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發現乳糜瀉與lncRNA相關聯

2020-12-01 生物谷

2016年4月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新澤西州立大學和西班牙巴斯克地區大學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一種非編碼性RNA中的一種常見性基因變異體可能導致在乳糜瀉(celiac disease)病人體內發生的腸道炎症。這一發現指出攜帶乳糜瀉風險基因的人們患上乳糜瀉的一種可能性的新風險因子。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4月1日那期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long noncoding RNA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celiac disease」。

乳糜瀉是一種自身免疫性消化道疾病,有時也被稱作麩質過敏症。腸道炎症和損傷是乳糜瀉的典型特徵。在這種疾病中,遺傳易感性個人對麩質(gluten)---在穀物、小麥、黑麥和大麥中發現的一種蛋白---產生免疫反應。據估計,40%的人口攜帶與乳糜瀉相關聯的這種主要的基因變異體,但是只有1%的攜帶這種風險基因的人在攝入麩質後會繼續產生腸道炎症和損傷。

論文共同作者、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醫學教授Peter Green博士說,「我們並不知道為何只有一部分攜帶乳糜瀉遺傳風險因子的人確實不能耐受麩質。只有通過轉化科學家們的精心研究,我們才能夠開始揭示產生乳糜瀉症狀的機制。」

最近,研究人員已著重關注非編碼性RNA調節多種生物過程的能力。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含有200多個核苷酸,被認為通過與其他的RNA、DNA和蛋白相互作用而在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中發揮著作用。然而,並不清楚的是,lncRNA基因發生的變化是否能夠以蛋白編碼基因發生的變化一樣讓人有風險患上複雜的疾病。

通過多項實驗,研究人員證實一種被稱作lnc13的長鏈非編碼性RNA通過結合到一種常見的蛋白家族---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hnRNPs)---上,抑制乳糜瀉相關基因表達。這種乳糜瀉相關的lnc13變異體較差地結合這些蛋白,從而導致炎性基因表達增加。研究人員接著發現在乳糜瀉病人的腸道中,lnc13水平異常地低,這提示著這種基因的下調表達可能導致乳糜瀉中觀察到的炎症。

論文通信作者、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系主任Sankar Ghosh博士說,「這些發現有助我們更加詳細地理解乳糜瀉是如何產生的。考慮到大多數人吃穀類物質,理解讓某些人有更大風險患上乳糜瀉的因子將會產生廣泛影響。在未來的研究中,我們希望研究抑制lnc13的因子,其中這些因子可能能夠讓之前能夠耐受麩質的人患上乳糜瀉。」(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A long noncoding RNA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celiac disease

doi:10.1126/science.aad0467

Ainara Castellanos-Rubio1, Nora Fernandez-Jimenez2, Radomir Kratchmarov1, Xiaobing Luo3, Govind Bhagat4,5, Peter H. R. Green5, Robert Schneider6, Megerditch Kiledjian3, Jose Ramon Bilbao2, Sankar Ghosh

Recent studies have implicated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 as regulators of many important biological processes. Here we report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lncRNA, lnc13, that harbors a celiac disease–associated haplotype block and represses expression of certain inflammatory genes under homeostatic conditions. Lnc13 regulates gene expression by binding to hnRNPD, a member of a family of ubiquitously expressed 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 (hnRNPs). Upon stimulation, lnc13 levels are reduced, thereby allowing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he repressed genes. Lnc13 levels a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small intestinal biopsy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celiac disease, which suggests that down-regulation of lnc13 may contribute to the inflammation seen in this disease. Furthermore, the lnc13 disease-associated variant binds hnRNPD less efficiently than its wild-type counterpart, thus helping to explain how these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contribute to celiac disease.

