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和其他三位導演比差在哪?實力不是問題,觀念才是最大差距

2020-12-04 評綜談影

目前,第二季《演員請就位》已經播出過半,還有三期將迎來總決賽。

不過,對於很多觀眾來說,總決賽什麼的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因為現在大家看《演員請就位》,焦點根本沒在演員身上,而全放在了導演身上。原因很簡單,因為在節目中,導演之間的大戲,比演員們的比賽精彩得多。

尤其是郭敬明,幾乎每一期他都會想盡辦法展示自己的「才華」。要麼是站在鄙視鏈上鄙視電視劇和話劇,說演員的表演不是電影式的表演;要麼就是努力秀專業實力,說一大堆乍一聽好像很有道理,但其實並沒什麼用的專業術語。

比如上一期節目中,郭敬明說自己的「表演體系」和臺上的演員不同,但被爾冬陞一句「你學的是什麼表演體系」直接問蒙。這些專業術語糊弄一下外行還可以,但遇到內行還要秀,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而且,就專業實力來講,在《演員請就位》的四位導演中,郭敬明的專業水準絕對是最低的一個。甚至包括主持人大鵬在內,專業實力都比郭敬明強。身為導演,最能體現實力的,不是你懂多少專業術語,而是你拍過什麼樣的作品。

第一,作品有差距

毫不誇張的說,郭敬明拍的所有電影裡,即使是分數最高的一部,其水平也只是和其他三位導演拍的分數最低的作品,是一個檔次。甚至是大鵬的導演處女座,口碑奇差的《煎餅俠》,都比郭敬明導演的分數最高的電影口碑好。

至於其他三位導演,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一直到現在都是華語電影的天花板。而且除了《霸王別姬》之外,陳凱歌其實還有很多好電影,比如《黃土地》《孩子王》等,都是非常優秀的電影作品。

爾冬陞的《新不了情》《門徒》和《旺角黑夜》等作品,這些電影即使在香港電影最輝煌的年代,也光芒四射。而且,爾冬陞拿金像獎的時候,金像獎的含金量和影響力,也比現在要高得多。

趙薇是導演,但同時她也是個演員,而且是個正經科班出身的演員。所以在表演上,她是有話語權的。另外,在導演能力上,趙薇的處女座《致青春》口碑也不錯。最重要的是,在《演員請就位》的舞臺上,觀眾也都看到了趙薇對藝術的追求。

所以,在導師席上的四位導演中,郭敬明的處境極其尷尬。比實力實力不行,比口碑口碑不行,比作品作品也不行。當然,最關鍵就是作品不行,作品不行說啥都白說,專業術語懂得再多也沒用。

第二,實力有差距

什麼都可以作假,但實力做不得假,作品擺在這裡,這就是實力。從這方面來說,郭敬明在實力上的確不如其他三位導演。當然,這話可能說的有點多餘,因為誰都知道郭敬明執導的幾部電影,水平到底有多差。

至於其他三位導演,通過他們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實力了。尤其是陳凱歌和爾冬陞,都屬於拿獎拿到手軟的那種導演。雖然陳凱歌有《無極》這樣的敗筆,但即使《無極》口碑再怎麼差,評分也有5.4,比郭敬明評分最高的《小時代2》評分高出0.4分。

這就是實力差距。

第三,審美有差距

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第二期,郭敬明給了何昶希一張S卡,趙薇當時就說了一句,小四導演的審美一直都是這樣(大概是這個意思)。這句話其實可以當成是開玩笑,也可以當做是調侃,甚至可以當成是諷刺。

如果何昶希還不能證明什麼的話,那麼當郭敬明的戰隊第一次成型之後,大家可以看的更清楚。兩張S卡分別是何昶希和王楚然,四張A卡分別是晏紫東、丁程鑫、孟子義和李溪芮。六位演員,全都是俊男靚女。

而且,大家看出來了嗎?這個陣容完全可以去拍《小時代5》和《爵跡3》了。這就是郭敬明的審美,他只要表面的東西,根本不在意內裡。這就和他的作品一樣,表面看起來非常華麗,但其實都非常空洞。簡單來說,就是華而不實,沒有內容也沒有什麼思想。

這就是審美差距。

第四,觀念有差距

在拍電影的觀念上,郭敬明和其他三位導演,有著本質的區別。簡單來說,就是其他三位導演,甚至包括大鵬在內,他們在拍電影時,重點都會放在我想表達什麼上面。唯獨郭敬明,他拍電影的重點,在觀眾想看什麼上面。

