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發現延胡索酸積累與腎癌生長相關聯

2020-12-05 生物谷

2016年9月3日/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劍橋大學醫學研究委員會(MRC)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證實當代謝物延胡索酸在一種遺傳性腎癌中積累時,它導致一種促進癌症生長的表觀

遺傳

重編程。他們觀察到的這種

腫瘤

生長機制與肺癌和腸道等其他癌症---在這些癌症中,降解延胡索酸的酶不存在或者相功能不齊全---中的相類似。相關研究結果於2016年8月31日在線發表在

Nature

期刊上,論文標題為「Fumarate is an epigenetic modifier that elicits 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延胡索酸是天然地在水果和蔬菜中發現的。它也被人工地製造出來用作一種食品添加劑,起著一種酸度調節劑和調味劑的作用。在三羧酸循環期間,它通常作為一種中間產物,被細胞用來產生能量。

遺傳

性平滑肌瘤病腎細胞癌(hereditary leiomyomatosis and renal cell cancer, HLRC)是一種罕見的癌症,導致皮膚瘤,並且能夠導致腎癌。已知這種疾病與編碼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 FH)的基因發生的一種突變相關聯,但是在此之前,人們仍不清楚這如何導致

腫瘤

生長。FH是在線粒體中發現的。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將RNA測序與代謝組學---研究代謝時產生的小分子---結合在一起,發現是什麼導致

腫瘤

生長。

研究人員發現由於FH缺失所產生的過量的延胡索酸導致一種被稱作miR-200的微RNA(microRNA)發生表觀

遺傳

變化。這導致miR-200受到抑制,其中miR-200發揮著阻止癌細胞轉移的功能。

這些表觀

遺傳

變化導致啟動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基因表達。這是正常的細胞發生癌變和轉移而在全身擴散的過程。

如今鑑於與FH缺失相關的

腫瘤

生長機制是已知的,未來的研究將著重關注延胡索酸如何參與其他癌症。比如,已知FH在其他類型的癌症---包括非

遺傳

性腎癌、神經母細胞瘤和腎上腺瘤---中是缺失的。鑑於癌細胞轉移是癌症病人死亡的主要病因,理解如何阻斷延胡索酸導致的癌細胞轉移可能是開發癌症療法的一種關鍵策略。未來也需要開展的研究是進一步理解延胡索酸在正常條件下的作用。

論文通信作者Christian Frezza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發現提示著破壞FH和由此導致的延胡索酸積累在這種類型的腎癌中發揮著作用。這可能也是其他

腫瘤

類型---已報導也發生FH缺失,包括神經母細胞瘤、結直腸癌和肺癌---的一個特徵。」

MRC分子與細胞醫學主任Nathan Richardson博士(未參與這項研究)說,「這項研究的結果讓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延胡索酸如何參與這種類型的腎癌。它如今讓我們有機會觀察這是否也適用於其他常見的癌症類型,以及代謝如何與這種疾病的發展相關聯。」(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Fumarate is an epigenetic modifier that elicits 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Marco Sciacovelli, Emanuel Gonçalves, Timothy Isaac Johnson, Vincent Roberto Zecchini, Ana Sofia Henriques da Costa, Edoardo Gaude, Alizee Vercauteren Drubbel, Sebastian Julian Theobald, Sandra Riekje Abbo, Maxine Gia Binh Tran, Vinothini Rajeeve, Simone Cardaci, Sarah Foster, Haiyang Yun, Pedro Cutillas, Anne Warren, Vincent Gnanapragasam, Eyal Gottlieb, Kristian Franze, Brian Huntly, Eamonn Richard Maher, Patrick Henry Maxwell, Julio Saez-Rodriguez & Christian Frezza

doi:

10.1038/nature19353PMC:PMID:

