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三分之二是海洋,然而,人類對它的了解始終極為有限。為了探索海洋的奧秘,有人學習像魚一樣潛入海底,有人造出了最先進的潛水艇,而法國人本·勒孔特則選擇花6個月的時間,用自己的身體一點點去丈量整個太平洋,從東京一直遊到舊金山。如果成功,他將是歷史上遊泳橫跨太平洋的第一人。這名51歲的海洋愛好者說,「在我5歲的時候,我父親教我如何在海裡遊泳,所以開闊的水域對我的整個生命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太平洋中遊泳的本 本文圖均為 benlecomte.com 圖
在本的計劃中,他每天遊8小時,大約用6到8個月的時間完成這段9000多公裡的橫跨太平洋之旅。每天,他大約消耗8000卡路裡的熱量,晚上在補給船上休息時,他可以吃冷凍乾燥的罐頭食品,在遊泳時則只喝液體補充能量。
他隨身的配備包括一副可以和船員保持聯繫的耳機、一隻防水的心率監測器、一個能產生磁場用來抵禦鯊魚的手鐲,以及一套可以測量海水放射性的腳踝裝置。
在他的航線中,有鯊魚和水母出沒的海域,有充滿塑料垃圾的地帶,還有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不過,本認為,這些並不是最大的挑戰,最大的困難在於,連續6個月每天做一件單調的事情。在波濤洶湧的一片汪洋中,沒有新鮮的食物和乾燥的陸地,只留下一個孤獨的生命,遠離文明,面對力量深不可測的大海。在整個航程中,本還將收集1000多份海洋標本,在旅行結束後遞交給包括NASA和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在內的27個組織,幫助科學家們在塑料汙染、海洋哺乳動物的遷徙甚至太空旅行等方面做出進一步研究。
補給船在風浪裡顛簸
自6月5日本在東京銚子港滑入水中起,到現在已經3個多月了。他堅持每天都寫遊泳日誌,從日誌中人們知道,第一天他遇見了一條巨大的鯊魚從身下滑過,第四天一場強烈的暴風雨促使他不得不走回頭路。在9月的日誌裡,他看起來和剛出發時判若兩人,又瘦又黑,鬍鬚驚人,看起來就像一個來自印度的苦行僧。在9月16日的日誌裡,本寫道,我整天都在與海浪搏鬥,一些浪直直地拍向我,另一些從側面來,感覺簡直無處可逃。我必須時刻調整泳姿,才能繼續狼狽地前行。
他的樣本採集工作也在繼續。9月12日,本在日誌裡展示了一片他在遊泳途中撿到的氣球碎片。很少有人想過,那些在派對的尾聲被放上天空的氣球最後都去了哪裡,其實,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在自然爆裂後墜到了海洋上方。本寫道,在過去十年間,海面上的氣球碎片已經增加了兩倍多。這些無法自然分解的碎片不僅是視覺汙染,也時常被好奇的海洋生物當作食物吞下,從而造成消化道的堵塞,讓它們緩慢而痛苦地死去。而一個殘酷的對比是,其實這些氣球對人類來說,並不是非要不可的必需品。
本在海中撿到的氣球碎片
這不是本第一次嘗試挑戰海洋。1998年,他曾經成功地用了73天時間,從美國麻薩諸塞州遊到了法國海岸,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遊泳橫渡北大西洋的人。在上奧普拉·溫弗瑞的電視節目時,本曾說:「當我遊完大西洋的時候,我說的第一句話是『不會再有第二次了』。但幾個月後,我對自己說『不,我得回去。』」為此,他花費了7年時間,準備這次橫跨太平洋之旅。
目前本正位於他計劃中的前半段航線中,下一個短期目標是距日本海岸1000海裡(約1852公裡)的某一個點。登陸benlecomte.com可以隨時了解他的最新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