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動物長什麼樣?

2021-03-04 雙語外刊閱讀早點

The Brookesia nana, an ultra-compact chameleon, is tiny enough to perch comfortably on a fingertip.

超小型變色龍Brookesia nana非常小,小到可以舒適地棲息在指尖上。

PARIS (AFP) - Scientists have identified Earth's smallest known reptile, warning at the same time that sustained destruction of forests in northern Madagascar threatens its survival.

巴黎(法新社)--科學家已經確認了地球上已知的最小的爬行動物,同時警告說,馬達加斯加北部森林的持續破壞威脅到它的生存。

Tiny enough to perch comfortably on a fingertip, the ultra-compact chameleon - dubbed Brookesia nana - has the same proportions and world-weary expression as its larger cousins around the world.

小到可以舒適地棲息在指尖上的超緊湊變色龍-被稱為Brookesia nana-與世界各地較大的表親有著相同的比例和厭世表情。

"We discovered it in the mountains of northern of Madagascar," Frank Glaw, curator of herpetology at the Bavarian State Collection of Zoology, told AFP in an interview.

巴伐利亞州立動物博物館的爬行動物學館長弗蘭克·格勞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說:「我們在馬達加斯加北部的山區發現了它。」

A joint expedition in 2012 of German and Malagasy scientists did not know whether the two specimens collected - one female and one male - were adults until much later, he explained.

他解釋說,2012年由德國和馬達加斯加科學家組成的聯合考察隊直到很久以後才知道收集到的兩個樣本-一雌一雄-是否是成年個體。

"We found out that the female had eggs in her body, and that the male had large genitals, so it was clear that they were adults."

「我們發現雌性的身體裡有卵子,而雄性的生殖器很大,所以很明顯它們是成年個體。」

Exceptionally large genitals, it turned out, accounting for nearly 20 per cent of its body size, Glaw and colleagues reported in the journal Scientific Reports.

格勞和他的同事在《科學報告》雜誌上報導,結果發現,它的生殖器非常大,佔其身體大小的近20%。

The male's body - about the size of a peanut - was 13.5 millimetres long (half an inch), with the tail adding another nine millimetres.

雄性的身體-大約花生大小-有13.5毫米長(半英寸),尾巴又增加了9毫米。

By contrast, the female measured 29 mm from its nose to the tip of its tail.

相比之下,雌性從鼻子到尾巴尖端的長度為29毫米。

The pair remain the only specimens of the species ever found.

這兩個物種仍然是目前發現的該物種中僅有的兩個樣本。

Islands connected long ago to neighbouring continents are known for miniaturised versions of animals that crossed ephemeral land bridges, a phenomenon known as "island dwarfism".

很久以前與鄰近大陸相連的島嶼,以穿越短暫的大陸橋的動物的微型版本而聞名,這種現象被稱為「島嶼矮化」。

"There are numerous extremely miniaturised vertebrates in Madagascar, including the smallest primates and some of the smallest frogs in the world," said co-author Andolalao Rakotoarison of the University of Antananarivo in Madagascar.

「馬達加斯加有許多極其小型化的脊椎動物,包括世界上最小的靈長類動物和一些最小的青蛙,」馬達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學的合著者安多拉勞·阿庫圖阿里森(Andolalao Rakotoarison)說。

But the "island effect" does not apply to B. nana, which lives exclusively in mountainous regions some 1,300 metres (4,200 feet) above sea level, the researchers concluded.

但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種「島嶼效應」並不適用於短尾藻,它只生活在海拔1300米(4200英尺)的山區。

"We have no good explanation as to why this species is so small," said Glaw.

格勞說:「對於為什麼這個物種這麼小,我們沒有很好的解釋。」

What scientists do know is that the diminutive reptiles are likely teetering on the edge of extinction, even i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for Nature (IUCN) - keepers of the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 has yet to do an assessment.

科學家們所知道的是,這種迷你的爬行動物很可能正徘徊在滅絕的邊緣,即使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單的守護者-還沒有對其生存概率進行評估。

"Habitat destruction is the biggest threat to the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of Madagascar," said Glaw.

格勞說:「棲息地的破壞是馬達加斯加兩棲和爬行動物面臨的最大威脅。」

"Maybe in the future it will be climate change, but for now it is deforestation." Since the mid-20th century, Madagascar has lost about 45 per cent of its forest cover.

「也許未來會是氣候變化,但目前是森林砍伐。」自20世紀中葉以來,馬達加斯加的森林覆蓋率已下降約45%。

B. nana and another mini-chameleon discovered by Glaw and his colleagues on a small island off the coast of Madagascar are especially vulnerable because their range is so small.

格勞和他的同事們在馬達加斯加海岸外的一個小島上發現的B.nana和另一種迷你變色龍特別容易受到攻擊,因為它們的活動範圍太小了。

Brookesia micra lives on less than two square kilometres," Glaw explained.

