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北極永凍層又縮小了,可能會引發病毒危機!

2021-01-19 健康圈一圈

地球是一個美麗的生態星球,表面有著非常溫暖的適宜環境,而生命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夠穩定適宜的快速發展。雖然地球普遍是一個溫暖的環境,但並不表示著地球就沒有特別寒冷的地方。

事實上,地球的兩極仍然是比較寒冷的地方,這兩個地方數千萬年以來,一直都是被冰雪覆蓋。基本算得上是地球最寒冷的兩個區域,寒冷的環境讓大部分的生物都無法生存。當然,南北極也並不是沒有生物存在,同樣有比較稀少的一些生物喜歡在寒冷的南北極生存,比如南極的企鵝,北極的北極熊等。

本來像南北極這樣的寒冷地區應該是地球上比較不錯的兩塊淨土,可是當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大量溫室氣體的不斷排放,讓地球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全球的溫度也在不斷上升。

不斷升高的環境溫度同樣影響著南北極的溫度,過去稱之為人類禁區的南北極,現在已經不再那麼寒冷,那裡不僅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科考站,而且每年夏季的時候,會有不少人前往南北極旅遊。原來的寒冷禁區如今人煙是越來越多。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南北極溫度的不斷上升,是一件大好事情,我們終於可以走進南北極去旅遊觀光,去觀看那些可愛的企鵝以及其它的動物。要知道在過去,由於南北極非常寒冷,人類想要進入其中探索是要冒很大的風險,弄不好就是有進無出,直接被凍成冰雕。

可現在那裡的溫度也在上升,尤其是每年的南北及夏季到來之後,溫度也上升了不少,而且冰川融化也形成了美麗的河流,還有綠色也越來越多。這樣的景象對於遊客來說那是一個美的體驗,可是對於科學家來說,這可不是一個好現象,心裡充滿了擔憂。

科學家對於南北極的擔憂可不僅僅是隨著氣溫的不斷上升,冰川的不斷融化,更重要的還是擔憂那些永久凍土層的不斷融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南北極都有永久凍土的存在,尤其是北極的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更是世界聞名。

永凍層又稱永久凍土或多年凍土層,是指持續多年凍結的土石層。可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凍結,稱活動層,又稱冰融層;下層常年處在凍結狀態,稱永凍層或多年凍層。它們一般出現在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

能夠形成永凍層的區域必然是常年都非常寒冷的地方,而這個地方在地球上只有南極和北極。所以這兩個地區都有永凍層的存在,永凍層可是不會輕易融化的,尤其是下層的區域,數萬年,數百萬年以上都一直處於冰凍狀態。

那麼永凍層中會有什麼?我們都知道,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因為溫度過低而形成乾冰,甲烷也會形成甲烷冰。而在南北極地區,那裡的溫度是非常低的,不要看現在這兩個地區溫度不是那麼寒冷,可是在遠古時期,這裡絕對是寒冷到讓我們害怕。

而且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冰點並不是特別低,兩極地區的低溫足可以讓這裡的二氧化碳氣體和甲烷不斷冰化,然後封存在永久凍土層中。所以在永凍層中存在著大量的固態二氧化碳和甲烷,我們都知道,這兩種可都是溫室氣體。

地球現在的溫度不斷升高,原因就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含量在不斷增加。一般情況下,永久凍土層外層中的氣體會緩慢地釋放到大氣層中,參與大氣循環。以甲烷為例,在氣溫非常低的大冰期時,永久凍土層中的甲烷也會釋放,只不過釋放的量非常少。

可是人類工業的快速發展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於是地球的溫室效應加劇了,溫度不斷升高。這個時候永凍層的融化速度也在加快,更重要的是永凍層下層數萬年以上不動的凍土也開始不斷復甦。這個時候凍土層中釋放出了更多的二氧化碳,甲烷。

這樣就會加劇地球溫室效應,而加劇的溫室效應反過來又會讓凍土層融化的速度更快,這樣的惡性循環會越來越嚴重。如果僅僅是凍土層中的溫室氣體不斷排放還不會讓科學家非常擔憂,真正讓科學家擔憂的是冰封在凍土層中的遠古細菌和病毒。

