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進2S9「秋牡丹」自行迫榴炮 蘇聯學習法國的經典案例

2020-12-05 hawk26講武堂

今天讓我們跟隨攝影師的鏡頭,在俄羅斯國家軍事歷史博物館參觀。這次要介紹的是俄軍現役的2S9「秋牡丹(Nona)」120mm自行迫榴炮,採用BMD傘兵戰車加長型底盤,每側負重輪從五個增加到六個,從結構上分為駕駛指揮艙、戰鬥艙和動力艙。配備一門2A60型120mm後膛裝填迫榴炮,可以直射或曲射,最大射速6~8發/分。

1954年,法國MO-120-RT-61型120mm迫擊炮開始列裝,很多西方國家紛紛採購。這種迫擊炮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線膛身管,極大提升了精度、射程和威力。蘇聯對這種先進的迫擊炮非常重視,並搞到樣品送交中央精密機械工程研究院進行測試。經過測試發現,這種迫擊炮彈通過旋轉來穩定,去掉了普通迫擊炮彈不具備殺傷力的尾翼,改變炮彈線型,120mm迫擊炮彈相當於普通152mm迫擊炮彈的威力。

中央精密機械工程研究院通過深入研究發現,法國線膛迫擊炮也存在著缺點。裝填時必須將炮彈彈帶上的刻痕對準炮管的膛線,影響了裝填速度。於是蘇聯炮兵專家決定獨闢蹊徑,採用常規的後膛裝填方式。在空降兵馬爾格洛夫將軍的推動下,2S2「紫羅蘭」進行了改裝,將2A32型122mm榴彈炮更換成D-64型120mm後膛迫擊炮。由此誕生了「924工程」,這是蘇聯120mm自行迫榴炮的首次嘗試。

然而,2S2沒有最終服役,因為BMD-1的底盤無法承受122mm榴彈炮的後坐力,2S2的失敗直接導致「924工程」的下馬。然而,蘇聯設計師並沒有放棄120mm迫榴炮的嘗試,在BTR-D傘兵輸送車的底盤上加裝了一座配備2A51M型120mm後膛迫擊炮的炮塔。這座炮塔可向左右旋轉35°,如果切換手動操作可以旋轉360°。

1981年,2S9「秋牡丹」開始正式列裝蘇軍部隊。在曲射模式下,可以發射任何型號的120mm迫擊炮彈。直射模式可以發射特殊的破甲彈或高爆榴彈,打擊敵方裝甲目標或土木工事。

博物館中的2S9進行了無害化處理,炮管內焊了一截鋼管,使之不能再發射炮彈。如果需要恢復發射能力,需要更換炮管。2S9戰鬥全重8.8噸,空投時重量為8.2噸,車組4人,鋁裝甲,最厚16mm,發動機功率240馬力,最大速度60千米/小時,浮渡速度9千米/小時,續航距離500千米。可攜帶40發炮彈,空投時車內只能攜帶25發炮彈。

