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美國的航班,直線最短卻繞開太平洋?他們在刻意躲避什麼?

2020-12-10 久見

隨著美國籤證政策的放寬,很多國人都喜歡赴美旅遊或者是定居。在國人的眼中,赴美是一件非常時尚的事情,很多國人寧可選擇在外國蝸居生活得艱辛,也不願意回國奮鬥,在他們眼中美國應該都是遍地黃金,即便是自己吃上頓沒下頓,但他也會在親朋好友面前耀武揚威,畢竟不是誰都有資本可以隨意出國的。那麼從中國到美國,到底選擇什麼交通工具呢?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就是飛機,出行便利,省時省事。然而很多人不禁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中國到美國的航班,為何會繞開直線最短的太平洋?裡面又隱藏什麼重要原因呢?」

橫版地圖中上海與洛杉磯的距離

中國到美國最便捷的交通工具——飛機

隨著現代生活的經濟的不斷發展,交通工具的種類逐漸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以前我們不敢奢望的地方,如今乘上便捷的交通工具都能到我們嚮往的地方。不僅是國內,就連國外最遠的地方我們也都能到達。比如我們國人想去美國,唯一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乘坐飛機。

有些人會」談機色便「,總會認為飛機隱患大,空難是最可怕的事故,生還率非常低。它不像火車,遇到突發情況可以緊急停車,車裡的人可以直接下車,飛機卻不能,在空中遇到任何突發情況,都不能跳機。然而,事實上我們都想錯了,在這個世界上但其實飛機是這個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從設計到生產,再到投放使用,每一道環節都要求苛刻,飛機只有達到安全指標後,才能適航。飛機在飛行時,除了怕鳥撞擊外,還最怕敏感的天氣變化。

但在飛行路線中,不是所有的航線都是直線,比如從中國到美國,就選擇了捨近求遠的路線,整個飛行時間達到了12個多小時。

豎版地圖中上海與洛杉磯的距離

為何不敢橫穿太平洋,而是選擇捨近求遠的路線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兩點一線距離最短,這是最佳捷徑。就像中國與美國之間只隔了一片太平洋,換句話說從中國到美國最短的路線是橫跨太平洋。為何在實際飛行過程中,飛機沒有穿越太平洋而是選擇先向北飛,經白令海峽後再向南飛,最後到達美國機場呢?航空公司在可以的避開什麼呢?

1、太平洋天氣瞬息萬變,不利於飛機安全飛行

在地球中,太平洋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南北美洲之間,東西寬度達到了一萬九千多千米,在夏秋季容易形成猛烈的熱帶風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颱風。海面上空天氣瞬息萬變,也許前一秒是晴空萬裡,那麼後一秒就會變成陰雲密布。強大的氣流產生後,在惡劣的天氣中飛行容易讓飛機產生急速的顛簸,甚至還有可能出現短暫的失控,加上機艙內沒有牢固的固定物體,受到衝擊力的影響,人們很容易被甩出去,除非繫緊了安全帶,但也會感到這種強烈顛簸。

太平洋中的萬裡晴空,多數會像平靜的海面下隱藏的波濤洶湧的暗流,隨時會爆發出來。無法掌握具體氣候環境,對於飛機來說遇到這種突變的天氣,想要找到降落的地方非常難,就連備降機場都很難找到。打個比方,飛機在每次起飛之前都會確定本次航班的備降機場,一般來說備降的航線會選擇飛機飛行航線的中段,即便是遇到了突發情況,飛機也會有備降機場做安全保障。出於安全性考慮,在規劃航空路線上,飛機基本都會在北極繞一圈,然後飛往美國。浩瀚無邊的太平洋,有許多不可預測性的危險因素,飛機想要緊急著陸,尋找著陸點是面對最大的困難。在氣候環境突變的情況下,飛機容易發生飛行事故,一旦來不及處置很容易造成乘客受傷,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2、節省燃料和時間,讓航空公司利益最大化,可謂一舉兩得

世界上發生飛機沒有燃料導致的事故數不勝數,這種事故倖存率是非常低,比如2005年8月,突尼西亞航空一架ATR-72飛機在維修時誤用了油量顯示器,導致飛機在地中海一帶上空耗盡燃料,無奈之下飛機不得已選擇海上迫降,整個機身斷裂,16人遇難,這是地中海發生最慘的案例。

