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正在高速旋轉的巨大黑洞:速度竟達到光速的一半!

2020-12-08 前瞻網

一個正在高速旋轉的巨大黑洞:速度竟達到光速的一半!

 Connor Feng • 2019-01-11 14:07:38 來源:前瞻網 E1275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最近吞噬天體留下的殘骸讓科學家們能夠計算出這個怪物黑洞的旋轉速度,計算結果令人難以置信。

研究小組成員說,這個被稱為ASASSN-14li的巨大黑洞正在以至少50%的光速旋轉。

「這個黑洞的視界大約是地球的300倍大,」該研究的合著者、麻省理工學院的羅恩·雷米勒德在一份聲明中說。(視界相當於黑洞的邊界,一旦進入這個邊界,任何東西,甚至是光,都無法逃脫黑洞的引力控制。)

「但是黑洞的旋轉速度非常快,它可以在大約兩分鐘內就完成一次自轉,而我們的星球自轉需要24小時,」雷米勒德補充說。

  這幅插畫展示了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的區域,一顆恆星離黑洞太近而被撕裂。恆星的一些殘骸被拉進一個明亮x射線圓盤,它們會在那裡先圍繞著黑洞旋轉,然後再越過黑洞視界,越過了黑洞視界之後,任何東西,包括光,都無法逃脫黑洞的引力。這個細長的點描繪了圓盤上的一個明亮區域,這導致了x射線源亮度的產生了定期變化,從而使得科學家可以估計黑洞的自旋速率。來源:Illustration: NASA/CXC/M.Weiss; X-ray: NASA/CXC/MIT/D. Pasham et al: Optical: HST/STScI/I. Arcavi

ASASSN-14li黑洞位於距離地球2.9億光年的星系中心,其質量是太陽的100萬到1000萬倍。所以,它的質量相當於銀河系核心的黑洞,也就是人馬座A*,它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400萬倍。(超大質量黑洞會變得更重;一些黑洞的質量甚至達到了數百億倍太陽質量。

ASASSN-14li黑洞於2014年11月被發現,當時它撕裂了一顆離它太近的恆星。這一戲劇性的事件引發了一道明亮的閃光,被一個名為「全天空超新星自動觀測」(All-Sky Automated Survey for Supernovae,這個黑洞的名字也由此而來)的光學望遠鏡系統發現。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同樣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Dheeraj Pasham領導的一個小組觀察到了來自ASASSN-14li黑洞系統的x射線。研究人員分析了許多儀器收集的數據,其中包括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尼爾·蓋恩斯·斯威夫特太空望遠鏡、以及歐洲航天局的XMM -牛頓衛星所收集的數據。

這些數據集都顯示了一個閃爍現象:ASASSN-14li黑洞的x射線輻射每131秒就會上升和下降一次。研究小組成員說,這個規律的信號很可能是由一團恆星殘骸造成的,它在非常靠近黑洞視界的地方圍繞著黑洞旋轉的。

  科學家們利用NASA的錢德拉(Chandra)和哈勃(Hubble)太空望遠鏡,以及其他儀器,研究了ASASSN-14li的超大質量黑洞系統,並確定了黑洞的自旋速率,這是天文學家一直難以測量的一個基本性質。來源: X-ray: NASA/CXC/MIT/D. Pasham et al: Optical: HST/STScI/I. Arcavi

Pasham在同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可以追蹤這片明亮的x射線區域環繞黑洞的軌跡,這可以讓我們追蹤到圓盤中物質旋轉的速度有多快,這就給了我們關於超大質量黑洞自身自旋速率的信息。」

這種旋轉速度雖然確實是令人印象深刻,但並非史無前例。迄今為止,僅幾個旋轉速率被記錄下來的超大質量黑洞它們的自旋速率都位於這種極端附近,它們的旋轉速度一般在光速的33%到84%之間。

Pasham周三(1月9日)在於西雅圖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AAS)第233次會議上公布了這一新結果,它可以幫助天文學家更好地理解超大質量黑洞如何演化而來。

Pasham說,這些龐然大物可以通過兩種主要方式成長——星系規模的合併,和/或通過穩定地吸收附近較小的物質。一個相對較低的旋轉速率將意味著合併是主要形成因素,因為這些隨機的撞擊很可能不會讓不斷增長的黑洞繼續以相同的方向旋轉。

