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解讀:理解攝影中的「點線面」關係,讓你3秒鐘搞定一幅構圖

2021-01-08 巨人攝影

我想您一定聽說過「一張好的照片勝過千言萬語」,但照片的構圖會極大地影響表達的信息及傳達的質量。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拿起了相機或手機,開始認真地研究攝影這門「年輕」的藝術形式,然而對構圖的概念卻往往只是一個「名詞」或一個「術語」,知道其重要性,但無法很好地理解,甚至是「從影」多年的攝影師也會時常遇到棘手的情況。

構圖可以參考許多不同的公認規則,但絕不是嚴格套用某一公式。對構圖的理解是一個通過不斷實踐慢慢豐富的過程,需要根據不同的場景元素發生相應改變,因此攝影富有極大的感性色彩。本文將通過攝影構圖中的「點線面」邏輯關係,詳細地了解有關構圖各個層面的內容,以案例與解說相結合的形式步步深入,讓您3秒鐘搞定一幅構圖,為創作優秀的攝影作品打下堅實的基礎。

戳中構圖中的「點」

構圖應有助於識別,強調,補充,孤立或突出主題,以確保觀眾知道被攝對象是什麼,以及照片的拍攝目的。構圖中的視覺關注點,也往往是捕獲特定圖像的原因,戳中構圖中的「點」,是拍攝出一張好照片的根本。

通常我們認為好的構圖需要令眼睛滿意。因此,構圖中視覺關注點的目標應該是討人喜歡的,以美觀的方式展示您的主題,但是這樣的觀點有點膚淺。其實並非每件藝術品都應該令觀眾賞心悅目,這才有了攝影藝術家們嘗試選擇一些特別的視覺關注點,有助於表達不同的想法和主題。

例如,一些攝影藝術家希望觀眾通過視覺關注點感到不舒服或緊張,並實現一些特定的主題。戰爭攝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攝影師可能會以戰爭受害者為視覺關注點,用一種非常討人喜歡且令人不安的美,幫助觀眾感受到戰爭的恐怖和破壞性。通過這樣做,也將以諷刺的方式強調戰爭的醜陋性質。因此,最終好的構圖的目標是通過必要的方式來幫助表達藝術的想法。

視覺關注點是攝影人思考最多,也是最難以解決的重要部分。因為吃透構圖不僅僅是需要知道我們要拍什麼,還要深入了解其基本的原理,即戳中構圖中「點」的藝術表達形式。

如何將主體轉化為視覺關注點?

「轉化」這個詞從字面上看是移動場景中的某些元素,但是在絕大部分的拍攝中我們都無法輕鬆實現,所以藝術的表達形式尤為重要。攝影與繪畫不同,無法從空白畫布開始創作,我們需要儘可能地運用場景中已有自然元素的對比關係。

單點式構圖(場景中的對比關係):

單點式構圖意味著場景中只有一個視覺關注點。在該類型的構圖中,對比關係可以使主體更加突出並引導觀看者的注意力,是實現視覺關注點的有效手段。當我們談到與構圖有關的對比時,通常會考慮攝影中的色彩對比或形式對比。

色彩對比:

對比意味著差異。在自然元素中,最常見的差異是通過構成圖像的色彩來實現的。

「黑白灰」關係,或者說從最亮到最暗的色調的差異,能使我們的眼睛迅速從場景中分辨出主題和背景,形成視覺焦點。高調色包含大量的飽和色(色彩純度更高),低調色反之亦然,包含的飽和度更低(色彩的純度更低),低飽和度的場景中更加容易突出高飽和度的主體。在彩色攝影中,不同的顏色也會產生對比,具有相反特徵的顏色在放在一起時會形成強烈的對比,每種顏色都突出了另一種顏色的品質。形式對比:

在具有相似色彩的拍攝場景中形成對比的另一種方法是形式對比。雖然沒有色彩差異那麼直觀,但仍然可以使您的視覺關注點脫穎而出。

使用淺景深產生的虛實對比,不僅可以隔離拍攝對象,防止背景元素幹擾主體,也是簡化構圖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日常的拍攝中,也不妨去運用一些「有」和「無」的空間對比。在您的被攝體周圍留出許多空白的「負」的空間,不包含任何視覺元素的場景與主體形成的巨大差異,可以使主體快速成為視覺關注點,並營造了一種簡約感。「大」和「小」的對比也是一種常用的表達方式。例如讓主體填充構圖留下更少元素空間,幫助觀眾將注意力集中在主要對象上,而不會分散注意力。在拍攝中實現形式上的對比還有很多方式。簡而言之,讓主體與周圍環境形成對比差異,並在視覺上更強勢,就可以實現我們所需的視覺關注點。

