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榮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

2020-12-02 中國新聞網

沈樹忠院士(左一)在領獎現場。沈樹忠院士團隊供圖

為地球立下「金釘子」: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榮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

中新網南京7月5日電(記者 申冉 通訊員 齊琦)5日,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昨日在義大利米蘭舉行的第三屆國際地層學大會上,為建立全球年代地層界線做出重要貢獻的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榮獲了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Medal),沈樹忠院士是第一位獲此獎項的亞洲科學家。

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由國際地層委員會於2004年設立,每四年頒發一次,每次僅有一人獲獎。之前全球獲此殊榮的科學家僅有四位,沈樹忠院士是第五位,也是第一位獲此獎項的亞洲科學家。

獲獎證書和獎牌。沈樹忠院士團隊供圖

該獎的宗旨是獎勵在國際地層學領域做出卓越成就,對全球地層學研究具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國際地層學最高金獎在全球範圍內提名,由專門的評獎委員會匯總,提交國際地層委員討論並投票,最後評選出獲獎者。

在頒獎儀式上,國際地層委員會主席DavidHarper院士向沈樹忠院士頒發了證書和金牌。

DavidHarper院士在頒獎詞中介紹,獲獎人沈樹忠是世界知名的地層學家、古生物學家,腕足動物和牙形動物研究專家,在建立全球年代地層界線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是二疊系2個「金釘子」落戶中國的主要貢獻者之一。擔任國際地層委員會二疊紀分會主席近八年,為二疊紀生物地層學的發展、地層序列的建立和全球對比、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據南京大學方面介紹,沈樹忠院士長期致力於二疊系研究,與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丹麥、緬甸、巴基斯坦、伊朗等國開展了國際合作,足跡遍布全球各大洲,領導全球的二疊系研究,在生物地層學、化學地層學、年代地層學、古地理重建、生物多樣性演變模式等方面做出了許多開創性的研究成果。沈樹忠院士熱愛野外地質工作,曾5次進入西藏進行科學考察,建立了喜馬拉雅地區高解析度的二疊系-三疊系地層和地球化學剖面,構建了南方高緯度地區的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模式。另外,他也在祖國的極大多數省和地區開展地質考察和標本採集,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著。

在二疊紀生物大滅絕研究中,他與團隊成員和國際同行共同開展高精度綜合年代地層框架、生物多樣性和多種地化指標等的定量分析研究,論證二疊紀末海陸生物大滅絕的同時性和瞬時性,指出大規模巖漿活動造成地表環境的巨變是導致該生物大滅絕的主因。這些成果在《科學》(Science)、《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EPSL)等頂級學術刊物發表後,引起國內外同行的極大關注;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的成果入選《201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相關內容被編入美國等大學教材。

