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高維強、李力組發現:Di-Ras2——腎癌中一個連接VHL介...

2020-12-05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腎透明細胞癌(ccRCC)是世界上最常見、最致命的泌尿系惡性腫瘤之一。Ras家族是一類小GTPases,在包括ccRCC在內的許多疾病中起著「分子開關」的作用,是ccRCC的病理驅動因素之一。其中,DIRAS2基因編碼的GTPase與Ras和Rap有60%的同源性,並且在ccRCC中的表達水平明顯要高於正常腎臟。同時,von Hippel-Lindau(VHL)是一個在ccRCC中頻繁丟失或突變的基因,也是ccRCC形成和發展的最重要基因之一。

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高維強,李力課題組於2020年2月25日在Nature旗下腫瘤學期刊Oncogene上在線發表了研究成果「Di-Ras2 promotes renal cell carcinoma formation by activating 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thway in the absence of von Hippel–Lindau protein」,並受邀為Nature Research Cancer Community site撰寫評述「Behind the paper: Di-Ras2, a potential oncogene associated with the crosstalk between VHL-mediated ubiquitination and the MAPK pathway in ccRCC」。該項研究繼續探索了潛在的癌基因產物Di-Ras2促進ccRCC進展的分子機制。研究者發現Di-Ras2在ccRCC中上調,在VHL蛋白(pVHL)缺失的情況下,促進了人腎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進一步的機制探索表明,Di-Ras2通過調節下遊效應分子的磷酸化,激活Ras/MAPK信號通路,從而促進ccRCC的形成。針對Di-Ras2和pVHL潛在的相互作用機制,研究者首次報導了E3泛素連接酶pVHL可以作用於Di-Ras2並促進其泛素化和降解,從而抑制Di-Ras2的促腫瘤功能。這些結果表明Di-Ras2可以在VHL缺陷的條件下促進ccRCC的發生,這為進一步研究pVHL與MAPK通路在ccRCC腫瘤發生中的關係提供了新的視角。Di-Ras2也可能成為一個新的腎癌診斷標誌物和治療的藥物靶點。

饒漢鈺博士生、李雪峰博士是論文的第一作者。高維強教授和李力副研究員是論文的通訊作者。該項研究得到了來自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上海市科委及王寬誠基金會等資助。該研究也得到了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的支持。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8-020-1247-y 