Mutations of the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enzyme fumarate hydratase cause hereditary leiomyomatosis and renal cell cancer1. Fumarate hydratase-deficient renal cancers are highly aggressive and metastasize even when small, leading to a very poor clinical outcome2. Fumarate, a small molecule metabolite that accumulates in fumarate hydratase-deficient cells, plays a key role in cell transformation, making it a bona fide oncometabolite3. Fumarate has been shown to inhibit α-ketoglutarate-dependent dioxygenases that are involved in DNA and histone demethylation4, 5. However, the link between fumarate accumulation, epigenetic changes, and tumorigenesis is unclear. Here we show that loss of fumarate hydratase and the subsequent accumulation of fumarate in mouse and human cells elicits an epithelial-to-mesenchymal-transition (EMT), a phenotypic switch associated with cancer initiation, invasion, and metastasis6. We demonstrate that fumarate inhibits Tet-mediated demethylation of a regulatory region of the antimetastatic

miRNA

cluster6 mir-200ba429, leading to the expression of EM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enhanced migratory properties. These epigenetic and phenotypic changes are recapitulated by the incubation of fumarate hydratase-proficient cells with cell-permeable fumarate. Loss of fumarate hydratase is associated with suppression of miR-200 and the EMT signature in renal cancer and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clinical outcome.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loss of fumarate hydratase and fumarate accumulation contribute to the aggressive features of fumarate hydratase-deficient tumours.

相關會議推薦

2016 下一代CAR&TCR-T研討會

會議時間:2016.10.21-2016.10.22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http://www.bioon.com/z/2016car-t/

