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李紅良別開生面的大健康通識課

2021-01-11 和訊網

「仔細看,左邊是健康小鼠的肝臟,右邊是脂肪肝模型小鼠的肝臟,大家認為區別在哪兒?」7月1日,武漢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細胞生物學實驗室裡,基礎醫學院院長、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李紅良教授正在對兩隻小鼠進行解剖並講解,學生們認真地圍觀,生怕漏掉了每一個細節。 

這是第三學期的《現代醫學與健康》通識課課堂,95%的在場學生都是非醫學背景。

當日,李紅良的授課內容是「脂肪肝與公眾健康」。他帶領學生們走出教室,走進實驗室,讓大家體會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大健康通識課。

醫學通識課走進實驗室

為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體現「厚基礎、跨學科、鼓勵創新與冒尖」的教學理念,學校從今年開始實施「三學期制」,第三學期時間為6月23日至7月20日。

在細胞生物學實驗室觀察細胞狀態

6月24日,《現代醫學與健康》第一次通識課開講。課程安排從肝臟的結構和功能出發,結合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介紹肝臟代謝病理生理學及脂肪肝到肝癌的發展過程,促進大家對脂肪肝病的認識和保健。

課堂上95%以上都是非醫學背景又對大健康知識求知若渴的學生們,怎樣才能讓大家聽得進、聽得懂?李紅良在教學方法上動了腦筋。

「通識課不應該是簡單地知識傳授,而應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學會思考。」在上課前,李紅良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並邀請學生上講臺「授課」,讓他們當「老師」。學生們通過各種途徑查閱資料,結合自己的理解,紛紛走上講臺講解給大家聽。

紙上得來終覺淺。7月1日第二次課時,李紅良帶領學生們走進模式動物研究所。

「這是我們第一次來到醫學實驗室,開了眼界了!」在動物房,同學們了解到了動物實驗在疾病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在動物模式研究平臺,同學們觀察小鼠解剖實驗,了解小鼠不同的器官情況,對比脂肪肝與正常肝臟的區別;在病理學和細胞生物學實驗室,同學們通過顯微鏡觀察各種組織病理切片,了解不同疾病下的病理形態,同時通過顯微鏡觀察正在培養的活細胞的形態特徵。

觀看小鼠解剖

在科研平臺參觀、實踐教學結束後,李紅良將大家重新帶回研究所會議室,讓同學們結合實地觀察談收穫,進一步觀看系列健康小視頻,並不斷發問,引導學生思考。

靈活教學讓學生耳目一新

「作為一位文科生,這次跨學科學習拓展了我對生命醫學方面的認識,」來自哲學學院心理學專業的牟姿瑜坦言,如果不是選修了這門課,可能這輩子都不會這麼近距離接觸到活體解剖。「從書本上的圖片轉到了生動的實物,這次收穫很大。更體會到了科研人員工作的不易。」

課前設問、主題講述、現場互動、實地參觀,多個環節,環環相扣,生動緊湊。「這樣的通識課不同於平時的課堂,讓我們受益匪淺!」參加通識課的同學們都表示,這樣的課堂教學設計靈活,素材引入新穎,讓大家耳目一新。

「假如還只用以前授課的PPT,講過於專業的醫學知識,那無異於對他們『念經』,非生物、醫學的學生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理解授課的內容。」作為課程組負責人,李紅良表示,對於非生物、醫學背景的學生來說,只有讓他們到實驗室去了解,從感觀上去接觸,才能讓大家對醫學有更直觀、更真切的認知,從而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

在病理學實驗室了解石蠟包埋過程

同時,李紅良希望,通識教育不局限於課堂教學、不局限於教師「一站到底」的單向灌輸,而應該鼓勵師生教學互動,讓學生親臨學科場景,「讓他們了解不同知識領域的概念、思維和結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從而真正達到通識教育的目的。」

優質教學資源與社會共享

從2019年起,為積極落實《武漢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武漢大學與中南民族大學籤訂了《武漢大學幫扶中南民族大學培養本科生項目合作協議書》,協議規定:「中南民族大學每年派遣不超過50名二年級或三年級本科生參加武漢大學第三學期學習」。這個第三學期,首批50名中南民族大學的交流生選修了我校開設的第三學期課程。

2018級中南民族大學交流生馬菁梅選修了《現代醫學與健康》,第一次上課後,她說:「我覺得講很有趣,感謝學校給我們這樣的機會。」葉和煌同學認為:「上課的幾位老師都很專業、敬業,講課有深度,感覺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 據中南民族大學教務處老師反饋,學生們對第三學期課程評價很高,感覺受益匪淺。