病毒是介於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物體,在自然界中,病毒並不能生存,但也不會死亡(紫外線照射,酒精等條件下病毒會死亡)。

我們知道,有許多生物曾經生活在高緯度地區,比如:猛獁象,北極熊,企鵝等。這些生物死亡後,如果遺骸沒有被其他食肉動物或者食腐動物所吃,那麼它們很可能被冰封在永久凍土層之下,被微生物分解的速度非常慢,因此有許多生物的遺體被冰封在凍土層以及冰川之下。

如果是正常死亡被冰封在凍土層中的動物,我們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可如果是那些由於病毒或者細菌感染而死的動物被冰封在永久凍土中,那麼它們的身上可能就攜帶著遠古病毒。一旦永土層融化,這些遠古細菌或病毒就有可能進入我們現在的生態系統中。

要知道,能夠冰封在永久凍層中的生物,尤其是下層的那些生物,必然都是非常古老的生物。距現在至少都有數萬年以上了,它們身上如果攜帶有細菌或病毒,那自然也非常古老。而古老的病毒和細菌在地球的生態系統中基本已經消失了。

生命經過漫長的進化演化到現在,基因結構等信息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病毒也是如此,現在的病毒跟數萬年前的遠古病毒,肯定是不一樣的。科學家通過採集回的一些遠古病毒樣本,發現遠古病毒比我們現在的病毒可要大了很多,稱之為超級病毒一點也不為過。

大小有著明顯的差異只是外在的表現,而內在的基因結構等信息差異也是非常明顯的。可以說我們對遠古細菌和病毒基本是一無所知,如果這樣的遠古細菌和病毒進入我們現在的生態系統中,如果說完全沒有影響,那絕對是自欺欺人。

