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扛不住了?6月北極排放5900萬噸二氧化碳,永凍層面臨融化危機

2020-11-24 科學黑洞

今年地球上出現了太多次的極端氣候變化,讓人不得不擔憂,難道我們的地球扛不住了?太陽直射點在地球南北回歸線之間往復移動,再加上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過程,讓地球上每個區域經歷一年四季變化。太陽直射點所在的位置,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能最多,同時也是溫度最高的地方。

但地球上平均溫度最低的也就是那幾個地方,首先就是大家都熟知的地球兩極,因為太陽直射點最遠只能到達南本回歸線上,那麼兩個極地接收的輻射能就相對有限,因此常年呈現出冰天雪的景象。除此之外就是西伯利亞地區了,有著大面積的永凍層存在。

地球的升溫給這些區域也帶來了影響,並且影響是顯著的。例如在今年的二月份,南極地區出現了罕見高溫20.75攝氏度,是人類有記錄以來在南極測的最高溫度,不久之後北極被發現存在大量的甲烷熱點,總數量超過200萬個,這意味著碳元素不斷地向大氣層中釋放,而這些原因的產生就是因為溫室效應全球氣溫變暖。

剛剛過去的六月北極再次帶給我們「驚喜」,最高溫度破了記錄,根據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C3S)的監測系統顯示,在俄羅斯東北部Verkhoyansk小鎮附近的氣象站,記錄到了38攝氏度的高溫。這個俄羅斯小鎮位於北緯67.5度,這個位置恰巧在北極圈內。

在該區上一次測的罕見高溫是在1977年,溫度數據為36.8攝氏度,而在6月份測得的38攝氏度高溫再一次的破掉了記錄。北極的罕見高溫令科學家非常擔憂,6月份也稱為有記錄以來北極最熱的一個月。正因為如此,在西伯利亞地區迎來了林火季,並且規模要比往年的更大更嚴重。

因為嚴重的火災,6月份共有5900萬噸二氧化碳被排放在大氣中,同時嚴重的林火也讓當地的溫度居高不下維持在30-35攝氏度,那裡可是靠近北極的地方,永凍層幾十萬年都不曾融化過。科學家從數據統計來看,北極溫度的升高要比全球其他地方要快得多。自從進入工業化社會以來,北極地球的平均氣溫升高了2攝氏度。

