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年,承載著一家人的願望,也承載著商業人的願景。農曆新年的腳步逐漸臨近,北京市場的春節保供也拉開大幕,採購、分揀、打包、運輸、檢測、消殺、配送……無數人雷打不動地堅守陣地,又如同螺絲釘一樣嚴絲合縫地互相配合。北京商報記者多路走訪,將餐飲、超市、物流、商場、電商等諸多業態臺前幕後的零散畫面,拼集成一張保供北京市場的大圖。我們將看到:為了餐桌上熱氣騰騰的一日三餐,京城裡的商業人不敢懈怠,殫精竭慮地綢繆規劃。
連夜排隊進京、溝通產地提早發貨、派車輛出京交接貨物……為了能讓蔬菜水果少一秒鐘、一分鐘的停留,零售企業打起十二分精神早做準備,他們早早支付款項,採用分階段備貨,甚至提前招募配送人手。當下,企業多渠道組織貨源,從源頭到倉儲、物流等各個環節進行調整,並保持機動,以確保首都市場供應一應俱全。餐桌上每道飯菜的背後,藏著北京商業人奔波的身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不讓蔬菜滯留檢查站
加速疏通擁堵
凌晨1點,當北京內環路都不再擁堵的時候,進京檢查站卻成為了繁忙路段。車水馬龍的車輛大軍裡,數輛運送蔬菜水果進京的貨運車輛尤為顯眼。
「以前拉著蔬菜進京基本上半天就可以,但最近這幾天就得要十幾個小時。」物美集團物流中心南皋庫果蔬高級經理彭春強對近來進京的時間有些頭疼。他向北京商報記者舉例,往常從山東壽光到北京需要7個小時左右,最近延長到了13-14個小時。
作為物美物流中心南皋庫的主要負責人,彭春強每天的首要任務就是按時、按量將新鮮的果蔬配送到朝陽、昌平、東西城等區域門店,以保證門店正常的銷售。最近幾天,貨物滯留在高速檢查站給彭春強的工作帶來了挑戰。他明白,如果不能及時將新鮮果蔬配送到門店,那麼將會引起商品價格上漲、消費者搶購等一連串反應。
如果滯留檢查站時間過長且持續多日,註定導致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價格出現上漲。北京作為農產品輸入型城市,大部分零售企業同彭春強一樣,對蔬菜進京的擁堵情況有些頭疼。
不過,各方均在加速疏通擁堵,力求讓進京的蔬菜有條暢通無阻的「綠色通道」。針對生鮮滯留檢查站等問題,北京市相關部門迅速反應。據了解,北京市在提高通行效率、優化管理服務、延伸核酸檢測以及加強市場供應和價格監測及政府企業儲備等方面做出了相關部署,確保首都市場供應穩定。
為了保證民生貨物的順利進京,北京零售企業多渠道組織貨源,從源頭到倉儲、物流等各個環節進行調整,確保首都市場供應。縮短「通關時間」是不少零售企業現階段的頭等大事,第一時間配送到門店,保證市場供應極為首要。
山東滕州基地直採的120噸大白菜運抵物美物流中心南皋庫
單車載運30噸蔬菜,
預估需求提前發車
「針對檢查站擁堵的情況,我們會根據大數據,將明天的需求量預估出來,提前和產地溝通進行提早發貨,將滯留在檢查站的時間預留出來。」彭春強介紹,在物流配送方面,要求供應商從源頭開始做好保障,從產地直接到北京,第一站必須到物美物流中心。現在每天到達物美南皋庫的貨運有20多輛,基本上每車都運載了30-35噸生鮮蔬菜。
超市發、華冠方面則派出了自己的物流車提前到高速服務區或者臨近的區縣等候,與前來送貨的供應商進行貨物交接,前者再將商品轉運到自己的車上回拉。華冠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運輸生鮮,每天大概有四輛大型廂貨去河北完成貨物交接的轉運工作,日均接貨量2030噸。」
除了在供應量上有保證外,確保生鮮商品的新鮮度也極為重要。彭春強表示,在極寒天氣下長時間停留,為了保障商品不被凍傷,將蔬菜運送到廂式保溫車前,物美就要求產地加蓋棉被為生鮮商品保溫。
蔬菜、水果等日常所需的商品,極為嬌貴,多一分的停留不但影響上架銷售時間,更會讓品質和新鮮度大打折扣。一系列的應急部署落實到位後,生產生活物資進京通關速度加快,北京市場的供應逐步回暖,生活必需品供應量也恢復到正常水平。數據顯示,北京七大批發市場的蔬菜上市量已經恢復到常態供應的80%以上。10家重點批發市場和大型連鎖超市的米麵油購銷穩定,商業庫存充足。
供貨量增加30%
未雨綢繆保供穩價
春節臨近,在京過年的倡議提上日程,兩相情況疊加勢必進一步提升北京消費市場的需求。不過,經歷過2020年初疫情的考驗,北京商業企業在防疫保供上經驗充足,多數已開始未雨綢繆確保春節供應。
華冠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華冠根據商品耐儲存及周轉情況,分階段備貨,確保商品品質和供應充足。對於可以存儲的生鮮類商品,發揮全國基地直採優勢,採用買斷式和預付款模式,提前壓貨,確保價格的穩定和貨量的保障。「商品配送方面,華冠自有的物流中心和配送車是基本保障,另外為應對兩節保障,還與第三方公司籤訂了服務協議,確保物流方面的支撐。」上述負責人說。
物美集團新聞發言人許麗娜表示,針對即將到來的春節,物美開啟了「儲備」模式,加大產量供應,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物美會做好各類商品的儲備工作,保證節日供應,預計春節期間增加30%左右的供貨量。
另外,除了零售企業外,一些連鎖餐飲企業也在多舉措進行保供工作。為了保證門店服務供應,南城香已經從多渠道增加備貨量,還調整了原有的食材到店配送模式,從每天固定時間配送,改為一天多次,保證食材的新鮮度。海底撈則針對物資供應設置了應急啟動機制,在全國五大區域設24個倉,讓各個倉之間形成聯動,以最大限度滿足門店需求。同時,海底撈門店物資採用多供應商供應機制,保證區域供應穩定。
與此同時,盒馬、每日優鮮等一些新零售、生鮮電商企業已經開始招聘員工,增加配送員的數量,以此來應對較為集中的線上配送需求。
記者丨趙述評 趙馳 郭繽璐
編輯丨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