如果遠古病毒具有非常強的有害傳遞性,比如能夠感染人,那對於人類來說有可能將是一場可怕的病毒危機。今年發生的病毒危機直到現在還在持續,科學家仍然沒有特別好的手段去完全消滅這種新病毒。而這種新病毒至少還是在人類可理解的範圍之內,它再怎麼變異也是在現代病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可是遠古病毒我們完全不了解,一旦它具有很強的傳染性,那跟現在發生的病毒危機將完全不是一個檔次,有可能真的會發生像一些末日小說描述的那種可怕的末日危機。所以,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其實就是在保護人類我們自己,我們不斷破壞環境,其實就是在不斷將人類引向更危險的境地。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聲明: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來自公眾號:健康圈一圈,ID :jkqyq8,更多健康養生請關注我們。可以每天接收到更多健康與養生知識,非常感謝你的關注 , 如果喜歡的話,趕緊點個"在看" 分享給你的好朋友們吧,愛你麼麼噠 !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北極永凍層又縮小了,可能會引發病毒危機
    這樣的景象對於遊客來說那是一個美的體驗,可是對於科學家來說,這可不是一個好現象,心裡充滿了擔憂。科學家對於南北極的擔憂可不僅僅是隨著氣溫的不斷上升,冰川的不斷融化,更重要的還是擔憂那些永久凍土層的不斷融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南北極都有永久凍土的存在,尤其是北極的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更是世界聞名。
  • 科學家稱北極永凍層融化或釋放出致命的遠古病毒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警告稱,隨著氣候不斷變暖,北極永凍層融化將可能釋放出沉睡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病毒和細菌。 科學家們越來越意識到,人家氣候變化的不斷加劇,人類將面臨越來越多的麻煩。
  • 科學家稱北極永凍層融化或將釋放出致命的遠古病毒:後果嚴重
    7月7日,據外媒報導,科學家警告稱,隨著氣候不斷變暖,北極永凍層融化將可能釋放出沉睡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病毒和細菌。科學家們越來越意識到,隨著氣候變化的不斷加劇,人類將面臨越來越多的麻煩。北極地區變暖速度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兩倍,這也造成其永凍層不斷融化和縮小,而在永凍層中有可能擁有大量未知的微生物,它們可能已經在那裡沉睡了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為此,科學家討論了永凍層消失的可能性及其釋放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可能會造成一些嚴重的危害。
  • 融化後或將釋放遠古病毒
    根據外媒報導,有科學家警告,隨著氣候的不斷變暖,北極永凍層融化後可能將釋放出沉睡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病毒和細菌。  科學家們越來越意識到,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正在不斷加劇,人類將面臨越來越多的麻煩。
  • 6月北極排放5900萬噸二氧化碳,永凍層面臨融化危機
    除此之外就是西伯利亞地區了,有著大面積的永凍層存在。地球的升溫給這些區域也帶來了影響,並且影響是顯著的。例如在今年的二月份,南極地區出現了罕見高溫20.75攝氏度,是人類有記錄以來在南極測的最高溫度,不久之後北極被發現存在大量的甲烷熱點,總數量超過200萬個,這意味著碳元素不斷地向大氣層中釋放,而這些原因的產生就是因為溫室效應全球氣溫變暖。
  • 科學家復活了三年的植物種子,並發現了遠古病毒,會帶來什麼影響
    禍不單行的是,近來科學家又發現北極圈的氣溫再一次創下了歷史新高,而這不僅會引發溫室效應,最可怕的是可能會使永凍土融化。而永凍土的融化將會給地球帶來更大的災難。所謂永凍土是指一種在超低溫的環境中形成的土層,它包括土壤、巖石、冰塊和沉積物。
  • 北極融化,可能被放出的都是什麼病毒?
    北極氣溫上升正產生蝴蝶效應,使引發病毒和流行病傳播的一些因素被激活,病毒危機表現出比以往更複雜的形態。首先,北極氣溫升高導致北冰洋冰層和陸上永凍土融化,被困在永凍土下數百萬年的遠古病毒正「蠢蠢欲動」。其次,覆蓋在北極海洋的冰層不斷消融,使得生活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生物開始融合。
  • 北極著火永凍層正在融化,科學家擔憂:冰層下的病毒也許會復活
    北極著火了,這是科學家在通過衛星攝像機觀測北極的時候發現的,熊熊的火焰正包圍著北極地區少數的一點植被,並且有向遠處蔓延的趨勢。這真的很奇怪,北極地區人類活動很少,氣溫又這麼低,到底是怎麼起火的?這都要從夏天時節的西伯利亞地區說起。
  • 北極高燒不斷,遠古病毒的「冰牢」正融化
    氣候變暖激活病毒傳播根據《自然》雜誌發表的最新研究,北極圈的氣溫正快速上升,其上升速度要比地球上其他地區快2~3倍,21世紀或將成為北極地區11.5萬年以來最溫暖的世紀。北極氣溫上升正產生蝴蝶效應,使引發病毒和流行病傳播的一些因素被激活,病毒危機表現出比以往更複雜的形態。
