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依稀記得我一歲半的情景,還記得二歲時做的幾個惡夢。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一直到現在。我記得我二歲時做的一個夢,夢中我正在屋裡和一個小夥伴玩。突然來了一隻大貓,大貓向我撲來,我忽然撲騰著雙臂要逃。這時我竟然象氣球一樣浮了起來。貓仰著頭看著我,我飄出大門,奮力劃著手臂去田地裡找媽媽。突然下面傳來奶奶的喊聲,我停下手臂,往下直掉,忙驚恐地睜開眼。發現奶抱著我往衛生院跑,邊跑邊叫我的名字。
我幾乎很少有不做夢,唯獨這個夢我保持記憶四十幾年了,如今奶奶已故去十五年了。想起這個夢,我現在想想,大概我們從生下來就是在追求一種安全,遠離危機吧,而學習就是我們自認為唯一的方式。
小時總是渴望長大,因為不論父母還是叔叔阿姨都經常說:「小屁孩知道啥,大人的事情你個小屁孩不懂。」如今我已經快到知命之年,卻忽然發現世界已經開始反轉,現在的小屁孩懂的也不比我們成年人少多少了。甚至半大的孩子反過來會斥責我們這不懂,那也不了解。
我們學物理都知道,無論距離還是速度都要有個參照對象,如今我們和我們的參照對象都在大海裡飄著。我們看不到岸,只能看著我們認為不變的參照對象,朝一個方向行進。等到我們到參照對象已消失不見,新的參照出現了,依然看不到岸。此時此刻,你心中的感慨是什麼呢?知識我們一直認為是死的,是不會動的。事實上知識如同藤蔓一樣會擴展變化,它如同長青藤,沒有一刻停止它的腳步。也許知識如同這無限擴展的宇宙,只是我們從未意識到它的變化。
再換個角度,我們都知道,維納斯雕塑是缺了胳膊的一個藝術品,他的美就美在你不知道他的胳膊原本該是個什麼狀態,無論哪種狀態似乎都有道理,又似乎還有更美的狀態。這太象人的品格了吧,無論你如何追求完美,似乎完美本身就是一個錯誤。腦子裡浮現出一個動畫,一個人精心雕刻著一個藝術品,雕完後看了看,周圍有人鼓掌,有人批評,有人諫言。自己看了看,也覺得改進一下好,於是一斧毀了重新再來一遍。可是雕刻完了,鼓掌的人少了,批評的人也少了,諫言的人更少了,自己看了看,覺得某些地方再修修應該可以了,於是一斧頭又毀了……。完美只存在理想裡,是一隻捕捉不到的會幻化的小鳥,永遠在你伸手可及,可當你的手伸到時,他又在你伸手可及的另一處。停下腳步,你發現你已離你當初所立的地方已經遠到讓你自己都感嘆的程度。
這個世界變化得如此之快,新事新物每天都在刷新著人的三觀。人的社會經歷不再是一個人驕傲的資本了,因為越活你會越因惑。雖然社會財富依舊大部分掌控在六十歲以上的人群手裡,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個比例已在不斷縮水,傳統的模式不斷被新模式突破取代。做成功學演講的也不僅是六十歲以上的老偶像了,更多的是些三十、四十歲,甚至二十多歲的新一代成功者。
以前我們總說人老成精,似乎人老了,就會各方面都會功德圓滿。我們每天閉目自思,總是會發現身上有著種種不足。看到許多頭髮花白的同齡人自信滿滿地犯下我們認為的錯誤時,又驚覺年齡不是對與錯的憑證。許多觀念,不斷被刷新,我儘管努力去學,最終發現白髮蒼蒼的我仍如年少時一樣,小口袋裡裝的永遠只是一筐裡很少的一部分。
也許小時的夢是啟示我,危機感永遠存在是我們不斷學習的動力,你學習到任何時候,你也不會有安全的感覺。學海無涯,皆因危機與安全相互糾纏。如果你認為你的一切都功德圓滿,其實你只是沒有看到你腦後和兩側的世界。低頭走了那麼久,抬頭一看,路的盡頭依然遙不可及。活到老,虛心到老,才不會為假象所迷幻。學海無涯,也許宇宙的無邊無際和微粒的無窮小,無論大和小都不是肉眼和想像能穿透的。活著一天,就沒有上岸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