兩點式構圖(場景中的平衡與主次關係):

兩點式構圖意味著場景中包含兩個視覺關注點,可以是兩點平衡,也可以是一主一次。

平衡關係:因為兩個視覺關注點有著同樣的視覺關注度,所以能夠讓觀眾放慢速度,平靜並仔細思考照片,並為圖像帶來一定的穩定性和和諧感。主次關係:因為兩個視覺關注點有著不同的視覺關注度,所以更加容易產生主次關係,讓次要陪體去補充主要主體的隱含內容,以幫助表達照片背後的含義。並且這種不平衡的構圖會在圖像中產生從主到次的視覺流動,從而使畫面更加充滿活力。絕大部分人對「平衡」的理解通常是場景中包含兩個比例相同或對稱的視覺關注點。但是當涉及照片時,構圖的平衡將是一項非常微妙的技能,因為它分為正式平衡與非正式平衡。

正式平衡:

完美的平衡是垂直或水平對稱。將圖像進行對稱分割(左右,上下或對角線),兩邊有著相同(或幾乎相同)的視覺元素,這在日常的拍攝中極為普遍。例如,水上景觀產生的鏡面反射或對稱搭建的建築物就是水平與垂直最常見的例子。

非正式平衡:

雖然所有對稱照片都是平衡的,但並非所有平衡照片都是對稱的。當圖像的兩側保持相等的重量時,也可以實現非對稱的平衡。攝影師擁有創造性的許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在形象上採用或打破這種「平衡」,並實現視覺關注點的主次關係。不過這取決於兩個視覺關注點在場景中的視覺重量。

尺寸:與照片中較小的次要元素相比,主要元素佔有著更大的空間,因此視覺重量也就更大。但是,如果需要平衡照片中的大尺寸元素,則可以嘗試將其放置在幾個小元素旁邊。緊密堆積在一起的多個小物體具有更高的密度和更大的視覺重量。

位置:構圖中場景元素的位置也會對權重產生影響。隨著主體距圖像中心的距離增加,元素的視覺權重也會增加。通常,構圖邊緣周圍的對象會引起更多關注,這就是為什麼在三分法中將主體偏離中心放置。因此,如果您需要平衡較大的元素和較小的元素,可將較大的元素放在中心,將較小的元素放在邊緣。

色彩:不同的顏色所產生的視覺權重也不同。例如紅色有著較高的視覺權重,而黃色次之。為了使紅色元素平衡,需要大量黃色元素進行補充。除顏色外飽和度也很重要,顏色越飽和獲得的關注度就越多,也就具有更大的視覺重量。

焦點:與未對焦的對象相比,焦點中的對象通常具有更大的視覺重量。

紋理:由於簡單的元素會立即被理解,因此我們的注意力開始動搖。與此相比,複雜的紋理和模式難以理解和處理,因此我們的眼睛持續更長的停留時間,產生更大的視覺權重。

多點式構圖(嚴謹的規律性):

多點式構圖,一般應用於可以排列均勻間隔的相同(或非常相似)的對象,以在照片中創建重複的視覺焦點。任何可以重複排列的圖案都可以為照片帶來極大的強度。根據主題的不同,它可能會讓人感到平靜或不安。我們也不必只使用一種模式,而是可以使用兩種或多種模式來表達某些元素之間的統一性或衝突性。

用發「線」的眼睛看構圖

線條是構圖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最易於理解的。不過構圖中的線條往往比較多變,有時是引導構圖的引導線,有時則會對照片進行視覺分割,甚至還會影響圖像的情感和結構。作為一名攝影師,我們應該學習利用場景中的線條引導觀眾瀏覽圖像的方式以及對作品的認知。

引導線為構圖提供視覺結構:

「視線」的流動是拍攝任何照片之前都應該提前考慮的。觀眾的眼睛會對這個場景做出怎樣的反應?從上到下?還是從左到右?我們的眼睛在審查二維照片時,會自動用線條重構圖像中的所有元素,並不知不覺地沿著圖像中的線條進行思考和感知畫面中的事物,這也就是所謂的引導線。

引導線本質上是形成視覺路徑。因此通常使用線條將觀看者吸引到整個圖像中不同的視覺興趣點,或者吸引到遠處隱約可見的主要焦點。幾乎每張照片都會包含某種形式的線條,因此拍攝中要養成發「線」的眼睛,即使不應用線條增強拍攝效果,也不要讓線條影響場景中的「視線」流動。

