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蒙山到大灣區:那些被改變的命運

2020-12-06 騰訊網

畢節人在廣州,會上演怎樣的故事?

一些人的經歷,關於夢想——

19歲的潘剛夢見自己駕車還鄉,這是他多次想像過的情節——在他的老家貴州省畢節市,20歲左右的年紀,單憑個人能力買輛車,便能收穫身邊人讚許羨慕的眼光。

作為家裡最小的孩子,潘剛有六個哥哥姐姐。然而,全家人的工作僅夠餬口。潘剛曾設想,如果未能就讀廣州港班,自己未來最好的歸宿是學習汽修和挖掘機。

出於及早掙錢的考慮,潘剛曾在讀書期間去工廠務工,當時年僅17歲的他需要機械地為傳送帶上的化妝品貼好外包裝。他每天在流水線上工作至少10小時,月薪卻不到4000元。

後來,潘剛所在的職教班——廣州港班的老師屢次打電話勸導他回校上課。「我也記不清老師們給我打了多少電話,為我描繪進入廣州港班之後的就業前景。」潘剛說。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重新回歸廣州港班就讀。

「訂單班的職業教育,讓我畢業就有工作。休息有保障,加班雙倍錢,還有五險一金。」潘剛說:「現在再讓我選一百次,我還是選擇廣州港班。」

一些人的經歷,關於健康——

去年盛夏,初到廣州港實習未滿月,孔韜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眩暈擊中。

一個小時內,他被查出顱內動脈瘤破裂伴蛛網膜下腔出血。CT顯示,一旦腫瘤繼續破裂,將危及到生命。

手術迫在眉睫。「我們的學生有生命危險。能不能開通綠色通道?」孔韜實習單位的負責人、廣州港集團工會主席溫東偉即刻聯繫了廣醫五院。

「進了廣州的醫院,還怕什麼?」事後談論,孔韜顯得雲淡風輕:「但如果是在老家,我可能連命都沒了。」

唯一曾讓他焦慮的,是巨額的醫療費用。由於家境貧寒,父親提出過回貴州治療。擔心途中風險,廣州港集團勸住了孔韜父子,還籌集了超3.5萬元善款。

不僅如此,孔韜還爭取到異地醫療報銷比例(30%)等同本地(60%)。「在畢節交醫保,人在廣州醫治,這樣的報銷比例是首例。」畢節市駐穗辦公室主任鄒綺虹指出。

多方努力下,14萬元的費用逐漸還清,孔韜已經回到港口上班。

一些人的經歷,關於奮進——

秦鵬來自畢節市大方縣普底鄉跑馬村的一戶貧困家庭,初中畢業後,他輟學務工,月薪2000元左右。那時的他迷茫、苦惱,「以為一輩子就這樣了」。

在畢節,當地人對中專的信任一度偏低。「很多人學了中專還是無法就業,只能打工、種地。這跟不讀書也沒什麼兩樣。」秦鵬道出了大部分人的心態。

後來,父親在電話裡向秦鵬提到了當地職業教育的新模式。貧困生可以免費就讀「廣州港班」,畢業後還有可能留在廣州港工作。正在餐廳打工的秦鵬聞悉後,落下了眼淚。

進入到該職教班,秦鵬力求上進。在學校的三年裡,他拿了三次一等獎學金。「我不一定很聰明,但我一定要很努力。」他說。

作為班級的優秀學生代表,秦鵬於2018年來到了廣州,見到了國際大都市的絢爛多彩。次年,他順利通過畢業考核,由廣州港優先招聘到港口就業。

3年後的今天,22歲的秦鵬已是廣州港貨櫃碼頭「緊俏」的塔吊司機。拿著每月7000元的工資,他在一線城市走上了人生新路。

幸福的人生是相似的。潘剛、孔韜、秦鵬三人是畢節老鄉,也是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廣州港訂單班的同學。從烏蒙山到大灣區,他們所在廣州港班的34名同學,並肩在廣州乘風破浪。

個體命運的改變,源於廣東「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擁有937萬戶籍人口的畢節,正通過職業教育破解人口控制和脫貧致富難題。

一批訂單班誕生:就業一人脫貧一家

免費就讀,定向就業……作為首屆「廣州港班」的「操刀人」,從合作開辦訂單班到送34個學生到廣州實習,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工礦系主任文江都歷歷在目。

2016年,廣州市對口幫扶畢節市開展東西部協作扶貧,通過訂單班模式促進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需求的無縫銜接。

