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學術不端 施普林格再撤多篇中國學術論文

2021-02-13 轉化醫學網

繼撤銷107篇醫學論文後,國際學術出版巨頭施普林格旗下期刊再撤銷若干來自中國的學術論文。

近期,施普林格旗下期刊《細胞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連續刊登多篇論文撤稿聲明。據撤稿聲明,來自中國的數個科研團隊,不同程度存在涉嫌竊用他人學術科研成果或關鍵資料、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行為。

其中一篇涉及山東省臨沂市人民醫院的撤稿聲明連結是: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013-017-0802-9。侵權論文題目是「烏龍茶飲料有助於預防絕經後漢族婦女的骨質疏鬆」(Oolong Tea Drinking Could Help Prevent Bone Loss in Postmenopausal Han Chinese Women)。該侵權論文的通訊作者是山東省臨沂市人民醫院趙煥利副主任醫師,第一作者是該院放射科王貴賓主任醫師。其撤稿聲明內容是:根據作者團隊的請求,期刊總編輯撤回了本文及其勘誤,作者團隊確認他們使用了未獲得所需授權和許可的資料。

另一篇涉及北京市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的撤稿聲明連結是: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013-017-0803-8。侵權論文題目是「中國北京市溫溼度相互作用對呼吸科疾病急診就醫的影響」(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Emergency Room Visits for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Beijing, China )。該侵權論文的通訊作者是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急救部趙曉東主任,第一作者是該院急救部蘇琴主任醫師。其撤稿聲明內容是:期刊總編輯和出版社根據論著出版道德委員會的指導原則調查後將本文撤稿。調查確認該文章的作者署名權和論文數據存在問題。調查結論認定該論文作者在未獲得所需授權和許可的情況下使用並發表了另一科研團隊的論文手稿。

第三篇涉及陝西省西安市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的撤稿聲明連結是: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013-017-0794-5。論文題目是「VEGF沉默抑制骨肉瘤血管生成並通過PI3K/Akt信號通路促進細胞凋亡」(VEGF Silencing Inhibits Human Osteosarcoma Angiogenesis and Promotes Cell Apoptosis via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該一稿多投論文論文的通訊作者是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範清宇教授,第一作者是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趙健主治醫師。該論文於2015年重複發表於《國際臨床與實驗醫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今年4月份施普林格發表撤稿聲明,旗下期刊《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宣布撤回107篇發表於2012年至2015年的論文,原因是同行評議造假。107篇論文共牽涉國內524名醫生、125家醫院,這也創下了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

區別於107篇論文撤稿事件中科研團隊使用虛假審稿人身份,此次論文撤稿事件中的部分科研團隊是在未經原作者允許或相關資料所有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發表或使用了他人的論文手稿或關鍵資料。

5月2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尚勇在談及「施普林格撤稿107篇論文事件」時也明確表達了科技界對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的態度。尚勇表示,這次撤稿事件嚴重損害了中國科技界的聲譽,甚至對國家聲譽也造成了不良影響。查實結果之後,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絕不姑息、絕不護短,結果會向社會再進行公布。

