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
江門天氣變化讓人捉摸不透,
原本以為提前入夏,
突然又陰雨不斷,
回南天也來湊熱鬧。
這兩天則陽光燦爛,
熱到不行。
隨著天氣的改變,
蚊蟲也多了起來。
記者從江門市五邑中醫院皮膚科了解到,近段時間,許多市民身上突然冒出紅疙瘩,到醫院檢查,發現都是蟲子「惹的禍」。醫院透露,近期前來就診的蟲咬皮炎患者明顯增多,有不少患者,是在踏青賞花途中受到各類昆蟲叮咬而致敏。
蟲咬皮炎患者明顯增多
「每年清明節前後,因昆蟲叮咬而引起皮膚疾病的患者明顯增多,約佔皮膚科門診接診量的10%—15%,其中,蟎蟲皮炎和丘疹性蕁麻疹較多。」江門市五邑中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王福軍說,這和人們清明節踏青掃墓祭祖去過草地、用過藏有蟎蟲的被褥衣物或被蟲咬有關。
王福軍介紹,蟲咬皮炎,一般有兩種反應,分別是毒素反應和過敏反應。通常,被蜜蜂、蠍子、蜈蚣叮咬以後,患處會疼痛、水腫甚至出血,這是昆蟲本身的毒素引起的,而被蚊子、跳蚤叮咬後引起的大包,則屬於過敏反應,反應的嚴重程度跟體質有關,表現可輕可重。
蟲咬皮炎,多數為丘疹性蕁麻疹,而引起丘疹性蕁麻疹的因素主要是蚊蟲叮咬,如臭蟲、跳蚤、蝨、蚊蟲、狗疥蟲、蟎蟲、蠓蟲等。臨床表現為皮膚散在的紅色丘疹。一部分嚴重者可表現為丘皰疹,兒童還會出現水皰,往往奇癢難忍,搔抓後還可能繼發細菌感染,需要及時治療。「臨床上,小孩患丘疹性蕁麻疹較多見,而且過敏反應比成人更重一些。」王福軍說。
王福軍表示,近段時間,在江門經常「傷人」的蟲子主要是蟎蟲、跳蚤、隱翅蟲、毛蟲、螞蟻和馬蜂等。
劇癢時可用冷水溼敷
最近,天氣逐漸熱起來,李女士收起厚棉被,將柜子裡的薄被子拿出來用。第二天,她發現腿上和身上起了許多小疙瘩,既紅腫,又瘙癢。她原以為只是被蚊子叮咬了,但塗了藥膏卻不消退。瘙癢難耐的她一直抓撓患處,結果患處都破損了。後來,她不得不到醫院就診,才發現原來是蟎蟲「惹的禍」。
一旦患上蟲咬皮炎,因為伴有劇烈瘙癢,很多患者都喜歡用手去抓撓。越是奇癢無比,就越是忍不住抓撓,但越抓撓,感覺瘙癢越嚴重。
王福軍表示,皮膚在刺激的環境下,如反覆抓撓、熱水燙洗等,會使瘙癢的情況加重,形成瘙癢—抓撓—更加瘙癢的惡性循環。蟲咬皮炎的治療並不難,一方面要追尋病因。常見原因如使用存放時間較久的床上用品、衣物未清洗就使用、外出旅店住宿、在花草樹木繁多場所遊玩等;另一方面,要脫離致病環境,這是最關鍵的。去除病因,這樣使用抗過敏藥物效果才更好。一旦患上蟲咬皮炎時,即便再癢,也不要抓撓或用熱水燙洗,應該及時止癢。可自行用些止癢藥物,若沒有止癢藥物,可用冷水或蘇打水溼敷,或以輕輕拍打的方式來緩解瘙癢。
「若出現較為嚴重的症狀,如劇烈痛癢的,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王福軍提醒,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抗組胺藥及外用藥物進行治療。切不可過度抓撓,以免抓破皮膚而引起細菌感染等併發症。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看到小蟲子停留在身體上,最好輕輕趕開,別拍打,因為蟲子落在皮膚上被拍打,不排除部分蟲子會放出毒液刺激皮膚,導致皮膚炎症反應。
醫生提醒
外出踏青應避開草多的地方
除了治療之外,預防措施也應及時到位。
王福軍提醒,外出踏青應該儘量避開潮溼、偏遠、草多的地方。最好是穿上長袖的衣褲,避免皮膚過多暴露。外出時,不要穿顏色鮮豔的衣服,出門前可全身塗抹些驅蚊劑。出外旅遊時應帶好驅蚊用品,比如蚊香、驅蚊劑和蚊帳等,不要在河邊、湖邊、溪邊等靠近水源的地方駐紮,同時儘量避免在草叢中行走。家中養有寵物貓、狗等長毛動物的,要勤洗澡、勤清潔。
在室內,應注意清潔衛生,不留衛生死角,不給蚊蟲以藏身繁衍的場所;開窗通風時,要用紗窗做屏障,防止蚊蟲飛入;在廚房、衛生間等角落,定期噴灑殺蚊蟲的藥劑,但最好在小孩不在的時候進行,並注意通風。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細菌繁殖,放了一年的涼蓆很容易滋生蟎蟲。值得注意的是,涼水衝洗或者清潔劑清洗等,都不能殺滅涼蓆裡的蟎蟲。使用涼蓆前,可以用對人體無毒性的殺蟲劑來殺滅蟎蟲,即在涼蓆上塗殺蟲劑,再清洗。也可以先用開水對涼蓆進行燙洗,再放到陽光下曝曬,這樣才能將肉眼不易看見的蟎蟲及其蟲卵殺死。此外,家中的寢具,如枕頭、被套、床單等,也應經常清洗或晾曬,以殺滅殘留在上面的微小致病微生物,如蟎蟲、黴菌孢子等。
如已患上蟲咬皮炎,在飲食上還要注意清淡,不要吃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
來源| 江門日報((記者/李銀換)
編輯 | 範雪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