  • 冰川融化,釋放遠古病毒組團來襲,科技進步能否應對人類未來危機
    而目前這樣有限的科技進步能否幫助人類應對未來的危機呢?就以現在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為例,即便以如今在大多人想像中相比以前發達的多得醫學技術,要想快速研發出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仍然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人物。據目前專家最樂觀的估計,新冠疫苗最快也要一年時間,才能真正問世,並通過檢測,能夠安全的大規模應用於人類。
  • 北極永凍層崩解中!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讓有毒物質持續釋放
    科學家發現,北極永凍土由於暖化的關係持續崩解,這種大規模現象不僅讓常年冰封的甲烷(CH4)等氣體外溢,產生的影響更是你我無法想像的巨大。嚴重的是,永凍土地區的土壤,碳含量是大氣碳含量2倍之多,高達1萬億6,000億噸,若釋放出來,簡直是末日。而科學家正在探究,這些氣體究竟在永凍層哪部分先瓦解,以及會緩慢發布,還是一口氣釋放?
  • 知否 | 北極永久凍土融化,古老病毒竟"重新復活"
    他發現,自2000年以來溫度上升了0.7攝氏度。克裡斯汀森同時也是國際永凍層協會主席,他稱:「永凍層內部的溫度正在以相對較高的速度上升,之前被永久凍結的東西可能被釋放出來。」2018年北極報告推測,「像西班牙流感、天花或鼠疫等已經被消滅的疾病可能會被凍結在永久凍土中」。2014年,法國的一項研究將一種存在於永久凍土層中3萬年的病毒帶回實驗室,重新加熱後,病毒迅速復活。2016年,挪威北極地區的地下永久凍土設施——世界末日庫(Doomsday Vault)被融水衝毀,為這種世界末日設想又添了新證據。世界末日庫中保存了數以百萬計的作物種子。
  • 北極發現5萬年前屍體,科學家擔心永凍土鎖不住,人類該警惕
    由此造成的溫室效應引發全球變暖,導致平均氣溫上升1 ℃。僅1 ℃的溫度變化我們很難直觀感受到,但這嚴重影響到地球氣候的變化。全球變暖引發了諸多的極端反常天氣,比如夏季會出現極端熱浪和洪澇,冬季會出現極端寒潮和乾旱。一項新研究表明,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會讓熱帶雨帶發生偏移,導致農作物缺水大幅減產。
  • 北極突然出現不該出現的事物,令科學家感嘆:2020年太詭異
    其影響很可能會持續到2021年的2月份。而俄羅斯靠近北極圈的西伯利亞永凍土層,也在加劇融化。這一變化,有兩點令科學家深感擔憂。其一是永凍土層被冰封的數千萬年的地下甲烷將被大量釋放入大氣層,而甲烷卻是比二氧化碳更加可怕的溫室效應氣體。
  • 遠古病毒正「蠢蠢欲動」?
    根據《自然》雜誌發表的最新研究,北極圈的氣溫正快速上升,其上升速度要比地球上其他地區快2~3倍,21世紀或將成為北極地區11.5萬年以來最溫暖的世紀。北極氣溫上升正產生蝴蝶效應,使引發病毒和流行病傳播的一些因素被激活,病毒危機表現出比以往更複雜的形態。
  • 北極永久凍土解凍,人類面臨威脅,大量有毒物質和病毒釋放
    氣候暖化除了造成北極冰層融解極端氣候以外,Sue Natali也警告,正在解凍的永凍層,會釋放出大量的碳甲烷具毒性的汞以及古老的病毒
  • 北極大火轉入地下,殭屍火無法撲滅,科學家警告:遠古病毒或釋放
    ,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就發現北極地區火災異常增多,發生了100多場大火。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殭屍火引發野火,野火釋放出二氧化碳和易燃氣體甲烷;甲烷加劇了北極地區的火勢,釋放了更多溫室氣體到大氣中,最終引發更嚴重的氣候變暖和永凍土融化,更多的泥炭土會解凍,會引發更多的野火,釋放出大量的碳以及易燃氣體甲烷,而這些野火會轉入地下,變成殭屍火,開始新一輪的循環
  • 北極大火轉入地下,殭屍火無法撲滅,科學家警告:遠古病毒或釋放
    早在2016年6月,科學家就發現了北極的異常情況,2016年6月,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就發現北極地區火災異常增多,發生了100多場大火。而僅6月這一個月,北極大火就釋放出5300萬噸二氧化碳,超過2010年-2018年曆年6月北極大災的排放總和,相當於瑞典整個國家一年的排放量。
  • 可能放出什麼病毒?
    >◆北極加速變暖使得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遭受到比全球其他區域更加嚴重的氣候危機◆北極氣溫上升產生蝴蝶效應,使引發病毒和流行病傳播的一些因素被激活,病毒危機表現出比以往更複雜的形態來源:《環球》雜誌壹北極變暖五大影響節選自《環球》雜誌《北極高燒不斷》文/肖棟 丁明虎,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青藏高原與極地氣象科學研究所
  • 遠古病毒正「蠢蠢欲動」?
    氣候變暖激活病毒傳播根據《自然》雜誌發表的最新研究,北極圈的氣溫正快速上升,其上升速度要比地球上其他地區快2~3倍,21世紀或將成為北極地區11.5萬年以來最溫暖的世紀。北極氣溫上升正產生蝴蝶效應,使引發病毒和流行病傳播的一些因素被激活,病毒危機表現出比以往更複雜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