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世界晉商網綜合市界等
食醋江湖暗流湧動。
近日,市界獲悉,山西水塔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塔醋業」)擬A股IPO,其在山西證監局的輔導備案已獲受理,輔導機構為渤海證券。
前不久,山西另一家知名醋企「紫林醋業」才剛剛披露了招股書,擬募資5.74億元衝擊IPO。
若兩家企業能順利上市,A股將打破「山西老陳醋不香」的局面,中國醋業也將正式進入「三足鼎立」階段。
01 80後少帥掌舵,水塔醋業「二戰」IPO山西陳醋名聲在外,清徐縣是其發源地。從太原驅車前往清徐縣,一股濃鬱的老陳醋味兒撲面而來,醇香濃厚。
水塔醋業就坐落於清徐縣的醋都路上。
「高粱經過發酵就變成酸中帶甜的食醋,這個過程我覺得神奇不已。」1976年,21歲的武潤威進入釀醋行業,在一家專門生產食醋的集體企業擔任會計。武潤威做完自己的本職工作後,經常去給那些釀醋的老師傅們打下手。慢慢的,他憑藉不錯的釀醋手藝,成了企業的廠長兼工程師。
20世紀90年代,國家鼓勵鄉鎮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武潤威把企業改組成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後來的水塔集團。他動員周邊村民大面積種植高粱,並和村民籤訂合同——以高出市場4分錢的價格來收購這些高粱。
武潤威說:「搞企業,一是對醋的熱愛,二是想帶動村民一起富裕。」
2007年,24歲的武崢興從父親手中接過董事長一職,目前還擔任山西青年企業家商會會長,成了新的掌舵人。他從國外引進一批先進的技術與設備,使得水塔醋業的產能大幅提高。2011年,水塔醋業生產的食醋達到15萬噸,年銷售額近5億元。2017年,水塔醋業的營收已經達到8.05億元。
今天,水塔醋業已經是一個集原料基地、科研開發、制曲釀造、包裝運輸、營銷策劃、旅遊文化為一體的現代化公司,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生物技術研究院、國家4A級旅遊景區、3萬畝釀醋專用高梁基地等諸多單元,實現了由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轉型的全新發展。
2019年8月,武崢興被評為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面對光榮,他倍感自豪,也滿懷豪情,他說,我們的目標是振興山西醋業,弘揚傳統文化,打造"中國醋業矽谷",讓中國製造,民族品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武崢興豪言,將以海天、李錦記為目標,把水塔打造成中國醋的代名詞。
武崢興目前還是太原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委員、山西省青年企業家商會會長、太原市工商聯合會副主席、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儘管山西老陳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譽,但在資本市場上,山西的醋卻不吃香了。
這不是水塔醋業第一次衝擊IPO。早在5年前,2015年底,水塔醋業就接受過輔導備案,當時的輔導機構是國都證券,輔導時長超過四年,最後無疾而終。市界試著聯繫對方詢問原因,截至目前,電話仍未接通。
02 內有恆順、紫林,外有海天、千禾一方水土一方醋。山西老陳醋、鎮江香醋、保寧醋、永春老醋並稱中國「四大名醋」,名聲與歷史兼具,各地的口味也被割據。
水塔醋業即便順利上市,面臨的壓力依舊不小:內有紫林醋業蓄勢待發,外有恆順醋業虎視眈眈,就連做醬油的海天也入場分了一杯羹。
據中國調味品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食醋產量前三甲分別是恆順醋業、紫林醋業、海天味業,水塔醋業被海天味業擠出了前三名。
圖片來源:紫林醋業招股書
從營收、淨利潤來看,恆順醋業依然成碾壓致之勢。
恆順醋業是鎮江香醋的代表,也是醋企中唯一的上市公司。年報顯示,2017-2019年,恆順醋業的營收分別為15.42億元、17.04億元、18.3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8億元、3.07億元、3.25億元。其中,醋類產品在2019年的營收為12.32億元,佔總營收的71.66%。
這個成績是紫林醋業的三倍多。紫林醋業和水塔醋業一樣,均位於山西清徐。
紫林醋業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實現營收分別為4.45億元、5.06億元、5.4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66億元、0.84億元、1.08億元。其中,食醋業務2019年實現營收4.34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超過90%。
圖片來源:紫林醋業招股書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紫林醋業第3次闖關IPO。2016年6月、2017年12月,紫林醋業曾兩次遞交招股書,後來因為兩版招股書存在多處關鍵財務數據不一致的情況,證監會取消了對紫林醋業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招股書顯示,紫林醋業近三年的原醋產能率分別為95.33%、99.67%、87.44%,已接近飽和狀態。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中國食品工業雜誌》中表示,紫林醋業上市後,可進一步豐富該領域資本市場上的競爭,但短時間內很難挑戰恆順醋業的市場地位。
不僅如此,恆順醋業已經攜資進入了老陳醋的大本營,在山西布局老陳醋的生產銷售。天眼查APP顯示,恆順醋業持有山西恆順老陳醋有限公司65%的股權。恆順醋業的市值也由最初的20億元,上升到了如今的200多億元,翻了10倍。
此外,醬油、蠔油界的大佬也紛紛加入「醋罈子」。
2017年,海天味業子公司以4027萬元受讓鎮江丹和醋業70%的股權,同年,將保寧醋的食醋產量擠出前四名,2019年,更進一步,海天的食醋產量已經進入前三甲;2019年,千禾味業也開始在食醋行業布局,計劃用現金收購鎮江恆康醬醋有限公司100%股權......
