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風暴》如何炸中環 警匪片變災難片

2021-01-21 網易娛樂

2013-12-12 11:38:19 來源: 網易娛樂

舉報

劉德華主演的警匪大片《風暴》即將於12月12日在內地公映,影片最大的賣點用導演袁錦麟的話說,就是「炸到飛砂走石的城市戰爭」,而這其中最震撼的就是炸掉整個香港中環的一幕。


《風暴》城市戰爭製作特輯

劉德華主演的警匪大片《風暴》即將於12月12日在內地公映,影片最大的賣點用導演袁錦麟的話說,就是「炸到飛砂走石的城市戰爭」,而這其中最震撼的就是炸掉整個香港中環的一幕。(文/大K姐)

中環怎麼炸:巨資搭建1:1實景 然後再炸了它

《風暴》最大的賣點,就是從頭到尾的狂轟濫炸,號稱「100分鐘打不停」的影片分分鐘都是槍林彈雨、飛沙走石的路子,劉德華多次強調前面的重型武器對決拍攝光子彈就用了20000多顆,然而比起結尾炸到城市塌陷的中環大爆炸,前面兩萬子彈的城市槍戰只能算是個鋪墊。



袁錦麟無奈表示:因為整個場面爆炸太厲害了,都沒有人來投廣告。

此前觀眾見過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道路開裂,城市塌陷電影,莫過於《2012》中在大陸板塊撞擊下扭曲掉的洛杉磯,而《風暴》雖然只是拍天然氣管道爆炸,卻也掀翻了整個中環,搞的跟世界末日一樣。今年《2012》導演的新作《驚天危機》上映時,有中國媒體曾在採訪中問:會不會去中國「炸」一座地標建築?導演的回答是:我在洛杉磯的影棚和電腦前就能炸掉世界上任何一座地標建築。相比之下,中國的特效水平顯然落後一點,縱然《風暴》的導演袁錦麟算是有著深厚的特效功底,但依然逃不出在特效場面拍攝上的用起了「蠻力」——為了拍攝炸掉香港中環的戲份,《風暴》劇組搭了一座1:1的中環,然後,又把它炸了。

導演袁錦麟表示,為了把中環大爆炸拍出「寬敞」感,他們用了差不多1200個實景鏡頭來展現香港縱橫交錯的街道,密集的高樓,和擁擠的大街上布滿的巴士、的士、轎車、警車。而結尾天然氣管道被炸掉後產生的地陷,效果,則是在現場搭了一個大概5米高,20幾米長的高臺,高臺上面又做了很多地洞,演員就在布滿地洞的高臺上跑,再通過特效將中環的街景合成,呈現出現在看到的災難性場面。


《風暴》劇組搭了一座1:1的中環,然後,又把它炸了。

炸到毀滅性的地步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這部純粹的現代戲連一個植入廣告都拉不到了,袁錦麟無奈表示:「因為整個場面爆炸太厲害了,都沒有人來投廣告,不是我們不想植入,而是根本沒人來投。」當然這種無奈,同時也帶著一點炫耀,畢竟《風暴》在特效場面上的大膽嘗試和實現的技術性突破,得到了很多業內人士的認可。

為什麼要炸中環:不為劇情需要 只為「炸出港片新格局」

悍匪只有五六個,警察卻有一大幫,敵方帶著價值幾百萬美金的重型武裝和警察作戰,大反派到最後倒地的一刻還不忘把地下煤氣管道炸掉,掀翻整個中環…小夥伴兒們不禁要問:搶個銀行而已,有必要搞成這樣嗎?袁錦麟導演解釋說,港片歷史上警匪題材佔了大半,但大多數都是在鬧市打上兩發子彈就跑去郊區或者倉庫裡單挑,於是為了開創「香港警匪片新格局」,第一次拍電影的袁錦麟便在劉德華的慫恿下拍起了「格局很大」的城市戰爭。


