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中國科學家獲這領域最高金獎 背後故事更傳奇

2021-01-10 中華網

原標題:首位中國科學家獲國際這個領域最高金獎!背後的故事更傳奇……

7月4日,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 Medal)。從農村娃到高考落榜生,從中專直接考上研究生,放棄國外科研條件回國,他的故事有些「傳奇」。。。。。。

據南京大學官網消息,2019年7月4日在義大利米蘭舉行的第三屆國際地層學大會上,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榮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 Medal)。

該獎由國際地層委員會於2004年設立,每四年頒發一次,每次僅有一人獲獎。宗旨是獎勵在國際地層學領域做出卓越成就,對全球地層學研究具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沈樹忠院士是全球第五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也是第一位獲此獎項的亞洲科學家。

截圖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

相關焦點

  • 國際最高金獎,首位中國科學家!背後的故事更傳奇……
    據南京大學官網消息,2019年7月4日在義大利米蘭舉行的第三屆國際地層學大會上,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榮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 Medal)。該獎由國際地層委員會於2004年設立,每四年頒發一次,每次僅有一人獲獎。宗旨是獎勵在國際地層學領域做出卓越成就,對全球地層學研究具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 中國科學家沈樹忠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
    中國科學家沈樹忠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 2019-07-06 04: 2019年07月06日 04:51 來源:光明日報 參與互動    我科學家沈樹忠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
  • 金獎!西安交大在合成生物學領域最高級別國際學術競賽中獲佳績
    學子加油【金獎!西安交大在合成生物學領域最高級別國際學術競賽中獲佳績】近日,合成生物學領域最高級別的國際學術競賽——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線上比賽落下帷幕,本次比賽匯報展示採用線上方式,吸引了來自全球的250餘支隊伍參賽。@西安交通大學 參賽團隊XJTU-China繼2018、2019年奪冠後,再一次獲得金獎。
  • 武大首位女院士病逝,享年80歲,曾榮獲可再生資源領域國際最高獎
    張俐娜曾從事於高分子物理學和天然高分子材料應用研究工作,是該領域的傑出科學家,為我國高分子材料領域做出重大貢獻。張俐娜於2011年成功當選中科院院士,也是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據悉,今年以來,我國已經有30位兩院院士先後逝世。
  • 童年故事DHA藻油一舉斬獲國際蒙特獎最高獎項——特別金獎
    受全球疫情影響,原定於2020年5月底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世界品質評鑑大會頒獎盛典被迫取消,但這並不影響本次評獎進程。今年有100多個國家的3200多種產品參選了Monde Selection,其中備受關注的童年故事DHA藻油不負眾望,一舉斬獲國際蒙特獎最高獎項——特別金獎。
  • 網際網路行業首獲外觀設計金獎 廣東獲6項中國專利獎金獎
    新藥為腫瘤患者帶來全新治療方案獲得專利金獎的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寧志強告訴記者,此次該公司的獲獎專利西達本胺早在完成臨床前的研究階段,就已實現將專利的海外權利進行對外專利授權許可,這開創了中國原創藥向發達國家進行專利授權許可之先河。
  • 近日,這一領域國家級最高獎揭曉:天津大學斬獲金獎,獲獎總數全國第5!
    2020年7月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公布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名單,全國共有30項發明專利獲得中國專利金獎,58項發明專利獲得中國專利銀獎,696項發明專利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此屆評獎備受全國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共收到來自全國的參評項目2400餘項,創中國專利獎評選歷年之最。天津大學3項專利獲獎,其中1項中國專利金獎,2項中國專利優秀獎,獲獎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5名。
  • 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榮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
    沈樹忠院士團隊供圖為地球立下「金釘子」: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榮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中新網南京7月5日電(記者 申冉 通訊員 齊琦)5日,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昨日在義大利米蘭舉行的第三屆國際地層學大會上,為建立全球年代地層界線做出重要貢獻的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榮獲了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Medal
