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整理收納?整理收納的意義

2020-12-04 納樣整理收納

「整理是一種思維,收納是呈現方式」

每當看著整潔乾淨的家,滿滿的成就感與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

正如塞約翰生曾說:

「在家中享受幸福,是一切抱負的最終目的。」

如何收納

不懂得空間整理收納,家會越來越擁擠混亂

如何打破越住越擁擠的循環,

將房間打造成為一個寬敞舒適的家?

家≠雜貨鋪

收納的重要性

不要等到你家成了雜貨鋪才想起來收納的重要性

收納包含「收」與「納」,是好好將物品收容、存納,也是令一切物品在空間中遵循一種合理流暢的秩序井井有條。

收納四部曲

收納的方法

一味的「斷舍離」並非正確之道,合理的收納才是生活的真實模樣。

如果沒掌握正確的收納方法,

即使滿屋是柜子,收納問題也得不到徹底解決。

收納四部曲:歸類、精簡、定位、設計

步驟一:歸類

在正式開始儲存收納之前,我們需要先把所有物品分門別類,每個人可以根據自身喜好分類:可以是按照功能分類,也可以按照使用頻率分類,還可按照顏色或者其他。

步驟二:精簡

接下來我們要精簡物品,用「自我中心主義」代替「物品中心主義」。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自己和物品的關係,選擇物品的標準:我所必須、合適於我、令我舒適。

步驟三:定位

當我們完成了前期的工作後,就開始給物品定位。例如客廳區域收納客廳對象、臥室則以寢具與衣物收納為主、廚房則是收納廚具及各類食物為主,最好不要把所有的東西都堆在一個地方,而是在分類的基礎上進行物品定位。

步驟四:設計

大致安排好了什麼類型的物品歸於什麼樣的儲物家居後,可以區域性收納作設計規劃,利用隱藏式手法化整為零,無形隱藏在生活周遭,讓收納空間賦予另一個顯性的功能性。

來自納樣整理的整理老師(本文作者)分享道:

