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攝影人談論攝影構圖這一主題時,大部分情況下他們的話題圍繞在「構圖公式」這個概念上,比如說常見的黃金分割、引導線、三分法、九宮格、三角構圖等等,除此之外通常沒有別的內容。著重於這個觀念出發,我覺得構圖就會變得流於形式,一遇到複雜的場景,就有點無所適從了。
三分構圖法
雖然說這些構圖法則,都是經過歷代藝術工作者們累積總結出來的一些構圖法則,套公式沒錯,但是我覺得,除了經典的構圖公式需要掌握,我們還應該探究這些法則背後的原理,只有你把原理搞懂了,你才能把別人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而不是生搬硬套。
從畫面元素來分析,可以簡化成點、線、面(形狀和紋理)這三種構圖元素。
點
對於點這個最小的圖形元素,主要通過畫面的相對大小對其進行定義,如下圖,這是一張使用騰龍500mmF8.0折返鏡頭拍攝的荷花,荷葉已經被虛化成為了一個面,佔據大部分的面積,花相對於畫面來說是一個很小的點。
點在畫面中主要起一個視線聚集的作用,大家可以做一個實驗,把相機對準一面光滑的、顏色一致的、沒有反差的某個平面,使用相機的自動對焦模式,你會發現鏡頭電機一直在拉風箱合焦不成功,當然這跟鏡頭的對焦技術有關係,不是絕對,免得某些槓精又跳出來開始槓了。
再講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們用眼睛觀察一面平滑的牆面,你會發現你的視線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停留在哪。
而如果牆壁上有個插座板,你的視線會很快聚焦到這個插座板上。
視線焦點也可以叫做錨點、支點,主要強調的是其引人注目的潛力,能夠第一時間被人發覺,成為照片的中心,有可能是畫面中的一個人、花、樹、某個形狀、光斑、或某個抽象的物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