2017年,首屆廣州港班開始招生。兩年職業教育培訓、半年廣州港技工學校培訓、半年頂崗實習。

3年後,34個孩子一手拿畢業證,一手拿工作證,實現了「入學即入職、頂崗即上崗、畢業即就業」。

一批學生畢業,另一批學生入班。越來越多像的畢節「山裡娃」,正在實現向現代大都市「職業人」的轉變。

「南粵家政」工程進駐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後開設的谷豐班。

「剛剛設立廣州港班的時候,不少家庭的教育意識非常淡薄,招生組只好走家串戶勸說家長支持孩子讀書。」文江坦言,招生並非一帆風順,直到實訓室出現。

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安臥在烏蒙山腳,距離市區需要40分鐘的顛簸車程。然而,該校的實訓室卻「別有洞天」:幾輛廣汽傳祺小汽車停放於此,真人比例的嬰兒模型放置於溫馨打造的搖籃裡、一應俱全的家政設備擺滿了家具架……

「每個孩子都希望來此上課。他們對廣州企業帶來的器具充滿了好奇。」護理系黨總支書記張昆談到。

蝦餃、腸粉、艇仔粥……在粵菜師傅實訓室裡,嶺南特色早茶和菜餚擺在桌上,一年級新生正在學習扭花。

粵菜師傅實訓室裡,一年級新生正在學習扭花。

旅遊管理系黨總支書記李冰發現,學生對粵菜的接納也在與日俱增。由於粵菜清淡的口味與黔菜香辣的風格相去甚遠,有人擔心學做粵菜沒前途。

廣州來的粵菜大師徐錦輝用一手絕活徵服了學員們:用貴州食材折耳根,按粵式做法煲成了湯,將黔地特產皂角米製成了粵式甜品……

「粵菜師傅」工程進駐後開設的廣式點心實訓室。

「大家意識到了粵菜的博大精深;任何菜系追求美味的原理是相通的。」李冰說。

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以推動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為抓手,廣州推動世界五百強和多個大型國企來到畢節。雪松班、廣汽班、廣鐵班等校企共建的「訂單班」如雨後春筍般建成。

校企共建的「訂單班」如雨後春筍般建成。

目前,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共建精準扶貧「訂單班」34個,招收學生1200餘人。

畢節崛起職教城:廣州產業盤活人力資源

廣州港班的故事迅速在烏蒙山腹傳開,訂單班成了貧困地區孩子眼中的「香餑餑」。

改變命運不只是來到廣州的34個孩子,廣州港班還有9個學生由於身體原因沒能到廣州工作,他們大部分選擇繼續升學、讀大專。「如果沒有這個班,孩子們很可能就不讀書。」文江介紹,學生的技術技能和思想觀念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位於烏蒙山腹地的畢節職業技術學院。

「訂單辦班對學校的內涵建設提升了一大步,下一步要申請省級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宣傳部部長郭佳倫表示,落後地區的學校與沿海大企業有實質性合作,貧困山區孩子在家門口讀書就能享受好的資源,學校人才培養模式走出了新路。

敢於嘗「頭啖湯」的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在職教城「火」了,其他學校也開始紛紛「效仿」。

當地學生在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實訓室裡進行實務操作。

如今,廣藥集團、廣州港、廣州地鐵、廣州酒家等10多家國企,雪松集團、廣州谷豐健康、廣州51家庭管家等多家民企來到職教城,與畢節職業技術學院、畢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合作開辦訂單班。目前已有訂單班41個,招生學生1646人,建檔立卡貧困生佔比達56%。

「山海」相連。「訂單班」一方面將廣州的實訓環境和產業理念帶入山區,通過就業幫扶擺脫貧困,另一方面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的人力支持。如此,單向「輸入式」幫扶由此進階為「交響式」互動。

「未來訂單班佔比將達畢節職業教育學院班級總數的50%左右。」畢節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楊慧透露,作為畢節第一所綜合性高職學校,現在的目標是在國內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廣州的職業教育為什麼這麼好?因為那裡有企業作為實踐平臺。」在楊慧看來,曾陷入「越窮越生——越生越墾——越墾越窮」惡性循環怪圈的畢節,正在依託東西部扶貧協作,通過職業教育將人口資源變為人才資源,跳出循環怪圈,邁向發展的廣闊天地。

