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仔美食教煮】今夏最火南洋傳統美食娘惹糕 聽說90%人沒吃過

2020-12-05 騰訊網

最近熱播的《小娘惹》勾起了你童年時的回憶了吧,和劇情同樣好看的一定是那些五彩繽紛富有異國風情馬來西亞的特色糕點了,漂亮的顏色不僅看起來讓人很有食慾,同時也為生活增添了絢爛的色彩。

今天,主要來介紹一下這道南洋美食——班蘭葉千層糕(娘惹糕)。

可能很多親們都不知道班蘭葉是什麼?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班蘭葉是一種熱帶綠色植物,有一種十分獨特的天然芳香味,能讓食物增添清新、香甜的味道因而常做為東南亞料理與糕點常用材料。

很久以前,馬來西亞的娘惹(華僑與當地土著生下的女性後裔)就喜歡把這種植物加入食物裡,因為它有一種十分獨特的天然芳香味,能讓食物增添清新、香甜的味道。

今天推薦給大家的食譜是以椰汁混合香蘭葉來製作的糕點,濃濃的椰漿味配上純純的香蘭葉,正宗的娘惹糕在家也可以看著肥仔的食譜做出來了。

· 娘惹糕 ·

製作時間 15分鐘

· 食材清單 ·

班蘭葉

(參考:6根班蘭葉 加300g左右水)