然而,「如果你有一個快速自旋的超大質量黑洞,這就告訴我們,穩定的吸收物質更可能是主導的形成原因,」Pasham在周三的AAS新聞發布會上說。

這項新研究於周三也在《科學》雜誌的網站上發表。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新發現一個神奇黑洞,其自轉速度竟接近光速!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它由大質量恆星坍塌而成,密度極高,會對周圍的時空產生巨大的影響。在當今的黑洞研究領域,人們通常會使用質量與旋轉兩個基本特徵來描述存在於宇宙中的黑洞,其中針對質量的測量早在數十年前便已經實現,而對於旋轉,即記錄落入黑洞的物質的角動量的工作卻一直被研究人員視為一個難題。
  • 超大質量黑洞自轉速度幾乎達到了光速
    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利用美國宇航局「核星」(NuStar)X射線望遠鏡和歐空局的「XMM-牛頓」X射線望遠鏡,對我們鄰近星系中央的一顆大質量黑洞釋放出的X射線進行了觀測。計算表明,該黑洞邊緣的自轉線速度為29.8萬公裡/秒,幾乎達到了光速!
  • 克爾黑洞是一個巨大的能源寶庫,我們能提取它的旋轉能量
    在黑洞類型中最具有天體意義的就是克爾黑洞了,因為它不僅具有質量還具有角動量,即黑洞是旋轉的。克爾黑洞的視界面和無限紅移面之間存在著一個能層,理論上從能層中提取的能量可以佔到黑洞總質能的29%,因此黑洞是一個巨大的能源寶庫。
  • 科學家首次計算出黑洞自轉速度:光速的22%
    [更多圖片]  科學界通常認為巨大黑洞的自轉速度約為光速的45%,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加藤成晃領導的研究小組經過測算顛覆了這一認識。他們的研究結果發現,黑洞的自轉速度為光速的22%,僅為之前所估計的速度的一半,而且巨大黑洞的自轉速度與小質量黑洞自轉速度沒有差別。  研究小組利用測定氣體向黑洞落下時旋轉氣體圓盤共振現象引起的光速變動新方法,於世界上首次測定出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黑洞的自轉速度。
  • 黑洞邊緣的自轉線速度為29.8萬公裡/秒 幾乎達到光速
    黑洞邊緣的自轉線速度為29.8萬公裡/秒 幾乎達到光速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利用美國宇航局最新發射的「核星」(NuStar)X射線望遠鏡和歐空局的「XMM-牛頓」X射線望遠鏡,對我們鄰近星系中央的一顆大質量黑洞釋放出的X射線進行了觀測。計算表明,該黑洞邊緣的自轉線速度為29.8萬公裡/秒,這幾乎達到了光速!
  • 這就是為什麼黑洞一定以近光速旋轉
    絕大多數恆星的旋轉速度較慢,相比之下,黑洞則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旋轉。聽起來似乎違反常識,但根據物理學定律,情況只能如此。在它們的表面,旋速可達到相對論性速度,即超過光速的50%,不過,中子星並不是宇宙中最緻密的天體,這個頭銜歸黑洞所有。黑洞擁有驚人的引力,甚至連以光速移動的物體也無法逃脫它們的魔爪。 如果將太陽壓進一個半徑只有3公裡的區域,就會變成一個黑洞。角動量守恆意味著黑洞內部的大部分區域會出現劇烈的慣性系拖曳效應,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拖拽空間。
  • 人類能不能利用黑洞達到光速?
    如果我們把這個問題改為,人類能否利用黑洞達到接近光速的速度?那麼答案是:能。  首先,如果一艘飛船一頭扎向黑洞,那麼當飛船接近黑洞表面(視界)的時候,它的重力勢能就完全轉換為動能了,此時它的速度就接近光速了。但我想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因為即使飛船和太空人沒有被黑洞的潮汐力撕碎,飛船進入黑洞之後也會一頭扎向黑洞中心的奇點,非常悲壯地結束整個故事。
  • 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質量是太陽的100萬倍,以50%光速瘋狂旋轉
    黑洞還有一個強大的屬性那就是瘋狂旋轉,不同的黑洞旋轉速度不同,有的甚至能達到99%光速。在2014年11月22日的時候,科學家觀測到宇宙深處傳來一道神秘的閃光。經分析,閃光源自3億光年外一個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質量約為太陽100萬倍)的潮汐撕裂事件。
  • 天文學家測算超大質量黑洞吸積盤,旋速能達到0.7倍光速!
    藉助一項新技術,他們確定了5個吸積盤的旋轉速度,其中一個吸積盤座落於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十字架,它的旋速達到光速的70%。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十字架,是一個類星體巨大的吸積盤從幾十億光年外朝著超大質量黑洞旋轉靠近。對這種現象進行測算將面臨怎樣的難度,我們可想而知。不過,天文學家已經找到了一種解決方案。
  • 接近光速!一個黑洞旋轉的如此之快,幾乎違反了物理學定律
    科學家發現一個黑洞旋轉得如此之快,幾乎違反了物理學定律。黑洞以如此快的速度旋轉,可能會打破物理定律。印度航天局塔塔基礎研究所(TIFR)報告說,銀河系內的一個黑洞旋轉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正在改變它周圍的空間面貌。這個黑洞是在名為4U 1630-47的雙星系統中發現的,它是由印度的AstroSat和美國宇航局的Chandra x射線天文臺發射的x射線發現的。
