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開始生產鈽-238核電池:已有50克
美國能源部宣布,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內已經開始生產鈽-238,已經產生出了50克。該工廠自1980年代停工後重新恢復了鈽-238的生產,這不是武器級的核燃料,可以用於深空飛船。鈽-238的放射性衰變是深空探測器的核電池燃料,比如海盜探測器、旅行者探測器和好奇號火星車都使用了鈽-238核電池,美國宇航局科學家認為我們恢復生產鈽-238是一個新的開始,能夠為太陽系深空任務提供足夠的核電池。目前美國宇航局只剩下不到35公斤的鈽-238,可以維持到本世紀20年代中期,如果供貨不及時,深空任務將沒有核電池使用。
-
美能源部恢復鈽-238生產 核電池應用領域拓寬
中國證券網訊 鈽-238是深空探測器核動力裝置的首選燃料,目前美國宇航局鈽-238已經非常匱乏,供應所剩無幾,美國能源部已經著手解決這個問題。最近幾十年的這種同位素都依賴從俄羅斯購買。鈽-238的生產已經恢復。
-
核能的微型利用:好奇號上核電池能持續供電14年
這個為美國火星探測器「好奇」號提供動力的大盒子被暱稱為「核電池」,可以持續供電14年。如果要跟以往的太陽能電池相比,核電池簡直是勞模——不分冬夏無論日夜,24小時工作全年無休。有數據稱,核電池提供的電能幾乎是太陽能電池的3倍。 核電池橫空出世後立即受到大肆追捧。
-
美國宇航局將魚雷技術視為核電池的替代品
2013年,美國能源部宣布,經過25年的停頓,它將重新開始生產鈽238,這是自1969年以來為多次任務提供動力的長效核電池的支柱。然而中斷的損害已經完成。到2021年,新的努力將產生足夠的放射性燃料,每年製造大約兩個半核電池模塊。(僅火星探測器的好奇心需要8個模塊。)這種缺乏現有的小型庫存,幾乎不足以滿足未來十年計劃的行星任務,如木星和土星的冰冷衛星。所以美國宇航局一直在調查替代方案。
-
美國太空「核復興」開端:NASA的火星車,首次由美國製造的鈽供能
相反,它們被動地收集鈽-238衰變產生的自然熱量,並將其轉化為電能。它們可以可靠地為太空飛行器提供數十年的能量和熱量——上世紀70年代末發射的兩枚以鈽為動力的&34;探測器至今仍在星際空間進行傳輸,並且已經成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20多項深空任務的首選動力源。
-
手機啥時候能用上核電池啊?
——即使核電池由於封裝或者屏蔽其放射性,這依然是一個放射源。我們以水果6為例,其電池3.82V、1810mAh,假設使用24小時充一次電來算,大約是0.29W的平均功耗。對於放射性物質,通常用活度來比較其放射性,老單位是居裡,1居裡=3.7×1010貝可,放射性核素每秒有一個原子發生衰變時,其放射性活度即為1貝可。
-
核電池發展歷程_核電池發展趨勢
放射性同位素電池採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來主要有鍶-90(Sr-90,半衰期為28年)、鈽-238(Pu-238,半衰期 89.6年)、釙-210(Po-210半衰期為138.4天)等長半衰期的同位素。將它製成圓柱形電池。燃料放在電池中心,周圍用熱電元件包覆,放射性同位素髮射高能量的α射線,在熱電元件中將熱量轉化成電流。 放射性同位素電池的核心是換能器。
-
手機為什麼不用核電池_核電池的優點是什麼
核電池原理 核電池又叫「放射性同位素電池」,它是通過半導體換能器將同位素在衰變過程中不斷地放出具有熱能的射線的熱能轉變為電能而製造而成。核電池正是利用放射性物質衰變會釋放出能量的原理所製成的,此前已經有核電池應用於軍事或者航空航天領域,但是體積往往很大。 過去在電池的研發過程中面臨的重大難關之一,就是為了提高性能,電池大小往往比產品本身還大。由美國密蘇裡大學計算機工程系教授權載完(音)率領的研究組成功為「核電池」瘦身,研發出的「核電池」體積小但電力強。
-
為什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不像NASA好奇號那樣採用核電池?
美國幾十年前就開始探測火星了,2012年8月,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這雖然是美國的第4臺火星車,但它卻是世界上第1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上圖為好奇號火星車。我國的嫦娥4號月球探測器就使用了中俄聯合研製的核電池,這也是我國的太空飛行器首次使用核電池。
-
核電池:魔鬼還是天使?