Brookesia Micra生活在不到兩平方公裡的土地上,「Glaw解釋說。

"One big catastrophic event - a forest fire - and the population might be lost very quickly."

「一場重大的災難性事件--森林大火--人口可能很快就會消失。」

Madagascar in a global "biodiversity hotspot", accounting for five percent of the world's unique plant and animal species.

馬達加斯加位於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佔世界獨特動植物物種的百分之五。

The island nation has one of the highest rates of poverty in the world, and lacks resources for conservation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這個島國是世界上貧困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缺乏保護和自然資源管理的資源。

World's tiniest reptile found in Madagascar

相關焦點

  • 2.1億年前的海生爬行動物長什麼樣?
    中國化石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具大量古生物資源大國之一。在雲貴高原的三疊紀地層中,海生爬行動物化石異常豐富,是全球侏羅紀之前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代表性產地。
  • 微型貓咪品種排行榜,來看看世界上最小的貓咪長什麼樣?
    讓我們看看世界上最小的貓咪長什麼樣?第一種:黑足貓黑足貓是非洲南部特有的物種,只生活在開闊的矮草棲息地、乾旱稀樹草原、卡魯灌木叢和半荒漠。黑足貓的名字來源於它們足底有黑色的印記。黑足貓是野生貓科動物中個頭最小的種類之一。
  • 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
    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所以,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因此,揚子鱷對於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研究古地質學和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意義。中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
  • 世界吉尼斯之最:世界上最大的洋蔥,「最黑」的女性長什麼樣?
    世界上最大的洋蔥:「最黑」的女人長什麼樣?第二,嘴裡叼著最多葡萄的人,往嘴裡塞葡萄最多的人是來自印度班加羅爾的43歲的吉拉姆,在一次表演中,他在一分鐘內吞下了79顆葡萄,從而創造了嘴裡含葡萄最多的金氏世界紀錄。第三項,最大的大拇指,他的拇指和成年人的手掌一般大,事實上,他剛養了巨齒鯊,結果,他左手的大拇指有25釐米長,這樣的一個特徵自然會給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而且一個聲音也為它切除了,祝他早日康復。
  • 揚子鱷,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
    揚子鱷(學名:Alligator sinensis)或稱作鼉(tuó), 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揚子鱷的食量很大,能把吸收的營養物質大量地貯存在體內,因為它就有很強的耐飢能力,可以渡過漫長的冬眠期,因此揚子鱷可長時間不吃東西它是一種現存鱷類中體型很小、行動最遲鈍、性情最溫馴的鱷類。
  • 世界上最黑的物質長什麼樣?竟比煤炭還黑?看完長知識了
    世界上最黑的物質長什麼樣?竟比煤炭還黑?看完長知識了說起黑色的物質,首先人們肯定會想到煤炭或者是墨水,但是這些還不是極致的黑,我們眼睛看到了黑,都是通過光線的折射形成的。只要不看到光我們就看到的便是黑色,黑色能夠吸收光線的顏色,當它吸收光線的比率越高,顏色就越深。
  • 世界上最可怕的爬行動物,可狩獵大型動物,鱷魚蟒蛇都得靠邊站
    世界上最可怕的爬行動物,可狩獵大型動物,鱷魚蟒蛇都得靠邊站提起鱷魚蟒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們是非常可怕的冷血爬行動物。體型龐大攻擊力極強一旦被它們盯上很難逃生。不過有一種生物卻比鱷魚和蟒蛇更加的可怕,即使是鱷魚蟒蛇遇到它們都得靠邊站,到底是什麼生物呢?
  • 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小的樹棲翼龍
    森林翼龍的體型嬌小,翼展僅25cm,大致相當於一隻燕子或麻雀大小,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翼龍化石之一。在此之前,科學家僅僅在德國發現過一件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翼龍化石(翼展約18cm)。雖然新的翼龍看上去如此弱小,全然看不出空中霸主的風採,但是科學家卻認為,它們是那些體型巨大的進步的鳥掌翼龍類的祖先類群。
  • 鱗甲有靈-什麼是爬行動物?
    中生代時,爬行動物的種類和數量達到鼎盛時期,佔據著生物圈的各個生態位,很多種類還發展為令人難以置信的巨大體型。不過,大約在6500萬年前,地球經歷了一系列地質氣候變化,在受到外來天體撞擊、溫度劇變、地殼活動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爬行動物家族開始日漸衰頹,不僅種類、數量大幅減少,在個體大小上也逐漸向小發展。