相關焦點

  • Tecan Sunrise酶標儀為乳糜瀉病人帶來福音
    西班牙巴塞隆納自治大學生物傳感器課題組的研究人員,利用TecanSunrise™光吸收酶標儀和Magellan™V4.0軟體建立了一套創新的磁珠酶免法(magneto-ELISA)用於檢測麥醇溶蛋白的含量,此種蛋白是穀物蛋白的組分之一,也是引發乳糜瀉疾病的重要因素。
  • 三篇Science揭示相分離與基因轉錄存在密切關聯
    這些發現表明在生理條件下,在轉錄因子和RNA Pol II複合物之間發生快速的可逆的和選擇性的多價LCD-LCD相互作用,從而激活轉錄。這些研究人員觀察到在廣泛的核內轉錄因子濃度下形成功能性的轉錄因子LCD高聚集中心。
  • 2018年8月10日Science期刊精華
    首次發現兒童腎癌和成年人腎癌的不同發育起源doi:10.1126/science.aat1699腎癌是英國第七大常見的癌症,2015年有12500例新病例,其中主要是成年腎細胞癌患者。腎癌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化療和放療。最為常見的兒童腎癌是維爾姆斯腫瘤(Wilms' tumour),英國每年診斷出約80名患有維爾姆斯腫瘤的兒童患者。
  • Nature:發現延胡索酸積累與腎癌生長相關聯
    他們觀察到的這種腫瘤生長機制與肺癌和腸道等其他癌症---在這些癌症中,降解延胡索酸的酶不存在或者相功能不齊全---中的相類似。延胡索酸是天然地在水果和蔬菜中發現的。它也被人工地製造出來用作一種食品添加劑,起著一種酸度調節劑和調味劑的作用。在三羧酸循環期間,它通常作為一種中間產物,被細胞用來產生能量。遺傳性平滑肌瘤病腎細胞癌(hereditary leiomyomatosis and renal cell cancer, HLRC)是一種罕見的癌症,導致皮膚瘤,並且能夠導致腎癌。
  • Nature:發現74個與人受教育程度相關聯的基因位點
    2016年5月1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由253名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團隊開展有史以來最大的遺傳研究之一,鑑定出與一個人完成正規教育的年數相關聯的74個基因位點。論文共同通信作者、美國南加州大學副教授Daniel Benjamin說,「這項研究建立於我們早期的研究,在那項研究中,我們研究了1萬個人,發現3個基因位點與受教育程度(educational attainment)相關聯。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由於更大的樣本量---將近30萬人---我們能夠鑑定出多得多的與受教育程度相關聯的基因位點。」
  • Science:新發現揭示遺傳調控的多樣性
    他們的分析發現了人類基因組中49個組織中絕大多數基因的eQTL和sQTL,使之成為迄今為止功能最全面的目錄。通過將GTEx數據與針對疾病和其他特徵的大規模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相集成,研究小組進一步詳細說明了編碼區和非編碼區的遺傳效應如何影響基因表達,以及剪接調控是疾病驅動因素的機制。
  • 一種新藥可降低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的甘油三酯水平
    一種新藥可降低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的甘油三酯水平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8 17:18:13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Joseph L.
  • Science:重磅!揭示環狀RNA與大腦功能存在關聯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的Nikolaus Rajewsky和他的團隊首次將一種circRNA與大腦功能關聯在一起。此外,Rajewsky和他的合作者們分析了相關資料庫,發現了線蟲、小鼠和人類中的上千種不同的circRNA。它們中的大多數在進化中是高度保守的。Rajewsky說,「我們發現了一個平行的未知RNA世界。自從首次發表以來,這個領域已取得極大發展;上百項新的研究已被開展。」
  • Science:揭示突觸特異性的可塑性區分關聯記憶之謎
    當兩個存記憶存在關聯時,對應於每個記憶的神經元集合存在重疊。但是,每個記憶都有它自己的特性。當兩個記憶相互作用並被編碼在相同的神經元集合中,大腦如何儲存和確定一個特定記憶的身份仍然是未知的。這些研究人員將小鼠暴露於聽覺恐懼條件反射(auditory fear conditioning)下,在這種條件反射中,一種音調與足部電擊存在關聯。
  • 清熱瀉火藥的簡單歸納
    【功效】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 【功效】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消腫排膿。 【應用】 1.熱病煩悶:本品味苦性寒清降,能清瀉三焦火邪,瀉心火而除煩,為治熱病心煩、躁擾不寧之要藥 2.溼熱黃疸:善於清利下焦肝膽溼熱 3.淋證澀痛 4.血熱吐衄 5.目赤腫痛
  • Science 中文摘要 08 April 2016
    同一腫瘤內的惡性細胞表現出與細胞周期、空間環境及一個抗藥程序相關聯的轉錄異質性。特別是所有腫瘤都包含來自兩種不同轉錄細胞狀態的惡性細胞,這使以具有高水平MITF轉錄因子為特徵的腫瘤也包含低水平MITF而AXL激酶水平提高的細胞。單細胞分析提示了不同的腫瘤微環境型式,包括細胞-細胞相互作用。對腫瘤浸潤T細胞的分析發現了疲憊程序,這些程序與T細胞激活和克隆擴增的聯繫,以及它們在不同患者中的變異性。
  • 2016年11月18日Science期刊精華
    2.Science:首次人工合成出箭毒蛙毒素doi:10.1126/science.aag2981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合成出在箭毒蛙皮膚中存在的神經毒素。他們描述了他們如何完成這一壯舉、所涉及的步驟,以及當他們也合成它的鏡像異構體時,他們發現了什麼。
  • 均與一家工廠相關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健委副主任顧瑩蘇介紹:2020年10月24日,喀什地區疏附縣對「應檢盡檢」人員進行定期檢測中,發現1例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該例無症狀感染者,女,17歲,喀什地區疏附縣站敏鄉二村村民,10月24日,在定期核酸檢測中結果呈陽性,經專家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已轉入喀什定點醫院進行隔離醫學觀察。目前,沒有發熱、咳嗽等症狀。
  • 美國研究稱全氟化合物與兒童衝動相關聯
    研究人員來自美國紐約州衛生部以及環境衛生科學部,他們測定了83名兒童體內11種全氟化合物的含量,結果發現大部分兒童體內均檢出了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酸銨(PFOA)、PFHxS、PFNA、PFOSA、PFDA六種全氟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