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由於鈽生產的增加,NASA的更多任務現在可以使用核能!

2020-12-05 騰訊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將允許科學家在下一次低成本的任務構想中使用核能源,尤其是使用鈽-238的發電機。

  該機構表示,它將改變在其發現類任務中停止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RTGs)的決定,因為鈽-238已經變得更容易獲得,它的成本高達數億美元。

  美國宇航局行星科學部主任吉姆·格林在3月份的一份聲明中說:「NASA的行星科學部很高興地宣布,對即將於2018年發現的「機遇號」(AO)宣布的計劃中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動力系統(RPS)的禁令已經被取消。」

  鈽-238已經被用於一系列的深空任務,如旅行者探測器和卡西尼號宇宙飛船,用於遠離地球的宇宙飛船。這是我們在進行深空任務時獲得的最好的能源。

  1988年,美國停止生產鈽-238,不得不依賴俄羅斯的股票,直到2010年左右,之後他們的庫存開始減少。但生產現在又開始了,預計到2020年將會有充足的供應。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一直在考慮將鈽-238用於它的中級(新前沿)和上層(旗艦)任務,就像「蜻蜓」(Dragonfly)在前者和2020年火星探測器「火星探測器」上的提議一樣。然而,現在看來,探索任務也可以利用它。

  「同位素的生產狀況,以及預計的需求,使[綠色]得出結論,允許在下一次發現任務中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能量系統是可行的,」SpaceNews指出。

  去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選定了它的下兩個發現任務,叫做Lucy和Psyche,它們都將探索小行星,分別於2021年和2022年發射。2019年2月,它將為下一個發現任務尋求建議,選擇2021年的優勝者,於2026年發射。

  對於那些想要計劃更大更好的任務的科學家來說,這是個好消息。鈽-238可以用來為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RTGs)提供動力,從而實現更大的任務。其他的能源,比如太陽能,根本就沒有同樣的功能。

  之前的發現任務包括了突破性的克卜勒望遠鏡,它發現了太陽系外的數千顆行星,以及目前在Ceres軌道上運行的曙光號宇宙飛船,它們都是太陽能驅動的。隨著核能重新回到談判桌上,我們將不得不等待科學家們想出新的低成本的任務。

