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篇文章被撤,中國學者被指學術不端,網友:該罰!

2020-11-28 騰訊網

學術腐敗始終是人們深惡痛絕的事情,然而近日,一則國內學者因涉嫌抄襲而導致文章被撤的新聞出現在大眾視野,一時間,群眾譁然。

據了解,相關報刊、雜誌在2020年4月,撤回了中國學者31篇文章,涉及數十家高校、單位及公司。這些被撤的稿件均被懷疑從專輯文章「Data Security in Multimedia Modeling」嚴重抄襲,同時涉嫌偽造評審專家,使論文順利過審。

涉及的文章包括中國計量大學Yongjun zheng的《Utilizing a deep learing model to enhance video credibility verification system》、國家電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嘉興電子電源公司Zhengwei Jiang的《Analysis of securit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 using privacy utity in media evionment 》、常州工學院Chao Xiong的《Medical image encryption technique in big media environment》等。還有其餘文章來自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刑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不乏優秀的院校和單位,不禁令人震驚,學術不端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嗎?

復旦大學的研究者曾在《Nature》上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了國內學術界的學術不端現狀,並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此前,演藝圈的一位「高學歷」演員也曾被曝出在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期間,博士論文複製率極高,涉嫌嚴重抄襲行為。這一事件在當時引發極大社會輿論,有人指出這位演員根本不具備申請博士學位的資格,相關部門迅速展開調查,結果顯示其導師也存在學術不端。而近期,現任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也被指控其參與的論文存在圖像不當複製嫌疑。

中國有著百萬名的科研人員,每時每刻,他們都在為學術界輸送著新鮮血液,然而,一份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中國貢獻的科研文章數量佔全球 8.2%,但撤銷的論文數量卻佔全球24.2%。而這些論文大多數都存在偽造評審、涉嫌抄襲或虛假寫作等。

我們的學術不端來自長時間的不重視,國內對於重複發表或者自我剽竊的定義太過模糊,而這些行為在國際學術界都是毋庸置疑的學術不端。事實上,即使在今天,如果嚴格按照標準,國內學術界很多操作都是「學術不端」,但要想整頓這種風氣,必須從當下做起。

目前來看,我國採取了「知網查重」以及「報警式舉報」的方式。在中國知網,可以通過大數據查重的方式來檢查剽竊,當今大學生通常使用知網進行上交論文前的查重,這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畢業生得學術不端。類似的機構還有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C)、中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NSSFC),它們主要對一些項目、研究進行審查,對於不合格的項目直接叫停。令人欣慰的是,使用這些措施後,近年來學術不端的現象已大幅減少。