整理收納的意義,每個人都不盡相同

但是卻蘊含了人們真實的需求

雖然收納的是物品,何嘗不是在梳理自己的內心

更在於——教會我們更好的生活

懂得收納的藝術和重要性

才能夠愉悅地生活在柴米油鹽的世俗中。

相關焦點

  • 整理收納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整理乾貨分享
    每天就是一邊抱怨著一邊收拾,要麼乾脆不收拾,直接不得不接受這種凌亂之「美」~其實在整理之前我們先不要著急就買買買,買啥?收納盒收納箱唄。你以為你家裡的凌亂是因為缺少幾個收納箱就能解決的?把凌亂的物品都一股腦塞進這些箱子盒子裡就眼不見為淨了?
  • 「熵」與整理收納的關係
    羅塞爾解釋為,「每當在一個區域聚有大量能量,而鄰近區域能量較少時,能量就呈現出從這個區域向鄰近區域流動,直至達到平衡」。在這一過程中,自由或有效的能量被用完、耗散。1981年,美國的裡夫金和霍華德在《熵:一種新的世界觀》中賦予熵定律以哲學意義,向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提出警告。
  • 收納達人的整理秘籍大公開!三招告別家居凌亂→
    從收納到整理,再到規劃,是讓家裡整齊的進階之路。廚房,是零碎物品最多的地方,分類整理尤其重要,除了常用的碗盤要集中放置外,各類粗糧、食品也最好用專門容器收納,分類整理會讓工作效率提高很多。她的廚具收納櫃是中藥櫃改造的,上面竟然有20項之多。甚至每個人的勺子、筷子都有分類。
  • 日本主婦分享的收納秘籍:在日常整理中學會分類,事半功倍
    日本主婦分享的收納秘籍:在日常整理中學會分類,事半功倍在我們日常的家居生活中,難免會遇到物品過多,在家裡堆積一地的狀況,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習一點基本的收納技巧,把物品整理起來,打造舒適整潔的家居。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日本主婦分享的收納秘籍再次走紅朋友圈。
  • 哈佛自然歷史博物館如何整理收納
    如果你還在抱怨家裡的雜物太多很不方便收納,好吧,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還要不要活了?!記得鈴木老師講過,整理收納的難點在於很多小東西,一是「很多」二是「小東西」。所以,我們去世界著名的哈佛自然歷史博物館,看看他們如何玩很多小東西。
  • 一文帶你徹底了解,什麼是收納整理師?
    最近很多人都在問,收納整理師到底是做什麼的?大家似乎都對這個詞感到新奇與一絲絲的疑惑,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來徹底了解一下,什麼是收納整理師。目前收納整理師在國內還屬於一個新興職業,而如果是長期在美國、日本、韓國等地方生活過的人,相信對於這個詞就不那麼陌生了。收納整理師最早起源於美國,因其簡約,科學的整理風格迅速被日韓等國家所喜愛,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在如今的日本,已經是比較大眾的行業了。
  • 收納師楊松科:國內整理收納潛在市場需求巨大
    從事收納師工作幾年的楊松科對記者說道,「在日本減肥和收納兩個關鍵詞非常流行,只要雜誌封面出現這兩個字眼,當期的銷量就會蹭蹭上漲。」   楊松科,90後,從事收納師的工作已有幾年時間,對收納師的工作內容和未來發展也逐漸有了自己的認識。   整理收納師,顧名思義是為個人、家庭、企業提供整理收納相關的諮詢與服務的專業人士。
  • 「化腐朽為神奇」的整理收納術,徹底地改變了她們的人生!
    整理真的能「化腐朽為神奇」嗎?堅持做整理的日本主婦在日本盛行多年的整理行業,除了我們口中常說的整理大師山下英子、近藤麻理惠等,還有很多非常厲害的「網絡整理紅人」。通過分享日常家居整理收納,@saya一直在影響著其他日本主婦。圖源:ins/saya.s.a最後成了hinata life官方大使,為自己的人生烙上精彩的印記,誰能想到一個熱愛生活,熱愛整理的家庭主婦也可能如此成功?
  • 整理收納師 治得了空間卻治不了人
    整理收納師 治得了空間卻治不了人做整理收納師三年來,櫟米逐漸對「亂」見怪不怪。在浦江兩岸,她穿梭於一個又一個凌亂無序的家,診斷出它們的「亂」因。「物品和空間的背後是人」,整理過兩百多個家庭後,櫟米越發肯定這一點。
  • 日本一媽媽分享的居家收納妙招:學會這三步,輕鬆整理房間雜物
    日本一媽媽分享的居家收納妙招:學會這三步,輕鬆整理房間雜物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陷入「買買買」的消費圈。家裡面的物品,也隨之越積越多,於是,相對應的居家收納也成為了一種必要。如何把家裡面堆積的雜物,輕輕鬆鬆整理出去,是一門學問。關於這一點,日本主婦們總結的收納妙招,值得借鑑和學習。最近,就有一位日本媽媽分享的居家收納妙招走紅了,學會這三步,輕鬆整理房間雜物。