所以,郭敬明才會在《演員請就位》中炫技,正是因為炫技,他執導的那幾個短片排名才會這麼高。就拿《畫皮》來講,根本就算不上一部電影,很多觀眾都吐槽這是PPT。但不得不承認,就是有觀眾喜歡看這樣的PPT。

郭敬明非常善於用表面的美,或者用最直接的情緒刺激,來遮蓋自己作品思想深度上的欠缺。他拍電影,從來不會考慮怎樣讓自己的作品更充實,讓自己的電影更有深度,而是想盡辦法,讓作品的表面更光鮮華麗。

就像在《演員請就位》中,他不是想著怎麼教演員,讓演員演技變得更好,而是用一些技術手段,把演員的演技藏起來。比如《畫皮》,郭敬明用碎片化的剪輯,避免讓演員暴露演技上的不足。在這樣的剪輯方式下,演員的表情幾乎是定格的,誰也看不出演員的演技好還是差。

另外,在《畫皮》中,不但鏡頭是碎片化的,臺詞也都是碎片化的。短片中的鏡頭短,但是臺詞更短。而且大家聽臺詞可以發現,短片中的三個角色,說臺詞的方式都一樣,語調也幾乎一樣,都是那種壓低聲音,故作深沉。

在第九期節目中,《我的星星》這個片段,郭敬明用最直接情緒去刺激觀眾,讓觀眾沉浸在那種場景和情緒中,從而忽視演員的表演。但如果大家仔細看,會發現何昶希在短片中的表情,其實和站在臺上就收點評時的表情,幾乎一模一樣。

郭敬明其實知道何昶希的演技不行,但他不是去教何昶希怎麼演的更好,而是選了《畫皮》和《我的星星》這樣的劇本,用討巧的方式,讓觀眾不去注意演員的演技。所以,他的幾個短片分數都很高。

或者,我們可以做個對比。何昶希和賀開朗,他們兩個在第一次的表演中,幾乎是一個級別,都屬於慘不忍睹的那種演員。但是現在再看,何昶希還是那個從頭到尾只會一個表情,且目光呆滯的何昶希,但是賀開朗早已經不是那個哭不出來的賀開朗。尤其是《三替公司》,賀開朗簡直改頭換面。

在作品方面,其他三位導演執導的短片,不管質量怎麼樣,但至少是有主題的。就是說,導演拍這個短片,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表達的內容,也有想和觀眾探討的東西。唯獨郭敬明,他拍短片,唯一的目的就是獲得評委的認可,為此,他會用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手段和方法。

放在電影上面,郭敬明和其他三位導演的差距,也在這裡。郭敬明拍電影,出發點是票房,對他來說,這部電影的唯一意義,就是賺錢。但其他三位導演拍電影,首先考慮的是自己要表達什麼,會考慮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是什麼,對他們來說,電影是一個表達自己觀點的載體。