  太空顧問Laura Forczyk告訴《The Verge》:「現在,那些想要提出更深層太空任務的人,甚至是使用核能的火星任務,都能做到。」

相關焦點

  • 美國太空「核復興」開端:NASA的火星車,首次由美國製造的鈽供能
    相反,它們被動地收集鈽-238衰變產生的自然熱量,並將其轉化為電能。它們可以可靠地為太空飛行器提供數十年的能量和熱量——上世紀70年代末發射的兩枚以鈽為動力的&34;探測器至今仍在星際空間進行傳輸,並且已經成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20多項深空任務的首選動力源。
  • 鈽-238助力美國航天局火星毅力號任務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核科學與工程副實驗室主任艾倫·艾文荷(Alan Icenhour)表示:「火星2020將是NASA首次使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生產的鈽-238的任務。」 「這項成就代表著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工作人員心血,看到這項工作取得成果非常令人高興。幫助NASA執行火星任務是實驗室歷史上的重要時刻。」
  • 太空核能裝置 這個可以有
    第二,單位質量的核燃料產生的能量必須足夠多,這樣太空飛行器只需攜帶少量核燃料就能滿足需要,從而可以將更多的重量用來搭載執行任務的有效載荷。第三,核燃料衰變時輻射出的射線類型要儘可能的容易被熱電偶吸收。  科學家們按照這三條標準篩選一番後,鈽238脫穎而出,成為目前航天同位素熱電池使用最多的核燃料。鈽238的半衰期有87.7年,每克鈽238釋放能量的功率為0.54瓦,能夠滿足前兩條要求。
  • 中國院士:鈽-238可做核電池 已在研究
    「胖子」的「心臟」部分是由鈽製成的。有趣的是,這種比「魔鬼」還可怕的放射性元素製造的核電池也能為人類遨遊太空和身體治療提供幫助。國內某門戶網站近日編譯的一則消息稱,美國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內已經開始生產鈽-238,意味著該工廠自1980年代停工後重新恢復了鈽-238的生產。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稱,這樣做能夠為太陽系深空任務提供足夠的核電池。
  • 鈽-238為美國航天局毅力號火星車提供動力能源
    隨著衰變,鈽-238將為火星車及其儀器提供動力。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核科學與工程副實驗室主任艾倫·艾文荷(Alan Icenhour)表示:「火星2020將是NASA首次使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生產的鈽-238的任務。」 「這項成就代表著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工作人員心血,看到這項工作取得成果非常令人高興。幫助NASA執行火星任務是實驗室歷史上的重要時刻。」
  • 美能源部恢復鈽-238生產 核電池應用領域拓寬
    中國證券網訊 鈽-238是深空探測器核動力裝置的首選燃料,目前美國宇航局鈽-238已經非常匱乏,供應所剩無幾,美國能源部已經著手解決這個問題。最近幾十年的這種同位素都依賴從俄羅斯購買。鈽-238的生產已經恢復。
  • 英語泛讀教程 第三版 第二冊 第十單元 Nuclear Energy (核能)課文翻譯及課後答案
    有時候,原子核並不裂變,而是吸收撞向其的中子,這個反應使鈾變成一個不同的元素,叫做鈽-239(Pu-239)。所有的反應堆中,這種反應都在某個時段發生。但是在我們知道的增殖反應堆中,撞擊強度大的中子更容易被吸收。這一過程中,消耗了的鈾燃料可以回收,生成Pu-239,可以作為新燃料使用。
  • 數說2020年全球核能發電
    雖然核電站的比投資高於燃煤電廠,但由於核燃料的成本低於燃煤成本以及核燃料是長期起作用等因素,所以目前核電站的總發電成本低於燃煤電站。  ⑶ 核能是可持續發展的能源。世界上已探明的鈾儲量約490萬噸,釷儲量約275萬噸。這些裂變燃料足夠使用到聚變能時代。  聚變燃料主要是氘和鋰。
  • 美國開始生產鈽-238核電池:已有50克
    美國能源部宣布,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內已經開始生產鈽-238,已經產生出了50克。該工廠自1980年代停工後重新恢復了鈽-238的生產,這不是武器級的核燃料,可以用於深空飛船。鈽-238的放射性衰變是深空探測器的核電池燃料,比如海盜探測器、旅行者探測器和好奇號火星車都使用了鈽-238核電池,美國宇航局科學家認為我們恢復生產鈽-238是一個新的開始,能夠為太陽系深空任務提供足夠的核電池。目前美國宇航局只剩下不到35公斤的鈽-238,可以維持到本世紀20年代中期,如果供貨不及時,深空任務將沒有核電池使用。
  • NASA深空核燃料危機可能結束,新科技:鈽-238年產量400克增產8倍