相關焦點

  • 新發現一種食品添加劑會促進癌症惡化
    延胡索酸也稱富馬酸,在食品行業中用作酸味劑,可用於飲料、水果罐頭、醃菜、冰淇淋中。而最新在線發表在Nature上的研究卻對延胡索酸的使用亮起了警燈。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證明,在當延胡索酸的代謝產物在遺傳形式的腎癌中積累會導致表觀基因重編程,驅動癌症。
  • Nature:發現74個與人受教育程度相關聯的基因位點
    2016年5月1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由253名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團隊開展有史以來最大的遺傳研究之一,鑑定出與一個人完成正規教育的年數相關聯的74個基因位點。論文共同通信作者、美國南加州大學副教授Daniel Benjamin說,「這項研究建立於我們早期的研究,在那項研究中,我們研究了1萬個人,發現3個基因位點與受教育程度(educational attainment)相關聯。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由於更大的樣本量---將近30萬人---我們能夠鑑定出多得多的與受教育程度相關聯的基因位點。」
  • 研究發現腎癌相關重要缺陷基因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月19日報導,英國科學家發現了一個與三分之一以上腎癌相關的缺陷基因,該項發現被譽為腎癌研究20年來最重要的突破之一,將幫助研究人員了解腎癌的發展機理
  • Nature:活性氧ROS實際上可能抑制腫瘤生長
    以前的研究表明癌細胞要比正常的細胞積累著更多的ROS,而且癌細胞中水平增高的ROS一直被認為一件不好的事情,促進細胞中DNA損傷、遺傳不穩定性和藥物抗性。然而,對諸如β-葫蘿蔔素和維生素E之類的清除ROS和阻止自由基損害的抗氧化劑的臨床實驗提供了複雜的結果,一些臨床實驗甚至表明抗氧化劑治療導致癌症增加[3]。
  • Nat Commun:鑑定出腎癌幹細胞,並發現阻斷WNT和NOTCH有潛力治療腎癌
    2020年2月2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導致腎癌最常見形式---透明細胞腎細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的腎癌幹細胞。
  • 研究者發現數種腎癌變異基因
    日本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已經發現並徹底研究了與腎癌有關的數種基因變異,這有助於開發治療腎癌的新藥和療法。
  • 一起來吃香蕉,預防腎癌!
    近年來,腎癌在我國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是我國男性最高發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的醫學還不清楚腎癌的具體病因,但能夠確定與之相關的發病因素有遺傳、吸菸、肥胖、高血壓等。
  • 上海交通大學高維強、李力組發現:Di-Ras2——腎癌中一個連接VHL介...
    研究者發現Di-Ras2在ccRCC中上調,在VHL蛋白(pVHL)缺失的情況下,促進了人腎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進一步的機制探索表明,Di-Ras2通過調節下遊效應分子的磷酸化,激活Ras/MAPK信號通路,從而促進ccRCC的形成。
  • Cancer Cell:劉江等揭示腎癌發病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基因組學與信息重點實驗室劉江課題組與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在腎癌發病機制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在低氧的生理條件下,核蛋白SPOP(speckle-type POZ protein) 的過表達和錯誤定位是引發腎癌產生的核心因素。
  • 腎癌怎麼治療,治療腎癌有哪些方法推薦
    腎癌怎麼治療,治療腎癌有哪些方法推薦 時間:2020-12-02 15:52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我相信每個人都熟悉腎臟癌,這是一種常見疾病。那麼,如何選擇治療腎癌的方法呢?讓我們一起在下面看看。
  • Nature 中文摘要 26 May 2016
    Bell, NathanThavarajah & Tim Clutton-Brock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33/n7604/full/nature17986.html在許多階層支配繁殖權力的動物社會中,個體的社會等級與年齡和體重有關,生長緩慢的動物可能會將它們在繁殖機會失給生長較快的更年輕的「挑戰者」。
  • Nature:重磅!發現腫瘤內部存在幹細胞樣T細胞
    2019年12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埃默裡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免疫系統在一些患有腎癌和其他泌尿系統癌症的患者的腫瘤內部建立了「前線作戰基地」或者說淋巴結樣結構。腫瘤中免疫細胞得到良好支持的患者更有可能在更長的時間內控制他們體內的癌症生長,這一發現可能指導腎癌患者手術後的治療決策。
  • Nature 中文摘要|08 October 2015
    /v526/n7572/full/nature15384.htmlUniversal Fermi liquid crossover and quantum criticality in a mesoscopic system介觀體系中的一般費米液體轉變與量子臨界性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
  • 精華盤點:說說氧氣與癌症之間的關聯
    該研究通過對人類乳腺癌細胞和小鼠乳腺癌細胞進行培養,發現整合素連接激酶與癌症幹細胞之間存在關聯。在正常情況下,整合素連接激酶能夠協助細胞完成許多重要的細胞任務。但是在緻密缺氧的腫瘤中,該蛋白的功能會出現偏差。該研究表明硬度和低氧會引起整合素連接激酶功能異常,觸發癌症幹細胞形成。
  • Nature:測量單個皮膚細胞中積累的DNA突變可預測黑色素瘤風險
    陽光造成的皮膚損傷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積累,但往往是肉眼不可見的。然而,皮膚細胞內的DNA也會在多年的太陽紫外線照射下積累損傷,這種損傷是可以測量的。黑色素瘤通常僅在幾十年的突變損傷積累後才會出現,但有些人的風險比其他人更大。有了我們開發的技術,那些積累突變最多的人可以被更密切地監測,並可以尋求更好地保護自己免受陽光照射。」黑色素瘤產生於一種稱為黑素細胞(melanocyte)的皮膚細胞中。黑素細胞製造黑色素,從而有助於保護包括大量存在的角質細胞在內的皮膚細胞免受陽光損傷。但是。
  • Nature 中文摘要 6 Augest 2015
    /nature/journal/v524/n7563/full/nature14600.html解密神經系統迴路如何自發的進行輸入-輸出關聯有助於理解大腦如何處理信息。此項研究提供了一套病毒基因工具,定量的分析神經迴路中的輸入-輸出關聯,並將這些方法應用於剖析小鼠的LC-NE迴路。基於狂犬病毒的輸入映像表明,LC-NE神經元能從許多過去被認定為發送軸突的區域接收收斂的突觸輸入信號到藍斑,也能從新發現的突觸前細胞(包括小腦的浦肯野細胞)接收信號。這種追蹤輸入-輸出關聯的方法(或TRIO方法)能根據神經元的投射和細胞類型來追蹤從特異神經元傳來的瞬時突觸輸入信號。
  • 膠原纖維像向日葵一樣生長
    結締組織是有分層的結構,它們經歷幾個相關聯的階段,產生了適應生物體內各種功能的纖維組織。在這項研究中,仔細觀察下的自發的關聯步驟是獨特的,因為纖維的直徑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保持不變,而生長末期卻表現出一種典型的拋物線型。在研究了幾種可能的模型之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最可能的解釋是,這些纖維沿著莖從纖維軸向外擴散,類似於向日葵小花的生長方式。
  • Science:發現乳糜瀉與lncRNA相關聯
    這一發現指出攜帶乳糜瀉風險基因的人們患上乳糜瀉的一種可能性的新風險因子。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4月1日那期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long noncoding RNA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celiac disease」。乳糜瀉是一種自身免疫性消化道疾病,有時也被稱作麩質過敏症。
  • Cell Metabolism:多種關鍵酶的清除導致了腎癌發生及進展
    2018年5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腎癌是世界十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過去10年裡由於肥胖率的增加,這種癌症的發病率也逐年增加。這種癌症最常見的亞型是「清除細胞」腎細胞癌(ccRCC),這種癌症呈現出多種代謝異常,例如儲存高含量的糖類以及脂肪沉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