1945年8月9日上午11:02分,美軍把一個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了日本長崎。「胖子」的「心臟」部分是由鈽製成的。有趣的是,這種比「魔鬼」還可怕的放射性元素製造的核電池也能為人類遨遊太空和身體治療提供幫助。
-
中國太空飛行器核電池技術與美國技術相差還有多遠
嫦娥仙子月宮取寶,天問一號火星探路,中國航天接連放大招經歷的高光時刻,但是細心的你注意到一個細節沒有,美國好奇號火星車安裝了核電池在火星上開了8年仍然精力充沛,其實不止好奇號,曾經的旅行者一號,二號,阿波羅登月飛船,新視野號,最新的毅力號等等,都使用了核電池,反觀中國的「當家花旦」嫦娥五號和天問一號依然是渾身披掛電池板,是它們不需要核電池,還是技不如人呢?
-
帶你了解一下神秘的核電池技術
輻射伏特效應能量轉換核電池、螢光體光電式核電池、熱致光電式核電池和溫差式核電池的發展都與半導體技術密切相關。隨著半導體材料製造技術的提高,使得這些電池的實際應用成為可能。例如,美國能源部提出的先進放射性同位素發電體系(ARPS)的開發計劃中就包括熱致光電式核電池,使用的半導體為Ga-Sb元件,另外,Ge和Ga-As元件可較好地滿足要求。
-
柯銳世入選美國能源部公私合作項目
柯銳世入選美國能源部 (DOE) 的一項公私合作項目,同時參與該項目的還有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NREL)。該項目旨在解決先進電池材料和電池生產中鋰離子製造效率的挑戰。此外,項目還將致力於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電極性能,促進高度電動化汽車在全美的採用。
-
核電池是什麼_核電池工作原理
核電池是什麼 核電池又叫「放射性同位素電池」,它是通過半導體換能器將同位素在衰變過程中不斷地放出具有熱能的射線的熱能轉變為電能而製造而成。核電池正是利用放射性物質衰變會釋放出能量的原理所製成的,此前已經有核電池應用於軍事或者航空航天領域,但是體積往往很大。 過去在電池的研發過程中面臨的重大難關之一,就是為了提高性能,電池大小往往比產品本身還大。由美國密蘇裡大學計算機工程系教授權載完(音)率領的研究組成功為「核電池」瘦身,研發出的「核電池」體積小但電力強。
-
美國時隔27年再造鈽-238:已有50克 將用於太空飛行器
據參考消息12月25日報導,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12月24日稱,美國近30年來首次製造出鈽-238。 鈽-238是「好奇號」火星車的燃料,它把「新視野」號探測器帶到了冥王星及更遠的地方,而且在「旅行者」號發射升空38年後仍在為其對太空深處的探索提供動力。鈽-238是需求量非常大但極其短缺的燃料。
-
NASA核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有望明年投入使用
當太陽無法提供免費午餐的時候,太空飛行器們就只能自帶「盒飯」,而核電池正是一份性能優異的「盒飯」。首先必須先說明一點,我們現在說的這個核電池裡,即沒有發生裂變反應,也沒有發生聚變反應,唯一有的只是衰變反應。放射性元素在進行衰變時會產生熱量,這個時候如果配以熱電材料,就能夠將這些熱能轉化為電力。
-
美國能源部是這樣擁抱AI技術的
在美國聯邦政府下轄的眾多部門與機構當中,美國能源部在對科學、技術及創新的關注方面可謂一枝獨秀。很多人可能都對能源部旗下極具突破性的實驗室、世界一流的研究機構以及擁有頂尖學術成果的傳奇員工們有所耳聞。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能源部一直挺立在科學與技術領域的一切開創性與變革性努力的最前沿。
-
核電池能用多久_核電池的優缺點
打開APP 核電池能用多久_核電池的優缺點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19 11:02:28 核電池的原理 核電池又叫
-
中國院士:鈽-238可做核電池 已在研究
1945年8月9日上午11:02分,美軍把一個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了日本長崎。「胖子」的「心臟」部分是由鈽製成的。有趣的是,這種比「魔鬼」還可怕的放射性元素製造的核電池也能為人類遨遊太空和身體治療提供幫助。
-
科學網—美國能源部宣布終止為中微子實驗提供經費
英國《自然》雜誌報導,美國能源部官員上周宣布,如果長基線中微子實驗(以下簡稱LBNE)按照原計劃進行,他們很難為這項實驗計劃提供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