世界晉商網還注意到:近日,山西網友和鎮江網友「吵」起來了。
原因就是在11月6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輕食品工業管理中心聯合將中國食醋行業的最高榮譽——「中國醋都」這塊「國」字招牌授予了江蘇鎮江。而在此之前,山西老陳醋代表清徐縣已經叫了「中國醋都」十三年。另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鎮江醋業協會會長朱炳國特別指出,拿到「中國醋都」稱號的,鎮江是第一也是「唯一」。
說起「中國醋都」,說其價值,不僅是「國」字號招牌,更是行業對當地產業的肯定。但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坦率的說,任何招牌對其市場表現並不會起到太大的直接作用。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食醋行業年產量約500萬噸,其中山西清徐和江蘇鎮江是兩大主要產區。
目前,鎮江市共有香醋企業43家,形成了以食醋研發、生產、標準制定、國內外產品銷售等完備的產業鏈,擁有恆順、丹玉、恆康、恆大、金山寺等十多個自主品牌。其中,江蘇恆順醋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規模最大、國內市場佔有率最高的食醋生產企業,連續25年國內食醋銷售收入位居第一。
而山西食醋年產規模達80多萬噸,位列中國食醋之首。其中,全省近130家醋企業主要分布在清徐,清徐食醋年產規模達70萬噸,位居全國區域食醋產量規模之首。
清徐是山西老陳醋的正宗發源地,釀醋史源遠流長,傳統釀造工藝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徐老陳醋酸味純正柔和、口感醇厚、微甜爽口、回味綿長,有「天下第一醋」的美譽,曾獲1924年巴拿馬國際商品博覽會優質商品一等獎。現有老陳醋、陳醋、燻醋、白醋、保健醋、風味醋六大系列60多個品種。是全國最大的老陳醋生產基地,被中國特產之鄉評審委員會命名為中國陳醋之鄉,培育出「東湖」「水塔」「紫林」3個中國馳名商標、47個山西省著名商標和45家食醋企業,形成了以紫林、水塔為龍頭的食醋產業集群,此外還有寧化府、水井、吳閣老、清泉、四眼井、龍眼井、海霖食品、福益德食品、紅梅等眾多品牌。截至目前,全縣食醋年產規模達到70萬噸,佔全省的80%以上,全國的20%,年產業產值達到65億元。
目前,我國食醋行業年產量約500萬噸,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統計,2018年我國百強企業中,食醋產量在1萬噸以下的有7家,佔比20%;總產量在1-5萬噸的企業有22家,佔比61%;產量在5-10萬噸的企業有3家,佔比8%;產量在10萬噸以上的食醋企業有4家,佔比11%,行業產量結構分散。
目前,位列產能前五大醋企分別為恆順醋業、山西水塔、紫林醋業、海天味業和四川保寧。
其中,恆順集團的年產量已突破30萬噸;根據紫林醋業招股書,公司2019年產能為21.33萬噸……除了傳統醋企,其他調味品也紛紛涉足食醋領域,並且「來者不善」,比如海天味業、千禾味業等。
尤其像海天、千禾、李錦記這樣的「跨界」巨頭面前。一方面,這些品牌擁有強大的資本調動能力,能夠藉助資本力量通過併購擴產的途徑實現彎道超車;另一方面,這些企業的渠道能力從某些方面來說要強於非上市企業,並且,上市企業從品牌知名度上來說,覆蓋了要高於非上市企業。
世界晉商網總編輯、首席評論員王軍龍認為:清徐和鎮江的差距在於,沒有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能撐起當地和山西行業龍頭,或者跑的快,全靠車頭帶。規模,品牌,資本做不起來,鎮江照樣甩山西幾條街。一個恆順醋業,就撐起鎮江和江南醋業半邊天,撐起來中國醋都的金字招牌。
水塔和紫林醋業是否能夠上市成功,關係著山西陳醋行業龍頭的維繫。我們已經比鎮江恆順慢了,只有奮起直追,做足內功,我們才有趕超的希望。
祝福水塔好運!紫林好運!山西老陳醋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