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10-07 熱榜內容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北京時間6日傍晚公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德、美、英國的3名科學家分享,表彰他們在黑洞等領域的貢獻。分別為Roger Penrose和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

關於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指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銀行1968年設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傑出貢獻的人。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諾貝爾基金會決定取消原定於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頒獎儀式改為線上舉行,獲獎者將不會按慣例被邀請至斯德哥爾摩,而是在各自國家獲頒相關獎項。

諾貝爾基金會主任拉爾斯·海肯斯滕表示,202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獎金將增至1000萬瑞典克朗。諾貝爾獎的獎金來自諾貝爾所成立基金的利息或投資收益。隨著諾貝爾基金的收益變化,諾貝爾獎的獎金有所浮動。近年來諾貝爾基金會為改善財務狀況所做的努力使增加獎金成為可能。

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顯示,諾貝爾物理學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截至2019年,共有212人獲得該獎 ,其中47次由一人獲得,32次由二人分享,34次由三人共享。

相關焦點

  • 3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3名科學家獲
  • 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羅傑·彭羅斯、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3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網站介紹稱,彭羅斯因「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而獲獎,根澤爾與格茲因「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而獲獎。
  • 三位日裔科學家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迄今已有22名日本人獲諾獎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物理學獎於今日揭曉,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因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赤崎勇,日本工程學、物理學家,曾任松下電器研究員,現任名城大學終身教授、名古屋大學特聘教授。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獲獎者2017年,三名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基普·索恩和巴裡·巴裡什獲獎,理由是「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2016年,三位英美科學家大衛·索利斯、鄧肯·霍爾丹、麥可·科斯特利茨獲獎,理由是「理論發現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物質」。
  • 三名科學家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環球網綜合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將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兩名日本科學家和一名美籍日裔科學家。此前廣受外界關注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華裔教授楊培東和史丹福大學華裔教授張首晟無緣獲獎。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兩名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一名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共同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三人在新型節能環保光源高亮度藍光LED研究方面的成績。
  • 3名日本裔科學家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發明高效藍色發光二極體
    北京時間10月7日消息,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三名日本科學家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 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發明了高效的藍色發光二極體(LED),讓明亮切節能的白色光源成為可能。
  • 美、法、加科學家分享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6位華人曾獲此獎
    新京報快訊(記者陳沁涵)北京時間10月2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 Gé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學家Donna Strickland,表彰他們「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 了解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語:Nobelpriset i fysik)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首次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甄選委員會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頒獎典禮於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並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獎 。
  • 日美3位科學家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原標題:日美3位科學家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新社北京10月7日電 斯德哥爾摩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當地時間7日宣布,日本物理學家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日裔美國科學家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因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6日電(記者和苗 付一鳴)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因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而獲獎;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因在銀河系中央發現超大質量天體而獲獎。
  • 三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17時45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超大質量天體而分享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獎金合計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元人民幣)。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天體物理學5年3次獲諾獎
    延伸閱讀:一分鐘了解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是1900年6月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屬諾貝爾獎之一。該獎項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獎金,每年的獎項候選人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院士、諾貝爾物理和化學獎評委員會委員、曾被授與諾貝爾物理或化學獎金的科學家、在烏普薩拉、隆德、奧斯陸、哥本哈根、赫爾辛基大學、卡羅琳醫學院和皇家理工學院永久或臨時任職的物理學和化學教授等推薦。截至2018年,只有三名女性科學家獲得物理學獎。
  •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僅授予1人的,出現了47次;授予兩人的,共出現了32次;授予三人的,出現了34次。近年來,兩人或者三人獲獎的頻率大大增加,上一次獨享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物理學家還要追溯到1992年獲獎的喬治·夏帕克。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是威廉·勞倫斯·布拉格,獲獎時是25歲。
  •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以表彰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有力預言的發現。數讀諾貝爾物理學獎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過113 次。其中有6個年份沒有頒發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因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而獲獎;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因在銀河系中央發現超大質量天體而獲獎。
  • 三位研究黑洞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來源標題:三位研究黑洞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10月6日)揭曉,來自英國、德國、美國的三位科學家分別因「由於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物體」的研究成果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 因發現黑洞,英德美3位科學家獲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僑報網綜合訊】當地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揭曉,物理學獎頒給了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
  • 因黑洞研究,三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共同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
  • 量子光學先鋒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昨天,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布,將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兩名「量子光學」領域的先鋒——法國科學家塞爾日·阿羅什(Serge Haroche)與美國科學家大衛·維因蘭德(David Wineland),以獎勵他們「提出了突破性的實驗方法,使測量和操控單個量子體系成為可能」。
  • 德國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默克爾表示祝賀
    中新社柏林10月7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當地時間6日公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名單。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與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因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而獲獎。該所發布的簡歷顯示,根策爾早年在波恩大學學習物理學,1978年於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世紀80年代,他曾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從事研究,並曾擔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根策爾從1986年起擔任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