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疑25篇論文涉嫌不端,時間橫跨20多年

2020-07-25 柳葉刀學術

近日,學術圈「熱鬧非凡」,小編簡單梳理了一下,一起看看。


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疑25篇論文涉嫌不端,時間橫跨20多年

01

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疑25篇論文涉嫌不端


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近日曝出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25篇論文涉嫌學術造假。被質疑的25篇論文主要發表在1998年到2019年近20餘年期間,其中有8篇發表在詹啟敏任北大副校長和醫學部主任期間,造假類型大體可分為三類:實驗圖像重複,違反動物實驗倫理以及實驗結果或存在常識性錯誤,還有個別為引物無效或缺失


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疑25篇論文涉嫌不端,時間橫跨20多年

25 篇涉嫌論文問題列表(DeepTech 梳理)


目前,詹啟敏團隊已對四篇論文進行了回復,另有四篇進行了勘誤。25篇論文中,實驗圖像形似或重複的論文有15篇。對於其中一篇圖像重複的論文,詹啟敏團隊回復稱,是因為不同的實驗錯誤地放置了同一幅實驗圖所致。而對於另一篇圖像重複的論文,論文作者回復其實圖像並不相同,是因為解析度過低,還有一篇論文,作者致歉稱,是對圖像排序時導致了錯誤。但對於更多論文,尚未進行答疑。


25篇論文中有兩篇被指違反動物實驗倫理的文章,尚未得到詹團隊的回覆,均發表於詹啟敏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副校長期間。其中一篇文章於2010年發表在美國臨床研究協會主辦的《臨床研究雜誌》上。


北京大學醫學部黨委宣傳部負責人在電話中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我們現在正在了解情況。」《中國新聞周刊》就此事向詹啟敏本人求證,但直到發稿前尚未得到回覆。(DeepTech深科技、中國新聞周刊、科研大匠)


目前,被公開質疑的大牛學者越來越多(點擊查看詳情):


  • 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 72篇
  • 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周德敏 6篇
  • 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


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疑25篇論文涉嫌不端,時間橫跨20多年


詹啟敏:男,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首席專家,國家 973 重大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


1982 年 12 月畢業於蘇州大學醫學院(醫學學士),1987 年 8 月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學碩士)。1982 年 12 月至 1984 年 8 月蘇州大學醫學院放射醫學系助教,1987 年 8 月至 1989 年 8 月中國醫學科學院科研處國際合作交流科科長,1989 年 8 月至 12 月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博士後,1989 年 12 月至 1991 年 8 月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博士後,1991 年 9 月至 1995 年 12 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立癌症研究所博士後,1996 年 1 月至 1998 年 8 月在癌症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助理,1998 年 9 月至 2003 年 2 月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任助理教授,2003 年 3 月至 2003 年 12 月在該校任終身教職副教授。2002 年 1 月至今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5 年 5 月至 2016 年 4 月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副校長,2016 年 4 月至今任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5 月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醫學部主任,2018 年 5 月至今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2019 年 3 月至今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深圳研究生院院長。


長期致力於腫瘤分子生物學和腫瘤轉化醫學研究,在國際上率先發現和系統揭示了細胞周期監測點關鍵蛋白的作用和機制,闡明多個重要細胞周期調控蛋白在細胞癌變和腫瘤診斷與個體化治療中的作用。近年來,在基因組水平全面系統的揭示了食管癌的遺傳突變背景,為了解食管癌的發病機理、尋找食管鱗癌診斷的分子標誌物、確定研發臨床治療的藥物靶點提供了理論和實驗基礎。3 次擔任國家 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15 年),2 次承擔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承擔國家基金委重大項目和創新群體項目(9 年資助),發表 SCI 學術論文 240 多篇,包括 Nature,Cell, J Clin Invest, EMBO, Mol Cell Biol, Science, Cancer Res, Oncogene, J Biol Chem and PNAS, 發表科技論文的 SCI 引用 14000 多次,主編著作 5 部。應邀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作大會報告 150 餘次,15 次擔任國際(雙邊)會議共同主席。


02


連獲三年青創獎學生被證實為

西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段書凱院長之子


此前媒體報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學生段某嚴連續 3 年獲獎,且獲獎成果橫跨物理學、計算機存算一體和人工智慧,其中一項獲獎成果與西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段書凱的一項專利高度相似。近日,澎湃新聞記者通過查詢過往學位論文證實:段書凱、段某嚴為父子,參賽作品輔導老師之一王麗丹為段某嚴母親,且與段書凱學術交流密切。


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疑25篇論文涉嫌不端,時間橫跨20多年

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疑25篇論文涉嫌不端,時間橫跨20多年


在段書凱的重慶大學博士學位論文《高維和時滯混沌系統的理論研究及電路實現》中,致謝部分寫道,「特別感謝我的妻子王麗丹博士和我剛滿三歲的兒子段X嚴。」論文時間為 2006 年 10 月。