  • 日本主婦分享的收納妙招,有了這些方法,整理不再困難
    日本主婦分享的收納妙招,有了這些方法,整理不再困難。長久以來我們總是在追求品質生活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彎路。事實上,獲得改變品質生活的力量,整理收納就是一種。打開今天的收納專欄,一起來看看日本主婦分享的收納妙招,有了她們教會的這些方法,讓每個日常的整理都變得不再困難。當我們居住的家居環境變得整潔有序,我們日常的生活品質也會自然而然地跟著提升起來。要知道,我們居住的房間是什麼樣子,也折射出來我們眼前的生活品質,以及正在追求的生活質量。
  • 日本主婦的收納專欄:小物品眾多的房間,該如何整理?
    近幾年的寫作裡面,分享過很多關於日本主婦的收納方法,今天決定固定一個寫作板塊,專門用來分享日本主婦的收納專欄,每天分享一種方法,幫助大家解決收納過程中的難題,打造整潔有序的家居。今天想要分享日本主婦的收納專欄是,面對小物品眾多的房間,該如何進行整理?
  • 日本「收納女王」教你如何整理房間
    日式收納給你是什麼樣的印象?「整齊」「乾淨」還有些「強迫症」。通常收納後的房間通常煥然一新讓人感覺極度舒適沒有人天生懂得收納各種收納技巧都源於後天的學習而將日式收納推向大眾的幕後推手是一位叫「近藤麻理惠」的日本女人
  • 「我是日本主婦,我討厭整理收納.」
    △臥室唯一裝了可開合門的是帶窗的洗手間,保證一家人最基本程度的私密性。以後,就算矮平房身處高層建築的陰影之下,也能輕鬆擁有充足的自然光日照。上原太太覺得獨處一室是很孤單的事情,平日裡丈夫要上班、女兒要上學,等他們回家各自回房、關上門,會讓已經退休的她感到更加寂寞孤獨。
  • 《收納的藝術》:適合「懶人」的輕鬆收納大法
    譬如,如今身為日本生活整理收納協會的資深生活整理師,從事整理收納顧問工作的鈴木尚子,在娘家過單身生活時,房間凌亂得經常讓母親和祖母看不下去,只好輪流替她整理房間。這樣的生活一個人過也就罷了,父母長輩雖然會嘮叨,但還是會包容自己。但在成家生了孩子之後,自己被不熟悉的育兒弄得手忙腳亂,家裡總是亂七八糟。
  • 從公司白領到收納師的轉變,90後的整理收納師帶大家了解收納
    估計很多人看到過一些小報紙,或者是招聘信息上,收納整理師的服務費為150塊錢每小時,當然,面對高級收納整理師,她們的要求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她們的收費會越來越高,比如說,就在大上海,她們的收費可能會達到200甚至於說300元每小時。
  • 冰箱整理秘籍|這樣收納讓冰箱容量增大一倍!
    作為一個收納愛好者,怎麼可能放過冰箱呢?別看冰箱買回來已經分好區域了,真的面對各種蔬果、肉類、飲料和點心的時候,你會發現再多格也不夠用,不管怎麼擺放都會串味。這時候你最需要的就是冰箱整理術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平時用到的冰箱收納好物以及小技巧吧!
  • 收納未來有多遠,數字量化,整理收納還這麼多你不知道的事
    在個人整理收納中,記錄並分析已擁有物品、流通物品、留下物品、某一類別物品的量還竟然無視收納了那麼久!還若無其事住了那麼久!當然,有時候更能讓你深刻認識到,曾經的生活方式多麼的糟糕!想要科學了解自己開始收納,不如直接量化齋木堂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等你分享收納,您對收納有什麼樣的認識?
  • 家裡有孩子的房間收納,看日本主婦如何「巧妙整理」?
    看了這些不僅要感慨獨自帶娃的日本主婦們,不僅把房間收拾的一塵不染,還能把所有的物件收納的乾乾淨淨,真的是了不起的「家務能力」。而且在沒有老人幫忙帶娃的情況下,自己一人獨挑大梁。能夠做到這樣的收納,一方面離不開主婦們的勤勞和付出,另一方面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收納功底和能力。
  • 只要打造有秩序的外部環境,輕鬆教孩子收納整理
    在螞小蟻的《教孩子學整理》中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孩子的能力和意願是在對他們友好的環境中逐步建立起來的。友好的環境,即父母要去設計和創造環境,為孩子打造有秩序的外部環境。這個環境從整理的角度來說,由三個核心組成:空間、物品、人。空間和物品是物質環境,人則是人文和心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