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長徵(38):毛澤東為何說烏蒙山迴旋戰是個奇蹟

2020-12-10 黨史頻道

烏蒙山南北走向,縱越雲貴兩省,海拔2300多米,是金沙江和南北盤江的分水嶺。山高谷深,四處可見懸崖絕壁。山中人煙稀少,氣候惡劣,終日被細雨和濃霧所籠罩,且多瘴疫。冬春之際,山嶺多為冰雪覆蓋,難見天日。紅二、紅六軍團1萬多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以高昂的政治熱情和旺盛的戰鬥意志,進行輾轉千裡的迴旋作戰。

1936年2月至3月,紅二軍團(總指揮賀龍、政委任弼時)、紅六軍團(總指揮蕭克、政委王震)鑑於繼續在貴州省黔西、大定、畢節活動不利的情況,決定首先轉移到黔南的安順地區創建蘇區。2月27日,紅二、紅六軍團退出畢節,進入烏蒙山區。

這時,坐鎮貴陽的顧祝同立即調動萬耀煌、樊嵩甫、郝夢齡3個縱隊從東面追擊紅二、紅六軍團;李覺、郭汝棟2個縱隊堵截紅軍南進安順的道路;雲南軍閥龍雲則將孫渡縱隊放在昭通、鹹寧地區,以防止紅軍進入雲南;川軍也派出十幾個團在川南沿江布防,阻止紅軍入川。

在這樣的形勢下,賀龍提出:「先想法子南去安順,如果不行,乾脆向西,把敵人儘量往西調,我們再往南去。」紅軍決定沿畢節、威寧大道向西前進,以吸引國民黨軍向西,使其疲憊和造成錯覺,爾後選擇有利時機,再突然折向東南去安順地區。3月2日,紅二、紅六軍團進到赫章以東的野馬川地區。這時,國民黨軍李覺、郭汝棟、郝夢齡3個縱隊都已轉到東南,截斷了紅軍去安順的道路。紅軍便改向西進,擬經貴州省威寧以東的媽姑地區折向南行,趕到李、郭兩縱隊前頭,再進入滇東的南北盤江之間地區。4日,紅二、紅六軍團到達媽姑、回水塘地區時,李縱隊已經進到水城、威寧之間,紅軍的南進道路又被截斷。而此時國民黨萬耀煌、樊嵩甫和郝夢齡3個縱隊的追擊也接近了紅軍的後衛,樊嵩甫的先頭部隊竟然已經跑到了紅二、紅六軍團的左前方。

烏蒙山迴旋戰要圖(資料圖)

紅軍立即改變路線,向雲南省奎香、彝良方向急進,造成北渡金沙江的假象,以調動追擊和截擊的國民黨軍向西北方向行動,使其敞開南面或東面的道路。不出所料,「追剿」軍誤認為紅軍要過金沙江,樊、萬、郝3個縱隊急忙轉向西北追擊,川軍也派第123師南出川滇邊之白水江岸牛街地區,以堵住紅二、紅六軍團的去路。8日,紅二、紅六軍團由奎香突然南返,在威寧以北的以則河對國民黨樊縱隊發起反擊,殲其兩個連。看準這個機會,賀龍馬上指揮紅二、紅六軍團東向鎮雄,希望從這裡脫出敵人的包圍。

紅軍從西北突然東去,顧祝同以為紅軍被追得筋疲力盡、走投無路,開始瞎闖了。他命令尾追的3個縱隊全部東進。當賀龍從敵人的兩名逃兵中得知萬耀煌親率其十三師從得章壩向鎮雄追來時,他當機立斷,改變原定計劃,令紅四師速向得章壩方向行動,搶佔交通要道和山頭,封鎖消息,埋伏部隊,打敵個措手不及。「逃跑」的紅軍突然殺了回來,而且一下子衝進了萬耀煌的司令部,是這位縱隊司令萬萬沒有想到的,他的部隊一下子被打亂了,幾乎失去了控制。萬耀煌自己在衛隊護衛之下,衝開一條血路,打馬而逃。由於郝夢齡縱隊拼命趕來援救,紅二、紅六軍團沒能消滅更多的敵人,在伏擊結束後賀龍立即命令紅二、紅六軍團向前急進,擺脫敵人。就是在這次戰鬥中,紅六師第18團政委餘秋裡因掩護團長成本新(後名成鈞)而身負重傷。此後,由於缺醫少藥,部隊又一直處在連續緊張的行軍作戰中,餘秋裡的傷臂遲遲不能痊癒,每天只能用毛巾蘸涼水敷在傷口上鎮痛,跟隨部隊行進。直到走出草地,他才施行了截肢手術。