引導形式:線條有多種不同的類型,可以是自然界中顯性的林木、山脊、河流海岸線等等,也可以是物理的道路樓梯或建築線條等等,甚至還可以是不存在的光影,以及人的身體和目光等隱性的線條。

引導深度:引導線也有助於在照片中營造真實的距離和深度感。您可能聽說過匯聚線,當兩條平行的引導線看起來彼此靠近而最終會聚到單個點時,容易為照片增添透視感並產生一種深度錯覺,從而使觀看者仿佛身臨其境。

「面」的深度錯覺

構成作品時,我們通常希望作品主題簡潔,不會有其他元素進入。這種構圖思維在大多數的拍攝場景中都較為受用,但是在面對包含較大深度的場景時,往往會缺少空間感與視覺層次。

攝影中最大的障礙之一是我們無法將雄偉的三維場景渲染為二維的圖像,因為這會讓現實生活中體驗到的物理深度消失。為了重現這種空間感,我們可以通過在場景中使用不同的視覺關注點,在沒有深度的位置創建深度的錯覺。

不同的「景別」劃分:

在拍攝宏偉的景觀場景時,通常可以將其分為三個景別:前景、中景和後景。各景別區域的距離不是固定的,而是彼此相互呼應。我們可以將構圖類比成一個舞臺:

臺前/前景:最接近觀眾,是畫面的基礎。它能夠對觀眾竊竊私語,並吸引觀眾採取行動。因為該位置是最容易看到和聽到的,因此也很容易理解,並且可以揭示故事的詳細內容。舞臺/中景:這是舞臺的核心位置,通常也是主體所在和畫面層次的過渡。背景/後景:背景可以用來提升畫面意境,是主要主題的延伸。不同的「景別」運用:

雖然景別是引導觀眾產生深度錯覺的有效手段,但是並非所有場景都需要同時擁有三個景別。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運用。否則,大部分本來不錯的構圖會被破壞,因為它們包含了過多不必要或分散注意力的元素。

前景的運用:在非視覺關注的前景中任何元素都不應過於突出,以免幹擾主體。前景可以包含引導線,該引導線是將眼睛引向圖像中的視覺關注點。但無論這條線是一個對象還是一系列圖形元素,都應儘量保持清晰,模糊或離焦的前景通常會激怒感官,並有損於對主題的強調。我們也可以通過移近拍攝對象或使用更長焦距來創造前景。例如,將樹木或門擺放在對象周圍,可以在圖片區域內創建框架。被框包圍的被攝對象與圖像的其餘部分將分開並被強調。還可以在拍攝廣闊的土地或水域時,向後移動為構圖添加前景,可防止產生無趣或乏味的主題。

中景的運用:中景通常是構圖中最清晰的平面,也往往作為整個圖像中的視覺關注點和觀眾視覺的休息區。拍攝照片的環境和組成構圖的主體會決定在哪一層上的影響最大。無論哪一個都佔主導地位,中景都需要起到場景元素過渡的作用,讓各層之間保持平衡。

後景的運用:後景在色調和視覺關注點上都應服從主要主題,還應使主題脫穎而出,並使其發揮最大優勢。虛化是將對象與後景分離的有效方法,可以通過使用較大的光圈來實現。對於運動中的物體,通過搖攝也可以清晰地拍攝物體並模糊後景。

後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觀眾視線向圖像外部的延伸。實際上,出色的後景甚至可以將觀眾帶回中景,對照片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結語

到目前為止,我從未使用「規則」一詞進行任何與構圖相關的討論。在構圖時,沒有對與錯,也沒有硬性規定。對於每條規則,都有無數部違反該規則的優秀作品。學習構圖並不是批量式的複製出卓越的圖像,而是更好地培養一顆自己獨一無二的攝影眼睛。