《風暴》在城市中開戰。

於是,我們看到了電影中每一條路線都預先經過精確計算和嚴格排練過的街頭槍戰,看到了重型武裝的狂轟濫炸,看到了完全坍塌的香港中環。袁錦麟曾甚至為了追求「讓觀眾在香港逛街的時候發現每條街都和電影中演的一模一樣」而精確地研究和還原了作戰線路,每場爆炸戲和槍戰戲都要在鬧市經過嚴謹的排練才開拍,這樣的要求無疑大大增加了拍攝周期和成本。縱然是一心想拍「城市戰爭」的袁錦麟,也沒想過最後要炸到這麼大。影片的另一位投資人劉德華老闆卻對此相當堅持,他說:「我從沒見到香港拍過3D的警匪片,這回見《風暴》有這麼多動作場面,還包括很多爆破戲,我就決定利用現在的新技術,讓我們的警匪片得以展現新的創意,而這對我們的觀眾來說,也肯定是看警匪片多年來的一次驚喜體驗。有些人會問有那個必要嗎,我覺得不是必要,但我們應該要去做。」

這意味著大爆炸和3D都並非為了劇情,而是為了「炸出港片新格局」的更高使命,雖然現在我們還不知道這個巨資砸出來的「創新」是否能讓觀眾為其買單,但至少讓華語電影的特效技術又邁進了一小步。

導演「愛炸」有淵源:陳木勝御用編劇+特效公司經理

《風暴》的爆炸場面之大,災難程度之高,讓導演袁錦麟從不知名的電影幕後,一躍成為了「新銳導演」。在做導演之前,袁錦麟身上有兩個關鍵詞:陳木勝和特效公司。他是陳木勝的御用編劇,同時還是資深的電影特技指導,這已經足以證明袁錦麟「愛炸」絕非偶然。翻開他和陳木勝的合作史,我們不難發現袁錦麟與陳木勝在創作路線上如出一轍。《風暴》中對大街小巷的狂轟濫炸,我們在陳木勝導演的《保持通話》中見過;而蓋一座中環用來炸,則和陳木勝在《新少林寺》中「蓋一座少林寺用來炸」的做法非常類似。此次,「愛炸二人組」的新作品檔期趕在了一起,我們更能從陳木勝《掃毒》中的泰國販毒組織直升機武裝部隊,和《風暴》中百餘槍枝掀中環的場面中,看到二人創作思路的雷同。

