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與整理收納的關係

2020-12-05 福熙空間

熵定律是科學定律之最,是愛因斯坦的觀點。我們知道能源與材料、信息一樣,是物質世界的三個基本要素之一,而在物理定律中,能量守恆定律是最重要的定律,它表明了各種形式的能量在相互轉換時,總是不生不滅保持平衡的。

熵定律是指物理學中熱力學的第二定律。即能量只能從可利用向不可利用、從有序向無序、從有效向無效轉化,亦即向耗散的方向轉化,不可逆轉。熵是不能再被轉化做功的能量總和的測定單位。「熵」一詞由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1868年首次提出。他認為,世界的熵(即無效能量的總和)總是趨向最大的量。

羅塞爾解釋為,「每當在一個區域聚有大量能量,而鄰近區域能量較少時,能量就呈現出從這個區域向鄰近區域流動,直至達到平衡」。在這一過程中,自由或有效的能量被用完、耗散。1981年,美國的裡夫金和霍華德在《熵:一種新的世界觀》中賦予熵定律以哲學意義,向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提出警告。

在心理學中,熵被榮格引用,他認為,假如兩種價值的強度不均等,能量會由較強的價值流向較弱的價值,直至平衡。當角色原型過分發展而陰影原型呈低度發展時,能量會由角色原型流入陰影原型。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熵定律

在當今世界上,熵的理論已經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人體科學等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對人類進步和社會演化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熵理論所揭示的哲學意義是豐富的。它揭示了現實世界的發展是熵增和熵減的辯證統一,闡明了現實世界的發展是可逆和不可逆的,論述了任何事物和過程都是有序和無序的辯證統一,表明了自然界和社會的演化是進化和退化的辯證統一,描述了客觀事物運動轉化能力的有限和無限的辯證統一。

深入分折不難發現,這個定律預示著所有生命和非生命的演化規律。它預示著宇宙的最後終結以及個人和社會的悲劇命運。從某種角度看,物質總是向著熵增演化,破鏡不能重圓,房間不會自動變整潔,放任不管便只會越來越亂。愛情在剛剛萌芽時,總是散發著誘人的活力,但過不了多久,愛情中兩人便會開始相互厭煩,為零零碎碎的生活瑣事所爭吵。隨著時間的推移,愛情儼然卸掉她靚麗的外表,演變成徒剩空洞的內核。而情緒的出現本質上是一種熵增的現象,正是因為某種情緒的出現導致心理能量的升高我們才得以感知到這種情緒,熵即是混亂度,所以情緒的產生便會導致大腦的混亂。

而思想的出現便是作為一種熵減行為,正是因為感知到某種情緒,大腦進入一種被動狀態我們才會用思想來奪回主動權,而在思想上的作用是規範(轉化)和壓抑情緒化,是一種熵減行為。規範是對情緒形式的規範,而壓抑則是對情緒內容及其影響的控制。無論思想是進行著壓抑或是轉化,都反映著一種妥協,但是如果我們深究這種不在乎的本質我們便會發現這種不在乎恰恰反映了壓抑的瞬時性與無意識性,正是由於潛意識裡的畏懼與不安,我們才得以如此迅速地完成了思想這一過程。來降低混亂度,或者更確切的說,降低這種混亂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很多抑鬱症患者的「無序狀態」,是一種熵增狀態,不斷地逃避,不斷地自我封閉,熵會增大,在沒有他人的幫助下,便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在日常生活中,無序的生活狀態讓很多人進入一種熵增狀態,不願接受現狀、不斷的逃避自我,進入無限的自我封閉狀態,以至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我們處在一個全球化越來越深入的世界裡,熵增已經達到了令人恐怖的境地,因此我們該如何審視我們日益雜亂無序的內心世界,如何做好精神的熵減,對於我們每個人心理的健康發展都具有深遠的意義,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保持與外界的思想交換。而整理就是很好的與外界思想交換的過程,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一個混亂體中,工作、生活、子女教育等等,這種熵增的方式讓人身心疲憊。我們必然通過整理規化轉化自己的思緒方式來進行熵減。

還有現如今的我們樂忠於舒適圈,但舒適就意味著淘汰,雖然它符合本能,但是不符合生命的要求。生命的本質在於不斷進化,進化便要求生命體放棄這種舒適,時刻保持著生的本能來對抗這種周圍環境的無序性。買買買表面上是一種熵減方式,但如果一個人總是在不開心的情況下消費,則成為一種熵增的方式,時間長了,情緒化的物品就會越來越多,讓原本暫時的愉悅回歸一種混亂本質,因為不喜歡的物品,終將成為行為負擔。這也是整理中斷舍離的一種方式。

所以活著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它有關克制,壓抑與創造,在被無序混亂包裹住的世界中我們經常寸步難行,因此渾渾噩噩亦或是自殺自殘都會是我們的本能選擇。所以人的本質是痛苦的和悲劇性的,我們必須把握住生活中零碎的喜劇成分才能重獲反抗的勇氣。

