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張冰課題組發現新的DNA修復通路

2020-12-04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2020年7月28日,上海交大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張冰課題組在國際權威期刊《Cell Reports》上,發表了題為《LARP7 is a BRCA1 ubiquitinase substrate and regulates genome stability and tumorigenesis》的研究論文。上海交通大學張冰研究員為本文通訊作者,上海交通大學張芳,博士生閆鵬一,於蕙菁以及副研究員樂黃鶯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當細胞遭受紫外線,離子輻射或代謝產生的活性氧等因素導致DNA損傷時,會立即啟動DNA損傷響應機制(DNA damage response, DDR)進行DNA 修復。DDR缺陷會導致損傷DNA的不斷累積,造成基因組的不穩定性並促進腫瘤的發生。因此闡釋DDR及DNA 修復機制,對於腫瘤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BRCA1是著名的腫瘤抑制基因, 在3%-18% 的所有乳腺癌和宮頸癌病人以及45%遺傳性乳腺癌和宮頸癌病人中都發現有BRCA1的突變。研究證明BRCA1突變是早髮型乳腺癌和宮頸癌的主要致病機制。BRCA1 突變的基因檢測已成為目前乳腺癌和宮頸癌的臨床診斷的重要指標。已有研究發現BRCA1主要通過調控G2/M細胞周期檢驗點,增強同源重組修復(HR)以及控制異染色質轉錄等抑制腫瘤發生。除此之外,BRCA1 E3泛素連接酶活性在DNA修復以及腫瘤抑制過程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在大量臨床乳腺癌和宮頸癌樣本中也發現了影響BRCA1 E3泛素連接酶活性的突變位點。但是BRCA1及其核心複合物BARD1的泛素化底物尚不清楚,其參與調控DNA損傷修復的機制也有待研究。

本研究工作的一個重要進展是首次鑑定出RNA結合蛋白LARP7是BRCA1/BARD1的泛素酶的底物。 X射線及一線化療藥順鉑可以通過激活DDR 通路關鍵蛋白ATM 來磷酸化LARP7蛋白, 進而招募BRCA1/BARD1 泛素化LARP7,使其轉運出核進入26S蛋白酶體降解途徑。降解的LARP7抑制CDK1/CCNB1/CCNB2的表達, 激活G2/M 檢驗點,導致細胞周期的阻滯。同時CDK1/CCNB1/CCNB2表達降低還抑制BRCA2在S3291位點的 磷酸化水平,促進同源重組修復蛋白RAD51招募到損傷DNA,從而促進基因組DNA的同源修復過程。

在MEF細胞中敲除LARP7促進了RAD51招募和DNA修復

該工作還進一步探索LARP7在腫瘤治療中的潛在應用價值。通過分析了210例乳腺癌病人樣本,發現LARP7在乳腺癌細胞中高表達,並與腫瘤惡性程度呈正相關。同時在人群研究中發現,LARP7降低增加了病人對放化療的抵抗,並在乳腺癌移植瘤裸鼠的放療(X射線)和化療(順鉑)模型中進行了驗證。相反,提高LARP7則可以顯著提高病人對放化療的敏感性。