當然,袁錦麟不避諱人們談論他與陳木勝的「爆破癖」,並且非常開心的表示:「《風暴》炸到這個程度,下次只能拍真正的戰爭片了。」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掃毒VS風暴:香港警匪片大火拼
    他們在電影中都很奇葩,他們的出現使得劇情峰迴路轉,他們都是港產片的「黑馬」!兩位可謂香港影壇配樂界的傑出人物,《掃毒》陳光榮,《風暴》金培達,前者和劉偉強麥兆輝合作居多,搞過無間道,配樂經典。後者和陳可辛合作頗多,得過柏林銀熊獎,頂呱呱。如果再加多黃英華,黎允文等配樂大師,他們的配樂靈感融入到影片中,警匪片不用愁。
  • 劉德華演《風暴》希望更壞一點
    定於12月12日上映的警匪動作電影《風暴》昨日在京試映,劉德華扮演的「漸變式反派」呂明哲和片尾摧毀中環的大場面堪稱該片的兩大看點。《風暴》導演袁錦麟接受採訪時透露,他正是憑著逐漸變壞的呂明哲這個角色打動了劉德華,而劉德華還主動要求把角色寫得「更壞一點」。  經常自嘲是「偶像」的劉德華其實也演過反派,例如《無間道》、《門徒》。只不過劉德華以前演反派,一出場就被打上了「反派」的標籤,而且最後都會死掉,但《風暴》的呂明哲卻是個漸變式反派,並且好好地活到了最後。
  • Z影談23 香港警匪片成為脫韁的野馬?
    Z影談23 香港警匪片成為脫韁的野馬?  我們先來說說《風暴》。這是一部由劉德華主演的警匪片,其中的大場面非常之多,中環大爆炸的場面堪稱香港警匪片的一絕。這部影片從開始到結尾,光是槍戰動作場面就佔據了三分之一還多。幾乎可以說是從頭打到尾,但是故事的框架卻太散,有的時候幾乎是為了槍戰而槍戰。觀眾想看的警匪片不僅僅是槍戰以及大場面,深刻的人物刻畫才是原本香港警匪片的重點,如果說是為了拼大場面,那麼好萊塢的大場面可是厲害多了。
  • 《風暴》劉德華越演越壞 當父親後拍戲依然拼命
    《風暴》劇照 劉德華真實玩命吊炸天《風暴》劇照 劉德華真實玩命吊炸天  戲外:  劉德華要把電影越拍越貴  這次《風暴》影片由3D形式呈現。至於3D效果究竟有無必要?袁錦麟坦言,拍3D警匪片在國外也很少,也是一種挑戰。  袁錦麟表示有信心將動作警匪片推向新的領域。
  • 《風暴》劉德華主動當壞人 導演稱姚晨不是花瓶
    搜狐娛樂訊(馬嫚麗/文 遠輝/視頻)由劉德華、姚晨、林家棟主演的港產警匪片《風暴》將於12月12日全國公映。昨天下午,影片在京舉行媒體看片會,新人導演袁錦麟和本片監製江志強亮相,並接受採訪。
  • "正宗"災難片 吳彥祖聯手巴特勒對抗《全球風暴》
    "正宗"災難片 吳彥祖聯手巴特勒對抗《全球風暴》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期間,片方在社交平臺發起隨手拍氣象奇觀贏電影周邊的福利活動,觀眾踴躍參與分享作品,精彩紛呈為年度災難巨製預熱。今日片方也發布30秒預告,曝光更多精彩畫面。 《全球風暴》由經典科幻災難大片《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製片人迪安·德夫林(Dean  Devlin)傾力打造,講述發生在未來的氣象災難。
  • 災難片《全球風暴》怎麼會有票房慘敗的結局呢?
    大製作災難片也是如此,憑藉過硬的實力,票房幾乎橫掃整個世界。可是現在怎麼不靈了呢?我們看《全球風暴》的口碑,豆瓣僅僅6.3分,也就剛剛及格而已。什麼意思呢?不叫好。我們再看票房,北美肯定是撲街了,內地上映至今,也就4億出頭。什麼意思呢?不叫座。
  • 《全球風暴》這類只會炫技的災難片會被淘汰
    副總統想上位,僱傭黑客黑進「荷蘭男孩」,肆意製造自然災害,並嫁禍於總統,幸虧服務於白宮的一對戀人,及時發現了陰謀,並在地球全面陷於「地質風暴」的最後一秒,重啟了系統,挽救了人類。這種編劇套路,觀眾已經在《白宮陷落》、《倫敦陷落》等各種「陷落」電影裡看得太多。既然超級密碼只有總統才有,那麼副總統是如何做到控制「荷蘭男孩」如同操作自家電腦那樣輕鬆的?
  • 劉德華主演的《風暴》,為抓罪犯不擇手段,算不算好警察?
    就好比,如何界定一個好警察,這個話題在很多警匪片裡會有不同的答案,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的,國產還是進口的。成龍的經典代表作《警察故事》裡,他應該算一個好警察了吧?但他經常太個人英雄主義,置個人生死於不顧,同時也經常置公共財產而不顧,更經常讓她的女朋友置身危險之中,等等,缺點無數。【《功夫》裡的臺詞:好打不是罪過來的!】
  • 劇情2小時,特效5分鐘,災難片我只服《全球風暴》