因為持續的高溫環境讓西伯利亞、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北部的部分永凍層出現軟化現象,科學家構造模型發現在這些區域永凍層內碳含量超過了1.4萬億噸,這是大氣中碳含量的兩倍以上。永凍層的融化會讓這些「碳炸彈」引爆,這些碳會以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形式大量的進入大氣層中,屆時將發生嚴重的溫室效應,進一步的讓地球溫度升高,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除此之外永凍層的融化,還會把封印的一些遠古病毒釋放出來,同時還有大量的遠古時期動物屍體裸露,這些來自於數萬年前的物種,我們無法確定它們的身體內攜帶著什麼樣的微生物,因此說永凍層的融化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危機。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北極59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遠古病毒正在復甦,地球扛得住嗎?
    北極59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遠古病毒正在復甦,地球扛得住嗎?自從進入2020年氣候異常,已成為了一種常態化,溫度的節節攀升,讓眾多的生物苦不堪言。氣溫上升其實並不意外,主要是因為溫室氣體的排放加劇,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 二氧化碳排放量超5900萬噸,災害數量急劇增加,地球還能抗住嗎?
    二氧化碳排放量超5900萬噸,災害數量急劇增加,地球還能抗住嗎?2020年溫度的升高已經成為了常態,溫度升高給我們帶來的變化,我們也感同身受。溫度升高帶來的影響那麼北極圈內的38攝氏度都會給北極地區帶來哪些影響呢?融化和冰川的崩塌,這是在所難免的,在異常高溫的情況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地區迎來一次又一次的火災,自從6月中旬開始,西伯利亞地區的一項就從來沒有停止過,火災的次數不斷的增加,強度也一次比一次更加的嚴重。
  • 科學家發現,北極永凍層又縮小了,可能會引發病毒危機
    科學家對於南北極的擔憂可不僅僅是隨著氣溫的不斷上升,冰川的不斷融化,更重要的還是擔憂那些永久凍土層的不斷融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南北極都有永久凍土的存在,尤其是北極的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更是世界聞名。永凍層又稱永久凍土或多年凍土層,是指持續多年凍結的土石層。
  • 科學家發現,北極永凍層又縮小了,可能會引發病毒危機!
    本來像南北極這樣的寒冷地區應該是地球上比較不錯的兩塊淨土,可是當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大量溫室氣體的不斷排放,讓地球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全球的溫度也在不斷上升。永凍層又稱永久凍土或多年凍土層,是指持續多年凍結的土石層。可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凍結,稱活動層,又稱冰融層;下層常年處在凍結狀態,稱永凍層或多年凍層。它們一般出現在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能夠形成永凍層的區域必然是常年都非常寒冷的地方,而這個地方在地球上只有南極和北極。
  • 北極著火永凍層正在融化,科學家擔憂:冰層下的病毒也許會復活
    北極著火了,這是科學家在通過衛星攝像機觀測北極的時候發現的,熊熊的火焰正包圍著北極地區少數的一點植被,並且有向遠處蔓延的趨勢。這真的很奇怪,北極地區人類活動很少,氣溫又這麼低,到底是怎麼起火的?這都要從夏天時節的西伯利亞地區說起。
  • 北極驚現黑色海水,「中央空調」或失效?
    據電熱匯所知,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報導:9月,北極海冰面積急速下降,成為有觀測紀錄以來的第二低值,究其原因,北冰洋,地球四大洋之一,世界最小最淺又最冷的大洋,出現了「黑色海水」。全球氣候變暖的持續惡化導致北極氣候發生改變。北冰洋是地球上最冷的大洋,海冰面積可達數百萬平方公裡,而現在的北冰洋海冰面積急劇下降,這與氣候的變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隨著北極溫度的上升,陸地上的冰川、海洋上的冰川都在融化。一方面全球變暖引起冰川融化導致了甲烷的釋放;另一方面甲烷的釋放又反作用於海水,海水的溫度升高加劇了海冰面積消融。
  • 西伯利亞6月氣溫創下最高記錄,林火數量和規模同樣創紀錄
    西伯利亞6月氣溫創下最高記錄,林火數量和規模同樣創紀錄 上個月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歐洲聯盟氣象機構匯總的數據顯示,上個月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氣溫超過往年平均水平至少5攝氏度。高溫催生林火,林火的數量和規模同樣創下紀錄。
  • 北極驚現黑色海水,河流瞬間變紅:果然,人類的報應終於來了
    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9月,北極海冰面積急速下降,成為有觀測紀錄以來的第二低值。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北冰洋內出現了「黑色海水」。這種海水很暖,可以快速融化海冰。北極加速升溫,冰川融化,吸收更多熱量,形成「北極放大效應」。由於此效應的影響,北極地區的溫度都高於其他地區。天氣變暖,造成頻繁打雷。而打雷,就是發生森林火災的主要原因之一。7月7日,據數據顯示,北極地區遭遇史上最熱6月。火災頻發,碳排量刷新18年紀錄。
  • 撲不滅的北極大火,正在打開地底封存的潘多拉魔盒