相關焦點

  • 攝影構圖|微距攝影的構圖技巧,拍出精細小而美的作品!
    構圖在前面也講了太多,為什麼還要把微距攝影的構圖再強的一遍呢?和其他題材相比,微距攝影充滿了隨機性和不確定性。你無法像拍人像那樣,請模特配合,擺出各種你想要的姿勢;也沒法像拍風光那樣,上腳架調焦段,慢慢思考構圖調整曝光參數。在拍攝精細小而美的生命時(微距攝影並不僅是拍花草與昆蟲),你可能只有一次機會來捕捉畫面。
  • 淺談攝影構圖中的點、線、面
    每當攝影人談論攝影構圖這一主題時,大部分情況下他們的話題圍繞在「構圖公式」這個概念上,比如說常見的黃金分割、引導線、三分法、九宮格、三角構圖等等,除此之外通常沒有別的內容。著重於這個觀念出發,我覺得構圖就會變得流於形式,一遇到複雜的場景,就有點無所適從了。
  • 培養你的攝影美學素養——構圖是思考與組織的能力
    具體包括一幅照片給人的總體視覺感受,主體與陪體、環境的處理,被攝物件之間相互關係的處理,空間關係處理,影像的虛實控制以及光線、影調、色調的配置,氣氛的渲染等等。目的在於增強畫面表現力,更好地表達畫面內容,使主題鮮明,形式新穎獨特。主體突出,意圖明確,具有形式美感是攝影構圖的基本要求,如本頁所示的兩幅圖片,不同的形狀和點、線、面在畫面中都有著微妙的作用,這些元素的巧妙構成就是構圖。
  • 攝影構圖也有「潛規則」?格式塔心理學,讓畫面更具視覺吸引力
    學習攝影構圖,所有的教程幾乎都會提及「構圖要簡潔,畫面要對稱,地平線要平,要利用引導線,畫面元素要和諧」等規則。可你有沒有想過,你對這些構圖法則真的理解嗎?那麼,今天來聊一聊攝影構圖中的「潛規則」——格式塔心理學,讓你對這些構圖法則有一個全新(理性)的認知。格式塔(Gestalt),在心理學領域翻譯為「完形」。
  • 人像攝影的構圖技巧:掌握場景的五種構圖方法
    構圖在攝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幅構圖完美的圖片,可以引導人們的觀賞秩序,顯示照片的主次,傳達作者的情感,引起讀者的共鳴。作文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好看與不好看的區別,好看的作文自然更能吸引讀者注意力。接下來,我就來談談這五種場景構圖,構圖在人像攝影中的運用,才能拋磚引玉。場景構圖主要有五種方式1、遠景組成。2、全景構圖。3、中彈組分。4、近程合成。
  • 三角構圖法是街頭攝影中最常用的構圖方法之一
    本文中所有照片的版權都歸相應的攝影師所有。我在這個街頭攝影部落格中很少提到構圖的問題。老實說,我並不像其他的攝影師那樣注重構圖,但構圖在攝影中還是很重要的。所以我想開始寫一系列關於街頭攝影構圖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方法可能是我以前提到過的,也有一些是新的,同時我會用歷史上最著名的街頭攝影作品來解說構圖技巧(當然我也會用一些自己的照片)。三角形構圖法是街頭攝影中最常用的構圖法之一,你可以用三角形構圖方法來填滿畫面、創造平衡感、增添動感。
  • 別說你懂構圖,這些理論見過嗎?愛好攝影的一起補習理論知識吧
    構圖是一門學問,不只攝影。會拍照的都會構圖,但真正懂構圖的不多,尤其是我們業餘攝影愛好者。構圖是熟悉又陌生的攝影技巧,來劃劃重點,我們一起補習專業理論構圖知識吧。以下是我學習網絡上構圖理論的札記,非純原文是個人整合與理解,有可能存在錯漏。
  • 4種線條的視覺應用,讓你真正理解什麼是攝影的線構圖
    攝影中的線條分為水平線、垂直線、斜線、對角、曲線,這些線條在攝影中形成的視覺效果可以分為4類:安靜、動感、空間、節奏。2.線構圖突出動感斜線代表著不穩定,有高低不平的傾向而產生視覺的動感,與對角線相近,對角線的不平衡與動感更為劇烈。曲線產生的動感更為柔美。
  • 你中槍了嗎 三分法構圖必看的10大誤區
    三分法構圖本是一種繪畫構圖理論,在以前的攝影構圖理論中並沒有用到過,直到近年才把這個理論複製到攝影領域,由於它很容易掌握,一些較深入的構圖理論都因此被忽略,在一個快速消費的時代,劣幣驅逐良幣,這是正常不過的規律。
  • 攝影構圖你了解多少?圖說攝影十大經典構圖法
    來跟大家聊一下攝影中的構圖問題,構圖在攝影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有了好的構圖,作品就成功了一半。其實我們攝影和美術是相同的,都是在作畫,只不過美術是用筆來畫,攝影呢是用相機來拍。形式不同,但是最終的目的是一樣的。美術在上萬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非常多的構圖技法。
  • 透視構圖實操二:一點透視在攝影中的具體應用