3月12日晚,紅二、紅六軍團改向西行。13日,在財神塘地區,又同郭汝棟縱隊遭遇。與此同時,郝夢齡、萬耀煌、李覺、樊嵩甫部的5路大軍,分別從北、東、南方向包圍而來,敵越聚越多,包圍越來越緊。紅二、紅六軍團長時間作戰,指戰員都非常疲勞,並且已陷入長不過30裡的狹小地區之內。由於該地地勢極險,加之氣候寒冷,陰雨綿綿,道路泥濘,部隊的機動能力受到嚴重影響。賀龍的腳板底上裂了一寸多長的口子,露出滲血的嫩肉,每邁一步,都疼得全身發抖。一到休息的時候,他就坐在山坡石頭上,給傷裂的腳板抹些油,用火來烤傷口。這種特殊的治傷方法痛得他臉色發白,滿頭大汗,但他緊咬牙關,一聲不響。後來,油用完了,他就直接去燒傷口。

這是紅軍自桑植出發轉移以來,最困難、最危險的時刻。在關鍵時刻,賀龍提出醞釀已久的行動計劃:「現在是時候了,我認為應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從敵人合圍的結合部鑽出去,然後以猛虎掏心的動作開進雲南,捅捅龍雲的老窩。」大家同意賀龍的意見,經過討論,決定從郭汝棟和樊嵩甫兩個縱隊的接合部向西北方向突圍。賀龍強調,他們的接合部雖是個薄弱點,但也要十分小心,秘密突圍。他命令各部隊行動一定要十分隱蔽,不準點火,不準喧叫,馬蹄裹布,不準發出聲音;凌晨從敵夾縫中通過,即使被小股敵人發現也不準打槍,不準撿殲滅小股敵人的便宜,要極迅速地擺脫敵人。根據賀龍的命令,紅二、紅六軍團果斷地選擇從國民黨郭汝棟、樊嵩甫兩個縱隊之間突圍出來,穿過孫渡的防線,進入黔西盤縣一帶。至此,紅二、紅六軍團在烏蒙山輾轉近1個月,完成了迴旋作戰任務,打破了國民黨軍重兵圍殲的計劃。

烏蒙山迴旋戰,是紅二、紅六軍團離開湘鄂川黔根據地以來,處境最危險的一次,紅軍經受了極端嚴重的考驗,全軍上下同甘共苦,以野菜、野果為食,互相鼓勵,互相扶持,克服了很多困難,始終保持了旺盛的戰鬥意志。在軍團領導人出神入化的指揮下,部隊在烏蒙山中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南,一會兒又向西北,拖著敵人輾轉千裡,硬是將十幾萬緊追不捨的敵人遠遠甩開,化險為夷,搞得顧祝同矇頭轉向,拖得萬、樊、郝3個縱隊疲憊不堪。紅軍在一路上還留下了這樣的宣傳標語:「踢死黔軍,踩死川軍,打死滇軍,拖死中央軍」,將苦追而終不得的國民黨軍氣了個半死。

毛澤東曾十分高興地說:「紅二、紅六軍團在烏蒙山打轉轉,不要說敵人,連我們也被你們轉昏了頭。硬是轉出來了嘛!出貴州、過烏江,我們一方面軍付出了大代價,紅二、紅六軍團討了巧,就沒有吃虧。你們l萬人,走過來還是1萬人,沒有蝕本,是個了不起的奇蹟,是一個大經驗,要總結,要大家學習。」

(作者系軍史專家、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員)