點擊圖片查看會議詳情!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報名參加!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合作者包括關西醫科大學教授廣田喜一、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張華鳳等中日韓的學者,以及塞門扎所就職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校長丹尼斯·維爾茨(Denis Wirtz)。據此次揭露論文造假的成員之一、德國科學記者Leonid Schneider報導,維爾茨或將負責這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假事件的後續調查。
  •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時間:2020-10-22 11: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近日,學術界又掀起了一陣浪潮,2019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涉嫌學術不端。
  • 清華大學回應博士論文造假: 撤銷學位、問責導師,對學術不端零容忍
    近日,媒體報導了兩年前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11篇材料科學領域論文因學術不端遭撤稿一事,引發熱議。  記者從最先公布這一學術不端事件的「Retraction Watch(撤稿觀察)」網站看到,這11篇材料科學領域的論文,由於圖片篡改、內容重複、虛假署名等學術不端行為而遭撤稿。這些論文的發表日期主要集中在2014年—2016年。  相關信息顯示,葉肖鑫在博士期間發表SCI論文18篇,其中第一作者16篇,他先後受邀擔任國內外多家知名學術期刊的編輯。
  • 臺大學校長被指學術不端:涉嫌抄襲自己的另一篇論文
    位於臺灣桃園市的開南大學校長梁榮輝近日捲入學術不端爭議。據臺灣「中央社」8月29日報導稱,開南大學一名男性教職員投訴稱,梁榮輝發表的一篇學術期刊論文,涉嫌抄襲他自己前一年的另一篇期刊論文,兩篇論文相似度達六成。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據此次揭露論文造假的成員之一、德國科學記者Leonid Schneider報導,維爾茨或將負責這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假事件的後續調查。Schneider還表示,塞門扎是許多論文的通訊作者,這表明他對論文結果負有最終責任。
  • 25篇論文涉嫌造假?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質疑學術不端!本人回應
    據中國新聞周刊等媒體報導,近日,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曝出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25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存在實驗圖像重複、違反動物倫理、實驗結果存在錯誤等問題。
  • 網曝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涉嫌學術不端,本人回應
    日前,網上突然曝出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涉嫌剽竊學術論文等學術不端問題。一位網友在新浪微博和知乎等處發帖稱,自己是一名醫療工作者,在撰寫論文搜索資料時發現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發表的論文,涉嫌剽竊浙江大學和山西醫科大學兩名碩士研究生的文章,並有多篇文章涉嫌剽竊、抄襲、一稿多投、重複發表等學術不端問題。7月1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李兆申院士,他表示事情通過組織在處理,「論文絕對沒問題。」
  • 31篇文章被撤,中國學者被指學術不端,網友:該罰!
    學術腐敗始終是人們深惡痛絕的事情,然而近日,一則國內學者因涉嫌抄襲而導致文章被撤的新聞出現在大眾視野,一時間,群眾譁然。據了解,相關報刊、雜誌在2020年4月,撤回了中國學者31篇文章,涉及數十家高校、單位及公司。
  • 南京大學已正式調查梁瑩涉嫌學術不端問題
    據中青在線10月24日消息,針對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梁瑩涉嫌學術不端問題,南京大學社會學院24日下午向記者證實,南京大學校方已正式介入調查,責成有關部門依照程序和規定,一定會有一個結果。對學術不正之風,南京大學不會護短。
  • 華北電力大學回應教授孫玉兵涉嫌學術不端:正調查-孫玉兵 華北電力...
    網傳截圖顯示,華北電力大學4月4日發布了《關於對孫玉兵等疑似學術不端行為展開調查的通報》,對於「有網站發文質疑我校孫玉兵教授等人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存在學術不端問題」,校學術委員會高度重視,根據網絡舉報信息線索,已經成立由相關領域專家組成的工作組啟動全面核查。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發布。  4月12日,華北電力大學宣傳部副部長吳素華向澎湃新聞證實,上述通報確為學校所發。
  • 從不知知網到學術不端,打假學霸涉嫌學術造假
    既是小鮮肉又是剛被北京大學錄取為博士後的翟天臨可謂是十分優秀,但是造化弄人,最近翟博士卻被四川大學官網作為學術不端案例。中國知網是面向海內外讀者提供中國學術文獻、外文文獻、學位論文、報紙、會議、年鑑、工具書等各類資源統一檢索、統一導航、在線閱讀和下載服務的知識發現網絡平臺。是大學生寫論文的必備工具!
  • 三峽大學一院長被舉報學術不端 8篇論文重複發表
    這些下屬都是大學教師,他們舉報的還是老問題:陳宇京有8篇論文重複發表、一稿多發,有些涉嫌變相抄襲。  陳宇京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他的論文沒有變相抄襲,而所謂重複發表,屬於非主觀、非自願因素造成的,「學校對這件事已有結論了。」
  • 專訪王小凡:治理學術不端,應重點打擊學術造假
    最近的是5月29日,知名國際「學術打假人」Elisabeth Bik發文稱,發現8篇中國作者的醫學論文涉嫌造假,這8篇論文來自不同作者、不同醫院,有不同類型癌症、不同的蛋白質表達,但卻擁有同樣的Kaplan-Meier曲線、表值和線圖。
  • 論文降重|從韓春雨到翟天臨,學術不端層出不窮,應該如何避免?
    近年來,學術不端的事件層出不窮,有些著名學者也難以倖免,這些人敗壞了學術的風氣,阻礙了學術的發展,給我國的科教事業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這些事件,希望從中我們能得到一些啟示。一、何為學術不端?我們總說某人學術不端,那學術不端到底是什麼呢?
  • 又見抄襲,又是學術不端的教授!95%的論文抄襲,如何教導學生?
    開啟的學術調查網絡舉報的反饋2019年7月6日,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發布《關於啟動對「徐承彬涉嫌抄襲他人論文」問題調查的說明》,主要是國內某知名媒體記者接到網絡舉報,發現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副教授徐承彬涉嫌嚴重的學術不端
  • 學術不端新變種:假作者 真論文?
    6月15日,學術打假人克萊德(Smut Clyde)和Tiger BB8(中文網名「扮虎」——記者注)在一個關注學術誠信的網站上公布了一份報告:國際數學期刊中,一批來自中國的論文顯示出一致的造假痕跡,包括虛構國外作者、虛構數學公式等問題,且這些問題論文之間頻繁相互引用、抄襲。已發現涉嫌造假的論文有65篇——其中21篇已被撤稿。
  • 199篇中國學者論文被批量撤稿,幾乎都涉嫌學術不端……
    近日,據公眾號「艾普蕾 iplagiarism」爆料,期刊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在其 24 卷批量撤稿了 199 篇中國學者的論文。筆者吃驚之餘,在期刊官網進行了查詢,發現確有其事,洋洋灑灑十幾頁都是撤稿的信息。
  • 懲治學術造假,打一隻大老虎比打100隻蒼蠅效果更明顯
    「當天,施普林格出版集團宣布,因涉嫌同行評審造假,撤銷《腫瘤生物學》發表的107篇腫瘤生物學領域論文。論文作者全部來自中國。」李真真說,這次撤稿創下了多項紀錄:國外學術期刊單次撤稿量最多,單個期刊撤稿總量最多,中國學者遭集體撤稿總量最多,等等。李真真是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的研究員,她是在11月8日中科院學部舉行的科技倫理研討會上做這番演講的。
  • 國際學術發表又被批量撤稿,這次是33篇論文
    因學術不端問題,國內學術圈又迎來了一次規模不小的「地震」。據媒體報導,今年4月,國際著名學術出版集團施普林格旗下期刊《多媒體工具與應用》批量撤銷33篇論文,加上該期刊近兩年撤下的另8篇論文,總共有41篇論文被撤,其中這已經不是國內學術圈在國際發表上的第一次集體出醜了。
  • 造假風波引發「大地震」 行業自查難以遏制學術不端
    從「漢芯一號」造假案,到107篇論文涉嫌同行評議造假被一次性撤銷,再到論文實驗數據無法重複而主動撤稿,這些背離基本科研道德的行為,一次次衝擊著公眾的信任  ● 此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報了一批學術不端的典型案例,主要包括提供虛假審稿意見,操控同行評議過程;通過第三方在網上買賣論文,隱瞞身份申報基金項目;盜用他人研究成果申報基金項目,申請書信息嚴重造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