無論在任何國家,學術不端這種現象都不好管理,而中國人口眾多,壓力更大。研究者所在的單位的審查力度不夠、多作者的論文責任不好劃分、發現腐敗後懲罰較小等問題都是學術不端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相關部門可以升高審查水平、建立制度化管理、激勵並教育學者、加大懲罰機制等,以此來減少學術不端的現象。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Science發函質詢中方學者存在學術不端,或成首篇被撤文章!
    9月4日,《Science》編輯部刊登的一則「編輯關切」震驚中國學術界,編輯部表示有兩個獨立的消息源向期刊指出,此前一篇發表的論文可能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目前,Science編輯部已向讀者披露具體的情況,並等待作者機構的調查澄清。
  • 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首次被撤
    10月9日,中國學者在燃料電池領域的一篇重磅文章——《電場誘導異質界面金屬態構建超質子傳輸》(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因圖片錯誤問題被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正式撤稿。
  • 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首次被撤:距發表僅3個月
    這距該論文發表僅3個月,並且是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首次被撤。這篇撤稿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與化學學院副教授吳豔,共同通訊作者分別是東南大學教授朱斌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研究員宋懷兵。
  • 青島大學4篇學術論文被撤,校方:已做相關取證
    Life Sciences 官網截圖嚴重的學術不端,腫瘤研究學術論文被撤今年以來,青島大學已有4篇腫瘤研究學術論文陸續被撤回。Life Sciences雜誌官網聲明顯示,該篇論文是應雜誌主編要求撤回的,撤回原因是該文章與其他7篇文章的圖片存在重複使用的情況,屬於嚴重的學術不端,雜誌為在審稿過程中未發現此類問題向讀者致歉。青島大學科研教學團隊發表研究發現 Euxanthone可誘導卵巢癌細胞的細胞保護性自噬,對其抗腫瘤活性產生不利影響。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 被質疑是文章灌水重災區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該雜誌給出的撤稿原因是「論文作者涉嫌學術不端並且沒有回覆編輯部的質詢」。然而,《歐洲醫學藥理學評論》也是被質疑文章灌水的重災區之一。
  • 長江青年學者鄧大才被指學術不端 存在一稿多投
    現代快報訊 近日,有學生在網上舉報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分黨委書記、院長,長江青年學者鄧大才存在一稿多投、論文重複、抄襲等學術不端的問題。5月14日,鄧大才就此事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早年因素養不高,確實存在一稿多投的現象。華中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的一名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目前校方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調查。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合作者包括關西醫科大學教授廣田喜一、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張華鳳等中日韓的學者,以及塞門扎所就職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校長丹尼斯·維爾茨(Denis Wirtz)。據此次揭露論文造假的成員之一、德國科學記者Leonid Schneider報導,維爾茨或將負責這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假事件的後續調查。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
    近日,199篇中國學者論文遭遇一國際期刊「撤稿」,將學術界一直存在的論文造假問題再度推至風口浪尖。這一醫藥領域的SCI期刊為《歐洲醫學與藥理學評論》(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 浙大北航等學者被國外期刊撤稿30餘篇
    浙大北航等機構學者被國外期刊撤稿30餘篇:偽造同行評議  因「學術不端」問題,國內學術圈又迎來了一次規模不小的「地震」。  「學術帶頭人」被撤稿7篇  施普林格(Springer)掀起的這場論文打假,讓學術不端的行為暴露在陽光下。
  • 被疑學術不端,中國Science論文可能首次被撤?| 一周動態
    整理 | 李言聚 焦被疑學術不端,中國Science論文可能首次被撤?當地時間9月4日,Science網站刊登一則「編輯部關切」說明,表示有兩個獨立的消息源向期刊指出,一篇由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可能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兩封郵件稱,這篇論文中的2個圖表是同一通訊作者朱斌之前在兩篇不同的已發表論文中所用圖表的修改版本。這篇被質疑的論文《電場誘導異質界面金屬態構建超質子傳輸》,於7月10日發表在Science網站。
  • SCI 107篇文章造假被撤 全部來自中國!
    4 月 20 日,著名出版商 springer 旗下沉寂數月的 Tumor Biology (影響因子 2.926)發聲,撤銷雜誌收錄的 107 篇文章,他們絕大多數都被證實同行評議造假,而且都來自中國!
  • 兩篇碩士論文內容高度雷同,學術不端何時休?網友:又一個翟博士
    近日,一則關於兩篇內容高度相同的碩士畢業論文,引發網友熱議。根據相關媒體報導,電子科技大學2007屆碩士畢業生賈某和武漢理工大學2007屆碩士畢業生付某的碩士學位論文內容高度相似。網友驚呼,又來一個翟博士。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合作者包括關西醫科大學教授廣田喜一、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張華鳳等中日韓的學者
  • 百餘篇國際論文被撤 有外國雜誌靠中國投稿費養活
    僅7個月,百餘篇來自中國的國際論文先後被期刊、出版社撤下。這一反常現象引起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機構關注。  今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社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來自中國。8月,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撤回旗下10本學術期刊上發表的64篇論文,絕大部分來自中國。
  • 浙大北航等機構學者被國外期刊撤稿30餘篇:偽造同行評議
    因「學術不端」問題,國內學術圈又迎來了一次規模不小的「地震」。今年4月,國際著名學術出版集團施普林格(Springer)旗下期刊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批量撤銷33篇論文,加上該期刊近兩年撤下的另8篇論文,總共有41篇,其中39篇論文的主要作者來自中國。
  • 武漢大學舒紅兵院士被指眾多文章涉嫌學術不端
    1987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生物學系,1990年獲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碩士學位,1995年於美國Emory大學獲博士學位。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44歲的舒紅兵是當年全國生命科學領域最年輕的院士。
  • 高校校長因自我抄襲被指學術不端!如何避免出現相同情況被退稿?
    學術不端,對於處於科研圈的學者來說,這是件嚴肅的事情,往往當一個人的學術經歷上沾染汙點,那麼未來可能很難在此道路上大展身手,走通一條光明前途了。然而,我們不排除在一些自己容易忽視的情況下,發生一些學術不當行為,導致最終被判定為學術不端,這是需要我們再三了解及警惕的!
  • 湖北經濟學院回應「抄襲」事件:不屬於「學術不端」
    兩篇論文一半篇幅以上引用他人已發表的論文,博士期間發表專著與他人已出版的專著在部分章節上存在大量相似,還有兩篇文章涉嫌一稿多投,湖北經濟學院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蔡紅英被公開舉報「學術不端」。8月3日,《中國青年報》刊發《湖北經濟學院一院長被指「學術不端」》,指出對蔡紅英學術不端的舉報在2016年10月就已出現,但未有公開信息表明該校進行過相關調查。
  • 關注:武漢大學舒紅兵院士被指眾多文章涉嫌學術不端
    1987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生物學系,1990年獲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碩士學位,1995年於美國Emory大學獲博士學位。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44歲的舒紅兵是當年全國生命科學領域最年輕的院士。
  • 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論文涉學術不端 被撤碩士學位
    原標題:湖南大學研究生抄襲雲南財經教師論文被撤碩士學位3月27日,雲南財經大學一教師發帖稱,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的學位論文涉嫌抄襲她的博士論文選題,該選題同時也是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月2日,湖南大學官微發布關於劉夢潔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問題的調查及處理說明,稱決定撒銷涉事的劉夢潔碩士學位,給予其導師洪源警告處分,取消其導師資格,調離教學崗位。說明稱,2019年3月21日,湖南大學成立專門工作組,對學校專業學位碩士畢業生劉夢潔的學位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問題認真開展調查。經查,劉夢潔的碩士學位論文《腐敗對我國企業逃稅的影響研究》存在抄襲現象,構成學術不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