    雖然說市面上有很多關於攝影構圖方面的「小技巧」或「構圖公式」,我稱之為菜譜式教學方法。這種學習方法的優勢就是簡單易學,但是不建議所有人都去直接套公式構圖,因為「構圖公式」更加適合於12歲以下、65歲以上的人學習,小孩知識架構不完善,理解力不夠,老年人記憶力差,思維觀念比較僵化,所以這兩類人比較適合「構圖公式」的這種死板板的菜譜式教學方法,不需要動腦子。而年輕人學習攝影,我建議學習原理式教學方法,只有這樣你才會舉一反三,把別人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
  • 詳解攝影中的構圖與平面構成
    每一個題材,不論它平淡還是宏偉,重大還是普通,都包含著視覺美點。當我們觀察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如某一人、樹、房或花的時候,應該撇開它們的一般特徵,而把它們看做是形態、線條、質地、明暗、顏色、用光和立體物的結合體。
  • 圖解攝影構圖技巧,讓你的作品「腦洞大開」
    構圖是攝影過程中貫穿始終的一項基本功,在整個作品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好的攝影構圖能夠點亮主題,使主體更加突出,作品讓人眼前一亮。學習構圖可以分為這樣一個過程:多看美圖,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到不拘泥於形式,能夠展現自己的想法。
  • 旅行拍照構圖,10個攝影構圖,這樣拍旅行照秒殺朋友圈
    構圖1:三分法構圖三分法構圖也叫井字構圖,日常旅行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構圖方式,一般都是把想要突出的主體放在整張照片的1/3處或者2/3處,這個比例很自然舒服,拍照秒殺朋友圈。構圖2:對稱法構圖對稱法在我們中國很流行,講究的是中心對稱美,給人感覺很平衡很大氣,而且還有幾何美,在你旅行的時候不知道其他拍照構圖方法的時候,這個拍照構圖很適合你用,拍人拍景都可以。
  • 攝影師,你認為人像攝影中,主題、用光、構圖,哪個最重要?
    一張成功的人像作品關係到各方面的因素。主題、用光和構圖,對於人像攝影來說一樣也少不了。如果讓我優先考慮的話,我首選的是主題。主題是人像攝影的靈魂。無論風光攝影、紀實攝影,還是靜物攝影都少不了一個主題,人像攝影同樣少不了一個主題。主題就相當於一篇文章裡的中心思想,沒有中心思想的文章就是散架的。主題是人像攝影的靈魂,你通過圖片想傳達什麼,表現什麼樣的思想感情?都需要有一個攝影的主題。所以我認為一張人像照片中主題是最重要的,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所以把它排在首位。
  • 人像攝影構圖之構圖中的幾何元素
    構圖法的思考及實拍構圖中的幾何元素攝影的基本構圖與幾何學的淵源古希臘畢達格拉斯學派主張「美是和諧與比例」,這是西方最早出現的美學思想,該學派提出的黃金分割理論,後來在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中得到了完整的論證,同時也成為現代攝影師在構圖時的重要依據。
  • 確定了畫面重心,構圖就算成功了嗎?
    對於攝影來說,構圖可能是難以突破的瓶頸。說簡單吧很簡單,說複雜吧,也的確挺難(筆者的意思是,從以前的看到什麼拍什麼,不假思索的咔嚓按快門的思維中走出來真的不容易)。而且,構圖這事兒還是一個永無止境的追求。一年後,你翻閱現在的照片,會覺得有更好的處理方法,還不止一個!!!構圖的最終目的,當然是為了讓畫面看起來更美觀。
  • 攝影構圖,善用9種「對比」手法,讓你的攝影作品更具觀感
    3、虛實對比虛實對比是攝影創作中一種比較特別的表現方式,拍攝對象本身不存在虛實的關係,但在相機的設置與鏡頭的運用下,可使畫面達到一種虛實對比的效果。5、色彩對比色彩作為攝影創作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攝影中,除了構圖和光影外,最影響照片美觀的就是色彩了。
  • 構圖法則!十種常用構圖法,是攝影入門的基本功
    操作簡單,表現鮮明,畫面簡練,很多相機上都直接配備有這個構圖輔助線,應用廣泛,多應用於風景、人像等。2、對稱式構圖對稱構圖有上下對稱、左右對稱等,具有穩定平衡的特點。在建築攝影中表現建築的設計平衡,穩定性。廣泛應用於鏡面倒影中,表達出唯美意境,畫面平衡性的特點。對稱式構圖多用於建築、倒影拍攝等。
  • 攝影構圖——三角形法,穩定和諧的構圖法則
    三角形構圖法是建築攝影或街頭攝影中最常用的構圖法之一,使用三角形構圖來填滿畫面、創造平衡感、增添動感。在該理論中,網絡也有認為攝影中正三角形不同於數學中正三角的,認為只要三角形中不存在鈍角的均為正三角形構圖。個人為了方便區分,在此將攝影中的正三角形構圖等同於數學中的正三角形構圖,即等腰三角形。該方法主要拍攝建築物,特別是對稱結構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