今年,本科生院充分利用第三學期,組織理學部、工學部、信息科學學部、醫學部等相關學院整合國內外高層次人才資源,增開《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現代醫學與健康》、《環境與社會發展》三門全新科技類通識教育課程。其中,《現代醫學與健康》由基礎醫學院李紅良、章曉聯、陳璞以及口腔醫學院張好建等學者分別講授脂肪肝與公眾健康、免疫與公眾健康、幹細胞與腫瘤生物學、組織工程與健康等內容,深受學生們好評。


 

(責任編輯:徐悅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焦點

  • 被舉報學術造假、女兒研究遭質疑……李紅良辭去武漢大學職務
    (健康時報記者 李超然)9月16日,梨視頻爆料,李紅良教授被武漢大學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及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兩個職務,並且主動辭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先是被同行舉報學術造假,隨後兩個女兒因《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引發網友質疑研究代筆。武漢大學教授李紅良近兩年來一直陷在爭議漩渦中。同時,他一直主張自己沒有問題。
  • 李紅良被武漢大學免去兩職務,並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
    近日,有媒體爆出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 / ABSL-III 主任李紅良教授被武漢大學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及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兩個重要職務。此外,據公眾號 Bio 生物世界所述,在 9 月 15 日的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換屆大會,李紅良主動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但目前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官網尚未更新此信息。進一步,我們在武漢大學官網對李紅良教授的一系列任免進行了查詢,發現早在 5 月 6 日,武漢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便公布了免去李紅良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主任和武漢大學 ABSL-Ⅲ 實驗室主任職務的通知。
  • 武漢大學李紅良被免去兩重要職務,並主動辭任武大基礎醫學院院長
    ,發現早在 5 月 6 日,武漢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便公布了免去李紅良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主任和武漢大學 ABSL-Ⅲ 實驗室主任職務的通知。另外,根據武漢大學審計處公布的通知,武漢大學審計處已派出審計組,從 2020 年 9 月 1 日開始,對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進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
  • 饒毅「實名舉報」一年後,李紅良辭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
    ,該校教授李紅良被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及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職務,並於9月15日換屆大會上主動辭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一職。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6日,武漢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就發布通知,免去李紅良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主任和武漢大學ABSL-Ⅲ實驗室主任職務。
  • 李紅良被武漢大學免去兩職務,並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
    日前,梨視頻爆料李紅良教授被武漢大學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及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這兩個職務。此外,在9月15日的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換屆大會,李紅良主動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目前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官網尚未更新信息。武漢大學知情人士透露,該校教授李紅良9月7日被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和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職務,並於9月15日主動辭去武大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至此,李紅良在武漢大學沒有在行政職務。
  • 武漢大學李紅良被免兩職正接受審計,系研究喝茶抗癌小學生之父
    日前,有媒體爆出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ABSL-Ⅲ主任李紅良被武漢大學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及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兩個重要職務
  • 不到10天,武漢大學李紅良團隊的這篇論文就已被下載12000多次!
    2020年4月18日,武漢大學李紅良團隊在國際心血管領域頂級雜誌Circulation Research 在線發表題為"Association of Inpatient Use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 with Mortality Among
  • 李紅良辭去武大基礎醫學院院長,述職自稱「清清白白做人」
    自2018年1月被舉報學術造假之後,武漢大學曾經的「學術明星」李紅良在近兩年多時間裡時有風波,最新的消息則是其不再擔任武漢大學的任何行政職務。李紅良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確認,李紅良自今年5月至9月15日,接連失去了三項行政職務,分別為武漢大學ABSL-Ⅲ實驗室(動物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簡稱A3實驗室)主任、武漢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IMA)所長、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目前,A3實驗室官網現任領導資料已更新,由49歲的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病毒學專家藍柯教授接替46歲的李紅良。