相關焦點

  • 專訪高維強教授:癌症治癒的攔路虎——腫瘤異質性
    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的院長,高維強教授,長期致力於"腫瘤發生發展"機制的研究,近年來聚焦腫瘤幹細胞、耐藥性、診斷和靶向治療等領域,可謂是腫瘤領域的專家。高院長將會出席4月22日-4月23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6 腫瘤異質性學術研討會》。
  • 遺傳性腎癌之VHL症候群1
    Hereditary kidney cancer:unique opportunity for disease- based therapy[J].Cancer,2009,5:2252—2261【2】孔波, 李慎謙, 孫立江, et al. 遺傳性腎癌的研究進展[J]. 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 2013(02):96-98.
  • ...細菌蛋白質去乙醯化CobB與原核第二信使c-di-GMP間的雙向調控通路
    2019年8月17日,生物化學領域知名期刊The EMBO Journal在線發表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學研究院陶生策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Interplay between the bacterial protein deacetylase CobB and the second messenger c-di-GMP,該研究揭示了細菌去乙醯化酶
  • 【學術前沿】上海交通大學王宏林等揭示代謝過程異常加重牛皮癬的...
    【學術前沿】上海交通大學王宏林等揭示代謝過程異常加重牛皮癬的機制 2020-06-30 0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交通大學
    月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學成立。    根據教育部和上海交通大學有關研究生招生政策的文件規定,中美物流研究院將開展2021級碩士研究生自主選拔招生工作,為一批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搭建高起點繼續深造和發展的平臺。
  • ...李力及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孫金嶠合作發現:組蛋白甲基化修飾...
    2019 年7 月26 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朱鶴、上海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高維強、李力及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孫金嶠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線發表了研究成果The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Setd2 is indispensable for V(D)J recombination,該工作發現了組蛋白H3K36me3 甲基化轉移酶Setd2
  • 研究者發現數種腎癌變異基因
    日本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已經發現並徹底研究了與腎癌有關的數種基因變異,這有助於開發治療腎癌的新藥和療法。
  • Nature:發現延胡索酸積累與腎癌生長相關聯
    2016年9月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劍橋大學醫學研究委員會(MRC)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證實當代謝物延胡索酸在一種遺傳性腎癌中積累時,它導致一種促進癌症生長的表觀遺傳重編程。
  • Cancer Cell:劉江等揭示腎癌發病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基因組學與信息重點實驗室劉江課題組與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在腎癌發病機制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在低氧的生理條件下,核蛋白SPOP(speckle-type POZ protein) 的過表達和錯誤定位是引發腎癌產生的核心因素。
  • 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張冰課題組發現新的DNA修復通路
    上海交通大學張冰研究員為本文通訊作者,上海交通大學張芳,博士生閆鵬一,於蕙菁以及副研究員樂黃鶯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BRCA1是著名的腫瘤抑制基因, 在3%-18% 的所有乳腺癌和宮頸癌病人以及45%遺傳性乳腺癌和宮頸癌病人中都發現有BRCA1的突變。研究證明BRCA1突變是早髮型乳腺癌和宮頸癌的主要致病機制。BRCA1 突變的基因檢測已成為目前乳腺癌和宮頸癌的臨床診斷的重要指標。已有研究發現BRCA1主要通過調控G2/M細胞周期檢驗點,增強同源重組修復(HR)以及控制異染色質轉錄等抑制腫瘤發生。
  •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海交通大學考研信息網,上海交通...
    上海交通大學低碳學院第四屆(2020)夏令營通知 上海交通大學中英國際低碳學院是由上海交通大學成立,英國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等英國高校參與合作,在上海市大力支持下創辦的碳資源管理領域國際化辦學試驗區。
  • 科學家發現腎癌腫瘤血管生成新機制
    腫瘤血管生成在腫瘤的形成和轉移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抑制腫瘤血管的生成是現代治療腫瘤的一個重要策略。
  • 2018上海交通大學學術之星出爐:做科研、發論文,都是頂尖學霸!
    劉方輝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2014級博士研究生劉方輝,本科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自動化專業,同年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楊傑教授。研究方向為統計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讀博以來,連續三年獲得博士生國家獎學金,並獲得2018年度電院優博培育基金資助。博士期間共發表了20餘篇期刊會議論文,其中中科院2區及以上期刊9篇。
  •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上海交通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生...
    學院簡介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上海交大文創學院)由上海交通大學於2015年成立,美國南加州大學、閔行區政府、上海紫竹高新區(集團)有限公司多方參與共建,是上海交通大學的國際化辦學學院(詳見www.sjtu.edu.cn院系設置)。
  • 【學術前沿】上海交通大學梁婉琪團隊發現水稻花粉外壁模式形成的...
    【學術前沿】上海交通大學梁婉琪團隊發現水稻花粉外壁模式形成的新機制 2020-10-23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交通大學2021年高水平藝術團招生簡章
    2.材料審核、繳費上海交通大學將對考生網上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未按要求提交相關材料或材料不實、缺失或不符合要求等,則視為不合格。審核結果預計於2021年2月25日在招生網上公布,考生可通過「上海交通大學報名系統」查詢,初審通過考生需在2月28日中午12:00前網上繳納測試費;文化課測試準考證預計於3月初開放列印。
  • 生命體中奇妙的平衡:蛋白質去乙醯化酶CobB與第二信使分子c-di-GMP的相遇及互調
    2019年8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陶生策課題組在本研究在這些前期研究的基礎上的一個嘗試,我們利用大腸桿菌蛋白質組晶片(4016種蛋白質),全局性地尋找第二信使c-di-GMP在大腸桿菌中的效應蛋白。利用生物素標記的c-di-GMP與晶片反應,我們找到8個與c-di-GMP相互作用的蛋白質,其中一個是蛋白質去乙醯化酶CobB。
  • 研究發現腎癌相關重要缺陷基因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月19日報導,英國科學家發現了一個與三分之一以上腎癌相關的缺陷基因,該項發現被譽為腎癌研究20年來最重要的突破之一,將幫助研究人員了解腎癌的發展機理
  • 美國科學家重新定義缺氧誘導因子在腎癌中的特性
    先前有研究表明,HIF-1α在腎癌中發揮抗腫瘤作用,而HIF-2α發揮促腫瘤作用,但是一項新研究顛覆了我們對這兩種缺氧誘導因子理解。猶他大學洪博培癌症研究所(Huntsman Cancer Institute,HCI)的研究人員發現,HIF-1α與高侵襲性或高度惡化的腎腫瘤有關,而HIF-2α與侵襲性較低的腎腫瘤有關。
  • 上海交通大學張宇團隊發現深海冷泉有機碳來源的新機制
    針對這一科學難題,上海交通大學張宇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文章Genomic and enzymatic evidence of acetogenesis by anaerobic methanotrophic archaea,發現了冷泉ANME古菌產乙酸的新途徑並解析了這一途徑的分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