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篇論文涉嫌造假?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質疑學術不端!本人回應

2021-01-10 網易

2020-07-25 16:51:03 來源: 學術那些事兒

舉報

  據中國新聞周刊等媒體報導,近日,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曝出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25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存在實驗圖像重複、違反動物倫理、實驗結果存在錯誤等問題。據悉,這 25 篇論文發表時間在 1998 - 2019 年之間,發表在《自然通訊》、《遺傳與基因組學雜誌》《細胞死亡與疾病》《臨床癌症研究》等雜誌上。

  

  圖源:北醫新聞網 | 中國新聞周刊

  詹啟敏院士24日通過其個人微信公眾號進行回應,他表示,自己和合作者 對於在 PubPeer 上出現的評論高度重視,正在仔細核實相關內容和實驗結果,目前沒有發現數據造假和學術不端。詹啟敏還在這份說明中表示,少數論文確實存在標記錯誤的現象,但不涉及學術不端、不影響科學結論,目前正在與相關雜誌社溝通勘誤;團隊將進一步全面核實並回答 PubPeer 上出現的相關質疑。

  

  25 篇涉嫌論文問題列表 圖源:DeepTech 梳理

  新京報記者登錄Pubpeer網站查詢發現,上述科研人員認為,詹啟敏被質疑的25篇論文中存在實驗圖像重複、實驗方法存在錯誤等問題,且部分動物實驗涉及倫理問題。截至發稿前,詹啟敏團隊在該網站對針對其中四篇論文的質疑進行了回應,另對四篇論文進行了勘誤。

  例如,科研人員指出,詹啟敏團隊2019年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論文「 Multi-region sequencing unveils novel actionable targets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存在圖像重複的問題。該論文作者之一Yongping Cui回應稱,研究團隊「錯誤使用了同樣的圖片」,他們已與《Nature Communications》編輯部聯絡,對上述錯誤進行更正。

  詹啟敏稱,關於評論人對於團隊採用的實驗方法有不同觀點、對相關論文部分內容不理解以及涉及動物實驗的倫理問題,團隊也正在積極回應,與評論人討論交流。「我們將以嚴謹的態度進一步全面核實、客觀回答質疑,並完成相關勘誤工作。敬請學術界關注和監督。」

  詹啟敏院士個人資料

  詹啟敏:男,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首席專家,國家 973 重大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

  

  圖源:北京大學醫學部

  1982 年 12 月畢業於蘇州大學醫學院(醫學學士),1987 年 8 月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學碩士)。1982 年 12 月至 1984 年 8 月蘇州大學醫學院放射醫學系助教,1987 年 8 月至 1989 年 8 月中國醫學科學院科研處國際合作交流科科長,1989 年 8 月至 12 月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博士後,1989 年 12 月至 1991 年 8 月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博士後,1991 年 9 月至 1995 年 12 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立癌症研究所博士後。

  1996 年 1 月至 1998 年 8 月在癌症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助理,1998 年 9 月至 2003 年 2 月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任助理教授,2003 年 3 月至 2003 年 12 月在該校任終身教職副教授。

  2002 年 1 月至今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5 年 5 月至 2016 年 4 月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副校長,2016 年 4 月至今任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5 月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醫學部主任,2018 年 5 月至今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2019 年 3 月至今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深圳研究生院院長。

  匿名質疑者的行為導向是否存疑?

  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等名下的多篇論文,也曾出現在 PubPeer 的「曝光名單」上。董晨表示,他已和學生對自己擔任通訊作者的 20 篇論文進行了審查,並對該網站上每個受到質疑的問題進行了詳實回答,這些論文不存在學術不端。

  他還表示,「作為 PubPeer 論壇的忠實支持者,我們不希望 PubPeer 這一專業的科學交流平臺被某些匿名質疑者利用,分散科學家進行日常科研活動的精力,這將與平臺的初衷背道而馳。」

