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柳永秋季離開汴京者只有兩次:一次是少年遠遊時,一次是慶曆四年自蘇州赴成都經汴京時。但慶曆四年為西行,而詞中謂「波急隋堤遠」顯然為南行之證,據此,知此詞寫於柳永少年遠遊江浙時的第二年春天。柳永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迷神引·紅板橋頭秋光暮注釋:
紅板橋頭秋光暮。淡月映煙方煦(xù)。寒溪蘸(zhàn)碧,繞垂楊路。重(chóng)分飛,攜縴手、淚如雨。波急隋(suí)堤遠,片帆舉。倏(shū)忽年華改,向期阻。紅板橋頭秋天的夜晚。月色映著淡淡的霧氣。堤邊垂柳映照在水中,顯出一片碧色。重新回憶起當初分別時的情景,拉起妻子的手,淚水不停的流下來。水中波浪很急隋堤很遠,船帆舉起來。時光過得很快,怎奈歸期被阻隔。紅板橋:有泛指和專指,泛指謂紅色欄杆之橋,專指則謂汴京順天門外之板橋。從詞中所寫,知其為專指。秋光暮:秋天的夜晚。煙:霧氣。煦:溫暖;暖和。寒溪蘸碧:寒冷的溪水如同蘸了染料一樣清澈。寒:微微的秋寒。垂楊:即垂柳,古人將楊柳混稱,故云。重分飛:重新回憶起當初分別時的情景。分飛,分別。隋堤:汴河大堤,因築於隋代,故名。倏忽:忽然,時間過得很快。向期阻:怎奈歸期卻被阻隔。向,怎向。
時覺春殘,漸漸飄花絮。好夕良天長孤負。洞房閒掩,小屏空、無心覷(qù)。指歸雲,仙鄉杳、在何處。遙夜香衾(qīn)暖,算誰與。知他深深約,記得否。現在春天快過去了,漸漸的飄起了柳絮。美好的光景總是無心欣賞。房門虛掩,空有小屏,卻無心去看。歸心似箭,但戀人在何處呢?漫漫長夜香被很暖,但誰能與共呢?與他深切的約定,他還記得嗎?花絮:柳絮。孤負:辜負。孤,古同「辜」。小屏:即小屏風,室內陳設物,亦有置於炕頭者,謂之炕屏,能映人影。仙鄉:仙人所居處,借稱所愛者的居處。遙夜:長夜。
柳永的主要作品有:雨霖鈴·寒蟬悽切、望海潮·東南形勝、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迷神引·一葉扁舟輕帆卷、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定風波·佇立長堤、傾杯·凍水消痕、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定風波·自春來、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鶴沖天·黃金榜上、少年遊·參差煙樹灞陵橋、戚氏·晚秋天、安公子·遠岸收殘雨、歸朝歡·別岸扁舟三兩隻、卜算子慢·江楓漸老、玉蝴蝶·望處雨收雲斷、採蓮令·月華收、鳳銜杯·追悔當初孤深願、望遠行·繡幃睡起、臨江仙引·上國、尾犯·夜雨滴空階、徵部樂·雅歡幽會、醉蓬萊·漸亭皋葉下、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紅窗迥·小園東、惜春郎·玉肌瓊豔新妝飾、滿朝歡·花隔銅壺、竹馬子·登孤壘荒涼等。
《迷神引·紅板橋頭秋光暮》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