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OLED有多難?量子點究竟還能走多遠

2020-11-25 中關村在線

1量子點遏制OLED有多難?

  顯示技術一直都是驅動電視行業發展的源泉,從最早的CRT時代電視被定義為了「大磚頭」的模樣,隨後液晶的橫空出世直接改變了電視形態,將笨重的大塊頭徹底踢出了主流市場,這種革命性的更新換代在不停的延續著。但是在電視機漫漫的進化長河之中,也不乏有革命失敗的顯示技術,誕生時氣吐山河,但之後卻立刻銷聲匿跡。


量子點究竟還能走多遠

  其中「背投」曇花一現的命運,絕對可以算是其中一個。我們對於背投的概念可能比較模糊,一個是因為其誕生時間較早,還一個原因就是其普及時間比較短,不過在當時由於眾多電視大廠均力推背投電視,所以還是俘獲了一部分用戶。筆者家中曾經就購置過一臺松下背投電視,但是在印象中只使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出現了各種小毛病,再加上畫面模糊,受環境光影響較大,隨即就被淘汰掉了。在當時背投電視的價格不算便宜,所以應該也稱得上是背投電視的「受害者」。


量子點在顯示技術進化的長河中將會扮演什麼角色?

  和傳統電視相比,背投在當時擁有更大的尺寸,輻射也相對較小,一時間成為了高端產品的代名詞,不過它的缺點卻要大於優點。由於背投技術的高成本,所以在價格上沒有一點優勢,不足20000小時的使用壽命難以滿足家庭的日常需求,高昂的維修費用成為了背投電視被輿論詬病的地方,再加上我前面提到的畫面模糊等問題,使得背投電視很快就被平板電視所取代。


目前OLED產品使用壽命已經可以確保50000個小時以上

  時至今日,新一輪的顯示技術革命又在打響,行業內已經不再是廠商與廠商之間的競爭,而是升級為了量子點與OLED未來技術間的較量。當兩者剛剛進入人們視線的時候,OLED由於在良品率以及使用壽命等問題上一直被人所詬病,所以量子點更加被看好。但隨著OLED不斷完善,詳細閱讀可點擊《壽命/燒屏/良率!OLED徹底根除三大頑疾》,量子點更是被行業內爆出了仍處於技術的「幼年期」,一時間天枰又更加傾向於OLED。這也讓我們對量子點的未來產生擔憂,而它會不會又走背投的老路呢?讓我們來靜靜分析一下。

2量子點的概念混淆

·概念混淆:光致發光與電致發光量子點技術

  既然要談量子點的未來前景,我們首先要理性的來看一看目前量子點的發展狀況。量子點其實它本身不發光,是一種半導體納米晶體,當它受到「光」或「電」的刺激時,便會發出有色光線。而光線的顏色由量子點的組成材料和大小決定。因此,可以通過改變量子點的形態來得到紅光到藍光的高峰值純色光,在色彩上具有先天性優勢。而量子點在顯示技術領域上的兩大應用方向卻經常被混淆。


「光致發光」量子點電視發光原理

  其實,目前市面上的量子點電視所採用的方案均屬於「光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背光源技術(以下統稱第一代量子點技術),目的是解決普通液晶電視背光色彩不夠亮白的問題。這種色偏差體現在屏幕圖像中,觀看者會覺得畫面偏冷或偏暖,達不到最佳的觀看體驗。而採用藍光LED通過附有紅色和綠色量子點的光學材料(量子點薄膜)得到高純度的白光,使得這一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同時還能還原出非常靚麗的色彩,屬於量子點技術應用在LCD領域折中的方案。


「光致發光」量子點的解決方案

  通過目前第一代量子點技術的發光原理來看,其本質還是液晶,通俗點說只是在液晶的基礎之上加入了一層量子點薄膜。雖然這項技術能夠使畫質實現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否對得起數萬元的溢價與「革命性技術」的名號我們仍需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隨著量子點技術不斷被人所熟知,這一問題也在不斷被放大。


「光致發光」量子點技術實現了LCD全色域覆蓋

  前面我們提到了不少業內專家稱目前量子點技術處於幼年期,其實第一代量子點技術僅僅是一個過渡,而最終要達到「電致發光」量子點(以下統稱第二代量子點技術)至少還需要3-5年的時間。量子點技術的最終目的是實現通電後自行發光,不再需要背光源的支持。而目前OLED材料的自發光特性已經實現了這一目標,這也不免讓第二代量子點技術略顯尷尬。

3QLED只是OLED的模仿者?

·結構基本一致:QLED是OLED的模仿者?

  為了使量子點技術有本質上的飛躍,目前已經有廠商開始致力於發展QLED,也就是「電致發光」的第二代量子點技術。它同樣是基於量子點的發光特性,屬於量子點在顯示技術領域的更高級應用。它不再是藍光通過一層量子點材料產生白光照亮屏幕,而是通過電驅動使量子點本身發光並通過混色產生圖像。不再需要液晶,量子點薄膜,也省去了背光單元。這也使得QLED與OLED在顯示方式上具有相似的原理,結構同樣也非常簡單。


OLED與QLED只是發光層不同

  在面板的製造工藝上,OLED目前採用最多的製造方法是蒸鍍方法,也可以採用溶液處理工程,不過這項技術還處於研發當中,早在2013年LG Display就已經用蒸鍍方法推出過55英寸全高清OLED電視。而QLED第二代量子點面板只能採用溶液處理工程,這項工藝的複雜程度無疑要高過蒸鍍方法,對於良品率的保障也是一個未知數。


QLED是OLED的模仿者?