當然,拍電影時誰都會考慮票房,無論是陳凱歌還是爾冬陞,都不例外。區別就在於,有些人會儘量考慮票房,但有些人則是只考慮票房。

這就是觀念差距。

正是這三方面的差距,導致郭敬明和其他三位導演,永遠無法平起平坐。尤其是觀念上的差距,會讓他們的距離拉得越來越遠。

相關焦點

  • 冷血狂宴定檔,千璽攜8位明星出演,郭敬明能撕掉爛片導演標籤嗎
    每年都會有很多不同題材的電影上映,影片的質量有高有低,像作為轉型作家郭敬明,他也曾執導過數部影片,比如《小時代》系列和《爵跡》系列,今年的郭敬明還邀請趙又廷、鄧倫2位實力男演員合作了奇幻題材作品《陰陽師之晴雅集》,同時郭導另外一部電影《爵跡2》也曝出新消息。
  • 111位編劇導演聯名抵制郭敬明、於正始末,影視業陷內卷
    12月21日,111位編劇聯名手撕於正、郭敬明二人的消息剛剛傳出,就震驚了業內外。這111位編劇中,不乏瓊瑤、白一驄、高群書、汪海林等業內知名大腕。而引發眾怒的主要原因,是以郭敬明、於正為代表的從業者,被指此前雖有抄襲劣跡在先,但至今不僅活躍在各大社交平臺上,還是眾多綜藝節目的座上賓。「不悶聲賺大錢就算了,還出來招大家煩。」
  • 郭敬明和李誠儒成了CP,有了明儒CP粉,還有CP名:相敬儒賓
    李誠儒看完這段表演後說了三個字:「挺好的」,又補充道:「應該挑不出什麼太多的毛病」,被稱毒舌的李誠儒老師也想委婉一回。但是陳凱歌導演立馬開懟:「這演的有什麼好的」。爾冬陞導演也接著道:「沒想到李誠儒老師也學會做人了」。趙薇導演接話道:「你太含蓄了」。
  • 李成儒這種萬年配角,憑什麼嗆郭敬明導演?
    他說:「在電影裡,我把自己交給導演,然後由導演交給觀眾。」但是我翻遍流量演員們的履歷,卻沒有一位因為自身技能水平不高而拒絕過導演的記錄。不過不能怪他們,流量作家如郭敬明之流不是也沒有因為拍了爛片而不當導演呢?相反,他還大言不慚的在《演員請就位》當導師點評別人的演技,還靠一堆能上奇葩說的詭辯技能舌戰李成儒呢。
  • 《演員請就位》郭敬明憑什麼坐在導演席?或許是KIP的需要吧
    先是公布四位導演名單,從陳凱歌到郭敬明這種落差,怕可以說成是一線明星與網紅的寫照了!郭敬明憑什麼坐在導演席位?成為當時人們口中最忿忿不平的話語。觀眾有這樣的理解本沒有錯,畢竟四位導演中陳凱歌有《霸王別姬》、李少華有《大明宮詞》,最不濟的趙薇也有一部《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而郭敬明有什麼?《小時代》123嗎?
  • 玩心眼的郭敬明,現場翻車
    三、郭敬明被爾冬陞現場懟哭,大快人心。 事件詳細經過如下: 《演員請就位2》錄製的最後一天。 當郭敬明組的《我的星星》表演完,陳凱歌、趙薇和爾冬陞三人一致表示郭敬明導演的這一段很好,很到位、很有進步,說的基本都是誇讚的話。
  • 郭敬明終究還是放棄何昶希,討導演喜歡很重要,但演技才是硬道理
    郭敬明又給何昶希S卡了,這次一樣的名頭,鼓勵。郭敬明已經這樣鼓勵何昶希三次了,次次都是S卡。很顯然,他不想讓何昶希淘汰,這就是領導明目張胆的偏愛吧!何昶希第一次演戲,完全沒有任何的演技,無痛感,臺詞不行,面部表情也不能給到位。像網友描述的一樣:木頭。
  • 《演員2》:影響力驚人的郭敬明,以一己之力改變節目性質
    來聽聽兩位導演的理由: 其他演員晉級很安全,而張月和陳宥維比較危險,所以給他們S卡用來鼓勵他們。這理由大夥是不是似曾相識。在這一季節目的最開始,郭敬明就把一張S卡送給了沒有演戲經歷的小白何昶希,理由也同樣是鼓勵新人演員。
  • 摳戲摳到標點符號,拍戲有敬畏之心的郭敬明,瓦解了我對他的偏見
    但是不得不說,比起其他幾位導演郭敬明的確是一個更加掌握市場趨勢,更加討年輕人喜歡的導演。摳戲摳到標點符號,表演更有敬畏之心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郭敬明執導的是短片《一個明星的誕生》,說實話這個名字看起來就是比較偏年輕化的題材。
  • 演員請就位:郭敬明隨意給出S卡,陳凱歌用英文表達不滿,卻被後期...
    《演員請就位》第一季節目播出後,收穫了不錯的口碑和成績,還讓郭俊辰、牛駿峰、金靖等演員脫穎而出,獲得了眾多網友的稱讚和支持。因此第二季節目一播出,就吸引了很多網友的關注。現在節目已經播出了2期,參加節目的40位演員,還沒有全部進行表演。
