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夥伴們,有兩天不見了,甚是想念,今天咱們又恢復啦!首先一起來揭曉上節內容物質的分類知識點相關練習題的答案。D(如氧元素組成的單質可以是氧氣,也可以是臭氧,所以該氣體可能是它們其中的一種,也可能是它們的混合物),C(CO不是酸性氧化物,A錯;Mn2O7是酸性氧化物,B錯;Na2O2是過氧化物,D錯。),Fe;Fe為金屬;S;常溫下S為固體;Na2CO3 ; Na2CO3為鹽;a.溶解度,KNO3,b.酸根是否含氧:AgCl。你都做對了嗎?
前面我們學習了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實際上,在許多涉及酸鹼鹽之間的反應,實質上離子間的反應,今天我們一起來總結離子反應相關知識點。
一.電解質與非電解質
概念:電解質: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電解質:在水溶液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常見的電解質:
①酸:HCl、H2SO4、HNO3、H2CO3等。
②鹼:KOH、NaOH、NH3·H2O、Mg(OH)2、Al(OH)3等。
③鹽:KCl、Na2SO4、Mg(NO3)2等。
④活潑金屬氧化物:Na2O、CaO等。
⑤水。
常見的非電解質:
①部分非金屬氧化物:CO2、SO2、SO3、P2O5等。
②非酸性氣態氫化物:NH3。
③大部分有機物:蔗糖、酒精、CH4等。
總結與歸納:電解質的判斷:
1.從物質分類角度:電解質與非電解質都屬於化合物。單質、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2.從物質性質角度:電解質導電的條件是電解質溶於水或熔融狀態下,二者具備其一即可。
(1)有些電解質溶於水導電,但熔融狀態下不導電,如酸。
(2)有些電解質只在熔融狀態下才能導電,如金屬氧化物或難溶於水的鹽。
(3)從導電本質角度:電解質導電的本質是化合物自身發生電離,若是化合物溶於水時與水發生反應所得產物電離導致溶液導電,則該化合物不是電解質,如CO2溶於水可以導電,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實際上二氧化碳屬於非電解質.
特別提醒:溶於水能導電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電解質;能導電的物質不一定是電解質;電解質不一定易溶於水,易溶於水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電解質;不是電解質的物質不一定就是非電解質。單質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二、電解質的導電性
電解質導電的條件:在水溶液裡或熔融狀態下。
1.強鹼和鹽等化合物在固態時雖然存在陰、陽離子,但是不能自由移動,所以不能導電;它們在水溶液裡或熔融狀態下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故能導電。
2.酸在固態或液態(熔融狀態)時只有分子,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因而不能導電,如液態HCl、H2SO4等不能導電;在水溶液裡受水分子的作用,電離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因而能夠導電。因此,電離是導電的前提。
三.離子反應
概念: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或有離子生成的化學反應。
離子方程式書寫步驟:寫——正確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拆——把易溶於水且易電離的物質(如強酸、強鹼拆和大部分可溶性鹽)拆成離子的形式,單質、沉澱、氣體、難電離的物質(如弱酸、弱鹼、水)等仍用化學式表示;刪——刪去方程式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並將方程式化為最簡;查——查檢查離子方程式兩邊各元素的原子個數和電荷總數。
總結與歸納:書寫離子方程式時的拆分原則:
(1)強酸、強鹼和易溶於水的鹽改寫成離子形式,難溶物質、難電離物質、易揮發物質、單質、氧化物、非電解質等均寫化學式。
(2)微溶物作為反應物,若是澄清溶液寫離子符號,若是懸濁液寫化學式,如石灰水寫成離子形式而石灰乳寫化學式。微溶物作為生成物,一般寫化學式(標「↓」符號)。
(3)一水合氨做反應物寫NH3·H2O;做生成物,若有加熱條件或濃度很大時,寫為NH3(標「↑」符號)。
(4)固體之間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如氯化銨與氫氧化鈣的反應;濃硫酸與固體物質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
(5)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在離子方程式中不能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