  • 首位!首位!中國數學家許晨陽斬獲全球「代數領域最高獎」
    80後數學家許晨陽斬獲代數領域最高獎,曾在北大任教六年11月10日,中國80後數學家許晨陽獲得2021年度科爾代數學獎的消息從大洋彼岸傳來。得知這一好消息,國人震驚、欣喜、自豪和驕傲。要知道這是科爾代數學獎第一次花落中國,許晨陽也成了首位獲得這一重量級大獎的中國人!時隔幾年,許晨陽帶著大獎,帶著耀眼的光環再次走進大眾的視野!
  •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等3人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屠呦呦系首位獲得諾獎科學類獎項的中國人。報導稱,此次獎項是由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將委員會主管烏爾班·蘭達勒頒發的。以上三人因發現治療蛔蟲寄生蟲新療法獲2015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生物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世界級最高級大獎。屠呦呦:抗瘧新藥青蒿素髮明人屠呦呦是抗瘧新藥青蒿素的第一發明人。
  • 中國科學家在新藥研發上做出多少貢獻?《新藥的故事》解碼藥片背後的工業
    梁貴柏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化學系有機化學專業,20世紀80年代後期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留學,並獲博士學位。對於製藥公司來說,製藥的過程既涉及商業決策,也有公共衛生的考慮,這是個兩難的決策。傳染病之外,「緩緩襲來的海嘯」更值得關注在《新藥的故事》和《新藥的故事2》涉及的傳染病研究中,梁貴柏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C型肝炎的故事,也就是
  • 高官獲評「未來科學大獎」的背後的故事
    高級官員也能獲評「未來科學大獎」得百萬美元獎金,小編一語驚人!在今年的「未來科學大獎」頒發揭曉之時,就有這麼一位副省級官員獲此殊榮。官員與科學獎?這一切的背後究竟暗藏著怎樣的秘辛,小編便和各位朋友一起探究一下「未來科學大獎」官員獲獎背後的故事。
  • 華人首位!許晨陽獲2021年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最高獎
    他也是有史以來首位獲得科爾獎的華人數學家。科爾獎(The Frank Nelson Cole Prize in Algebra)設立於1928年,是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的最高獎,授予過去六年在代數領域有傑出貢獻的研究者,每三年才頒布一次,每次只有一位獲獎者。許晨陽的導師與合作者Kollár,Hacon,McKernan等人都曾獲得此獎。
  • 中島美雪經典歌曲《線》獲年度版權費金獎
    舉報 中島美雪經典歌曲《線》獲年度版權費金獎
  • 交大附中學生詹林獲2018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生物)金獎
    交大附中IB課程中心2017級詹林同學憑論文「自主設計體表掃描系統基於三維技術實現壓力療法最優壓力值的空間均一性」(「Designed 3D scanning system to achieve the spatial uniformity of the optimal pressure value of pressure therapy」),獲頒2018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生物
  • 中國科學家在氧化石墨烯薄膜淡化海水領域獲突破
    中國科學家在氧化石墨烯薄膜淡化海水領域獲突破 澎湃新聞記者 王燦 2017-10-13 21:33 來源:澎湃新聞
  • 兩校友分獲加拿大統計學會金獎、CRM-SSC獎
    日前,加拿大統計學會在其網站上公布了2014年度各個獎項的獲獎人名單,其中,我校7801校友陳家驊和9617校友姚方分別獲得金獎(SSC Gold Medalist)和CRM-SSC Prize獎(CRM-SSC Prize in Statistics)。
  • 屠呦呦獲諾貝爾醫學獎 系首位獲得諾獎科學類獎項中國人
    據悉,屠呦呦是首位獲得諾獎科學類獎項中國人。這是中國生物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世界級最高級大獎。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植物化學研究人員:  2011年9月,我國在生物醫學領域寫下新篇章,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譽的拉斯克獎得主名單在美國紐約誕生,一位81歲的中國女藥學家赫然在列,填補了華人十年未獲此獎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國獨立完成研究的獲獎者。
  • 中國大學生研製出高效微生物燃料電池,獲國際金獎
    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天大化工學院學生團隊研發出的成果——高效混菌微生物燃料電池,並於不久前獲得了2015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金獎及該賽事Best Energy Project單項獎。
  • 她79歲退休享年80歲,首位中國人獲國際再生資源領域最高獎
    她在全球首創的水溶劑低溫溶解高分子技術,為生物廢棄物製作新材料打開了一扇「綠色」的新大門,未來可在生物醫學等領域展開廣泛應用。憑藉這一發明,張俐娜榮獲美國化學會2011年安塞姆·佩恩獎,這是國際再生資源領域的最高獎,而張俐娜則成為了半個世紀以來獲得該獎項的首位中國人。2019年6月退休(已快滿79歲高齡了)。向張俐娜院士致敬,她為祖國的科研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