    NASA使用Pu-238為其最宏偉的太空任務提供動力,其中包括飛行了近13年目前在冥王星外的「新視野號」、飛行了41年現在正在星際空間的「航行者1號和2號」、以及飛行了21年正對土星進行觀測的「卡西尼號」。當Pu-238放射性衰變並產生熱量時,一個名為放射性同位素電源的設備將其中的一些能量轉化為電能。
  • 日媒:朝鮮承認恢復鈽生產 威脅對「薩德」採取行動
    (新華社發)  參考消息網8月18日報導 外媒稱,朝鮮確認,它已經恢復了鈽的生產。它還說,只要美國繼續構成威脅,它就沒有停止核試驗的計劃。  據共同社8月17日報導,朝鮮的原子能研究院管理著朝鮮在寧邊的主要核設施。該院在接受共同社的書面採訪時說,「我們已經對從一個石墨減速反應堆中取出的乏燃料進行了再處理」,並透露位於寧邊的核設施已新生產了用於核武器的原料鈽。
  • 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發生鈽材料核洩漏事故
    此後的分析評估表明,鈽設施存在以下問題:管理層對臨界安全等關鍵安全性的承諾和認知存在薄弱環節,發現問題的流程效率低下,安全工程師配置以及專業知識的流失威脅關鍵安全性計劃的可行性。 2016年9月,鈽設施經過安全性改進與抗震設計加固後,開始重啟高風險的鈽操作等工作。然而,由於核軍工生產與科研任務繁重,老化嚴重、容量有限、人員短缺的鈽設施仍舊面臨嚴峻的安全風險。
  • 為什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不像NASA好奇號那樣採用核電池?
    上圖就是微型核電池,這一類小型核電池可以為心臟起搏器供電。通常有三種方式可以產生核能,分別是核聚變、核裂變和核衰變。核聚變還在研究當中。核裂變已經用於發電,核潛艇中就用的是小型核裂變反應堆,不過要想裝到太空飛行器上,技術上還達不到。上圖為核動力潛艇。
  • 美國能源部為NASA 重啟核電池生產
    美國能源部將在2019年生產新的以鈽-238為燃料的核電池以供NASA深空探測任務使用,但產量將會增幅緩慢,而且NASA還沒有明確未來小型深空探測項目是否會使用到鈽-238。NASA使用太陽能電池板的朱諾號將在2016年8月進入環木星軌道,這已是深空探測器使用太陽能作為能源的最遠軌道。如果樣品測試合格,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將在2019年啟動更大批次約400克同位素的生產。
  • 嫦娥三號探測器用核能電池 核動力小型化世界第一
    為了突破這一難關,我國嫦娥三號,將攜帶核能電池(是一種核動力裝置)飛天。如能成功,就將使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將核動力應用於太空探測的國家。  那麼,什麼是核能電池?其作用是什麼?世界上,對核電池研究、使用情況如何?我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為什麼需要安裝核電池?
  • 俄羅斯成功在快堆測試鈾鈽混合核燃料
    (原標題:俄羅斯成功在快堆測試鈾鈽混合核燃料) [據sputniknews.com2016
  • 俄國家原子能集團科學家考慮為「核電池」大規模生產鈽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5月19日報導: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採購網站上的資料顯示,俄羅斯核工業的科學家應擬定出其在別洛亞爾斯克核電站快中子反應堆中獲取鈽-238放射性同位素的建議,該同位素用於為太空飛行器和各種遠距離自動裝置提供能量。
  • 日本鈽庫存惹擔憂
    日本媒體17日報導,日本多年來從核電站乏燃料中提取鈽,以便作為燃料再利用,現階段鈽庫存量高達47噸。按照共同社的說法,「相當於製造6000枚核彈的量」。  【質疑聲音多】  日本鈽庫存量偏高一事再度引發關注,恰逢作為日本核能政策基礎的《日美核能協定》30年期限屆滿、本月17日自動延長。  鈽是一種能轉用於核武器的放射物質,而美國長期允許日本在核電項目中提取鈽,其依據就是《日美核能協定》。
  • 一個國家怎麼能在沒有核武器的情況下擁有核能發電?
    人們希望伊朗擁有利用核能創造能源的自由和能力,但這樣一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製造核武器就不可能了。這是一個科學的和平的、核的夢想嗎?如果是這樣它會是什麼樣子?在有些問題中很少或根本沒有解釋的是鈾與鈽,適用於和平時期能源生產的材料和技術與僅適用於武器的材料和技術,核反應堆和非法技術轉讓。根據許多指標核能是其他能源無法企及的。
  • 發現已知最古老鈽生產反應堆
    據國外媒體報導,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美國二戰中遺失的一件核武器關鍵裝置,這件核武器裝置可以追溯到1944年,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級鈽生產反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