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嘉餘院士在南京大學開講「生物進化與環境」通識課

2021-01-09 中國科學院
戎嘉餘院士在南京大學開講「生物進化與環境」通識課

2016-03-07 南京分院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3月3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院士戎嘉餘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以「生物演化導論——來自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的證據」為題,開講南京大學「生物進化與環境」通識課的第一課。南京大學副校長王志林和相關授課老師等與南京大學20多個學院的本科生、研究生等250餘人參加了此次授課。  

  戎嘉餘首先從「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三個哲學問題開始,將大家帶入生命演化研究的大門,向大家生動展示了生物的精妙與演化的神奇。地球今天的生機盎然離不開地球生命長達三十多億年的生物演化,而古生物的研究和相關化石證據正是揭開生命演化神秘面紗最關鍵的部分。  

  接下來戎嘉餘分別從生命篇、時間篇、空間篇、環境篇、演化篇五個方面為同學們展示了生物演化的魅力,啟發了同學們的思想,激發了大家關於生命的思考。從宏觀世界到微觀世界,從太古代到第四紀,從生物大爆發到生物大滅絕,地球在其46億年的生命裡,經歷了時間、空間、環境等等各個方面的變化,探索地球歷史也是探索生命的旅程。  

  最後戎嘉餘用「演化藏奧秘,探索無止境」總結了課程,並告誡同學們理解進化論不宜停留在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甚至弱肉強食的層面上。物種只有大小、簡單複雜、普通特化之分,並沒有高級、低級之分,人們不管是對於研究還是對於生活都應該將生命視為平等。行行出狀元,處處有卓越。  

  本次講座作為「生物進化與環境」課程的序章,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和從事生命科學探索的興趣。南京古生物所首次在南京大學開設這門課程,戎嘉餘和多位科學家將先後參加講授相關專題。科研院所在高校開設課程,名師名家進校園,有利於提升高校辦學實力,同時也增進了學生與頂尖學者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有利於學生增進對古生物學的認識,拓寬視野。

戎嘉餘授課

南京大學授課現場

  3月3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院士戎嘉餘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以「生物演化導論——來自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的證據」為題,開講南京大學「生物進化與環境」通識課的第一課。南京大學副校長王志林和相關授課老師等與南京大學20多個學院的本科生、研究生等250餘人參加了此次授課。  
  戎嘉餘首先從「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三個哲學問題開始,將大家帶入生命演化研究的大門,向大家生動展示了生物的精妙與演化的神奇。地球今天的生機盎然離不開地球生命長達三十多億年的生物演化,而古生物的研究和相關化石證據正是揭開生命演化神秘面紗最關鍵的部分。  
  接下來戎嘉餘分別從生命篇、時間篇、空間篇、環境篇、演化篇五個方面為同學們展示了生物演化的魅力,啟發了同學們的思想,激發了大家關於生命的思考。從宏觀世界到微觀世界,從太古代到第四紀,從生物大爆發到生物大滅絕,地球在其46億年的生命裡,經歷了時間、空間、環境等等各個方面的變化,探索地球歷史也是探索生命的旅程。  
  最後戎嘉餘用「演化藏奧秘,探索無止境」總結了課程,並告誡同學們理解進化論不宜停留在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甚至弱肉強食的層面上。物種只有大小、簡單複雜、普通特化之分,並沒有高級、低級之分,人們不管是對於研究還是對於生活都應該將生命視為平等。行行出狀元,處處有卓越。  
  本次講座作為「生物進化與環境」課程的序章,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和從事生命科學探索的興趣。南京古生物所首次在南京大學開設這門課程,戎嘉餘和多位科學家將先後參加講授相關專題。科研院所在高校開設課程,名師名家進校園,有利於提升高校辦學實力,同時也增進了學生與頂尖學者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有利於學生增進對古生物學的認識,拓寬視野。