    38攝氏度的歷史最高溫度紀錄時,北極的大火也達到了歷史最高點,並在6月釋放出5900萬噸二氧化碳。大火導致二氧化碳排放猛增。去年6月這一個月,北極大火就釋放出5300萬噸二氧化碳,超過2010年-2018年曆年6月北極大災的排放總和,相當於瑞典整個國家一年的排放量。
  • 地球表面「永凍層」正在融化,將導致嚴重後果,人類需警惕!
    眾所周知,從地球誕生起到現在,已經度過了46億年,在這段非常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環境變得十分溫和,為生命的誕生提供了充足的準備,而地球生命的誕生也在推動著地球文明的發展。隨著人類的活動的逐漸增加,溫室氣體也在不斷地排放,導致地球的溫室效應也是越來越嚴重。
  • 都是冰川融化,南極和北極所面臨的危機其實不同
    地球兩極正在遭遇危機。11月27日,國家遙感中心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顯示,本世紀以來南極冰蓋表面近1/5已融化,預測未來冰蓋表面融化還將繼續增加,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將變得顯著。而除了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之外,另一些潛在的影響還少為人知。
  • 北極快速暖化永凍土融化……」全球無人能倖免地球「發燒
    )今年連德州達拉斯和休斯頓都還沒達到100華氏度,但位於地球最冷區域之一、西伯利亞「寒極點」的小鎮維爾霍揚斯克,已在6月20日衝到100.4華氏度。北極多處屢創高溫,讓永凍土融化、野火燎原,公共建設崩塌,海冰也大幅消失;科學家預測,北極野火恐破壞泥炭地與永凍土並釋放大量碳,住在地球他處的人也無法倖免於全球大「發燒」。
  • 3萬年前的史前病毒釋放出來,永凍土融化會帶來什麼危險?
    永凍土是指在兩年以上的時間裡長期平均溫度低於零點的地方。永凍土通常存在於高緯度的地區,比如南極和北極附近的區域。永凍土主要是由一些巖石、有機物、沉積物和冰的物質組成,其持續冷凍的時間可長達上千年。冰是永凍土中的關鍵組成,它們可以固化物質,維持永凍土結構的穩定。
  • 北極永凍層崩解中!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讓有毒物質持續釋放
    地球正在燃燒,除了南極測出20°C高溫,北極永凍層也在崩解。2020年2月時,南極科學家在西摩島,測到南極史上溫度最高的20°C,這是南極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一次突破攝氏2字頭,達20.75°C。科學家預估,這是由于洋流變化和聖嬰現象的影響──全球暖化帶來更多暖流,暖流影響了永凍土和溫度、海水鹽度的變化,整個過程和地球的環境變化息息相關。無獨有偶,遠當地球另一端的北極,也面臨氣候變遷的極大威脅。
  • 北極大火轉入地下,殭屍火無法撲滅,科學家警告:遠古病毒或釋放
    早在2016年6月,科學家就發現了北極的異常情況,2016年6月,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就發現北極地區火災異常增多,發生了100多場大火。而僅6月這一個月,北極大火就釋放出5300萬噸二氧化碳,超過2010年-2018年曆年6月北極大災的排放總和,相當於瑞典整個國家一年的排放量。
  • 北極大火轉入地下,殭屍火無法撲滅,科學家警告:遠古病毒或釋放
    近日,科學家發布了一項關於北極的新研究,2020年夏天,野火沿著北極圈蔓延,焚燒了苔原,整個西伯利亞都籠罩在煙霧中。到上個月末火災季結束時,大火已經釋放了創紀錄的244兆噸二氧化碳,比同樣創記錄的去年增加了35%。
  • 科學家:北極放牧大型哺乳動物,可拯救永久凍土層!
    地球在近年來的種種跡象表明,我們的星球正在變暖,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除了南極洲測出20°C高溫,北極的永久凍土層也在持續崩解中。而最新發表於《科學報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如果將馬、野牛和馴鹿等大型哺乳動物釋放到北極,它們可能在對抗全球變暖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 北極永凍層融化釋放了大量的病菌
    您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找到氣候變化的證據。但是,北極的變化更為戲劇化。北極地區的氣溫增長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北極海冰的覆蓋程度每年夏天都在減少。格陵蘭冰蓋也變得不越來越不穩定。但也許最令人不安的是永久凍土地下發生的變化。它像一個巨大的冰櫃,凍住了大量微生物。
  • 摧枯拉朽的北極勝境:2000億噸碳僅僅是開始,永凍層或將波及全球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永凍層,顧名思義,應該是永久冰凍的。然而,北極變暖正在融化地球表面下的冰凍層,釋放出巨量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和甲烷。根據近期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研究,北極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變暖、融化,甚至淹沒了用來測量北極變暖的儀器設備。
  • 北極生機勃勃的綠色,是對人類最致命的警告
    ,北極更豐富的植被,正在加速永凍土融化,加速釋放溫室氣體,這不僅會對整個世界造成一系列影響,甚至直接與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去年1月,《自然》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指出,從2007年到2016年,北極地區永凍土帶的地溫平均上升了0.3℃,西伯利亞地溫更是上升了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