  根據《中國新聞周刊》的調查,PubPeer 由三名法國學者於 2012 年創建,目的是填補傳統學術出版前的同行評審和審查中的漏洞,對其中存在的利益衝突、商業主義和錯誤偏見等問題進行回應。該網站用戶可以選擇實名或匿名對已出版的論文進行評論。除去一些基本的垃圾和仇恨信息排查外,網站不對用戶評論進行科學性和真實性審查,以接近中立的態度呈現用戶評論和回復內容,但是這種制度也會為一些人惡意誣陷和誹謗提供可能。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DeepTech深科技、新京報、科研圈、募格課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疑25篇論文涉嫌不端,時間橫跨20多年
    25篇論文涉嫌不端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近日曝出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25篇論文涉嫌學術造假。被質疑的25篇論文主要發表在1998年到2019年近20餘年期間,其中有8篇發表在詹啟敏任北大副校長和醫學部主任期間,造假類型大體可分為三類:實驗圖像重複,違反動物實驗倫理以及實驗結果或存在常識性錯誤,還有個別為引物無效或缺失。
  • 【北大副校長回應論文被質疑造假】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近日...
    文 / TIER2020-07-24 13:56:00來源:FX168 【北大副校長回應論文被質疑造假】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近日曝出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25篇論文涉嫌「造假」。
  •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詹啟敏被指涉嫌25篇論文不端,發表時間橫跨20多年
    著名學術打假網站 PubPeer 這次盯上了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近日,有網絡消息指出:著名學術質疑網站 Pubpeer 陸續刊登了詹啟敏的 25 篇論文涉嫌學術造假,這些陸續被曝光的論文涉及將相同圖片 PS 後應用於不同實驗甚至不同文章中、捏造實驗數據和嚴重違反動物倫理。
  • 北大副校詹啟敏回應25篇論文造假,學者和媒體呼籲理性看待評論
    近日,《中國新聞周刊》、「DeepTech深科技」等媒體報導了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名下的 25 篇論文存在實驗圖像重複、違反動物倫理、實驗結果存在錯誤等問題,「涉嫌造假」。
  •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今年1月,Elisabeth Bik博士(曾舉報曹雪濤院士大數量論文造假的學者)在pubpeer上質疑一位中國權威學者學術不端。該人系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周德敏。網站上Elisabeth Bik博士指出,其作為通訊作者或共同作者的6篇學術論文,存在明顯的一圖多用現象。其中包括一篇發在Science上的重磅論文。
  • 北大副校長被疑論文造假,海外打假網站頻出手是否「自身硬」
    詹啟敏(圖片來源:北醫新聞網) 本刊記者/李想俁 杜瑋 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近日曝出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涉嫌論文
  • 北京大學詹啟敏團隊被質疑論文造假,科研界:必須抓緊查清楚
    近日,多名科研人員在學術交流網站Pubpeer上指出,北大教授詹啟敏的25篇論文涉嫌「造假」。學術造假是指剽竊、抄襲、佔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偽造、修改研究數據等的學術腐敗行為。北大教授詹啟敏的25篇論文,都被懷疑存在有偽造和修改研究數據的行為。學術造假的危害有多大?
  • ...我對近期在美國Pubpeer網站上評論人對我們科研論文的關注和...
    文 / TIER2020-07-24 13:56:00來源:FX168 【北大副校長回應論文被質疑造假】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近日曝出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25篇論文涉嫌「造假」。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合作者包括關西醫科大學教授廣田喜一、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張華鳳等中日韓的學者,以及塞門扎所就職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校長丹尼斯·維爾茨(Denis Wirtz)。據此次揭露論文造假的成員之一、德國科學記者Leonid Schneider報導,維爾茨或將負責這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假事件的後續調查。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據此次揭露論文造假的成員之一、德國科學記者Leonid Schneider報導,維爾茨或將負責這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假事件的後續調查。Schneider還表示,塞門扎是許多論文的通訊作者,這表明他對論文結果負有最終責任。