玉米澱粉 40g

木薯澱粉 140g

糖 20g

椰漿 200g

· 做法 ·

▲肥仔教煮視頻

1.切班蘭葉,加300水榨汁,過濾班蘭葉,留下汁水

2.白色部分調製

玉米澱粉20g+木薯澱粉70g+椰漿200g+糖10g

3.綠色部分調製

玉米澱粉20g+木薯澱粉70g+班蘭葉汁200g+糖10g

4.水開上鍋蒸5分鐘

剩餘一層可以用白色與綠色剩餘的調製

5.冷卻後切開,裝盤

雞絲涼麵

>>戳我查詳細做法

【肥仔美食教煮】夏日必備清爽開胃雞絲涼麵 營養豐富 消暑必備簡單易上手

------------

教煮|肥仔

後期|花輪

------------

相關焦點

  • 「迎中秋」世界各地傳統糕點系列——馬來西亞「娘惹糕」
    9月13日,中國將迎來傳統佳節——中秋節。月餅作為中秋節的傳統糕點,久負盛名,備受人們喜愛。那麼世界上的其他地區是否也有自己獨特的傳統糕點,讓人食之難忘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馬來西亞,早期的中國移民與當地人的後代被稱為峇峇娘惹,男性稱峇峇,女性叫娘惹,是東南亞土生華人族群。峇峇娘惹保留了中華傳統習俗,同時也吸收了當地馬來人的文化,他們的美食同樣兼具了中馬兩國的特色,娘惹糕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 吃一口娘惹的味道,回到馬來西亞
    吸引人的旅行目的地分兩種:別人的生活而令你神往,但深度體驗過一次就可以,因為那終究是別人的,本質和你無關。而另一種,生活著一群熟悉的陌生人,那裡的人間煙火透著濃濃的人情味,讓你欲罷不能。馬來西亞,顯然屬於後者。那裡最令我欲罷不能的煙火味道,叫做娘惹。
  • 吃遍馬來西亞 暢享40種美食體驗(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嘗試過匯合著馬來風味、中國風味和印度風味的食物嗎?如果把這幾種風味匯合到一起,相信一定能給你不一樣的美食體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日盤點了馬來西亞的40種美食,你可以嘗到印度炒麵、椰漿飯、娘惹糕、馬來辣沙拉、必令糕、餛飩麵、馬來粽等等,不一而足。光是聽到這些名字,是不是都激起了你的美食慾望?
  • 小娘惹看完了還沒吃過娘惹菜?那怎麼行,這三種娘惹菜你們得嘗嘗
    《小娘惹》是近期熱播的一部新加坡電視劇,很多小夥伴應該都追完了,看完這部劇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小溜的眼球可是被五花八門的娘惹菜給牢牢吸引住了,有和小溜一樣的朋友嗎?劇是追完了,大家有品嘗過正宗的娘惹菜嗎?沒有吃過的朋友,小溜建議你們這三種娘惹菜一定要嘗嘗。
  • 「肥仔美食教煮」巴沙魚怎麼吃才不胖?香煎做法超簡單好吃減脂餐
    無論是尊崇原汁原味的考慮,還是出於fit食譜適量、少油、少鹽、高蛋白的減脂增肌規律,以下呈現的都是最簡最優的料理方式醬油 1g 生粉 3g 鮮檸檬 1個 黑胡椒 1g 巴沙魚 · 做法 · ▲肥仔教煮視頻
  • 馬來西亞各城市傳統美食小吃盤點 魔鬼魚原來也可以烤來吃
    馬來西亞出名的除了吉隆坡的地標雙子塔,還有幾大風景優美的島嶼外,其各個城市的美食也是旅遊者的最愛,這裡的美食吸收了東南亞及中國料理的特色,又有自己的獨特風味,加上幾十年、幾百年的傳統傳承,可謂地道正宗,令外省廚師無法模仿。
  • 江西好風光,傳統美食也叫絕!快來看一看你都吃過哪些?
    你是江西哪裡人?你們那裡的特色美食又是什麼?小編為大家盤點江西11個市的特色美食,一起來看看吧!如果這些你都吃過了,那肯定很幸福! 白糖糕 南昌白糖糕是一種流行於南昌漢族民間的傳統糕類小吃,起源於明清時期,到民國時代,這種白糖糕已是南昌街頭巷尾各大茶鋪常備的佐茶食品,被譽為「江西大傳統名點」、「南昌十大特色小吃」。
  • 讓人無法抗拒的娘惹糕:斑斕千層糕(做法)
    在娘惹菜中,娘惹糕是有名的甜品代表,個個色彩斑斕,晶瑩剔透,現在已經成為東南亞的特色甜品,是喜慶日子不可少的甜品。娘惹糕,是用最高級的椰糖和香料做內陷的,在幾百年前,曾經是普通人吃不起的貴族點心。娘惹糕風味獨特,其中用椰漿、斑斕葉、木薯粉等做出來的娘惹糕柔韌有嚼勁,口感清新,加上椰香的清甜使口感綿密,甜度適中不膩,十分美味。一些常見的娘惹糕,一層一層的顏色都不一樣,很多人都好奇這娘惹糕究竟怎麼製作的?
  • 全世界的美食天堂新加坡,辣椒蟹最受歡迎,「娘惹食物」最具代表
    全世界的美食天堂新加坡,辣椒蟹最受歡迎,「娘惹食物」最具代表新加坡是國際大都會,是全世界的美食天堂之一,其餐飲場所遍及全島,有街頭攤檔式的美食中心、格調高雅的五星級餐廳、美式快餐店、堂皇華麗的中菜館、以輸送帶傳遞食品的日本壽司吧、露天飲食店等,匯集了當地風味的美食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佳餚