沒有燃料就是最致命的,飛機在燃油耗盡後,它依靠著旋翼產生的旋轉力自動滑翔,就像我們在騎自行車遇到下坡的時候,靠著下坡的外力作用,我們不用在依靠著人工去使勁蹬車。這種飛機沒油造成的事故是非常恐怖的,生存率會很小。

所以在橫穿太平洋時,對於飛機來說,燃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橫穿太平洋,遇到突發情況後,飛機的燃料不夠,飛機就會迅速下降,如果此時選擇降落傘跳海的話,下面又是太平洋,只會兇多吉少,為救援工作帶來很大困難。所以飛機不橫穿太平洋,而是選擇向北飛,經白令海峽後再向南飛,不僅節約了時間,還節省了很多成本燃料,這對於航空公司來說也是一舉兩得。

圖為突尼西亞國際航空1153號班機事故

3、地球不是圓形的,而是橢圓形星球,橫穿太平洋並非最短距離

不知道從何時起,在我們的記憶中,地球就是圓圓的,像一個球,在不停的自轉。從南極到北極測量的地球周長為四萬零八公裡,如果繞著赤道測量周長為四萬七十二公裡,受到質量和引力的影響,在幾十億年間,地球不停自轉運動,赤道是轉得最快,受到離心力最大,似乎地殼開始向外凸出,長此以往地球的「腰圍」逐漸被甩大,我們所看到的地球其實並不是圓形,它是一個橢圓形球體。在常見的地圖中,我們看到的任何地方,都是兩點一線距離最短,但從3D橢圓形球體的外觀中來看,球體的兩點,與地球中的地心垂直的平面形成的弧度是最短的距離,稱為「大圓航線」,也是「最經濟航線」。

我們總是習慣用二維思想看世界,但其實一條線在三維空間中看起來是與眾不同的。舉個例子在地球儀中用把一條線的一段放在洛杉磯位置中,另外一段我們放在上海。隨著地球儀不斷快速轉動,這條線會出現向上彎曲。在實際過程中,從上海飛到洛杉磯的航線要比我們看到的這個大圓航線偏南一些,飛機會飛過日本後,途經阿留申群島,最後到洛杉磯,雖然看起來航線會很長,但實際過程飛行的時間卻很短。從上海到洛杉機全程10400公裡,耗時是12小時,藉助途徑南部半球高空的氣壓帶之間盛行的風力影響,表面上看飛機的距離增加了,但其實受到風力影響,飛機的速度提高了,節省了很多燃料和時間。

圖為白令海峽

中國到美國最短路線:往北美飛行是最短距離,大多數航線都需要轉機

中國飛往美國,無法橫穿太平洋,有沒有最近的距離呢?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是很多網友最想知道的,畢竟不管是赴美旅遊,還是赴美定居,對國人來說都是一種追求。總體來說,國內飛往美國的航班,直飛的航班是非常少的,大多數都需要轉機,比如轉機的地點為華盛頓、洛杉磯、紐約、舊金山還有東京等等,目前主要直飛的航班是波音787,它的飛行路線是北美的飛行路線,穿越白令海峽,再沿太平洋西岸到美國,這是最短的距離。

從目前來看,從中國到美國的夏威夷飛行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短,夏威夷位於美國的西邊太平洋中部,它是由火山爆發形成的,它的氣候一年四季溫和宜人,各種奇花異卉無不滿山遍野綻放著。夏威夷距離美國本土只有3000多公裡,距離國內最近的城市黑龍江省只有6000多公裡,目前國內只有北京和上海開通了直飛美國夏威夷的航班,大約九小時就可以到達目的地。

圖為北京到紐約直線距離

不過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最關心的不是飛行的時間,飛行的距離,他們關心的是如何轉機的問題,比如從中國飛往美國舊金山,有沒有直飛的航線呢?舊金山位於美國西海岸,與夏威夷相比,它也是離我國比較近的城市。從目前來看,我國直飛舊金山的城市主要有上海、北京和成都。舊金山的主要機場位於舊金山城市南邊21公裡處,如果是從成都直飛舊金山的時間是最長的大約需要14個小時,而從上海直飛的話,相對來說時間比較短,只需要11個小時。

每個航線都有每個航線的規定,航線的設置是不能隨意篡改的,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都是按照航線飛行的,一旦隨意篡改很容易導致與其他飛機相撞,容易產生安全隱患。所以總體來講,飛機不橫穿太平洋,不管是對航空公司,還是對乘客而言都是利大於弊。