  •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時間:2020-10-22 11: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近日,學術界又掀起了一陣浪潮,2019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涉嫌學術不端。
  • 網曝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涉嫌學術不端,本人回應
    日前,網上突然曝出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涉嫌剽竊學術論文等學術不端問題。一位網友在新浪微博和知乎等處發帖稱,自己是一名醫療工作者,在撰寫論文搜索資料時發現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發表的論文,涉嫌剽竊浙江大學和山西醫科大學兩名碩士研究生的文章,並有多篇文章涉嫌剽竊、抄襲、一稿多投、重複發表等學術不端問題。7月1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李兆申院士,他表示事情通過組織在處理,「論文絕對沒問題。」
  • 北大教授舉報武大醫學院院長學術造假?官方回應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等人學術造假的舉報信在網絡流傳。記者注意到,在這封實名舉報信中,饒毅舉報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多年持續學術造假,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1999年發表的論文中,有3張圖片不真實,存在造假嫌疑。此外,饒毅還在舉報信中提到,今年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員作為通訊作者,發表的宣稱可治療小鼠阿爾茨海默症論文存在造假情況。
  • Bik博士質疑北大藥學院院長周德敏教授6篇文章涉嫌造假,本人已回應
    」繼曹雪濤院士之後,又一位國內學術權威人士被同一人質疑涉嫌學術造假。質疑者Elisabeth Bik博士通過仔細比對周德敏教授的論文,發現有6篇論文疑似存在學術造假問題,並在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公開質疑。周德敏教授課題組:http://sklnbd.bjmu.edu.cn/k/e/action/ListInfo/?classid=19
  • 中國學者論文被質疑 實驗小鼠腫瘤尺寸或過大
    導讀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詹啟敏參與的3篇論文被認為涉及動物實驗倫理問題,同行評議者質疑圖片中小鼠體內的腫瘤遠遠大於論文中所稱的尺寸,可能不符合動物實驗倫理準則在著名同行評議網站Pubpeer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詹啟敏參與的25篇論文被質疑或存在學術不端,其中有3篇論文被認為涉及動物實驗倫理問題,其餘論文被質疑出現圖片重複、數據異常等問題。
  • 今日話題 | 南開校長被曝論文造假,再次敲響學術不端警鐘
    18篇論文造假,論文實驗圖片有PS痕跡等消息在網上熱傳。截止到目前,在最初曝出曹雪濤論文造假的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能檢索到有上述圖像異常、作者署名包括曹雪濤的論文已超過40篇。 面對外界質疑,曹雪濤回應稱,「查完了,我會給大家一個回復」。同時,中國工程院辦公廳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會針對有關問題展開調查。
  • 北大確認翟天臨學術不端 一篇貨真價實的博士論文要過幾關?
    &nbsp&nbsp&nbsp&nbsp一篇貨真價實的博士論文要過幾關&nbsp&nbsp&nbsp&nbsp北大確認翟天臨學術不端,對其作出退站處理;其博士論文審查環節為何失守?
  • 諷刺,清華大學董晨院士涉嫌論文造假
    近期著名學術質疑網站Pubpeer爆出了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中科院2019年 新院士董晨有21篇論文存在一圖多用和重複使用等問題,被舉報的論文檔次很 高,有多篇Nature,Immunity, Nature immunology等雜誌的論文,從國外單位 發表的論文到近年來以清華大學醫學院發表的論文,時間跨度十餘年。
  • 美國諾貝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細思極恐,這種現象可能很普遍
    此次涉嫌學術不端有爭議的論文已增至40篇,時間跨度長達18年。塞門扎的事件也讓我們聯想到了很多學術不端的事件。2018年哈佛大學教授Piero Anversa因學術造假被撤銷31篇論文;2014年日本小寶方晴子在著名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被證實造假;2005年韓國克隆之父黃禹錫在全球頂尖的《科學》期刊發表的有關幹細胞的研究成果被證實偽造,子虛烏有。
  • 遭舉報論文造假,裴鋼教授接受記者專訪,對規範學術不端他這樣說
    裴鋼院士最讓人意外的是,竟然有3名院士級的學術名人捲入了這場聲勢浩大的學術不端浪潮裡。繼李兆申、曹雪濤兩位院士先後被舉報學術論文存在問題之後,前幾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一封似是而非的舉報信,把前南開大學校長、院士裴鋼等3位學術名人捲入了論文造假的輿論漩渦中,讓國內學術圈「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