  • 抓住四月天的尾巴,去庭院深處聆聽西子湖與娘惹菜的故事
    娘惹們繼承並融合了中馬等國的文化傳統和飲食習慣。將中國菜的烹飪方式與馬來菜的選材原料結合起來,做出了馬六甲菜餚。菜譜通常只在家裡的女性手中掌握,所以也叫娘惹菜。其貌不揚的幾片葉子、幾個果子,卻隱藏著娘惹們最大的秘密,讓她們的巧手得以化腐朽為神奇,激發出誘人的南洋風情。
  • 明明是華人,為何叫娘惹?
    明明是華人,為何叫娘惹?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新加坡電視劇《小娘惹》。劇裡以絢麗多彩的娘惹文化為背景與娘惹美食的完美烘託,講述一名心地善良的小娘惹-月娘的奮鬥史。那到底什麼是娘惹呢?600年前,明朝鄭和下西洋,將中國的移民與風俗習慣也帶到了馬來西亞,促進中華文化和當地文化的融合,形成一種新的文化,稱之為「娘惹文化」。中國人和馬來人通婚後的後代,男性成為峇峇(baba),女性則稱為娘惹。他們的聚集區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檳城以及新加坡。
  • 舌尖上的東南亞:東南亞10大必吃美食
    民以食為天,人生中最美好的追求正是美食。不吃美食可對不起自己呀!與西方國家的美食相比,東南亞美食種類之多絕對讓你大開眼界!在泰國街頭都能吃到這道膠原蛋白多到爆的美食!若你沒吃過越南河粉,不算是真正到訪過越南哦!
  • 獨享《鹿鼎記》美食 排毒養顏綠豆糕
    美食家們對著看得見摸不著的「滿漢全席」,總是譁啦啦滴流口水,甚至日思夜想,精神恍惚,尤其是看到我們《鹿鼎記(專區)》將會大力發展美食產業之後!於是,研發人員決定為中了「滿漢全席」毒的朋友們,準備英雄救美、殺人放火、居家旅遊必備的新時代高科技多功能中國原創甜品——綠!豆!糕!來排毒養顏。
  • 《小娘惹》是什麼年代的 生於戰亂菊香的一生有多悲情
    《小娘惹》是什麼年代的近日,電視劇《小娘惹》是很火的一部劇,這部劇目前在網上關注度很高,其中陳錫這個人物最終到底是娶了誰?為什麼說和原版的結局不一樣呢?原版當中每個人結局介紹,一起來看一下。
  • 只有老福州才知道的24道傳統美食!吃過一半的……
    視頻 福州都有哪些特色美食 一起來看看! 綠豆糕也是福州傳統的老點心。
  • 美景美食,安慶市太湖縣都有,5種地方味道你吃過幾種?
    太湖特色民間小吃:狀元糕。 香甜可口、鬆脆細軟、回味綿長的狀元糕,吃起來甜而不膩。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 臭豆渣 l 臭豆渣 第二道,太湖特有傳統美食
  • 馬來西亞這五種美食的做法,好看又好吃,動起手來還真不難!
    酸酸辣辣的吃非常開胃,濃鬱的咖喱,濃鬱的咖喱與辣椒充滿著馬來西亞的文化和味道。暹羅米粉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用來爆炒,一種是加上濃鬱的咖喱辣椒汁兒,但不論是哪種,都展現著馬來西亞人獨特的風味。,再加入一些清水和牛奶去調節一下熱砂了,砂醬的辣味,之後將湯汁煮的滾燙之後加入面面線和哈利還有香菇熟了之後就放到碗裡,然後再將最後所有的食材都放在面前的上面再淋上薑汁再淋上湯吃這晚這碗面就做好了。
  • 明日端午,5種傳統美食記得吃,順應時令又美味,還寓意順利安康
    明日端午,5種傳統美食記得吃,順應時令又美味,還寓意順利安康。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節日快樂。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掛艾葉菖蒲,還要吃一些傳統美食,如粽子、雞蛋、黃鱔等。
  • 這些都是小時候在農村吃過的零食,身為90後,你吃過的還記得嗎?
    這些都是小時候在農村吃過的零食,身為90後,你吃過的還記得嗎?每天下班後,還在為你們今晚吃什麼而頭痛嗎?是在家裡吃呢?還是去餐廳吃呢?覺得在家吃飯非常的麻煩嗎?做飯時間長?吃完還要洗洗涮涮的,不要嫌麻煩,因為這就是生活啊。
  • 擁有一個東南亞胃是什麼體驗|東南亞各國美食全圖鑑(下)
    自2015年第一次去越南旅行到現在,我已經走過了柬埔寨,寮國,菲律賓,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緬甸這東南亞大大小小的九個國家,飽覽風光的同時,也遍嘗美食。在以往的文章裡,我大多只是單純的記錄我在旅行中的故事,對美食方面確實沒有著太多的筆墨描繪。經歷過這麼多次旅行以後,我感覺是時候把我在東南亞邂逅的各地美食和美食後面的故事寫出來,與大家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