    影片成功將瑪雅人預言與災難元素相結合,吊足了觀眾胃口。電影由災難片大師——羅蘭·艾默裡奇指導。導演不再局限於上一次的玩雪(電影《後天》),這次更是將火山、地震、海嘯、等眾多元素玩了個遍!好萊塢對災難片的打造情有獨鍾,從單一的地球自髮式到後來多重的「人為誘發」災難電影。《全球風暴》就是這樣一部「人為引發」的災難片。全球風暴:天災人禍暴擊地球,英雄神勇逆天反轉。
  • 《風暴》中的劉德華是誰?
    《風暴》上映後,看到劉德華接受媒體的訪談,有段說他如何教導新人導演袁錦鱗,其中有一場戲是劉德華飾演的警察,抱著線人垂死的女兒送往醫院,為了渲染這種悲壯的情緒,需要拍攝許多外景鏡頭。劉德華說他當時考慮到車裡有小女孩,最好先把小女孩的戲份拍完再去拍攝外面的鏡頭,結果導演一直拍外景,拍來拍去就是不拍人。
  • 冰封海嘯輪番上演災難片《全球風暴》定檔(圖)
    新報訊【記者 張鋼】華納兄弟出品的災難科幻片
  • 人類在災難面前是脆弱渺小的,災難需要警示推薦一些好看的災難片
    電影種類繁多,體裁多樣,而災難片很多人都喜歡看,觀看災難片它那緊張刺激感能讓人腎上腺素飆升,還有在災難中人類情感的表現讓人動容。災難片它以恐怖、驚慌、悽慘的情節刺激著人們的神經,讓欣賞的人們震撼,深入心靈。對於災難,2020年伊始不僅在中國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陰影下,全球全球都發生了數件災難大事件,病毒爆發、禽流感、地震、火災等等。
  • 《全球風暴》上映期延至12.26 災難片的滿漢全席
    《全球風暴》上映期延至12.26 災難片的滿漢全席 《全球風暴》秘鑰將延期至12月26日,相信這對此前錯過了這部「災難片的滿漢全席」的觀眾來說,是一大好消息。《全球風暴》打造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視聽盛宴,各類氣象災難肆虐全球的場景如同世界末日,極致震撼又驚心動魄。
  • 《風暴》特輯迎聖誕 劉德華耍寶姚晨"豁出去"
    《風暴》特輯迎聖誕 劉德華耍寶姚晨"豁出去"   由劉德華與江志強擔任聯合出品人及監製,袁錦麟執導,集合劉德華、姚晨、林家棟、胡軍和呂良偉等陣容攜手打造的首部3D警匪動作巨製《風暴》,自今年「雙12」賀歲檔公映以來,不僅先後成為首日及首周票房最高
  • 《風暴》發爆笑特輯 劉德華耍寶姚晨「豁出去」
    >呂良偉等陣容攜手打造的首部3D警匪動作巨製《風暴》,自今年「雙12」賀歲檔公映以來,不僅先後成為首日及首周票房最高,及過億和過兩億票房速度最快的華語警匪片.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2日,《風暴》累計票房已達2.72億,具體數字仍待官方進一步統計公布,但成績上無疑已往3億大關穩步前進。
  • 冷門災難片《不懼風暴》,倔強的老大爺和龍捲風正面硬剛
    由史蒂文·奎裡執導的、偽紀錄片形式的災難片《不懼風暴》正是取景於此。龍捲風這種危害性極強的自然災害,建築被波及到往往損失慘重,人體被吸進去更是不死也殘。在那些常年遭受龍捲侵襲的地區,人們總是「談風色變」。但也有人從中嗅到商機。在從未親眼見過龍捲風的「好奇寶寶」來看,龍捲風的威脅太過遙遠,倒更像座稀奇壯麗的「景觀」,好奇心滿滿。
  • 史上驚心動魄的十大災難片
    據說,要抗拒這種對災難的恐怖情緒,握著伴侶的手,安全地躲進沙發裡,一起看上一套經典的災難片,倒不失為一種理想的發洩和疏導的方式呢。   在電影的歷史長廊上,曾經有不少驚心動魄,又啟發人心的優秀災難片,影片所描述的在災難中凸顯的人性和真善美的本質,總令我們印象深刻,回味無窮。本文就帶大家依照上映的新舊次序,一起來回憶一下,全球最令人驚心動魄的十大災難電影吧。  1.
  • 聊聊災難電影:人們為什麼會去體驗銀幕上的風暴?
    雖然那個時候還沒有災難片這種分類,但是如果要強行扯上關係的,這種3D膠片拍攝的立體影片可以算是災難片鼻祖了吧。  從《後天》震撼人心的畫面開始,到大後天、大大後天(誤),再到可能是災難片巔峰的《2012》,有了3D特效輔助的災難電影,已經用了一千零一種方式毀滅地球了——被冰凍的、被火烤的、被太陽風暴刮成灰的。這種題材幾乎是每年都會有那麼幾個例子,這還不包括外星人來襲、地球裂開、巨大機器人跟怪獸打拳擊什麼的。
  • 看了35部災難片,絕命逃亡35次
    想像一下,當你穿越到了一個災難片的劇情當中,你該如何應對《全球風暴》裡,當全人類都在面臨著「地質風暴」的威脅時,你只能等著天氣衛星「荷蘭男孩」被重啟;剛上映的《恐襲波士頓》則告訴我們,好像遠離人群也是個避險的辦法(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