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8日,武漢大學李紅良團隊在國際心血管領域頂級雜誌Circulation Research 在線發表題為"Association of Inpatient Use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 with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Hospitalized With COVID-19"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明確回答了繼續使用ACEIs/ARBs類藥物不僅不會增加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風險,相反還可能降低此類患者的死亡風險。此研究成果,將為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用藥,提供了關鍵性的決策依據,為全球11億高血壓患者,解決了新冠疫情危機下如何用藥的問題。
研究成果發表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巨大反響。最新數據顯示,此研究成果在Altmetric(論文的社會化影響力指標,追蹤包括微博、Twitter或者Facebook等在內的社交媒體對某課題的影響力)上得分為1047分。已有9家國際新聞媒體報導,如美國 《Science News》中報導該研究成果,並指出治療高血壓的藥物不會使COVID-19惡化。
同時,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Nature的Microbiology Community 以及BMJ 等博客對此進行了重點介紹,引發Twitter轉發討論1390次,在維基百科的ACE2的詞條介紹中,還特地將此論文的研究成果引入。此論文發布不到10日,就已累計被下載12000多次。
此論文得分在Altmetric可以追蹤的論文中,已成為最具影響力排名前5%的研究成果。此外,在Altmetric可以追蹤的Circulation Research 所發表的六千多篇研究論文中,排名第一,創造了此領域內,新的最高得分紀錄,而且此研究成果的得分,還在持續上升中。
1、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用藥的廣泛爭論
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截至目前(4月24日),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75萬例,死亡人數達19萬。疫情引發的引發全球經濟衰退和各種政治動蕩遠超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重點介紹
現有流行病學調查提示,心血管疾病(CVD)和高血壓患者更易感染SARS-CoV-2病毒,高血壓患者的肺炎程度比血壓正常者嚴重,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合併高血壓較多。因此,高血壓是新冠肺炎患者的重要危險因素,會顯著增加患者的重症病率和死亡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是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中的關鍵元素,RAS在高血壓的發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阻斷RAS系統有利於控制高血壓。目前,AECIs/ARBs類藥物在臨床上廣泛用於高血壓治療,服用此類藥物能夠引起機體ACE2水平的上升;而新冠病毒正是通過其表面的S蛋白的受體結合域結合受體蛋白ACE2進入細胞進行感染。基於上述理論,部分學者提出服用ACEIs/ARBs類藥物會增加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
文章影響情況
但是,相反的觀點則認為,新冠病毒感染引起ACE2的水平明顯下降,RAS系統的平衡向ACE/AngⅡ/AT1R軸傾斜,繼而導致組織損傷和疾病進展。而ACEIs/ARBs的使用,可將RAS系統平衡轉向ACE2/RAS軸,發揮抵抗炎症和組織損傷的作用。因此,有學者認為,此類藥物能夠有效緩解組織損傷,可能是新冠肺炎的潛在治療藥物,所以強烈建議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應繼續使用ACEIs/ARBs類藥物。以上兩種相反的觀點,嚴重影響了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救治,從而引起了全世界學者及醫務工作者的廣泛關注與爭論。
2、迫切需要嚴謹的臨床研究提供臨床用藥決策依據
全球高血壓患者已超11億,而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範圍內呈指數級蔓延,ACEIs/ARBs作為高血壓的常規治療藥物,其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的使用策略和安全性問題除了引起全世界學者及醫務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外,也受到全世界醫學相關組織的關注。近日,國際高血壓協會(ISH)、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美國心臟協會(AHA)、美國心力衰竭協會(HFSA)、歐洲高血壓學會(ESH)、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加拿大高血壓協會等多個國際重要醫學組織相繼發表聲明,強調目前沒有直接的臨床或研究證據闡明ACEIs/ARBs對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作用及影響。
研究成果總結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美國醫學會雜誌》等大量國際頂尖的醫學雜誌也連續發文,呼籲廣大研究人員提供確切的臨床證據來解決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用藥問題。然而到目前為止,國際上缺乏大樣本的臨床分析和嚴謹的臨床研究來回答上述問題。此外,當今自媒體的流行導致一些帶有偏向性的報導將ACEIs/ARBs用藥的安全性問題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且部分高血壓患者因缺乏對ACEIs/ARBs和新冠肺炎關係的正確認識,開始私自停藥,從而產生嚴重的後果。因此,從患者生命安全的角度,同樣亟需大樣本臨床研究提供正確的用藥指導,以消除他們不必要的擔憂。
3、ACEIs/ARBs可顯著降低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死亡風險
為了迫切解決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面臨的臨床救治問題,武漢大學李紅良團隊對來自湖北省9家醫院的3430例新冠肺炎確診住院患者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其中包括1128例合併高血壓的患者。通過對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嚴重程度、實驗室檢測指標、胸部CT嚴重程度、住院幹預手段、院內死亡率以及合併的器官損傷等指標的綜合評價,利用比例風險回歸模型,評估合併高血壓的新冠肺炎患者死亡風險;並進一步對1128例高血壓患者進行了亞組分析,通過控制混雜因素構建混合效應模型,系統研究了在院期間使用ACEIs/ARBs類藥物對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的影響。
研究結果表明,高血壓是新冠肺炎的危險因素,與患者死亡率顯著相關;在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中,繼續使用ACEIs/ARBs類藥物不僅不會增加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風險,相反還可能降低此類患者的死亡風險。此外,本研究對於慢性心衰,糖尿病等臨床上除高血壓外的其他具有ACEIs/ARBs用藥指徵的患者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4、研究成果一經發表,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
在國內,作為向外公開發行的,以報導科技新聞和信息傳播的中央主流新聞媒體科技日報,第一時間在其公眾號平臺發布題為《高血壓必看!這類降壓藥和新冠病毒「是敵是友」?終於有人搞清楚了》新聞報導,向社會大眾普及了這次研究成果的科學知識。
同時,新華社、人民網,學習強國平臺、光明日報、澎湃新聞、大公網等媒體紛紛跟進報導此研究成果,《武漢大學李紅良團隊解決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臨床用藥問題》,《武大領銜研究團隊: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這類藥不能停》。《科研人員破解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臨床用藥問題》等各媒體報導累計引發數百萬次閱讀與轉發,轉瞬間,武漢大學李紅良團隊破解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臨床用藥問題這一重大消息,席捲網絡。諸多報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武漢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也通過「武漢發布」,正式向全武漢市民宣告了此研究成果。
來源:iNature 綜合網絡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