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3月8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二十五場新聞發布會。焦作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介紹焦作市最新疫情防控情況。
焦作連續20天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零新增」
在新聞發布會上,徐衣顯首先通報了焦作疫情防控的最新形勢:截止3月7日24時,全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2例(其中孟州市、博愛縣、中站區「零確診」),累計治癒31例、死亡1例(83歲,兒子、兒媳與武漢人有密切接觸史為確診病例,老人有基礎性疾病,入院後省、市專家組多次會診,實施救治,但終因基礎性疾病、機體免疫力低下等原因不幸去世)。
連續20天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零新增」,實現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三清零」,醫護「零感染」。
徐衣顯表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危機,是一次嚴峻複雜的大考驗。全市各級黨組織帶領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頑強拼搏,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日夜奮戰,黨政機關同志、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堅守崗位、日夜值守,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社會各界竭盡所能、捐款捐物,人民群眾同心同德、守望相助,為疫情防控貢獻了偉大力量。
在這場人民戰爭中,廣大人民群眾自覺遵守防控指令,不聚會、少出門、戴口罩,及時發現和報告了許多未掌握的人員信息;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創造出諸多完善群防群控體系的好經驗、好做法,中國「硬核」驚豔世界,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戰勝疫情的根本力量。
累計排查湖北來焦人員13592人 落實隔離管控措施
徐衣顯表示說,我們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結合自身實際,堅持以「外控輸入、內防擴散」為重點,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在嚴格管控防輸入方面,疫情防控初期,按照「一斷三不斷」原則,加強對道路交通的管控,在高速公路出口、省界路口、幹線公路路口設立檢測卡點322個,對外來車輛人員嚴格登記、規範檢測、科學消毒,分類施策、一人一檔,加強動態跟蹤管控,累計檢測人員27萬人次,堅決守住了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目前,累計排查湖北來焦人員13592人、外省(不含湖北)來焦人員17481人、境外及港澳臺來焦人員251人,全部落實了隔離管控措施,最大程度切斷疫情傳播鏈條。
從1月22日開始,關閉了雲臺山、神農山、青天河等30家焦作A級景區,關閉了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電影院、商場、網吧、社會教育培訓機構等,停運省市際客運,取締所有活禽交易市場、交易點,取消大型群眾性活動43場次。
確定市級定點醫院1家、縣級定點醫院6家,隔離病房260間、病床480張,組建市級救治專家組,堅持中西醫結合,一人一案、精準救治,努力提高救治能力和治癒比率、降低病死率。
2月27日,實現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雙清零」。同時,加強醫護人員保障,做到防護設備配置、防護措施落實、補助津貼發放「三必須、三到位」,確保醫護人員「零感染」。尤其是對焦作援鄂救助志願隊醫護人員,時刻關注牽掛,注重人文關懷,解決家庭生活實際困難,讓前線「戰士」無後顧之憂。
累計發放各類補助救助資金6730萬元
面對基層防控物資匱乏難題,焦作市按照「救治必保、一線確保」的原則,科學統籌防疫物資管理發放、加速組織生產、想法設法外購等,堅決保障了醫護人員物資供應,確保滿足設卡站點、排查防控等一線人員需要。
全面推行社區統一代購代送、定時定點配送等做法,讓群眾不出小區也能方便購物,滿足生活所需。尤其是對居家隔離人員,全面做好隨訪以及生活物資代買、日常事項代辦等服務工作,增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確保隔離人員正常生活。
面對春節特殊節點、防控特殊形勢,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積極組織蔬菜等副食品生產,強化農超對接、農批對接、社區直供,暢通生產、流通、銷售等各環節,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充足供應、價格穩定。
截至目前,全市糧、油、肉、蛋、奶、蔬菜等價格始終保持穩定,未出現缺貨斷貨、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問題。同時,推動商店超市在室外空氣流通下開展經營銷售,減少了傳染風險、供給了必需品。
做好低保家庭、困難職工等特殊群體保障工作,累計發放各類補助救助資金6730萬元,做到了應幫盡幫、應救盡救、應保盡保。針對排查出的外地人員滯留焦作、無處落腳問題,指定酒店作為外來人員定點接待賓館,讓外地滯留人員在焦作有了一個「安心、放心、舒適」的「家」,讓他們感受到了質樸、厚道、溫暖的「焦作溫度」。
累計復工復產規上工業企業1017家,復工率92.4%
面對疫情的衝擊和影響,焦作堅持「一手牽兩頭」,變壓力為動力,化被動為主動,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提前安排布置復工復產、重大謀劃、項目建設等工作,疫情防控期間涉及公共事業運行、疫情防控和群眾生活等領域的企業不停產、不限產,重點項目優先保障。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成立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專班,建立重點企業運行監測、企業復工復產協調推進和日報告等制度,出臺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平穩發展26條、促進企業復工復產19條、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21條、促進建築和房地產業平穩發展20條等一攬子「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解決企業用工、資金等難題,加快推進復工復產。
截止3月7日,累計復工復產規上工業企業1017家,復工率92.4%(剔除因階段性生產、環保管控等原因,實際開工率97%),基本實現應復盡復、應開盡開。
加強項目謀劃推進,始終把項目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鄭焦一體化、「兩山兩拳」等重大戰略機遇,聚焦產業轉型、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等領域,謀劃實施重大項目1625個,總投資7507億元。
同時,加快項目建設,續建項目趕進度、新建項目促開工、前期項目抓手續,做到項目建設「不斷線」。3月3日,全市集中開工了112個、總投資483億元的重大項目。創新方式招商引資。
我們以疫情倒逼為契機,以「雲」為媒、以「網」為橋,採取「線上招商」「線上洽談」等新模式,與廣大客商「屏對屏」交流、「心連心」洽談,做到招商信息「不封閉」、招商工作「不停步」、招商任務「不打折」,成功舉辦了「雲招商」推介會、「視頻+」籤約會等系列活動,累計籤約項目52個、總投資66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