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10-09 一棵青青小草

前天晚上,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萬眾矚目中揭曉,獲獎者是羅傑•彭羅斯、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蓋茲(圖1)。這三位科學家之所以能戴上諾獎的桂冠,是因為他們分別從理論和觀測的角度,證明了黑洞的存在。

從觀測角度證明黑洞存在的,是根澤爾和蓋茲。之前,我已經介紹過他們如何發現銀河系中心隱藏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下面我要科普的,是彭羅斯(圖2)的成果,也就是他在1965年提出的奇點定理

為了講清楚這個奇點定理的來龍去脈,我需要先回顧一下之前在銀河系之旅中講過的內容。

20世紀20年代,英國大天文學家愛丁頓(圖3)揭開了恆星的生老病死之謎。他發現,天上的恆星可以分為3類:主序星、紅巨星、白矮星。主序星是盛年的恆星,紅巨星是瀕死的恆星,而白矮星是死掉的恆星。這個發現,絕對是20世紀最重大的天文成果之一。

但到了20世紀30年代,愛丁頓創造的這個看似和諧的恆星世界,卻受到了嚴重的衝擊。第一個舉起反對大旗的人,是錢德拉塞卡(圖4)。他證明了如果白矮星的質量超過了太陽質量的1.44倍(即錢德拉塞卡),這個白矮星就會繼續塌縮下去。這意味著,白矮星並不是恆星演化的唯一終點(http://t.cn/EhaaBSe)。

然後登場的,是美國天文學家沃爾特·巴德(圖5)和弗裡茨·茲威基(圖6)。他們在1934年預言了一種比白矮星更緻密的天體,那就是所謂的中子星(http://t.cn/EhgEcq0)。

但到了1939年,美國物理學家奧本海默(此人就是著名的原子彈之父,見圖7)發現,中子星也有自己的質量極限,稱為奧本海默極限。如果中子星的質量超過了奧本海默極限,這個中子星同樣會繼續塌縮下去(http://t.cn/A6bI4Gtc)。

錢德拉塞卡、巴德、茲威基和奧本海默的發現,揭示了一種匪夷所思的理論上的可能性。對於一個球對稱、且質量超過太陽質量3倍的死亡恆星而言,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它自身的引力塌縮。也就是說,這個死亡恆星所有的質量,最終都會被壓縮成一個不佔任何體積的點。這個集中了黑洞全部質量、密度無窮大的點,就是所謂的奇點

死後的恆星會變成一個密度無窮大的奇點,這種理論上的可能性,被以愛因斯坦和愛丁頓為代表的主流天文學界,視為異端邪說。

為了消除這個該死的奇點,以利夫希茲(Lifshitz)為代表的一些蘇聯物理學家就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在真實的宇宙中,並不存在完全球對稱的恆星。這樣一來,恆星死後就不會被自身引力壓縮成一個奇點。

這是本文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再強調一下。利夫希茲認為,不具備球對稱性的死亡恆星,不會被自身引力壓縮成一個奇點。這是阻止黑洞形成的最後一個理論障礙。

做了這麼多鋪墊以後,接下來我們就可以介紹彭羅斯的奇點定理了。

1965年,彭羅斯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了一篇裡程碑式的論文(圖8)。在這篇名為「引力塌縮和時空奇點」的論文中,彭羅斯用自己開發的一套全新的數學工具(即彭羅斯圖),證明了奇點的形成與死亡恆星的對稱性無關。說得更具體一點,彭羅斯從數學上嚴格地證明了,不管是什麼形狀的恆星,只要質量足夠大,死亡以後都會被引力壓縮成奇點。這就是彭羅斯的奇點定理。

這個奇點定理,掃除了阻止黑洞形成的最後一個理論障礙,從而完成了大質量恆星引力塌縮理論最後的臨門一腳。也正是這個奇點定理,為他贏得了今年諾獎的桂冠。

最後再多說一句。還有一個科學家對這個奇點定理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霍金(圖9)。利用彭羅斯開發的數學工具,霍金證明了宇宙大爆炸也一定會有一個奇點。換言之,我們的宇宙一定會有一個開端。當然,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資料來源於網絡之上,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一定改正。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公布—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共同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Genzel)和安德烈亞該獎項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獎金。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評獎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20世紀及21世紀物理學的主要成就和物理學的發展情況。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數說迄今共4名女性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100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114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4次。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獲獎者回顧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位科學家!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10月6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6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德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貢獻。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得主名單
    當地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揭曉,Roger Penrose 、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摘得獎項。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大河財立方消息】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正式揭曉,一半授予Roger Penrose,獲獎原因「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穩定預測」;另一半授予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北京時間6日傍晚公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德、美、英國的3名科學家分享,表彰他們在黑洞等領域的貢獻。分別為Roger Penrose和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為啥又是天體物理?
    中國科技新聞網10月7日訊(孔辰)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揭曉,再次「花落」天體物理學。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為啥又是天體物理?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中國科技新聞網10月7日訊(孔辰)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揭曉,再次「花落」天體物理學。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人民幣760萬元)。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作者 | 馮麗妃 梅進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諾貝爾物理學獎小知識——截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了113次,沒有頒發的六年分別是1916、1931、1934、1940、1941和1942年。——從1901年至2019年,共213人次獲獎,實際獲獎個人為212人,因為美國物理學家John Bardeen於1956年和1972年兩次獲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剛剛揭曉,又是天體物理獲獎!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共同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烈亞·蓋茲(Andrea Ghez)。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安德裡亞·格茲,美國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揭曉的熱度還沒散去,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在瑞典科學院揭曉。2019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因在宇宙學和地外行星相關領域的研究貢獻,被讚譽「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
    新華社發   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數說  迄今共4名女性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100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   114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4次。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揭曉的熱度還沒散去,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在瑞典科學院揭曉。2019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因在宇宙學和地外行星相關領域的研究貢獻,被讚譽「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萊因哈德·根澤爾|諾貝爾物理學獎|羅傑...
    當地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揭曉,羅傑·彭羅斯、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摘得獎項。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根據諾貝爾網站消息,彭羅斯證明了黑洞的存在,而根澤爾與格茲發現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獲獎。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由於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而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因新冠肺炎疫情,本次活動諾貝爾委員會對進入瑞典皇家科學院會場的人數進行了嚴格控制,全場人數不超過30人。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分享獎項
    原標題: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分享獎項 摘要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其中一位女性獲獎
    北京時間 2020 年 10 月 6 日下午 6 點,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重磅公布,頒給英國數學物理學家 Roger Penrose、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而物理學獎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 1895 年遺囑中第一個提到的科學領域。正如諾貝爾的遺囑所描述的那樣,其中一部分獻給「在物理學領域內做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