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Vol.526 No.7572, 08 October 2015
The effect of malaria control on Plasmodium falciparum in Africa between 2000 and 2015
2000-2015年間非洲的瘧疾防治措施對當地惡性瘧原蟲的影響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full/nature15535.html
本文中作者對2000-2015年間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瘧疾情況進行了分析,並且量化了已經實施的防治措施在對抗疾病中造成的影響。統計發現自2000年起,惡性瘧原蟲感染率下降了50%,臨床疾病的發病率也下降了40%;防治措施已經成功避免了6.63億臨床病例,而其中殺蟲劑處理過的蚊帳佔據最大功勞。
HIV-1 Nef promotes infection by excluding SERINC5 from virion incorporation
HIV-1 病毒Nef基因通過將SERINC5從病毒顆粒整合過程中排除從而促進感染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full/nature15399.html
跨膜蛋白SERINC5被鑑定為HIV-1病毒顆粒感染的有效抑制劑,但是其活性能被Nef拮抗。Nef能將SERINC5從細胞質膜重定位到Rab7陽性的內涵體間隔中,從而將其從HIV-1顆粒中排除出去,該發現突出了SERINC5作為高效抗病毒因子的可能性。
SERINC3 and SERINC5 restrict HIV-1 infectivity and are counteracted by Nef
SERINC3和SERINC5限制HIV-1傳染性,但受到Nef的拮抗作用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full/nature15400.html
跨膜蛋白SERINC3和SERINC5被鑑定為HIV-1複製的新型限制因子,但是Nef和glycoGag可以拮抗該限制作用,阻止SERINC3和SERINC5整合入HIV-1病毒顆粒中從而解除其對HIV-1感染的深度封鎖。這項研究為治療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提供了可能的新途徑。
Glycine receptor mechanism elucidated by electron cryo-microscopy
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闡明甘氨酸受體機制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full/nature14853.html
該研究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解析出斑馬魚甘氨酸受體α1與激動劑或拮抗劑結合時的高解析度結構,並揭示了蛋白通道由關閉狀態轉換成開啟狀態過程中的構象變化。
Fast-moving features in the debris disk around AU Microscopii
AU 顯微鏡座(Microscopii)周圍碎片盤中快速移動的特徵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full/nature15705.html
對鄰近的年輕活躍晚型星顯微鏡座AU(AU Microscopii)的高對比度成像表明,在其碎片盤東南側存在5個正在遠離恆星的神秘大尺度特徵。
Two-channel Kondo effect and renormalization flow with macroscopic quantum charge states
雙通道近藤效應與宏觀量子電荷態的重整化流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full/nature15384.html
多體關聯與宏觀量子行為是凝聚態物理中廣受關注的問題。其中近藤效應是多體理論試驗的重要研究領域。近藤效應涉及量子雜質與連續態的耦合,它是強關聯體系的核心效應,利用可調控納米結構能夠探測這種效應。儘管近藤效應常常與含微觀磁矩的巡遊電子的雜化相聯繫,然而理論推測凡是退化量子態與連續態耦合的場合近藤效應都能發生。這篇文章中我們展示了此前不甚清楚的「電荷」近藤效應。電荷近藤效應發生在單電子電晶體的混合金屬-半導體中,並伴隨著由金屬島的兩個退化宏觀電荷態組成、量子數為1/2的贗自旋。與其他近藤納米結構不同的是,每個連接金屬島與電極的導電通道都由獨立且完全可調控的近藤通道組成,因此前所未有地提供了一種實現雙通道近藤效應乃至多通道近藤物理學的實驗方案。通過弱耦合探針的探測,我們發現隨著溫度下降,兩個近藤通道的重整化流通過相互競爭從而屏蔽了電荷贗自旋。這一現象直接解釋了在對稱性量子臨界點處,理論預測的量子相變如何發生。通過在一個特徵性器件上把贗自旋從退化中解調出來,我們證明了量子臨界點的有限溫度轉變在理論預測與實驗測量上是定量一致的。
Universal Fermi liquid crossover and quantum criticality in a mesoscopic system
介觀體系中的一般費米液體轉變與量子臨界性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full/nature15261.html
量子臨界體系的有限溫度特性來源於零溫量子相變的影響。這一模式對於理解非傳統高溫超導體以及重費米子化合物的非費米液體特性至關重要。然而,複雜材料中量子相變的微觀機制一直備受爭論。這篇文章中我們藉助數值重整化群計算,從實驗角度展示了在高可控量子點設備上實現的從量子臨界非費米液體行為到不同費米液體基態的一般轉變。基於含自旋-1/2雜質的交換耦合,我們的器件實現了非費米液體雙通道近藤態,這等價於兩個獨立的電子容器。通過解諧這種交換耦合,我們在自旋能夠被更強的耦合通道所屏蔽的能量以下,觀察到了標度為T*的費米液體。當門電壓接近臨界時,我們得到了對於T*的二次依賴關係,並證實了這一漸近關係精確地描述了在強關聯非費米液體與費米液體態之間的一般轉變。