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疑25篇論文涉嫌不端,時間橫跨20多年

在王麗丹的重慶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多卷混沌發生器的設計、電路實現與應用》中,致謝部分寫道,「特別感謝我的丈夫段書凱博士後和兒子段X嚴。」該論文答辯時間為 2008 年 5 月。


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疑25篇論文涉嫌不端,時間橫跨20多年

針據西南大學官網介紹,段書凱還分管學院的師德師風建設。


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疑25篇論文涉嫌不端,時間橫跨20多年

7 月 22 日下午,澎湃新聞多次致電西南大學黨委宣傳部求證三人關係及事件調查進展,但電話均未接通。(澎湃新聞)


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疑25篇論文涉嫌不端,時間橫跨20多年

西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官網對學院領導班子段書凱的介紹


03


實驗室回應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不可能允許進入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一名小學五年級學生和一名小學三年級學生也就是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教授的兩個女兒的「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獲得了青創獎備受關注。該項目用綠茶提取物茶多酚在裸鼠做對照實驗,最後證明綠茶提取物兒茶酚EGCG有一定的抗腫瘤效果。最終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疑25篇論文涉嫌不端,時間橫跨20多年

大賽官網展示的「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

  

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疑25篇論文涉嫌不端,時間橫跨20多年

該研究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對此,李紅良在回復上遊新聞的採訪時稱,「我沒有參與女兒的實驗研究,該實驗由湖北省人民醫院的實驗技術員王茜全程指導完成,王茜是其愛人的朋友。」「我個人認為這次研究、申報都是符合規範的。武漢市科協調查一下午了,結果會公布的,懇請大家不要傷害孩子。」


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疑25篇論文涉嫌不端,時間橫跨20多年


7月17日上午,武漢科協發聲明回應稱,實驗想法由學生提出,在指導老師的演示教學後,學生獨立完成實驗並得出報告結果。在武漢市選拔賽中,專家組一致認可《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成果,並建議推薦參加省級競賽。


但據中國教育在線援引知情人士和北大博士後趙可心:小學生研究動物項目3年前就不能報獎,實驗室根本不可能允許小學生進入。有該領域科研人員表示,「小鼠成果沒有幾年不可能完成。」


知情人士告訴《知識分子》,李紅良沒有披露的一點是,他和王茜存在上下級關係。該知情人士告訴《知識分子》,王茜是李紅良領導的武漢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的成員。從2008年起,李紅良擔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也即武漢大學第一臨床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並創建了武漢大學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李紅良也是武漢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王茜2014年5月加入了李紅良團隊…… 任職於動物模型組。」 (知識分子、中國教育在線、科研大匠)