  • 身陷學術造假爭議 武大基礎醫學院李紅良去職院長
    圖/武大新聞網網站 文丨記者 黃晏浩 多次陷入爭議漩渦的武漢大學教授李紅良,被免、去職多項行政職位。財新記者從武漢大學方面確認,9月15日,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領導換屆,李紅良主動辭去院長職務。據武漢大學信息公開網,5月6日,李紅良已被免去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主任和武漢大學ABSL-III實驗室主任職務。
  • 李紅良被武大免職、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 曾被饒毅質疑造假
    本文作者:EVEE近日,有媒體爆出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 / ABSL-III 主任 李紅良教授被武漢大學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及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兩個重要職務 。進一步,我們在武漢大學官網對李紅良教授的一系列任免進行了查詢,發現 早在 5 月 6 日,武漢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便公布了免去李紅良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主任和武漢大學 ABSL-Ⅲ 實驗室主任職務的通知。
  • 探秘武漢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這裡曾是抗擊非典戰場之一
    那麼,《自然》為什麼會關注武漢這家研究所?楚天都市報記者走進武漢大學,進行了探訪。 猴子房間裡有玩具有電視 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最深處,一個有保安嚴格把守的小院,就是武大模式動物研究所所在地,這裡還有另外兩塊牌子: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和武漢大學ABSL-Ⅲ實驗室(下文簡稱A3實驗室)。
  • 李紅良被免雙職,曾因其女「喝茶抗癌」研究獲獎受爭議
    今年7月,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正就讀於小學的女兒被曝出通過完成「喝茶抗癌」實驗研究獲獎,但該研究的操作的難度遠遠卻超過小學生的能力。對於李紅良在此其中有無「代勞」,引發了社會的廣泛爭議。9月16日,有消息稱李紅良已被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以及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職務,並於9月15日主動辭去武大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
  • 武漢科協認可小學生抗癌研究成果!其父為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
    今日,武漢科協回應稱,兩名小學生的成果經老師專門培訓,能夠獨立完成。據武漢科協官網消息,近日,關於武漢2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的網絡報導引發社會關注。經初步核實,獲獎作品《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學生李某怡和李某卿完成的對比實驗觀察報告。
  • 李紅良辭去武大基礎醫學院院長,述職稱「清白做人、坦蕩做事」
    每個工作日早晨 丁香早讀準時更新 第一時間 追蹤醫療熱點 蘭州獸研所所長:兩百多名陽性職工學生均有被賠償權利 9 月 15 日,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
  • 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陷入學術造假風波,主動辭去院長職務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李紅良辭去武大基礎醫學院院長,述職自稱「清清白白做人」》,大體意思如下:因為前年受到同一個學校同事的舉報,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陷入了學術造假風波,直到今年才開始陸續辭去多項行政職務,最新消息是,李紅良主動辭去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
  • 武漢大學院長回應自己小學女兒「喝茶抗癌」研究獲獎:毫無問題
    上述提到的兩名小學生,一個是李某怡,一個是李某卿,兩人都是武漢大學醫學院院長李紅良的女兒,這件事情被曝光後,李紅良非常憤怒,認為自己的兩個女兒完全具備博士能力,能夠做出這種級別的實驗,對網友的曝光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回覆。李紅良:「我認為這次研究和申報都是非常規範的,並且我們也已經開始進行調查,請大家不要傷害孩子們。」對此也發出了很多兩名孩子實驗的操作過程。
  • 已被免職的院長李紅良再登熱搜,不經讓人質疑天才到底是怎樣的
    近日,網友們比較關心武漢大學的李紅良被免兩職,正接受審計儀式。經過記者查詢,武漢大學官網其實早在5月6號就已經發布了相關的消息。那究竟為何時隔4個多月,這事兒為什麼會再度引發媒體和網友的關注呢?而李紅良恰好是這兩名小學生的父親。公眾質疑的重點是這個實驗涉及到腫瘤剝離,給裸鼠注射腫瘤細胞等實驗操作難度非常大,小學生是很難以完成。這一曝光是李紅良的孩子給人們猜想的空間那就更大了。我們不懷疑這個世界上有天才的存在。更有理由相信,專家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有條件探索科學的奧秘。但是民眾的智商不可能跌到失去簡單的邏輯判斷,特別是李紅良本人此前曾多次身陷學術不端的風波,更讓人遐想連篇。
  • 自然通識課第二課來啦!地質學家帶你打開城市的「月光寶盒」
    一塊小小的巖石就能洞悉武漢地質歷史的變化?武漢所有的山都是傾斜的?5月24日,2020自然通識課將開展第二課直播活動,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院副教授、《跟著地質學家去旅行》作者顧松竹作為主講人,將以「龜山的前世今生」為主題,帶領大家打開城市的「月光寶盒」,探秘我們腳下的土地到底經歷了什麼......提起龜山,我們腦海中就會想起「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等膾炙人口的詩句。
  • 戎嘉餘院士在南京大學開講「生物進化與環境」通識課
    戎嘉餘院士在南京大學開講「生物進化與環境」通識課 2016-03-07 南京分院 【字體:大 中 小】 「生物演化導論——來自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的證據」為題,開講南京大學「生物進化與環境」通識課的第一課。
  • 武漢大學-騰訊大數據與健康保障聯合實驗室揭牌
    11月13日,由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騰訊醫療健康事業部聯合舉辦的首屆「珞珈-騰訊醫保創新論壇」在漢舉行。論壇上,雙方共同揭牌「大數據與健康保障聯合實驗室」,並聯合發布了《科技向善,智享醫保——智慧醫療保障藍皮書》,從實踐與應用等多個維度,為智慧醫保建設參與者提供了思路,以助推健康中國全民醫療保障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