相關焦點

  • 美國飛往中國的航班,為什麼不敢「跨越太平洋」,看完你就明白了
    我們都知道,中國與美國中間隔了廣闊的太平洋,陸面上也沒有公路或是鐵路交通,因此經貿往來一般都是通過航空飛行或是大洋郵輪來實現,而坐過美國飛往中國航班的朋友,應該會知道,其實美國飛往中國的航班飛行路線並不是從太平洋上飛過去,而是繞道白令海峽飛過去的,那為什麼不敢「跨越太平洋」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 前往美國的航班,為何繞開太平洋,環繞地球一圈?
    飛機的航線一般是最短的飛行航程,這樣可以節省時間,讓人們更快地到達目的地。但為什麼中美之間的航班非常害怕經過太平洋呢?明明這是最短的飛行,但為什麼非要繞地球一圈?。在介紹最短路線時,首先要普及一下如何確定最短路線。
  • 為什麼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寧可繞道,也不會直接橫跨太平洋?
    飛機是現代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之一,很多人特別特別喜歡搭乘飛機出行,坐過國際航班的人都知道,如果從中國飛往美國,都必須要繞道白令海峽,但是事實上,如果直接從太平飛過去路途會縮短不少,究竟是什麼原因,航空公司會選擇一條捨近求遠的路線呢?
  • 從中國到美國的飛機,為什麼不直飛太平洋,而是要「繞路」
    我國的飛機飛往美國,從地圖上看都需要「繞行」,並不是直接穿過太平洋直達美國。而是要先飛向北,經白令海峽後再向南,最後到達美國的機場。為什麼會這樣捨近求遠?原因一:地圖上的直線兩點,未必是兩地的最短距離。我們常見的地圖是2D的地圖,但是地球是3D的橢圓形球體。球體上的兩點,與地心的垂直平面上形成的劣弧才最短距離,即「大圓航線」。
  • 世界趣聞:航班為什麼不直接跨越太平洋,而是繞到北極飛美國
    中國航班為什麼不跨越太平洋直接到美國?細心的小夥伴可能發現了,當航程中隔了個太平洋,飛機總是繞個大圈,不是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嗎?為什麼不直接橫跨太平洋呢?大家別被平面地圖給誤導了,地球是球型的,中國到美國走北極航線反而是最近的,最省油的路線,航空公司當然只會走最經濟的路線了
  • 世界趣聞:航班為什麼不直接跨越太平洋,而是繞到北極飛美國
    中國航班為什麼不跨越太平洋直接到美國?細心的小夥伴可能發現了,當航程中隔了個太平洋,飛機總是繞個大圈,不是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嗎?為什麼不直接橫跨太平洋呢?大家別被平面地圖給誤導了,地球是球形的,中國到美國走北極航線反而是最近的,最省油的路線,航空公司當然只會走最經濟的路線了另外從安全性來說,太平洋上的天氣可謂是難以預料,有颶風又有暴風雨,都有可能出現飛機故障,但太平洋上又沒有緊急迫降的安全點,一旦意外發生,連挽救的機會都沒有。
  • 中國飛美國的航班,為何寧願繞地球一圈,也不敢穿越太平洋
    現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地的交通也隨之便利了起來,要說目前行駛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是什麼,大概所有人都會想到飛機了吧。因為飛機是在天上飛的,擺脫了很多路線的限制,可以以直線直接到達目的地。
  • 飛機不飛太平洋的原因
    在我們很多人眼裡,從地圖上看,中國和美國之間,只隔著一個太平洋,根據中學數學,我們知道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我們不要忘了,地球的形狀類似球體,平面上的數學理論(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在這裡並不適用。另外,太平洋是個大海,海上天氣變化多端,情況複雜,飛機長時間在海上飛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下面將詳細講解。
  • 為何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寧願繞北極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
    為何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寧願繞北極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個國家都開始致力於研究創新,尤其是在一些高科技產品的研究上,各個國家都在發揮著自己的實力,讓人們的生活便利,從前人們出行只能靠馬車,黃包車,自行車,現如今無論是私家車,高鐵,飛機等發明都是作為人類交通工具的一大進步。
  • 中國飛往美國的航行,為什麼不直接從太平洋飛過,反而要繞一圈
    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曾經的數學課上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是最短的,也正是因為這一個原因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會有一些「走」出來的路,這是一種不太好的現象。所以大家辯證的看待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吧,就比如為什麼中國到美國的飛機