【採寫】南方日報、南方+記者 李鵬程 馮豔丹 周甫琦

【攝影】南方日報、南方+記者 魯力

【作者】 李鵬程;魯力;馮豔丹;周甫琦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五百裡磅礴烏蒙山,哪兒才是真正的最高峰
    烏蒙山居住著彝族、苗族、回族、布依族、穿青人等數十個民族,民俗和民族文化獨特,甚至是全國唯一。烏蒙山歷史文化悠久,貴州境內的烏蒙山區有幾千年奇蹟一般消失又奇蹟一般進入西南歷史重要地位的夜郎文化。雲南境內的烏蒙山有採礦、冶銅、鑄幣、銅運等連續幾千年影響全國的銅商和銅政文化。還融入了古生物化文化、古人類文化、紅色文化、礦業文化、古城文化。
  • 終要邁過那道坎兒:雲貴川代表談烏蒙山扶貧攻堅
    2011年,國務院批覆《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今年2月,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回良玉在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啟動會上指出,連片特困地區將是我國新時期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回良玉強調,烏蒙山片區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貧困現象複雜、貧困類型綜合,是扶貧攻堅難啃的一塊『硬骨頭』。
  • 烏蒙山片區地球物理調查研究獲新發現
    ◎彭 炎/文記者近日獲悉,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物化探所科研人員自2019年起就在烏蒙山片區及其周邊進行地球物理調查研究,除搜集整理前人獲得的地區地球物理資料外,還在調查區開展了大量地球物理實際測量工作,補全了部分空白區的資料,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發現
  • 解讀長徵(38):毛澤東為何說烏蒙山迴旋戰是個奇蹟
    1936年2月至3月,紅二軍團(總指揮賀龍、政委任弼時)、紅六軍團(總指揮蕭克、政委王震)鑑於繼續在貴州省黔西、大定、畢節活動不利的情況,決定首先轉移到黔南的安順地區創建蘇區。2月27日,紅二、紅六軍團退出畢節,進入烏蒙山區。
  • 抖音烏蒙山連著山外山是什麼歌 奢香夫人歌詞介紹
    抖音烏蒙山連著山外山是什麼歌?其實這首歌是鳳凰傳奇唱的奢香夫人,歌曲非常的震撼,非常有節奏感,氣勢磅礴,也是抖音上非常好聽的歌曲,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詞:張超  曲:張超  編曲:張超  男:落腳河上面崖對崖  威寧草海蕎花盛開  誰把月亮掛天上  照得想說的話  流成海流成海  流成海流成海  女:越過綿綿的高山  越過無盡的滄海  如果期待依然在  總是春暖到花開
  • 今天,高考已經改變不了命運,但它能改變什麼?
    也就是說,過去的高考和高等教育是全方位培養人,培養出來的人還有明確的地方可以施展才華,這樣當然能改變命運,甚至不光是改變個人命運,國家、社會的命運都會被改變。個人自己以為改變了命運,其實就像孫猴子跳不出如來佛手掌心。任你怎麼跳,怎麼在各個領域出類拔萃,相比之前那一代大學生從0到1創建規則,差得太遠了。 那麼高考能改變什麼?
  • 從雲計算談知識改變命運的原因
    產品自身無法修改初試參數,但是可以在運行的過程中修改中間參數。這些中間參數的集合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命運。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命運是可以通過修改參數來發生改變的。對於初始參數不好的人來說,改變命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 灣區50+|大灣區思維:流動性不足 如何破除大灣區的人才困境?
    導語:隨著《關於金融支持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的發布,國家重申了對大灣區發展的承諾。本報告提出的「大灣區思維」,體現了一種務實的態度。建設完全一體化且無障礙的大灣區仍需假以時日,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作者將集中到大灣區發展的三大挑戰上:即如何促進人才、數據和資本的自由流動。
  • [預言大師諾斯特拉達姆斯訊息] 改變命運及撤離到「預備行星」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把握自己的命運,尤其是那些有覺知、有能力的人!至於那些始終拒絕接受我們所講的、執意把頭埋在沙子裡的人,即使得到我們的幫助,也不太可能覺醒過來了。你們這些覺醒者該怎麼做呢?有些事是你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比如讓自己內在處於最佳狀態,一有可能就把聖光-聖愛振動送給人類和眾生。那時你們發散出的振動會大大幫助人們。
  • 動漫中的那些瘋狂科學家,完美詮釋科學改變命運
    他的種種科學研究,可以說改變了整個世界,足以證明他是多麼的變態。他最厲害的就是將穢土轉生這個禁術開發到極致,從死神嘴裡奪食,說實話,修仙小說都不敢這麼寫,而他的弟子兜,更是總結大蛇丸的科學研究,將六道仙人之力都研究透了,將穢土轉生發揚光大,成了第四次忍界大戰中最大的黑手之一。大蛇丸是將科學改變命運這句話發揮到極致的人。