  • 武大李紅良院長回應女兒研究喝茶抗癌獲獎:「沒參與」;武漢科協:專家組一致認可


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疑25篇論文涉嫌不端,時間橫跨20多年

李紅良,理學博士,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現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武漢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武漢大學動物中心主任、武漢大學A3實驗室主任、中南醫院醫學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期待各事件後續回應。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詹啟敏被指涉嫌25篇論文不端,發表時間橫跨20多年
    著名學術打假網站 PubPeer 這次盯上了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近日,有網絡消息指出:著名學術質疑網站 Pubpeer 陸續刊登了詹啟敏的 25 篇論文涉嫌學術造假,這些陸續被曝光的論文涉及將相同圖片 PS 後應用於不同實驗甚至不同文章中、捏造實驗數據和嚴重違反動物倫理。
  • 25篇論文涉嫌造假?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質疑學術不端!本人回應
    據中國新聞周刊等媒體報導,近日,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曝出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25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存在實驗圖像重複、違反動物倫理、實驗結果存在錯誤等問題。
  • 【北大副校長回應論文被質疑造假】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近日...
    文 / TIER2020-07-24 13:56:00來源:FX168 【北大副校長回應論文被質疑造假】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近日曝出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25篇論文涉嫌「造假」。
  • 北大副校詹啟敏回應25篇論文造假,學者和媒體呼籲理性看待評論
    近日,《中國新聞周刊》、「DeepTech深科技」等媒體報導了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名下的 25 篇論文存在實驗圖像重複、違反動物倫理、實驗結果存在錯誤等問題,「涉嫌造假」。
  • 北大副校長被疑論文造假,海外打假網站頻出手是否「自身硬」
    詹啟敏(圖片來源:北醫新聞網) 本刊記者/李想俁 杜瑋 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近日曝出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涉嫌論文
  • ...我對近期在美國Pubpeer網站上評論人對我們科研論文的關注和...
    文 / TIER2020-07-24 13:56:00來源:FX168 【北大副校長回應論文被質疑造假】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近日曝出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25篇論文涉嫌「造假」。
  • 北京大學詹啟敏團隊被質疑論文造假,科研界:必須抓緊查清楚
    近日,多名科研人員在學術交流網站Pubpeer上指出,北大教授詹啟敏的25篇論文涉嫌「造假」。北大教授詹啟敏的25篇論文,都被懷疑存在有偽造和修改研究數據的行為。學術造假的危害有多大?北大教授詹啟敏遭到質疑的25篇論文裡,有15篇被指出存在實驗圖像相似或重複;有2篇被指出違反了動物實驗倫理;其餘的論文被指存在數據重複或相似以及作者太多等問題。
  •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今年1月,Elisabeth Bik博士(曾舉報曹雪濤院士大數量論文造假的學者)在pubpeer上質疑一位中國權威學者學術不端。該人系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周德敏。網站上Elisabeth Bik博士指出,其作為通訊作者或共同作者的6篇學術論文,存在明顯的一圖多用現象。其中包括一篇發在Science上的重磅論文。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合作者包括關西醫科大學教授廣田喜一、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張華鳳等中日韓的學者,以及塞門扎所就職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校長丹尼斯·維爾茨(Denis Wirtz)。據此次揭露論文造假的成員之一、德國科學記者Leonid Schneider報導,維爾茨或將負責這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假事件的後續調查。
  • 中國學者論文被質疑 實驗小鼠腫瘤尺寸或過大
    導讀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詹啟敏參與的3篇論文被認為涉及動物實驗倫理問題,同行評議者質疑圖片中小鼠體內的腫瘤遠遠大於論文中所稱的尺寸,可能不符合動物實驗倫理準則在著名同行評議網站Pubpeer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詹啟敏參與的25篇論文被質疑或存在學術不端,其中有3篇論文被認為涉及動物實驗倫理問題,其餘論文被質疑出現圖片重複、數據異常等問題。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他在2008年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9年與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和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時間:2020-10-22 11: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近日,學術界又掀起了一陣浪潮,2019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涉嫌學術不端。
  • 網曝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涉嫌學術不端,本人回應
    日前,網上突然曝出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涉嫌剽竊學術論文等學術不端問題。一位網友在新浪微博和知乎等處發帖稱,自己是一名醫療工作者,在撰寫論文搜索資料時發現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發表的論文,涉嫌剽竊浙江大學和山西醫科大學兩名碩士研究生的文章,並有多篇文章涉嫌剽竊、抄襲、一稿多投、重複發表等學術不端問題。7月1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李兆申院士,他表示事情通過組織在處理,「論文絕對沒問題。」
  • 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楊樂院士:科研根本內涵被忽略
    中國科學報7月13日消息,最近,「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一事再次引發學術界對論文造假的關注。論文作者中有3名高校學院院長級人物,涉及院校更是不乏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
  • ...詹啟敏回應「25篇論文造假」,曾有學者媒體呼籲理性看待PubPeer...
    · 學術誠信 北大副校長詹啟敏回應「25篇論文造假」,學者和媒體呼籲理性看待 PubPeer 評論 該網站用戶可以選擇實名或匿名對已出版的論文進行評論。除去一些基本的垃圾和仇恨信息排查外,網站不對用戶評論進行科學性和真實性審查,以接近中立的態度呈現用戶評論和回復內容,但是這種制度也會為一些人惡意誣陷和誹謗提供可能。
  • 網曝中超裁判沈寅豪論文知網查重率25% 涉嫌學術不端
    沈寅豪先生碩士學位論文《上海市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以楊浦、徐匯和閘北區普通中學為例》知網查重率25%,涉嫌學術不端。論文存在大量複製宣海德先生2007年的論文《安徽省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
  • 2017年北大醫學在世界頂級臨床科研雜誌上發表論文數量居全國高校...
    據統計,2017年北大醫學共在這四大醫學頂級臨床科研雜誌上發表文章26篇,第一/通訊文章17篇,以研究文章形式發表的第一/通訊文章數達全國總數的25%以上,居全國高校首位。1913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始人伍連德教授在Lancet上發表文章,是中國在醫學頂級期刊上發表文章的第一人。
  • 涉嫌學術不端 施普林格再撤多篇中國學術論文
    繼撤銷107篇醫學論文後,國際學術出版巨頭施普林格旗下期刊再撤銷若干來自中國的學術論文。近期,施普林格旗下期刊《細胞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連續刊登多篇論文撤稿聲明。據撤稿聲明,來自中國的數個科研團隊,不同程度存在涉嫌竊用他人學術科研成果或關鍵資料、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行為。
  • 從不知知網到學術不端,打假學霸涉嫌學術造假
    既是小鮮肉又是剛被北京大學錄取為博士後的翟天臨可謂是十分優秀,但是造化弄人,最近翟博士卻被四川大學官網作為學術不端案例。而知網上也搜不到翟天臨發表的論文,工作室回復將由校方上傳,但是翟天臨工作室所說將由校方上傳的論文是學位論文,而根據北京電影學院相關規定,博士畢業生必須發表相應數量的期刊論文,而翟天臨並沒有發表期刊論文。
  • 諷刺,清華大學董晨院士涉嫌論文造假
    近期著名學術質疑網站Pubpeer爆出了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中科院2019年 新院士董晨有21篇論文存在一圖多用和重複使用等問題,被舉報的論文檔次很 高,有多篇Nature,Immunity, Nature immunology等雜誌的論文,從國外單位 發表的論文到近年來以清華大學醫學院發表的論文,時間跨度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