所謂家和萬事興,一切的根源在於我們生活的本質,而情緒化的波動則會影響到每個人的身心健康。一個人的負能量足可以毀滅一家人,相反的,一個人的正能量也會帶動一家人。我們可以通過整理家居,用規化、清空、分類,收納等方式來舒緩這種生活狀態。用整理收納的行為,與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對話。其實整理就是在整理自己的人生。

相關焦點

  • 何為整理收納?整理收納的意義
    「整理是一種思維,收納是呈現方式」每當看著整潔乾淨的家,滿滿的成就感與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如何收納不懂得空間整理收納,家會越來越擁擠混亂如何打破越住越擁擠的循環,將房間打造成為一個寬敞舒適的家?收納四部曲收納的方法一味的「斷舍離」並非正確之道,合理的收納才是生活的真實模樣。如果沒掌握正確的收納方法,即使滿屋是柜子,收納問題也得不到徹底解決。
  • 一文帶你徹底了解,什麼是收納整理師?
    最近很多人都在問,收納整理師到底是做什麼的?大家似乎都對這個詞感到新奇與一絲絲的疑惑,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來徹底了解一下,什麼是收納整理師。目前收納整理師在國內還屬於一個新興職業,而如果是長期在美國、日本、韓國等地方生活過的人,相信對於這個詞就不那麼陌生了。收納整理師最早起源於美國,因其簡約,科學的整理風格迅速被日韓等國家所喜愛,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在如今的日本,已經是比較大眾的行業了。
  • 收納師楊松科:國內整理收納潛在市場需求巨大
    從事收納師工作幾年的楊松科對記者說道,「在日本減肥和收納兩個關鍵詞非常流行,只要雜誌封面出現這兩個字眼,當期的銷量就會蹭蹭上漲。」   楊松科,90後,從事收納師的工作已有幾年時間,對收納師的工作內容和未來發展也逐漸有了自己的認識。   整理收納師,顧名思義是為個人、家庭、企業提供整理收納相關的諮詢與服務的專業人士。
  • 整理收納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整理乾貨分享
    其實無論我們如何做整理收納或做什麼地方的整理收納之前都要掌握一個原則:要學會用我們現有的空間控制物品的數量,再根據我們需要的物品數量控制我們購買的欲望,這是整理收納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否則你買多少收納用品,也是覺得家裡亂總也收拾不完。
  • 整理收納師 治得了空間卻治不了人
    整理收納師 治得了空間卻治不了人做整理收納師三年來,櫟米逐漸對「亂」見怪不怪。在浦江兩岸,她穿梭於一個又一個凌亂無序的家,診斷出它們的「亂」因。「物品和空間的背後是人」,整理過兩百多個家庭後,櫟米越發肯定這一點。
  • 哈佛自然歷史博物館如何整理收納
    如果你還在抱怨家裡的雜物太多很不方便收納,好吧,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還要不要活了?!記得鈴木老師講過,整理收納的難點在於很多小東西,一是「很多」二是「小東西」。所以,我們去世界著名的哈佛自然歷史博物館,看看他們如何玩很多小東西。
  • 收納達人的整理秘籍大公開!三招告別家居凌亂→
    300平方米房子的收納術——先整理,再收納——收納達人張丹的家,房間有300多平方米,家裡只有四個人住,她的房子分為上下三層,光一層的客廳就有40多平方米。從收納到整理,再到規劃,是讓家裡整齊的進階之路。廚房,是零碎物品最多的地方,分類整理尤其重要,除了常用的碗盤要集中放置外,各類粗糧、食品也最好用專門容器收納,分類整理會讓工作效率提高很多。她的廚具收納櫃是中藥櫃改造的,上面竟然有20項之多。甚至每個人的勺子、筷子都有分類。
  • 從公司白領到收納師的轉變,90後的整理收納師帶大家了解收納
    估計很多人看到過一些小報紙,或者是招聘信息上,收納整理師的服務費為150塊錢每小時,當然,面對高級收納整理師,她們的要求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她們的收費會越來越高,比如說,就在大上海,她們的收費可能會達到200甚至於說300元每小時。
  • 日本主婦分享的收納秘籍:在日常整理中學會分類,事半功倍
    日本主婦分享的收納秘籍:在日常整理中學會分類,事半功倍在我們日常的家居生活中,難免會遇到物品過多,在家裡堆積一地的狀況,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習一點基本的收納技巧,把物品整理起來,打造舒適整潔的家居。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日本主婦分享的收納秘籍再次走紅朋友圈。
  • 日本一媽媽分享的居家收納妙招:學會這三步,輕鬆整理房間雜物
