6點38分左右,河北唐山發生了5.1級地震,這是周邊地區5年來最大的一次地震,此前該地區200公裡範圍內9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計24次,最大的也是2012年唐山與灤縣交界發生的4.8級地震。所幸這次地震並沒有造成太大影響,截至早上8點左右,當地消防部門表示還沒有傷亡報告。唐山是國內的地震多發地,此次5.1級地震沒有帶來太大影響,應該與該地區的防護要求有關。根據防災科技學院的介紹,5.1級的地震烈度在京津冀地區的建築物抗震設防的等級之內,基本上不會產生建築物結構上的破壞。
  • 地震預警APP究竟靠譜不?在地震來臨是會收到提醒嗎
    唯一讓人有點糾結的,就是下面這張——地震預警提示。地震預警並不算什麼新鮮事,目前我們所用的MIUI、VIVO等主流安卓系統,其實都已經內置好了地震預警功能。而且由於這些廠商大多還有智能電視或電視盒子產品,因此即便使用其他設備(比如截圖中的智能電視),也是可以收到提醒的。問題是……這個預警是分!地!區!的!作為MIUI的忠實用戶,小編表示十分鬧心。
  • 2019四川宜賓地震最新消息今天:長寧地震遇難死亡人數匯總
    四川宜賓長寧與汶川屬同一地震帶 後續還會有餘震  長寧地震是否和頁巖氣開採有關?7問長寧6.0級地震  宜賓長寧地震後餘震不斷?專家:地震區域發震能力有限  長寧地震後有大地震嗎?省地震局:無發生更大餘震可能性  2019·6·17四川宜賓長寧地震多少級?
  • 成都地震預警技術出口海地 預警信息快于震波(圖)
    成都地震預警技術出口海地 跑得比震波快  成都地震預警技術出口海地 跑得比震波快10-20秒  ●距離震源50公裡內的地區,震前10秒收到預警信息  ●距離震源90-100公裡內的地區,震前20多秒收到預警信息  在距離震源50公裡內的地區,能在震前10
  • 又又又地震了!2020年,天津人就能收到實時地震預警了!
    該項目建成後,天津的地震預警能力將進一步提升,除了電視、廣播等方式外,地震預警信息還將直接推送到手機上,實現地震預警信息「秒」級發布。2020年,天津將先期完成本地區地震預警技術系統建設。系統包含203個地震監測預警臺站、1個省級預警中心和50個預警信息發布終端,集臺站觀測、通信網絡、數據處理、緊急地震信息服務和技術支持與保障於一體,使天津地區形成破壞性地震預警能力。
  • 雲南巧家縣發生5級地震,大陸地震預警網第56次成功預警
    震中附近的雲南省昭通市,四川省宜賓市、攀枝花市等地的已內置預警功能的電視發出預警,給昭通市昭陽區9秒預警時間,巧家縣3秒預警時間,攀枝花市38秒預警時間,宜賓市筠連縣37秒預警時間。這是大陸地震預警網自2011年連續預警的第56次破壞性地震。此前,連續預警蘆山7級、九寨溝7級、長寧6.0級等55次破壞性地震。
  • 提前10秒預警,成都高新地震預警技術成功預警長寧地震
    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應急管理部門(原市縣防震減災部門)聯合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本次地震,提前10秒向宜賓市預警,提前61秒向成都預警。附近宜賓、瀘州、自貢、成都等地民眾通過電視、手機、專用預警終端收到預警提示。
  • 成都電視彈出地震預警:物聯網防禦已經來臨
    10月21日12時04分,四川綿陽4.6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在此時看電視的,則會提前收到預警提示。而基於電視提示並非最新技術,早在數年前已經實現:2019年10月16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和四川省有線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對外宣布,繼2018年5月在四川德陽、宜賓開通電視地震預警服務以來,已經實現地震預警服務延伸至四川所有21個市州,覆蓋四川76%的縣份。同時,早在2012年9月2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地震預警系統就通過鑑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