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主席「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詩句對烏蒙山最為著名的潑墨。
烏蒙山是金沙江及北盤江分水嶺。位於滇東高原北部和貴州高原西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是由斷層抬升形成的山地。長250千米,平均海拔約2080米。山間多盆地和深切谷地。喀斯特地貌發育,殘丘峰林、溶蝕窪地、石灰巖溶蝕盆地、灰巖槽狀谷地及溶洞、地下河等廣布。
喀斯特地貌發育,殘丘峰林、溶蝕窪地、石灰巖溶蝕盆地、灰巖槽狀谷地及溶洞、地下河等廣布。有牛欄江、小江、橫江、普渡河、南盤江和北盤江等河流。高峰多,河流多,溶洞多,峽谷多,森林多,地質景觀和生態景觀極為豐富。
烏蒙山居住著彝族、苗族、回族、布依族、穿青人等數十個民族,民俗和民族文化獨特,甚至是全國唯一。烏蒙山歷史文化悠久,貴州境內的烏蒙山區有幾千年奇蹟一般消失又奇蹟一般進入西南歷史重要地位的夜郎文化。雲南境內的烏蒙山有採礦、冶銅、鑄幣、銅運等連續幾千年影響全國的銅商和銅政文化。還融入了古生物化文化、古人類文化、紅色文化、礦業文化、古城文化。構成了烏蒙山極為豐富的旅遊資源。
這樣一座橫亙雲貴二省、縱貫雲貴高原幾千年歷史的烏蒙山脈,主峰在哪兒?

位於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與畢節地區赫章縣珠市鄉交界處的韭菜坪,是烏蒙山在貴州的最高峰,也是貴州省的第一高峰。主峰海拔2900.6米,為貴州省最高峰,夏季涼爽宜人,冬季冰雪盈尺,素有「貴州屋脊」之稱。現在已成為烏蒙山最重要的旅遊景區之一,景區規劃面積26.5平方公裡,由韭菜坪高原風光和巫木屯野狼石林兩個景區及上滿定、大坪子兩個彝族文化獨立景點組成。自然景觀以高原風光為依託,以神奇秀美的夜郎石林石景、草原草場、雲山霧海為特色。人文景觀以獨特的一組文化、歌舞儺戲、節慶活動、民族服飾及民居民俗為主。
藍天白雲下,裸露的石灰巖山體在小草的簇擁下顯得更加巍峨雄偉,放眼四周,烏蒙山連綿起伏,氣勢磅礴,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概。天空藍得出格,雲朵白得出格,空氣清新得出格,泉水甜得出格。因山坡長滿野韭菜而得名,是全國面積最大的野韭菜生長區域,也是全國唯一的野韭菜自然保護區。高峰、野韭菜、石林和民族風情,形成了阿西裡西景區最吸引遊客的外觀欣賞和豐富內涵。

其實,韭菜坪雖因景致而著名,但不是烏蒙山最高峰。烏蒙山脈的最高峰是位於雲南境內會澤和東川地界的牯牛寨,即大海梁子,最高海拔為4017.3米,也是昆明、曲靖境內海拔最高的山峰。
烏蒙山把最美的景致留在這裡,留給鶴立雞群的牯牛寨,自然,一座山的精華和靈氣應該在主峰。因其海拔高,四無遮攔,站在山頂,天氣晴朗,百裡之外,盡收眼底。上世紀80年代東川曾在大牯牛寨建有電視塔,其信號可覆蓋昆明、昭通等地。向南10餘裡是小牯牛寨,海拔3800米,二戰期間,1944年3月24日,一架載有炮彈的美軍C-46-4717大型運輸機在此墜毀。山頂有一自然形成的小湖泊,被稱之為小天池。大牯牛寨和小牯牛寨,互為犄角,從東川方向遠觀,其狀如昂首的牯牛,它巋然屹立,昂首向著蒼天。
攀登牯牛寨是對一個人毅力與體質的考驗,因此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攀登,檢驗著人們堅強的意志和強健的體魄,許多人都懷著「不到山頂非好漢」的意念。到了山頂體驗"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但是,道路險阻,又因空氣稀薄供氧量不足,要注意防範。
大牯牛山不遠處的山麓,就是小江河谷,海拔僅695米,水平距離僅9公裡,相對高差達3300多米,高差之大在全國罕見。
站在山腳下,仰望烏蒙山主峰,大牯牛山垂直陡立,凌空入雲,山角峰如林、刃脊縱橫、峽谷深切、崖壁奇險、陡峭雄奇,氣勢無比磅礴。牯牛寨山峰是典型的立體氣候地區,在此還可以欣賞"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的奇特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