  • 中國飛美國的飛機為什麼「繞道」北極?直接飛太平洋不行嗎?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從地圖上看,橫跨太平洋是中國飛美國航班最近的路線,那為什麼飛機非要繞一個大彎子走北極呢?仔細觀察後發現,原來航空公司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從中國飛往美國,經過北極才是最近的路線。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中國飛美國的最短航線,是穿越太平洋,為何飛機要從北極上繞一圈
    在很早之前,人們就開始勘測地球到底是什麼形狀,一開始被定義為方的,後來經過外國科學家的研究,再次是證明是橢圓的,直到後來衛星的發明,推翻了這些猜測,從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個圓圓的水球,上面布滿了藍色的海洋。
  • 美國到中國的航班,為什麼都不經過太平洋?答案原來是這樣
    飛機不僅快,而且價錢也比較便宜,因此飛機成了人們最喜歡的交通工具之一。但是呢,就是這種對於很多人來說熟悉不過的交通工具,多數人卻並非真正的了解它。比如有人要問美國到中國的航班,走的路線是怎麼樣的?很多人肯定會覺得,是從太平洋飛過來的呀。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子嗎?並非如此。那麼現實裡,飛機從哪裡飛過來的呢?答案原來是這樣。
  • 為什麼中國飛美國的飛機不飛直線呢?原來是因為這個
    很多去過美國的同胞都存在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中國飛美國的飛機飛行軌跡不是直接從太平洋上空飛直線,而是通過北極圈的圓弧。這不是捨近求遠,繞了一大圈嗎?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看完你就知道了。其實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平面地圖和球形地圖的差別。
  • 為何中國飛往美國的飛機不直接飛越太平洋?而是要繞上一圈?
    中國飛往美國的飛機為什麼不直接跨過太平洋,卻要到北極附近再折返呢?這是繞遠路了嗎?從中國出發的,前往美國紐約、西雅圖等城市的航班都是往上飛經過俄羅斯,然後從北極圈附近掠過,經過加拿大再到達美國。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航線呢?直接跨過太平洋不是更近嗎?
  • 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為何要在北極上繞一圈,而不直接穿越太平洋
    去過美國的朋友一定能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從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往往都會在北極之上繞一圈,然而再飛往美國。可是,看過地圖的都知道,從中國飛往美國,最近的距離應該是直接橫穿太平洋而過。說到這裡問題就出現了,為何我國飛往美國的航班,要放棄最短的飛行距離,非要在北極上繞一圈,而不直接穿越太平洋而過呢?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航行在規劃的時候,都需要考慮哪些因素。第一,航線在制定的時候,首先要符合國際航空的管制,其次還要考慮經濟問題,為了減少飛行成本,一般的航空公司都會選擇最短的路線。
  • 世界上最短航班僅用了47秒,中國最短航班用時多少,是在哪裡?
    世界上每個國家都規定了空中交通線(航線)來規範飛機航空飛行,所以為了避免事故,也為了合理規劃運載,也就有航班的出現。而影響航班規劃的因素也有很多,最簡單的道理,有地區飛往另一地區的人流量不高,所以這樣的航班就會比較少開,或者不開。但這也並不絕對,因為有一些地區即便服務的人數只有幾個,但依舊還是規定了航班。就比如這個世界上最短的航班就是如此。
  • 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為何寧願繞地球一周,也不會穿越太平洋?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旅行,飛機是當今最受歡迎的交通工具,它不僅速度快,而且體驗起來更舒適,但是去過美國的人可能會發現,中美之間的航班並沒有選擇最近的航線,而是繞過了太平洋,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為何寧願繞地球一周,也不會穿越太平洋?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飛美國的飛機為什麼都要繞道北極,為什麼不直接橫跨太平洋
    從平面地圖上看橫跨太平洋是中國飛美國航班最近的路線,實際上中美航班的路線都是繞道北極。仔細觀察後發現,這才是航空公司最明智的選擇,從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繞道北極才是最佳的路線。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首先,從中國到美國橫跨太平洋並不是最近的路線
  • 中國飛向美國的客機,為何繞路都不直接飛越太平洋?有三大原因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飛機這個工具誕生了,飛機具有高速、安全、舒適等優點,可以說是長途旅行的神器,飛機發明以後,成為現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工具,現在受到很多乘客的喜愛,但是前往美國的大部分遊客都知道兩點之間的直線最短,中國和美國只隔了一個太平洋,但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卻飛往北極,這不是浪費時間和資源嗎,中國為什麼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