戎嘉餘授課

南京大學授課現場

列印 責任編輯:張楠

相關焦點

  • 武漢大學李紅良別開生面的大健康通識課
    7月1日,武漢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細胞生物學實驗室裡,基礎醫學院院長、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李紅良教授正在對兩隻小鼠進行解剖並講解,學生們認真地圍觀,生怕漏掉了每一個細節。 這是第三學期的《現代醫學與健康》通識課課堂,95%的在場學生都是非醫學背景。當日,李紅良的授課內容是「脂肪肝與公眾健康」。
  • 陳祖煜院士在浙江大學寧波校區開講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2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林丹虹)9月8日,浙江大學寧波校區啟新論道第一講開講,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土木工程專家陳祖煜教授作了題為《機器學習在巖土工程中的應用初析》的學術報告。來自浙江大學寧波研究院、寧波理工學院土建學院、數據學院的師生近100人參加了報告會。會議由浙江大學寧波校區管委會主任、寧波理工學院院長章獻民主持。寧波籍的陳祖煜院士心繫家鄉經濟建設、教育發展與人才培養,多次來到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與師生們親密交流,此次校區邀請陳院士開啟啟新論道第一講,為廣大師生們提供了高起點的專業型、學術型交流平臺。
  • 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榮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
    沈樹忠院士團隊供圖為地球立下「金釘子」: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榮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中新網南京7月5日電(記者 申冉 通訊員 齊琦)5日,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昨日在義大利米蘭舉行的第三屆國際地層學大會上,為建立全球年代地層界線做出重要貢獻的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榮獲了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Medal
  • 南大院士「天團」領銜開講!面向新生,每門課有120個選修名額
    現代快報訊(記者 舒越)「現在,有一份super『加餐』放在你們面前,給你們直面院士『天團』,跟著他們上課的好機會!」9月13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今年南大將推出「科學之光」系列通識課,邀請多位兩院院士和學術大牛,建設「科學之光」項目。2020年秋季學期共有5門課程開課,面向全體新生同學開放選修。
  • 5年引進了5名全職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全職加盟南京大學
    」小編按,11月9日,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環境與健康學科平臺特聘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聘任儀式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舉行。「TOP大學來了」小編按,11月9日,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環境與健康學科平臺特聘教授徐祖信院士聘任儀式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舉行。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中國科學院院士、校長呂建,黨委常務副書記楊忠,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學院院長任洪強等出席聘任儀式。儀式由黨委副書記薛海林主持。
  • 蒲慕明院士,B站開講神經生物學,1月就警告新冠病毒進化速度驚人
    近期蒲院士撰文指出新冠病毒進化速度驚人,呼籲國內科研界及時分享病毒基因測序數據。這是怎樣一位院士呢?2020年2月,國際著名神經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在bilibili上開出了系列視頻課程,讓各地因疫情影響無法複課的研究生們,在家就能聽課。
  • 孟安明院士:生物博弈進化
    當人們開始意識到,動物和人一樣,可以從多種不同的策略中進行選擇時,也有科學家認識到,既然動物能夠憑藉先天行為進行博弈,那麼博弈論也可以延伸到生物分子當中。新冠這種病毒的肆虐,在孟安明的眼中,和生物一樣遵循著自然規律:「生物都在博弈,病毒要想生存下去,它們也要進化,找到一個可生存的環境,看是不是能夠一下子擴大規模,風光一把。」
  • 理工科大學開展「哲學通識課」的實踐探索
    摘 要:哲學通識課是高校「課程思政」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針對理工科院校,哲學課程具有「通識教育和意識形態教育」的雙重功能。在課程設計時要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同時關注「95後」和「00後」大學生的時代性和群體性特徵。
  • 《開講啦》「遇見非洲」9月1日晚開播 植物分類學家洪德元開講科學...
    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前夕,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開講啦》特別策劃「遇見非洲」系列,9月1日至3日晚十點半檔,植物分類學家洪德元、中國駐肯亞大使孫保紅、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趙佃龍將連續3天分別開講。9月1日晚十點半檔,將迎來第一位開講嘉賓——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植物分類學家洪德元院士。
  • CCTV-1今晚十點半檔,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華明開講
    本期《開講啦》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華明作為我國金屬3D列印技術領域的第一位院士將帶觀眾走進他的「硬核」專業分享他在這個領域二十多年來辛苦耕耘的成果和思考今晚十點半檔鎖定CCTV-1央視綜合頻道《開講啦》跟隨王華明院士一同感受有趣的3D列印世界金屬3D列印技術
  • 南京古生物所舉行紀念李四光先生誕辰120周年座談會
    2009年10月26日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教育家,新中國地質事業的主要奠基人——李四光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日,為了繼承和發揚李四光的科學創新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26日上午,來自中國科學院、南京大學、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等單位的
  • 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榮膺「中國化學會電分析化學終身成就獎」
    2020年11月27日,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學科委員會在第十四屆全國電分析化學學術會議上頒布了本次"電分析化學終身成就獎",南京大學教授陳洪淵院士和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董紹俊喜獲殊榮。
  • 「侯德榜公益大講堂」第五期開講了:祝京旭院士解讀化學工程的真諦
    「侯德榜公益大講堂」第五期開講了:祝京旭院士解讀化學工程的真諦 2021-01-08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新增三位中科院院士
    此次南京有三位教授正式成為中科院院士,分別來自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  據了解,39歲的清華大學教授顏寧未能入選。在此前157名候選人名單中,顏寧以膜蛋白結構生物學專業分屬生命科學和醫學部。顏寧也是157名候選人名單中最年輕的一位。  南京大學  郭子建  1961年10月出生。
  • 「納米大講堂」在線開講,趙宇亮院士談納米技術的發展
    2020年4月10日,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學院主辦的「納米大講堂」系列講座在線開講。第一期講座由納米科學與技術學院常務副院長、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院士帶來《創造機遇 應對挑戰——納米技術的發展之路》主題報告。
  • 第三期「院士大講堂」開講:走進「小而美」的納米世界—新聞—科學網
    第三期「院士大講堂」開講:走進「小而美」的納米世界納米藥物會不會一直很昂貴……」5月29日下午,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院士大講堂」第三講在北京開講,主講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帶領同學們走進了神奇的納米世界。 在以《納米科技與智慧醫療》為題的科普報告中,趙宇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精彩的表達形式,對納米科學的奧秘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內容涵蓋納米科技的起源、定義和幾十年來的發展,並重點介紹了納米科技在不同領域的運用。
  • 中科院院士楊經綏已加盟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科院院士楊經綏已加盟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澎湃新聞記者 石鳴 2019-09-23 09:50 來源:澎湃新聞
  •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陳洪淵:科學儀器是窮究物性、攻堅克難的...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黨組書記、副部長杜玉波,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北京大學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實驗室管理工作分會理事長程和平,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化學會會士陳洪淵等專家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