    日本一媽媽分享的居家收納妙招:學會這三步,輕鬆整理房間雜物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陷入「買買買」的消費圈。家裡面的物品,也隨之越積越多,於是,相對應的居家收納也成為了一種必要。如何把家裡面堆積的雜物,輕輕鬆鬆整理出去,是一門學問。關於這一點,日本主婦們總結的收納妙招,值得借鑑和學習。最近,就有一位日本媽媽分享的居家收納妙招走紅了,學會這三步,輕鬆整理房間雜物。
  • 日本主婦分享的收納妙招,有了這些方法,整理不再困難
    日本主婦分享的收納妙招,有了這些方法,整理不再困難。長久以來我們總是在追求品質生活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彎路。事實上,獲得改變品質生活的力量,整理收納就是一種。打開今天的收納專欄,一起來看看日本主婦分享的收納妙招,有了她們教會的這些方法,讓每個日常的整理都變得不再困難。當我們居住的家居環境變得整潔有序,我們日常的生活品質也會自然而然地跟著提升起來。要知道,我們居住的房間是什麼樣子,也折射出來我們眼前的生活品質,以及正在追求的生活質量。
  • 日本「收納女王」教你如何整理房間
    日式收納給你是什麼樣的印象?「整齊」「乾淨」還有些「強迫症」。通常收納後的房間通常煥然一新讓人感覺極度舒適沒有人天生懂得收納各種收納技巧都源於後天的學習而將日式收納推向大眾的幕後推手是一位叫「近藤麻理惠」的日本女人
  • 《收納的藝術》:適合「懶人」的輕鬆收納大法
    譬如,如今身為日本生活整理收納協會的資深生活整理師,從事整理收納顧問工作的鈴木尚子,在娘家過單身生活時,房間凌亂得經常讓母親和祖母看不下去,只好輪流替她整理房間。這樣的生活一個人過也就罷了,父母長輩雖然會嘮叨,但還是會包容自己。但在成家生了孩子之後,自己被不熟悉的育兒弄得手忙腳亂,家裡總是亂七八糟。
  • 日本主婦的收納專欄:小物品眾多的房間,該如何整理?
    近幾年的寫作裡面,分享過很多關於日本主婦的收納方法,今天決定固定一個寫作板塊,專門用來分享日本主婦的收納專欄,每天分享一種方法,幫助大家解決收納過程中的難題,打造整潔有序的家居。今天想要分享日本主婦的收納專欄是,面對小物品眾多的房間,該如何進行整理?
  • 從全職媽媽到整理收納師 90後蘭州女子尚也將興趣做成了事業
    尚也整理收納中。 所以我對整理收納還是有意識的,因此上手很快。」尚也告訴記者,當全職媽媽的第二年,她在自己的家裡開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為期4天的徹底整理。「從那以後,我就徹底入了『整理』的坑,並以此為愛好,一直堅持至今。也因為那次整理,讓我重新愛上了待在家裡的時光,而那些心中的陰霾也不知不覺消散了。」
  • 「化腐朽為神奇」的整理收納術,徹底地改變了她們的人生!
    圖源:ins/osayasan34我們從圖片可以看到@osayosan2014年的家就已經非常潔淨了,所以說她從很早就開始整理家居,整理生活。圖源:ins/osayasan34經過不斷學習與實踐,她的整理收納技巧越發熟練。
  • 冰箱整理秘籍|這樣收納讓冰箱容量增大一倍!
    作為一個收納愛好者,怎麼可能放過冰箱呢?別看冰箱買回來已經分好區域了,真的面對各種蔬果、肉類、飲料和點心的時候,你會發現再多格也不夠用,不管怎麼擺放都會串味。這時候你最需要的就是冰箱整理術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平時用到的冰箱收納好物以及小技巧吧!
  • 收納未來有多遠,數字量化,整理收納還這麼多你不知道的事
    在個人整理收納中,記錄並分析已擁有物品、流通物品、留下物品、某一類別物品的量還竟然無視收納了那麼久!還若無其事住了那麼久!當然,有時候更能讓你深刻認識到,曾經的生活方式多麼的糟糕!想要科學了解自己開始收納,不如直接量化齋木堂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等你分享收納,您對收納有什麼樣的認識?
  • 家裡有孩子的房間收納,看日本主婦如何「巧妙整理」?
    看了這些不僅要感慨獨自帶娃的日本主婦們,不僅把房間收拾的一塵不染,還能把所有的物件收納的乾乾淨淨,真的是了不起的「家務能力」。而且在沒有老人幫忙帶娃的情況下,自己一人獨挑大梁。能夠做到這樣的收納,一方面離不開主婦們的勤勞和付出,另一方面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收納功底和能力。
  • 「我是日本主婦,我討厭整理收納.」
    △臥室唯一裝了可開合門的是帶窗的洗手間,保證一家人最基本程度的私密性。上原太太覺得獨處一室是很孤單的事情,平日裡丈夫要上班、女兒要上學,等他們回家各自回房、關上門,會讓已經退休的她感到更加寂寞孤獨。所以,他們對於家的願景是這樣的:一家三口無論何時何地身處家中,都能感受到彼此間親暱、緊密的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