  • 如何測量黑洞旋轉速度?利用超大質量黑洞撕裂恆星光芒進行探索
    天文學家使用殲滅之星來記錄黑洞的旋轉,被超大質量黑洞撕裂的恆星的光芒使研究人員能夠測量黑洞旋轉的速度。天文學家從一顆碎星的殘骸中發現了一個令人驚奇的長壽命X射線脈衝,這是因為它不可避免地旋入黑洞的嘴附近。
  • 天文學家拍攝到一個以接近光速噴出噴流的黑洞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已經發現一個遙遠的黑洞正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噴射物質。不用擔心,這個怪物離我們大約1萬光年遠。與其說這是一種危險,不如說是一種奇觀。但這是一個充滿科學洞察力的奇觀。我知道你可能在想什麼。
  • 天文學家拍攝到一個以接近光速噴出噴流的黑洞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已經發現一個遙遠的黑洞正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噴射物質。不用擔心,這個怪物離我們大約1萬光年遠。與其說這是一種危險,不如說是一種奇觀。這個特殊的黑洞被命名為MAXI J1820+070。它是一個恆星質量的黑洞,大約是太陽質量的8倍。它有一個朋友,一個伴星。但是這個伴星不是另一個黑洞,它是一顆恆星。「伴星」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一半。所以兩者的關係很清楚: 質量更大的黑洞主宰著它的恆星伴星。
  • 速度達到光速8%,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快恆星,就在超級黑洞旁邊
    為了免於被黑洞吞噬,S2必須保持極高的速度。根據計算,它的公轉線速度接近每秒9000公裡,也就是達到了光速的3%。由於過於接近黑洞,移動速度又快,因此科學家們在觀測它的時候付出了很多的努力。S62比S2更靠近人馬座A*,最近的時候距離這個黑洞僅24億公裡,比天王星和太陽的距離還要近。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給它提供了驚人的公轉速度,竟然可以達到每秒20000公裡的速度,也就是約等於光速的6.7%,將恆星移動速度的紀錄整整翻了一倍還不止!憑藉著這樣的驚人速度,它僅僅需要9.9年的時間就可以公轉一圈。
  • 宇宙最詭異恆星,正在飛離銀河系,黑洞卻一直在阻攔
    指的是一類速度很高的恆星,高到能夠脫離銀河系引力的束縛,未來將飛出我們的銀河系。自2005年天文學家發現了第一顆超高速恆星以來,迄今為止共發現了約20多顆超高速恆星正在逃離銀河系,而且科學家相信,銀河系中還存在超過1000顆這樣的超高速恆星。2019年7月發現的S5-HVS1,是迄今為止探測到的正在飛離銀河系的速度最快的恆星。
  • 黑洞逃逸速度是不是比光速還快?
    ,它的引力非常強大,使得視界內逃逸速度超過光速。不但掉入黑洞的物體逃不出,連物體上的光也逃不出,所謂視界就是光都不能跑出來的區域邊界,我們是看不到黑洞內部的。因此從定義上可知黑洞就是逃逸速度大於光速的天體。所以答案就是黑洞的逃逸速度確實比光速還快。但是宇宙中信息和能量傳遞的最高速度是光速,超光速是不存在的。因而什麼也逃不出黑洞。從這個角度講,黑洞是不存在逃逸速度的,存在的只是一個數值。
  • 科學家首次計算出黑洞的自轉速度
    科學界通常認為巨大黑洞的自轉速度約為光速的45%,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加藤成晃領導的研究小組經過測算顛覆了這一認識。他們的研究結果發現,黑洞的自轉速度為光速的22%,僅為之前所估計的速度的一半,而且巨大黑洞的自轉速度與小質量黑洞自轉速度沒有差別。
  • M87星系黑洞向外噴射相對論物質流,其速度超過99%倍光速
    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照片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晚9時許,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了第一個黑洞的照片。該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它的核心區域存在一個陰影,周圍環繞一個新月狀光環。
  • 旋轉木馬邊緣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動,上面的時間會不會停止?
    如果旋轉木馬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旋轉,那麼對旋轉木馬上的人來說,時間似乎會變慢。當旋轉木馬的騎士們注視著旋轉的世界時,日子過得很快。所以旋轉木馬上的人比旋轉木馬下面的人衰老得慢。這將創造一個時間機器,讓旋轉木馬上的乘客可以進入未來。看看狹義相對論是如何運作的。從實際意義上講,這種想法存在問題,因為旋轉木馬會產生離心力。當今存在的一些最快的旋轉物體是高速飛輪。
  •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嗎?有四種速度比光速還要快
    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有質量的物體在宇宙中的速度只能無限接近光速而無法達到,更無法超越。如果物體的速度被限制在了光速以內,那人類能夠探索的星空就非常有限了,我們將永遠不可能探索銀河系,探索整個宇宙。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人類發展太空科技還有什麼意義?那麼光速真的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