綜上,該項工作首次發現了LARP7是BRCA1/BARD1 E3泛素連接酶的泛素化底物;闡明了ATM-BRCA1-LARP7-CDK1是一個新的的DDR通路;首次證明LARP7可以顯著提高放療與化療的治療效果, 有望成為癌症診斷和治療的新靶點。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譚蔚泓課題組招聘博士後
    ▎學術經緯/報導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教授領銜建立,並依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實體建設
  • 【調劑】南方科技大學 胡海亮課題組招生物學、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調劑生
    考研調劑招生信息學校:南方科技大學專業:醫學年級:2021招生人數:1招生狀態:正在招生中聯繫方式:郵箱:liss3@mail.sustech.edu.cn補充內容接收對象:報考2021年碩士研究生的本科生,專業為生物學,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或相關專業。
  • ...生物醫學研究院達林泰課題組和張延課題組在《ACS Catalysis...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達林泰課題組和張延課題組在生物化學領域著名期刊《ACS Catalysis》聯合發表了題為 「Regulatory Role of One Critical Catalytic Loop of Polypeptide N-Acetyl 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2 in Substrate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舉辦2019上海精準醫學研究院...
    2019年10月24-25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2019上海精準醫學研究院論壇(2019 SHIPM Symposium)」在滬成功召開。此次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上海精準醫學研究院承辦。上海精準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雷鳴主持開幕式,第九人民醫院院長兼上海精準醫學研究院院長吳皓致開幕辭。
  •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夏偉梁課題組發表Oncogene、Theranostics論文...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Med-X研究院夏偉梁教授課題組在Oncogene (IF=6.634)雜誌在線發表了研究成果Enhanced autocrine FGF19/FGFR4 signaling drives the progression of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hich
  • 上海交大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韓澤廣科研團隊在馬兜鈴酸導致肝癌...
    7月20日,肝病領域國際權威期刊Hepatology《肝臟病學》在線發表上海交大韓澤廣團隊最新研究成果The Mutational Features of Aristolochic Acid–Induced Mouse and Human Liver Cancers,該研究進一步深層揭示了馬兜鈴酸暴露可以導致肝癌的發生,是人類肝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王鵬飛課題組招聘助理/副研究員及博士後
    ▎學術經緯/報導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是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依託附屬仁濟醫院成立,院長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譚蔚泓教授擔任。
  • ...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張延課題組揭示細胞胞內蛋白質的新型糖基化...
    5月15日在國際著名生物化學期刊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BBA)-General Subjects上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張延課題組的最新原創性成果《O-Linked N-Acetylgalactosamine Modification Is Present on the Tumor
  • 2020上海交通大學醫學影像先進技術研究院魏紅江團隊招聘博士後公告
    課題組簡介:魏紅江博士,長聘教軌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磁共振成像序列和算法的研究。博士畢業於法國裡昂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博士後,目前就職於上海交通大學-聯影醫學影像技術研究院,研究院為雙方共建,結合產學研,研發前沿磁共振成像技術,為加速推進民族醫學影像技術研發和醫療儀器設備的研發。
  • 生物醫學研究院、附屬兒科醫院周玉峰課題組揭示長非編碼RNA調控巨...
    近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附屬兒科醫院周玉峰課題組在Science Advances 雜誌發表題為「LncRNA PTPRE-AS1 modulates M2 macrophage activation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 by epigenetic promotion of PTPRE」 的文章,揭示了長非編碼RNA調控M2型巨噬細胞活化和炎症性疾病的新機制
  • ...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_網易...
    葉定偉 復旦大學(醫學院) 9 納米藥物生物界面蛋白冠的主動精準調控 佔昌友 復旦大學(醫學院) 10 ChondroFiller仿生支架搭載脂肪幹細胞外泌體促進肩袖腱骨癒合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何耀華 上海交通大學 11 新型雜化質譜晶片研製及轉化醫學應用 錢昆 上海交通大學 12 活性自組裝「納米園藝」 邱惠斌 上海交通大學 13 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增強巨噬細胞對膠質母細胞瘤免疫治療的實驗研究
  • 上海交大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韓達研究員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2020年12月10日,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揭曉了中國最權威青年人才榜單—《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TR35)評選結果,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和仁濟醫院的PI韓達研究員獲得「遠見者Visionaries」稱號。
  • 鄧詣群課題組發現Wnt信號通路新成員並揭示其調控機制
    鄧詣群課題組發現Wnt信號通路新成員並揭示其調控機制   2018年3月13日,Nature出版集團旗下經典期刊《Oncogene》在線發表了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廣東省農業生物蛋白質功能與調控重點實驗室鄧詣群教授研究組題為「C9orf140, a novel Axin1-interacting protein, mediates the negative feedback loop
  •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2020年12月14日至16日,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Academic Forum of Institute of Medical Robotics)在交大閔行校區轉化醫學大樓和線上ZOOM平臺同步舉辦。
  • 上海交大吳方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發現細菌硫化氫氣體產生酶新型...
    近日,Cell子刊Cell Chemical Biology在線刊發了上海交大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吳方課題組關於硫化氫氣體產生酶抑制劑研究的最新成果。該工作通過構建細菌巰基丙酮酸轉硫酶(MST)的高通量藥物篩選模型,從26,000個化合物中篩選發現了細菌MST的第一個活性抑制劑,並系統研究了該抑制劑的分子機制和細菌水平作用機理,揭示了該抑制劑可增強已知抗生素的殺菌效果。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耶魯大學免疫代謝研究院」正式啟動建設
    3月23日,以「21世紀免疫生物學」為主題,由耶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共同主辦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耶魯大學聯合高峰學術論壇在醫學院懿德樓二樓報告廳舉行,在開幕式上,由兩校強強聯合共同組建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耶魯大學免疫代謝研究院」宣告啟動建設。
  •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數學基礎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打開APP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數學基礎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發表於 2020-01-02 15:41:49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有新動向
  • 上海交大基礎醫學院方超課題組研究促進納米藥物腫瘤靶向遞送和深...
    該研究構建了基於介孔二氧化矽納米載體的一氧化氮(NO)供體(亞硝基硫醇)與阿黴素靶向共遞送系統,該系統可通過NO對腫瘤微環境膠原的降解作用增強納米藥物的腫瘤靶向性和深部滲透。本研究中,課題組發明了一種「Protein-free」的基於一氧化氮(NO)的膠原降解新策略。課題組設計構建了共遞送一氧化氮(NO)供體(亞硝基硫醇S-nitrosothiol)和阿黴素(DOX)的基於介孔二氧化矽的納米系統 — DN@MSN。
  • ...細菌蛋白質去乙醯化CobB與原核第二信使c-di-GMP間的雙向調控通路
    2019年8月17日,生物化學領域知名期刊The EMBO Journal在線發表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學研究院陶生策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Interplay between the bacterial protein deacetylase CobB and the second messenger c-di-GMP,該研究揭示了細菌去乙醯化酶
  • 酒精造成 DNA 損傷的新修復通路
    不過,這一損傷如何修復當時尚不知曉。自從在小鼠體內發現幫助小鼠防禦乙醛的雙層系統後,清除細胞中的這一高度活躍分子以防止DNA損傷免就顯得很有必要[5]。第一層保護涉及乙醛脫氫酶2(ALDH2),這種酶將乙醛轉化為無害的醋酸鹽分子(圖1)。這種酶的失活在亞洲人中較常見,它還與酒精緻癌發病率高有關[6]。第二層保護是對乙醛導致的DNA損傷進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