  • 《畫皮》導演為郭敬明改編點讚,《演員請就位》還原名場面惹爭議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中,郭敬明版《畫皮》小唯飾演者丁程鑫初登場便豔驚四座。扮相稚嫩嫵媚而靈氣十足,眼波流轉媚骨天成,這樣的小唯戳到你了嗎?郭敬明改編版《畫皮》得到了原導演陳嘉上的肯定,點評這是「很聰明的改編」。經典固然難以超越,改編卻也不乏亮點。原版《畫皮》中小唯飾演者是周迅,郭敬明改編版另闢蹊徑選擇丁程鑫來扮演小唯。
  • 李成儒怒斥郭敬明: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存在即合理是偷換概念
    ,就是希望我們給出專業和正確的判斷。趙薇一臉調皮地說道:郭敬明好專一,鎖定審美觀,喜歡的演員都是差不多類型的。 沒想到,陳凱歌這次也較真了,綿裡藏針故意cue李成儒。凱歌導演的用意很明確,就是想讓「三如老師」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 陳凱歌新作出現跟《白晝流星》同樣的問題,郭敬明給差評
    溫文儒雅點評客觀,給演員指出表演問題但懂得循循善誘。陳凱歌在節目中就像一個表演教授,深得演員嘉賓的尊敬和喜愛。正因為4個人如此羨慕的性格,才引發了一開始強烈的情感衝突和情節矛盾。所有人開始因楊迪的孝心扭轉了觀念和原則!
  • 郭敬明拍的男生與陳凱歌拍的男生對比,必須承認,郭敬明太會拍帥哥了
    最近在郭敬明的《畫皮》出來以後,很多位網友便拿郭敬明拍的丁程鑫何昶希和陳凱歌拍的《白晝流星》裡的陳飛宇和劉昊然做對比,不得不承認的是,郭敬明是真的很會拍帥哥呀而且裡面的每一位演員,不是頂流的明星,就是長得好看的模特,無論從顏值還是身材上,都絕對的能打。所以郭敬明從此在華麗精緻的陣容上一去不復返。
  • 陳凱歌新作出現跟《白晝流星》同樣的問題,郭敬明:失真,像小品
    正因為4個人如此羨慕的性格,才引發了一開始強烈的情感衝突和情節矛盾。可是,原本正常的劇情,到了楊迪說出賣房子其實是為了陪媽媽去享受生活,因為媽媽生病了,他要儘可能的陪伴媽媽後。所有人開始因楊迪的孝心扭轉了觀念和原則!
  • 郭敬明的自尊與自卑,是這個功利性社會的必然
    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來到《演員請就位》,從能力、資歷、人脈上都比不過其他三位,節目組請他也就是為了話題度,而精明如他也多次以一己之力將節目送上熱搜。他善於狡辯,愛說大詞兒,說著一本正經的正確的廢話,但他又特別在意其他導演對他的認可。
  • 郭敬明當監製不忘吐槽 陳學冬張藝興默契調侃
    發布會現場也再次播放了這首《青春快樂》的MV,對於這首「喜腦歌」,導演魏楠表示:其實是拍攝一場開車戲時,自己對張藝興說你隨便哼一個歡快好學的旋律。於是呆萌的張藝興竟然就在拍攝現場哼出了《青春快樂》的旋律。談及這首歌陳學冬爆料拍戲時張藝興痴迷音樂,兩個人住對門,自己經常看到張藝興房間裸體唱歌,引發張藝興囧態連連。陳學冬隨後才說:「是只光著上半身」。姜雯神補刀說:這樣看二位很曖昧啊。
  • 於正郭敬明遲了這麼多年的道歉,不是別有用心當人傻呢?
    過了15年才道歉,真的太遲了。02 風光和爭議並存的郭敬明郭敬明出版《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和《夢裡花落知多少》時,剛滿20歲。還是幾度在《演員請就位》中巧舌如簧的詭辯,和其他導演評委的交鋒。今時不同往日,當初愛郭小四愛得死去活來的讀者們長大了,他的粉絲底盤正逐漸瓦解;業內不看好他,前有影視工作者聯名抵制他和於正,後有136位網絡作家發出《提升網絡文學創作質量倡議書》,拒絕跟風、抄襲和侵權盜版;市場評價也在下滑,連著幾部口碑崩盤的電影,觀眾不買帳,業內不看好,投資方的信心也有所動搖。
  • 郭敬明作品《我的星星》是不是在黑救援隊?
    《演員請就位》這檔綜藝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吧,在《演員請就位》第一期中郭敬明就參加了,但在第一期中比較出彩的應該算是李成儒,而郭敬明在第一期中也是頗受爭議。李成儒在節目中就曾評議說他的作品多是青春傷痛文學並不適合給青年人看,覺得給青年人起到了誤導作用畢竟實在是算不得正能量。
  • 同為《極限挑戰》總導演,施嘉寧和嚴敏差在哪?職業或是答案
    操刀同樣一個作品,是最能體現總導演差距的,就拿《極限挑戰》這檔節目來說吧,已經更新到了第六季,第四季是一道分水嶺,前四季的總導演是嚴敏,後兩季的總導演是施嘉寧,無論是節目口碑,還是節目效果,嚴敏都是秒殺施嘉寧的,於是問題來了,這兩位導演到底差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