  • 壁虎就像爬行動物世界的倉鼠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寵物是壁虎,壁虎就像爬行動物世界的倉鼠; 他們很可愛,比較好照顧,並且他們非常適合初學者的寵物。但是,在將寵物帶回家之前,了解照顧寵物的正確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掌握壁虎壁虎是手工大小的蜥蜴,也是爬行動物世界的一大成功故事。
  • 海南島13種兩棲爬行動物屬世界特有種
    新華網海口1月5日電(王英誠莊斐)位於中國陸地最南端的海南島又被譽為「兩棲爬行動物天堂」,這裡生活著30多種兩棲動物、100多種爬行動物,其中13種兩棲爬行動物是全世界僅見於海南的特有種。  據介紹,海南島的熱帶山地雨林目前仍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區之一,並與世界各地熱帶森林中的植物種類多樣性基本相近,這裡的氣候、地理條件十分適合兩棲爬行動物的生活。  據統計,海南島目前發現的兩棲動物有39種,爬行動物104種。
  • 如何照顧和餵養蠑螈這類爬行動物
    如果寵物超過一周不吃東西,帶它去獸醫那裡檢查,但或多或少,你可以設定一個固定的時間表,每周至少三兩次餵食,幼蠑螈需要你大量的搗碎和切片幫助,以便它們能夠相應地消化食物,即使是成年蠑螈也無法管理大量食物,確保你把每樣東西都放在小份的,但要全份的,蠑螈不像貓或狗,它們沒有嗅出的能力來幫助它們輕易地發現地面上的食物。
  • 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爬行動物,吃海龜就是嘎嘣脆,曾有食人記錄!
    鱷魚是一種十分兇猛的動物,在溼地食物鏈中它位於最高層次,是與恐龍同一時代的動物,也是迄今生存著的最原始動物之一,除此之外它還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活化石」之一,不過鱷魚也有很多種類,兇猛程度也各不一樣,今天小編要說這種鱷魚卻是極為兇猛。
  •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地球上從沒有任何生物能像爬行動物一樣,一度稱霸整個海陸空世界。它們曾統治地球長達數億年之久,不料卻於「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中慘遭滅頂之災,僅剩一些小型且堅強的爬行動物存活至今——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有三分之一的爬行動物被登記為易危、瀕危,甚至極度瀕危。
  • 在恐龍出現之前,地球上的生物是什麼樣子?
    很久以前,恐龍在地球上漫遊,它們生活,它們捕食,它們殺戮,它們統治。然後地球被一顆和羅德島差不多大的小行星擊中,恐龍滅絕了,哺乳動物崛起,人類隨之出現。然而,在恐龍統治地球之前,地球是什麼樣子?在本章節中,我們將探索在恐龍主宰地球之前,那些統治地球的奇特物種,我們將遇到巨型昆蟲和可怕的節肢動物以及一些人類最早的親戚。
  • 世界上最小的貓咪:體型只有樹葉那麼大,脾氣可比獅子大得多了
    現在有絕大部分的人都會養寵物,其中貓貓、狗狗是最常見的,但也不乏寵物鴨、兔子、荷蘭豬、小倉鼠、香豬等等的存在。而且小編相信有一些沒有養寵物的人肯定不是不愛它們,而是迫於種種原因的驅使沒能養而已。小動物、小寵物們無疑是世界上最可愛的生物了,那小編今天想和大家介紹的這種動物,它蠻特別的,是目前世界上現存體積最小的貓咪,那麼它究竟是什麼樣的呢?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
  • 海南周刊 |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地球上從沒有任何生物能像爬行動物一樣,一度稱霸整個海陸空世界。它們曾統治地球長達數億年之久,不料卻於「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中慘遭滅頂之災,僅剩一些小型且堅強的爬行動物存活至今——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有三分之一的爬行動物被登記為易危、瀕危,甚至極度瀕危。
  • 海南周刊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地球上從沒有任何生物能像爬行動物一樣,一度稱霸整個海陸空世界。它們曾統治地球長達數億年之久,不料卻於「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中慘遭滅頂之災,僅剩一些小型且堅強的爬行動物存活至今——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有三分之一的爬行動物被登記為易危、瀕危,甚至極度瀕危。
  • 爬行動物之王 世界各地的超巨型蟒蛇(組圖)
    第1頁:爬行動物之王 世界各地的超巨型蟒蛇(組圖) 第2頁:爬行動物之王 世界各地的超巨型蟒蛇(組圖) 第3頁:爬行動物之王 世界各地的超巨型蟒蛇(組圖) 第4頁:爬行動物之王 世界各地的超巨型蟒蛇(組圖) 第5頁:爬行動物之王 世界各地的超巨型蟒蛇(組圖)
  • 《時代周刊》評選的「世界上最性感的沙灘」長什麼樣?
    確實,在海水裡遊泳、嬉戲,或者只是在海灘上曬曬日光浴,可以讓人暫時忘掉瑣事,享受一個悠閒的假期。世界各地的海灘大都由黃沙或者白沙組成。如果海灘鋪滿了粉紅色的沙粒,是不是會讓人感到超級夢幻?世上還真有一些天然就充滿浪漫風情的粉紅沙灘。不過提到「粉紅沙灘」,人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位於巴哈馬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