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liàng]御[yà]之。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liàng]將之。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liàng]成之。
鵲,俗稱喜鵲,雀形目,鴉科。棲息地多樣,適應能力強,常出沒於人類活動區,營巢於高樹。秋冬季節聚集活動,當成群時叫聲噪雜。喜鵲,在我國是吉祥的象徵。
鳩,古人以鳩泛指幾種鳥類,不同的詩篇各有所指。在這裡,是指俗稱布穀鳥的杜鵑,古稱鳩[shijiu]。其顯著特點是雙音節叫聲,並把卵產於別的鳥巢中。
維,語氣助詞。
鵲有巢,比喻男子已組建家室。鳩居之,指鳩不築巢,居鵲之巢。
居,住,侵佔。方,通「放」,佔據。盈,充滿。
之子,這個人。歸,歸宿。女子以嫁往夫家為她的歸宿。之子于歸,指出嫁。
百兩,百輛車,比喻多。兩,通「輛」。
御,通「迓」,迎接。將,送,一解為護衛、保護。成,迎送成禮、完成婚事。
『詩經故事』
話說在周代時,不同姓的諸侯間常相互配婚,婚禮場面往往十分壯觀盛大。男方備車百輛前往迎娶,女方也出車百輛予以歡送。這篇《鵲巢》就是描寫貴族宏大婚慶場面的詩。且看——
鵲兒早早築好了巢,鳩前來住裡面;這個女子出嫁了,夫家備車百輛來迎娶。
鵲兒早早築好了巢,鳩藉機來佔用;這個女子出嫁了,娘家出車百輛做護送。
鵲兒早早築好了巢,鳩飛來佔裡面;這個女子出嫁了,百輛車子來促成。
不難想像,這是作者在參加貴族婚禮時,或者於偶然間遇見如此盛大的婚禮場面時,即興而發。
詩的結構簡單劃一,畫面感清晰,僅以百輛車子便烘託出一個熱鬧壯觀的婚慶場面。之所以有如此效果,全在聽眾與讀者的想像;而我們的想像力之強大往往僅起於一條具有奇特效果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