  • 唱《苔》的烏蒙山鄉村教師:教孩子們唱詩歌,給他們心靈脫貧
    在我心中,大山的孩子們也一樣,找到生命的價值,等待綻放出來的時刻,我覺得這個比我們的外表重要」「我們遲早有一天會離開烏蒙山,不能教他們一輩子,起碼要讓孩子們想我的時候,能夠唱出這首詩」說是鄉村教師梁俊選擇了《苔》,不如說是袁枚的《苔》選擇了梁俊。
  • 國社@四川|「80後」VS「90後」 烏蒙山深處一場特殊的扶貧對答
    地處川滇黔交界的三鬥米村所在的烏蒙山片區,貧困面大、程度深、原因複雜,是我國脫貧攻堅難啃的「硬骨頭」。9月16日,《新華每日電訊》刊發文章,記錄了「80後」老奶奶與「90後」老黨員的一場特殊的扶貧對答,給這個深度貧困地區扶貧攻堅戰增添了一段生動有趣的故事。
  • 「知識改變命運」還是「教育使人不被命運所擺布」
    「知識改變命運」還是「教育使人不被命運所擺布」劉雲杉 |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基地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本文原載《探索與爭鳴》2015年第6期【摘要】古典教育的核心是認識自己,現代教育則為改變命運。然而,「教育如何不糟蹋我們」卻是教育思想史中一個核心的質疑。
  • 「知識改變命運」屠嗷嗷一則短片就是最好的見證
    這就是對那些在高考結束之後宣揚知識無用論的人的最好的打臉。知識不僅僅能改變個人的命運,甚至可以推進全人類的發展。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知識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能忽視知識的重要性。只有不斷學習,增長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成就未來。國內外多項研究統計表明,最高學歷群體比高中學歷群體的平均收入高6倍,且每個教育階層都顯示出明顯的級差。
  • 普通人改變命運的秘密
    最近,姜超發了一篇研報廣為流傳,其中大膽預測了普通人改變命運的第八個機會。我看完後忽然感覺打滿了雞血,距離走上人生巔峰不遠了呢……這改變普通人命運的前面7次機遇到底是啥?對於姜超討論的第8次機會,我個人有些不一樣的看法。
  • 《易經》提醒: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是重組自己的信念模式
    我認為,該作者並沒有讀懂《易經》,所以寫此文章,分享我的觀點: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是重組自己的信念模式。1、我不提倡算命,不是因為算命不準,而是因為命運可以改變。《易經》的現狀,是魚目混珠,有少數人精通,有一部分人沉迷,大部分人看不懂。甚至有些人的心態是,拜個師傅,學點技術,然後給別人算命,半懂半猜地忽悠,靠這個賺錢。
  • 星雲大師:改變命運的因素有哪些?
    人一生的境遇,往往由於各種的因素而改變命運。有的人由於一個人而改變命運;有的人為了一塊錢而生命改觀,有的人由於一件事而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甚至為了一句話、一個念頭,使人生有天壤之別的變化。有的忠臣義士,為了報答君主,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改變了自己的一生。譬如戰國時代的豫讓,為了報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吞炭漆身,刺殺趙襄子,最後伏劍自殺,連性命都奉獻了。有些女子,為了自己所鍾情的對象,獻出了一切而遇人不淑,改變命運的例子,古今中外罄竹難書,譬如霍小玉對於李益情有獨鍾,本以為可以白首偕老,卻遭遇到被遺棄的命運。在座的大家,我們不是往往為了某一個人而影響了自己的一生嗎?
  • 光錐之內就是命運,智子改變了命運
    「光錐之內就是命運。」 林格略一思考,讚賞地衝斐茲羅連連點頭,「將軍,這個比喻很好!」「可是智子就能在光錐之外看到錐內發生的事。」「所以智子改變了命運。」斐茲羅感慨地說。光錐光錐簡單解釋就是因為沒有任何東西(包括信息)可以快過光,所以一件事發生後沿著時空畫一個光錐,光錐之外的任何東西都跟光錐裡沒任何關係,光錐外的任何東西也不能觀測到光錐中發生的任何事
  • 看了《烏蒙山下,那一雙雙期盼的眼睛》這篇報告後
    看了《烏蒙山下,那一雙雙期盼的眼睛》這篇報告後,我有著深深的感觸。我們雖然都生長在藍天下,但對於命運的安排,卻是迥然不同。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享受著現代化教學時,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會在幹些什麼呢?
  • 環境改變命運
    16號染色體中部ABCC11基因上第538位鹼基發生基因突變▼◤人類基因示意圖@Wikipedia導致大汗腺分泌減少從而大大降低了國人發育狐臭的比例改變了我們被臭味兒環繞的命運眼觀六路大氣成分的變化改變了太陽到達地球的光量視覺進化所需的外在環境悄然改變那些「先知先覺」的原始動物迅速進化出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