據了解,沈樹忠院士此次榮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是對他多年研究生涯與卓越貢獻的褒獎,也代表了國際地層學界對中國古生物地層學研究的高度肯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地層古生物學家極大地推動了國際地層學的發展,在建立全球年代地層界線即「金釘子」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貢獻,獲得了11枚「金釘子」,是目前國際上獲得「金釘子」最多的國家。(完)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沈樹忠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
    中國科學家沈樹忠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 2019-07-06 04: 2019年07月06日 04:51 來源:光明日報 參與互動    我科學家沈樹忠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
  • 首位中國科學家獲這領域最高金獎 背後故事更傳奇
    原標題:首位中國科學家獲國際這個領域最高金獎!背後的故事更傳奇……7月4日,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 Medal)。從農村娃到高考落榜生,從中專直接考上研究生,放棄國外科研條件回國,他的故事有些「傳奇」。。。。。。
  • 國際最高金獎,首位中國科學家!背後的故事更傳奇……
    據南京大學官網消息,2019年7月4日在義大利米蘭舉行的第三屆國際地層學大會上,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榮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 Medal)。該獎由國際地層委員會於2004年設立,每四年頒發一次,每次僅有一人獲獎。宗旨是獎勵在國際地層學領域做出卓越成就,對全球地層學研究具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 四川大學張興棟院士榮獲Acta Biomaterialia金獎
    近日,四川大學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收到Acta Materialia, Inc.執行秘書長Carolyn Hansson博士來信,經Acta Materialia, Inc.理事會任命的評獎委員會評選,四川大學張興棟院士獲得了第14屆Acta Biomaterialia金獎(Acta Biomaterialia Gold Medal
  • 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的探秘者
    在南京古雞鳴寺邊上有一個古老的科研單位,它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南京古生物所)。南京古生物所是我國專業從事古無脊椎動物學和古植物學研究的科研機構,也是亞洲最大的古生物學研究所,並被外國學者譽為「世界三大古生物學研究中心之一」。    南京古生物所所長楊群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這裡孕育了四五代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的探秘者。」
  • 江蘇共三人當選中科院新晉院士 含南航副校長
    人民網南京12月7日電 (朱殿平、施憶)今天,中國科學院在其官網公布了2015年增選院士名單,今年共選舉產生了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2名外籍院士。記者注意到,其中有3名新晉院士來自江蘇,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沈樹忠、南京大學鄒志剛、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益民。
  • 5年引進了5名全職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全職加盟南京大學
    「TOP小編」統計來看,這是自2016年引進許志琴院士和陳顒院士、2018年引進沈樹忠院士、2019年引進楊經綏院士後,南京大學在5年內引進的第5位全職院士。「TOP大學來了」小編按,11月9日,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環境與健康學科平臺特聘教授徐祖信院士聘任儀式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舉行。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中國科學院院士、校長呂建,黨委常務副書記楊忠,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學院院長任洪強等出席聘任儀式。儀式由黨委副書記薛海林主持。
  • 5位院士校友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南京大學在這項榜單中雄踞全國第一!
    1956-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詳細名單據統計,1956-2020年,南京大學共有五位本科校友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他們分別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1940屆校友王德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1925屆校友秦仁昌、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科院院士楊經綏已加盟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科院院士楊經綏已加盟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澎湃新聞記者 石鳴 2019-09-23 09:50 來源:澎湃新聞
  • 南京大學這個王牌專業,一個學科有6位院士,學科實力全國第一!
    國內最高榮譽就是院士,一個大學如果有一位院士的話,那麼這所大學就是一所非常了不起的大學了,在招生時都會更加吸引考生的目光。可以說大學教授有很多,但是院士卻是屈指可數的,基本上都在985、211大學中,普通的本科院校幾乎可以說沒有。
  • 先後走出270多位兩院院士,6位"兩彈一星"元勳,江蘇這所高校實力雄厚
    1928年,國立中央大學建立,後經抗戰磨礪,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當時規模最大、學科門類最齊全、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最為卓越的高校,被譽為民國最高學府。8月8日,根據南京市軍管會文教委員會通知,國立中央大學改名為"國立南京大學"。1950年,校名去"國立"兩字而徑稱"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範等部分院系後與創辦於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併,仍名南京大學。校址從四牌樓遷至鼓樓金大原址。
  • 戎嘉餘院士在南京大學開講「生物進化與環境」通識課
    戎嘉餘院士在南京大學開講「生物進化與環境」通識課 2016-03-07 南京分院 【字體:大 中 小】   3月3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院士戎嘉餘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以
  • 錢學森提議,多位中央領導、鍾南山院士出席!南京大學教授榮獲國家級大獎!
    10月18日,第16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舉行,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戈惠明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博士生導師,現任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Ed.等一流期刊上發表了有創見的研究論文,三名博士生的學位論文被評選為江蘇省、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近日,戈惠明榮獲2020年度"南京大學魅力導師獎"。他的學生表示"戈老師為我們打開了科研的大門,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在這條道路上堅定的走下去,是當之無愧的魅力導師。
  •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南京大學馮端院士逝世
    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歷任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蘭州大學一項專利榮獲中國專利金獎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關於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國知發運字〔2020〕28號),蘭州大學為專利權人、胡斌教授為第一發明人的發明專利「一種腦電與溫度相結合的抑鬱人群判定系統(ZL201610709400.9)」榮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
  • 蘭州大學一項專利榮獲中國專利金獎
    蘭州大學一項專利榮獲中國專利金獎每日甘肅網9月1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武永明)8月31日,從蘭州大學傳來喜訊,該校胡斌教授為第一發明人的發明專利「一種腦電與溫度相結合的抑鬱人群判定系統」榮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這也是該校首次獲得中國專利金獎。
  • 南京大學繪製出遠古海洋生物多樣性新曲線
    新華社南京1月17日電(記者陳席元)記者17日從南京大學了解到,該校與中科院聯合團隊在「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支持下,將化石記錄重現為生物演化歷史,繪製出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樣性曲線,其時間解析度較國際同類研究的精度提高近400倍。
  • 中國海洋大學,又一個國際金獎!
    11月13日至11月22日,第十六屆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決賽在線上舉行。由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科技協會7名本科生組成的iGEM團隊OUC-China榮獲國際金獎。團隊已連續五年斬獲國際金獎,並首次獲得Best Part Collection單項提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