站在車頂,可以看到炮塔之前車體中央為駕駛員,左側為車長。

駕駛系統採用傳統的操縱杆,前方有儀錶盤。

駕駛員右側的操縱杆。

駕駛員前面有三個潛望鏡,用來提供必要視野。

駕駛員左側的控制面板。

車長位於駕駛員左後方,有兩個潛望鏡和一個周視潛望鏡。

周視潛望鏡旁邊的控制開關。

車長左側是電臺。

駕駛員的右後方是彈藥架。

站在炮塔頂部向後,可以看到車頂有兩個半圓形艙蓋,炮長位於炮塔的左側,而裝填手在右側。

炮長站位,配備周視瞄準鏡和直射瞄準鏡。右側黃色的是2A51M主炮。底板上可以看到放倒的車長座椅靠背。

2A51M採用螺式炮閂,從結構上類似榴彈炮,但膛壓較小,結構比較單薄。炮塔右側內部安裝兩個壓縮氣瓶,用來吹除身管內的殘餘氣體。

裝填手位置,這裡設備較為簡單。

2S9「秋牡丹」的成功,帶動了牽引式迫榴炮的列裝。2B16牽引式迫榴炮,綽號「秋牡丹-K(Nona-K)」。

相關焦點

  • 遊擊隊的剋星2S9秋牡丹120毫米自行迫擊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71期
    今天的主角是2S9「秋牡丹」120毫米自行迫擊炮。 那麼,2S9「秋牡丹」120毫米自行迫擊炮的出現是順理成章的。 它是一種比較新式的武器,在1981年才第一次出現,主要用於蘇聯空降部隊,生產超過1000輛。
  • 秋牡丹
    秋牡丹並不是秋天的牡丹,它其實是一種銀蓮花屬的植物。你想像的秋天牡丹應該是這樣的。
  • 炮王之爭:美軍新一代超級榴彈炮,射程100公裡,火力碾壓俄羅斯
    這麼多年來美軍還在使用M109系列的改進型,和中國的05A式、德國PZH-2000等世界名炮相比,美國的自行榴彈炮完全處於劣勢,美軍研發新型自行榴彈炮的呼聲越來越響。近日,美國在馬裡蘭州測試了一門新型自行榴彈炮,這款被稱為ERCA(增程自行榴彈炮)在測試裡擊中了65公裡之外的目標,這比現役的M106A6最遠才30公裡的射程,高出足足一倍有餘。
  • 本草物語——秋牡丹·不是秋天的牡丹
    還有漫山遍野正開放的花,比如秋牡丹,一個花開的很精緻的小可愛。  秋牡丹開花很是小巧精緻,原產自我國。也有人叫它野棉花、土牡丹、秋明菊。秋牡丹可不是秋天的牡丹,雖然花名為秋牡丹,但是與牡丹卻相差很遠。牡丹的花瓣非常的大,但這種花的花瓣非常的小巧可愛,讓人看著就會不由自主的喜歡。也許是因為它的花和牡丹一樣漂亮惹人愛,又是在秋天開放,所以這麼叫的吧。   秋牡丹的花語是淡淡的愛。據說有一對相互喜歡的情侶,在一段相遇時光之後,快速的就墜入了愛河。
  • 春牡丹與秋牡丹,娥皇女英的並蒂人生
    它們是「春牡丹」與「秋牡丹」。春牡丹,是採摘於春茶季的白牡丹。它芽頭秀長,葉片細窄,梗略短。顏色以綠白二色為主。秋牡丹,是採摘於秋茶季的白牡丹。它芽頭細瘦,葉片略寬,梗略長。顏色以軍綠+磚紅+白色+土黃色為主。
  • 蘇軍二戰最簡單粗暴的KSP-76自行反坦克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4期
    蘇軍二戰最簡單粗暴的KSP-76自行反坦克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4期今天的主角非常有意思,KSP-76自行反坦克炮。這是蘇軍在二戰中拍腦袋的作品,今天看起來頗為有趣。二戰初期,蘇軍被德軍閃電戰打的丟盔棄甲,損失數百萬部隊和大量武器裝備。蘇軍尤其頭疼的是德軍裝甲部隊,一旦突破就很難攔截住它們。
  • 揭秘你所不知道的秋牡丹
    另外,老牌的龍頭企業中的一部分,也有少量製作秋牡丹,但產量真是非常非常之少,可能就一百斤都不到的樣子。而無論是方大師還是龍頭企業的秋牡丹,都不是一般人可以窺見,一般人可以喝得起,所以,秋牡丹,在那個時代世上難尋。幾乎沒有人聽過秋牡丹的名字。
  • 中國無後坐力炮發展簡史:美國師傅領進門 蘇聯師傅搬石頭砸了腳
    ,其實本人在2017年9月17日《多用途才是王道:給中國120mm火箭筒找個接班人》一文中已經闡述過這方面的觀點。除了破甲彈之外,M18無後坐力炮還配備了殺傷榴彈、燃燒煙霧彈和榴霰彈。M18射速可達8發/分鐘,遠遠超過60mm的「巴祖卡」和88.9mm的「超級巴祖卡」。
  • 白牡丹列傳:白茶春牡丹和秋牡丹,究竟有哪些不同?
    春牡丹與秋牡丹的不同一:採摘時間春牡丹,在白茶裡屬於白牡丹品類,是採摘自春茶季的白牡丹。秋牡丹,在白茶裡屬於白牡丹品類,是採摘自秋茶季的白牡丹。從品類上來說,她們倆是同一品類。秋牡丹,每年大約在寒露節時期開始採摘。故民間又稱「寒露牡丹」。秋牡丹的採摘時間,可以算做是一年當中第二晚的。倒數第一晚的,是寒露壽眉,它比秋牡丹晚三五天。到了寒露節,秋季就算正式結束了。
  • 秋牡丹種植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下邊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秋牡丹的種植方式及保養方法。  1、自然環境  秋牡丹喜清涼乾躁的自然環境,耐低溫、耐乾旱、、不耐熱。喜愛在濃厚、排水管道優良的砂類粉土生長發育,宜種植在地形稍高的部位,防止存水。
  • 《魔獸世界》熟透的蓮榴獲取攻略大全 9.0穆厄扎拉boss怎麼打
    導 讀 魔獸世界9.0穆厄扎拉boss怎麼打?
  • 花語代表著生命、期待和淡淡的愛 秋牡丹
    秋牡丹,也叫野棉花、吹牡丹、土牡丹、秋明菊、貴船菊。秋牡丹(學名:Anemone hupehensis Lem. var.japonica (Thunb.)秋牡丹的生長習性秋牡丹原產自我國的中部地區,它喜歡溫暖溼潤並且光照充足的環境,比較耐寒,但是怕高溫,夏季的時候要適當的降溫養護。秋牡丹可以耐半陰,但是在養殖的時候不能太過乾旱。養殖秋牡丹,要求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
  • 春天開花的秋牡丹,花朵長得像迷你的罌粟花
    有一種早春開花的植物,但是名字卻是叫「秋牡丹」,是不是感覺非常奇怪呢?它是一種非常靚麗迷人的花卉,第一次看到它的花朵,我就想起了罌粟花,它的花朵看起來有像虞美人,有人也叫它「矮種銀蓮花」傳說它的花朵需要風吹才能開花。
  • 菏澤牡丹闖出「國際範」
    據了解,我市有確切牡丹出口的歷史可以上溯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1963年,原菏澤縣趙樓公社趙樓大隊特產隊向朝鮮出口牡丹2000株、向蘇聯出口3000株,品種包括趙粉、葛巾紫、胡紅、紫二喬、藍田玉等數十個品種。經過一代代菏澤牡丹專家和花農的艱苦努力,牡丹出口對菏澤整個牡丹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動作用。牡丹是吉祥、富貴、和平、友誼的象徵,為不少國家人民所喜愛。
  • 05式155榴彈炮一炮糊臉,能炸碎M1A2坦克嗎?那要看什麼姿勢
    05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是目前中國陸軍性能最好、口徑最大、射程最遠的履帶式自行火炮,能夠打擊數十公裡距離上的目標,是集團軍遠程作戰的主要火力之一。不過,05式在近距離直瞄射擊打坦克也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