相關焦點

  • 長徵展覽現場傳真:穿越時空的精神之旅
    「人們在勝利時認識了毛澤東,在失敗時進一步認識了毛澤東。」講解員介紹說,血的教訓激起紅軍將士對左傾教條主義的憤恨,強烈要求改換領導,端正軍事路線。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連續召開了以遵義會議為代表的一系列會議——     畫照《通道會議》上,毛澤東拍案而起,向左傾路線和洋顧問發出了第一聲「不」。
  • 正確認識長徵與毛澤東的關係
    後來,因為他是中華蘇維埃主席,在軍隊中享有很高威望,才被允許一起長徵。如果他當時也被留下,結果就難以預料了。    有人說,走的前一天晚上,周恩來和毛澤東長談一夜,毛澤東終於同意跟隨中央長徵,為中國共產黨立一大功,如果毛澤東留下,則生命安全難以保證。
  • 五百裡磅礴烏蒙山,哪兒才是真正的最高峰
    氣勢磅礴毛澤東主席「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詩句對烏蒙山最為著名的潑墨。烏蒙山居住著彝族、苗族、回族、布依族、穿青人等數十個民族,民俗和民族文化獨特,甚至是全國唯一。烏蒙山歷史文化悠久,貴州境內的烏蒙山區有幾千年奇蹟一般消失又奇蹟一般進入西南歷史重要地位的夜郎文化。雲南境內的烏蒙山有採礦、冶銅、鑄幣、銅運等連續幾千年影響全國的銅商和銅政文化。還融入了古生物化文化、古人類文化、紅色文化、礦業文化、古城文化。
  • 《戀愛迴旋》:平凡之中的奇蹟
    文/夢裡詩書《戀愛迴旋》的劇情雖難見新穎,但電影以桌球運動為引的主線裡,愛與勵志在詼諧間的交融,卻依舊足以能令人在不經間會心一笑,依舊能令人熱淚盈眶,因為電影所營造的奇蹟並不是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幻夢,而就是讓我們看到了在平凡的生活中,那個固然被生活所困,卻從來不願輸給生活的自己
  • 終要邁過那道坎兒:雲貴川代表談烏蒙山扶貧攻堅
    中國網 傅陽 攝中國網3月13日訊(記者 傅陽)這裡,77年前,紅軍長徵留下千古絕唱,「烏蒙磅礴走泥丸」。這裡,77年後,戰役即將再次打響。而這一次,需要打贏的不再是硝煙瀰漫的殺敵戰場,而是關乎百姓的脫困扶貧。烏蒙山片區地跨雲南、貴州、四川三省,毗鄰片區含38個縣(市、區)。其中,32個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6個省重點縣。
  • 《指點江山》:毛澤東詩詞蘊藏民族擔當和中國夢
    追憶當年黃洋界保衛戰所取得的輝煌勝利,在中國革命的道路上,我們經過了那些最艱難的歷程,在我們面前還有什麼戰勝不了的困難!?詩人以浪漫主義的奇特想像和誇張手法,描寫中國人民的豪情壯志,「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什麼人間奇蹟都可以創造出來,一定能取得最後的勝利,「談笑凱歌還」。
  • 小學語文教案:《長徵》
    小學語文教案:《長徵》     一、詞語積累     1.遠徵:指二萬五千裡長徵。如:為了北上抗日,紅軍從1934年10月開始了史無前例的遠徵。     2.萬水千山:無數的山、無數的水,實指在長徵中遇到的無數艱難困苦。如:紅軍跨越了萬水千山,終於勝利到達了陝北。
  • 80年來外國學者筆下的紅軍長徵
    紅軍行程6000英裡,而希臘人行程僅2000英裡;紅軍徵戰一年,希臘人只有4個月;紅軍在數量上十倍於希臘人。因此,紅軍長徵勝利的歷史意義比色諾芬撤退「不知要大多少倍」。美國作家威廉·莫爾伍德同樣強調,希臘遠徵波斯的大撤退,較之長徵,規模如此之小,所遭受的犧牲和成就的英雄業績如此平常,「簡直不能相提並論」。
  • 辛識平:貿易戰的「迴旋鏢」擊中了誰?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題:貿易戰的「迴旋鏢」擊中了誰?辛識平美國媒體日前刊出一幅新聞漫畫:一個人用力向前扔出一把刻著「貿易戰」字樣的迴旋鏢,扔出之後哼起了小曲,沒想到鏢突然飛回來,猝不及防給自己來了一下。
  • 蔣介石至死不明的真相:紅軍長徵為何不中埋伏?從未破譯紅軍密碼
    原標題:蔣介石至死不明的真相:紅軍長徵為何不中埋伏?從未破譯紅軍密碼   原標題:紅軍長徵為何不中埋伏?蔣介石至死不明真相   國民黨軍從未破譯紅軍密碼   在長徵中進行無線電偵破的無名英雄,除了軍委二局局長曾希聖,還有紅一方面軍的電臺臺長王錚,紅四方面軍的宋侃夫、王子綱等人。紅四方面軍密碼破譯專家蔡威在長徵中帶病工作,被擔架抬出草地時病逝。總司令部的領導人非常傷感地說:「我們失去了一雙寶貴的眼睛。」