Identification of carbohydrate anomers using ion mobility–mass spectrometry
利用離子遷移質譜法鑑定糖類異構體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full/nature15388.html
糖類物質的支鏈結構及立體異構現象使得研究人員很難對其進行分析;該研究利用離子遷移質譜法,清晰地分辨出連接方式不同或構型不同的三糖合成物。
Palaeo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variations suggest Mesoproterozoic inner-core nucleation
古地磁場強度變化揭示中元古代內核成核過程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full/nature15523.html
對前寒武紀古地磁強度測量值資料庫的分析揭示了地球磁場的一次顯著轉變,這可能是內核初次形成的標誌,表明了地核熱導率的合適值,並支持了一種簡單的地球熱演化模型。
Sex‐specific demography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Trivers–Willard theory
性別特異性人口統計學以及 特裡弗斯·威拉德理論(Trivers-Willard)理論的概論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full/nature14968.html
特裡弗斯·威拉德理論 (Trivers–Willard theory)提出,通過分析男性和女性死亡率、特定繁殖年齡以及的生活史方式之間的差異可能如何影響自適性後代性別比例在兩個系統中的調整,可發現產婦情況對後代的性比例的影響在不斷擴展。
A novel locus of resistance to severe malaria in a region of ancient balancing selection
在古老平衡選擇區域中新發現的抗重症瘧疾基因座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full/nature15390.html
一項對非洲兒童重症瘧疾的多中心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發現了一個新的抗性基因座,其附近基因簇編碼的血型糖蛋白是引起瘧疾的寄生蟲入侵紅細胞是所使用的受體。
Plasticity-driven individualization of olfactory coding in mushroom body output neurons
蘑菇體輸出神經元中可塑性驅動的嗅覺編碼個體化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full/nature15396.html
隨著信號處理向上至更高的腦層,感官刺激的神經表徵傾向於變得稀疏和去相關,不同的氣味只能在很稀少的神經元中產生更少的神經電位。本研究中對果蠅嗅覺處理中心進行記錄,發現反而是一些高相關性調諧曲線在動物與動物之間的變化較大。
The genomic landscape of response to EGFR blockade in colorectal cancer
表皮生長因子阻斷劑在結直腸癌中的基因組學概況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full/nature14969.html
本研究對結直腸癌中的體細胞遺傳變異對抗EGFR抗體治療的敏感性影響進行了分析。
Dilution of the cell cycle inhibitor Whi5 controls budding-yeast cell size
細胞周期抑制劑Whi5的稀釋控制芽殖酵母的細胞尺寸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full/nature14908.html
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合成細胞周期激活劑Cln3存在不同的尺寸依賴性,從而控制了其細胞大小,而該激活劑又同時與細胞周期抑制劑Whi5相關。
Mediator kinase inhibition further activates super-enhancer-associated genes in AML
抑制介體激酶將進一步激活AML中超增強子相關基因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full/nature14904.html
介體(Mediator)相關激酶CDK8和CDK19的小分子抑制劑可抑制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細胞的生長,並誘導具有腫瘤抑制及細胞系控制的超增強子相關基因的上調;因此,調節因子激酶抑制是一種針對AML有前景的治療方法。
Crystal structure of human glycine receptor-α3 bound to antagonist strychnine
人類甘氨酸受體-α3與拮抗劑士的寧相結合的晶體結構解析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2/full/nature14972.html
該研究解析了人類甘氨酸受體與拮抗劑士的寧相結合時的X射線晶體結構,並發現拮抗劑的結合會導致蛋白通道孔隙的關閉。
(來自Nature.com。翻譯:史靜雯、張雪、張旭陽、張奕林、胡家僖、魏若妍;審校:魏若妍、楊柳、史靜雯。)
轉載請先聯繫
newmedia@huanqiukexue.com,
給雜誌社打電話也行。
這裡是「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服務科研人的微信號「科研圈」。想知道我們都幹些啥,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歷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