  • 《星際戰甲》主機版極品武器鑑賞:步槍迴旋刃
    由完美世界代理的超人氣科幻大作《星際戰甲》warframe 主機版即將於今夏登陸PS4平臺。這款以未來宇宙為背景設定的TPS遊戲,除了傳統的射擊玩法之外,還可以選擇近戰格鬥、暗殺突襲等多種方式對敵人造成致命一擊。
  • 毛澤東的24個驚人預言
    毛澤東1934年12月12日預言   我們不能去湘西鑽口袋   毛澤東是"口袋專家",歷來都是他布下"口袋"讓蔣介石去鑽,他怎麼可能去鑽蔣介石布下的"口袋"呢!劉伯承說:"當時,如果不是毛主席堅決主張改變方針,所剩三萬多紅軍的前途只有毀滅。"
  • 《超越戰爭論》發布:數學原理解讀戰爭理論
    原標題:《超越戰爭論》發布:數學原理解讀戰爭理論   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東方出版社特推出《超越戰爭論——戰爭與和平的數學原理》一書。該書通過全新的科學工具,將戰爭謎底展現在世人面前。
  • 二萬五千裡長徵勝利後,中共險些又開始「第二次長徵」!
    1月的陝北大地,天寒地凍,但當年的毛澤東,心情應該是頗為舒暢的——長徵到達陝北後,之前艱難歲月,終於要告一段落了。很多人都以為,當年紅軍經過二萬五千裡長徵後「勝利到達延安」,其實不然,從長徵勝利到進駐延安的中間,中共中央和紅軍還經歷了一年多異常兇險的時光。幾近山窮水盡,最終柳暗花明。今天,讓我們重溫那段歷史。
  • 外國人看長徵:無可匹敵的英雄主義史詩
    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  題:外國人看長徵:無可匹敵的英雄主義史詩  劉向東、蔡琳琳、李悅  作為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長徵以特有的精神魅力,不僅在中國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成為突破時代和國界的偉大事件,在世界上廣為傳揚,產生了巨大的國際影響。
  • 一篇文章告訴你,什麼是長徵國家文化公園?
    他們是中國工農紅軍,他們艱苦卓絕的萬裡行軍,叫長徵。紅軍在四川多次翻越雪山1935年、1936年,紅軍兩次走過烏蒙山讓我們回看那段歷史。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為突破國民黨的重重「圍剿」,保存有生力量,背負起北上抗日、挽救中華民族的重任,陸續離開革命根據地,踏上了戰略轉移的徵程。
  • 揭秘:中央紅軍長徵為何最終落腳延安?
    1935年9月,長徵途中,在甘肅省哈達鋪鎮郵政代辦所一份兩個月前的大公報上,毛澤東發現了這樣一條消息:陝北「赤匪」劉志丹,正規紅軍五萬人。農婦點了點頭,將一行人請進了家,這個帶頭的人正是毛澤東。農婦將家中僅剩不多的羊肉和蕎面,為毛澤東做了一碗剁蕎面。
  • 從1數到10,用數字來說長徵的故事,保管你能記得住這人間奇蹟!
    筆者費時費力整理了一下,歸納了關於紅軍長徵的一串數字,希望換一種形式,用數字來說長徵,也許更能夠記住這個人間奇蹟。四大紅軍主力參加了長徵:他們是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其中,紅二十五軍走的是另外一條長徵線路,他們從鄂豫皖蘇區出發,一路長徵,並先於其他三個方面軍到達陝北。
  • 毛澤東詩詞中的喜怒哀樂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喜怒哀樂 陸機《文賦》曰:「詩緣情而綺靡。」白居易《與元九書》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詩詞之美,美在深情。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中「問世間情為何物」一句,迷倒了無數人,也難住了無數人。毛澤東一生讀詩、解詩、論詩、賦詩,箇中必有一個「情」字,深邃、豐富、厚重。毛澤東詩詞究竟抒發了一些怎樣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