  OLED與正在研發的QLED面板結構上基本一致,只是在發光材料上不同(OLED為有機發光層,QLED為QD發光層),其餘從陰電極再到封裝完全一致。不過由於QD材料非常敏感,不能夠接觸到空氣,所以在發光層必須要做到真空,這也是目前QLED第二代量子點技術研發需要解決的問題,而OLED的有機發光材料則不存在這方面的顧慮。


QLED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除此之外,QLED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就是要開發新型量子點材料,也就是為量子點注入電荷,讓其能夠導電。其次由於QD材料是液體形狀,只能採取可溶性工程,開發印刷顯示技術也是當務之急。QLED在研發上無疑還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至於研發成功後能夠超越OLED更是一個未知數。

4上遊廠商產生變局

·前景堪憂:量子點巨頭遭撤資

  目前QLED仍處於研發階段,自身還有很多不易克服的難題,產品何時會問世也是遙遙無期。近日,一則消息更加沉重的打擊了量子點技術。那就是量子點技術巨頭公司QD Vision遭遇了大股東的撤資,據稱目前QD Vision團隊高層已經宣布解散核心團隊,諸多項目已經暫停。大股東的撤資讓這個量子點巨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也令很多業內人士唏噓不已。

  對於量子點技術背景不太了解的人可能不太熟知QD Vision公司,其實他是全球量子點顯示技術的領軍者,主要進行包括電視及其它顯示熒幕的色彩品質改良,其引以為傲的Color IQ產品線主要利用量子點技術進行研發,擁有業內認可的不小實力。就量子點技術而言,QD Vision擁有全球最大的量子點製造工廠,作為諸多企業的上遊供應商,此次危機相信受到衝擊的不只是QD Vision自己。


量子點技術巨頭企業——QD Vision

  資本是市場的風向標,更是可窺探一個企業實力的風口。量子點巨頭QD Vision如今遭到了大股東的撤資,其經營狀況必定是出現了大危機。投資者對量子點技術及其市場發展前景持懷疑態度,當它無法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收益時,便是市場風向變化的時候。量子點電視的銷量下滑,諸多訂單被退,這也是造成目前局面的主要原因。

  QD Vision大危機的爆發,勢必會影響到目前量子點技術在市場中的地位,在QLED第二代量子點技術未來尚不明朗的情況之下,也讓目前的量子點電視遭遇了信任危機。在未來一段時間,OLED技術是否還會有飛躍式的發展,QLED第二代量子點技術是否會在發展中遭遇瓶頸而胎死腹中,著實還很難預測。但不可否認,量子點技術目前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希望它不會重蹈背投的覆轍。


浙江大學教授、量子點資深專家——彭笑剛

  當然對於量子點的未來也並非全部都是壞消息,隨著QD Vision的瀕臨崩盤,無疑給國內量子點公司帶來了更多的機會。顯示技術雖然不是中國的強項,但是在量子點的研究上中國處於領先地位,浙江大學教授、量子點資深專家「彭笑剛」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且由於OLED每年的面板產量還不夠成熟,這無疑也給QLED的研究爭取了更多時間。


「愛---從我們做起!」在寒冷的冬天讓您不再寒冷,ZOL家電頻道給您送上關心和關愛!

冬天的「雙十一」「雙十二」,Zol每周福利都不同!期期好禮!禮從每一次關懷開始,給您送上我們最實際的節日祝福!禮品免費送!

官方微信:lifeJD798

活動詳情請關注下方二維碼:


相關焦點

  • 遏制OLED有多難?量子點究竟還能走多遠(全文)_平板電視_液晶電視...
    1量子點遏制OLED有多難?  顯示技術一直都是驅動電視行業發展的源泉,從最早的CRT時代電視被定義為了「大磚頭」的模樣,隨後液晶的橫空出世直接改變了電視形態,將笨重的大塊頭徹底踢出了主流市場,這種革命性的更新換代在不停的延續著。
  • oled和lcd哪個傷眼睛 oled和量子點電視的區別有哪些
    市面上有oled電視機與lcd電視機,僅僅是從名稱上就能看出兩者的材料不同,oled和lcd在傷眼的程度上同樣存在差異。oled和lcd哪個傷眼睛?還有oled與量子點電視是否存在差別?如何才能更好地區分?今日我們就來聊聊oled電視。
  • 有必要買量子點電視嗎?量子點與oled電視誰好?
    從市場趨勢來看,常見的顯示技術有LCD、OLED、QLED、LPD、ULED、AMOLED、miniLED等等,在電視顯示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問題上,主流觀點分為兩派:一派認為量子點電視是未來的主力軍,另一派則傾向於OLED電視才會佔據市場的頭部份額。  量子點電視值得買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什麼叫量子點電視。
  • 新技術通過釋放光子,使OLED可獲得高達76.3%的量子效率!
    這些部件在穩定性、角發射和功率效率方面都有更嚴格的要求。由於發光二極體只產生單色光,製造商使用各種添加劑混色工藝來產生白光。自20世紀90年代首次開發白色oled以來,為了在實際亮度水平上實現平衡的白光光譜和高光效,科學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然而沒有額外外耦合技術的白色oled外量子效率(EQE)今天只能達到20%到40%。大約20%產生的光粒子(光子)仍然被困在玻璃層中。
  • OLED走下神壇 量子點「一公斤大米」道出多少行業痛點?
    一臺2015年推出的TCL的55英寸量子點電視的鎘含量,大約相當於大約1公斤的符合衛生標準大米的鎘含量,比大家吃三天的米飯還少,對人體的傷害微乎其微,何況量子點電視中的鎘遠比大米中的鎘難以被消化吸收,從科學角度看這不是問題。」
  • 量子點電視優缺點有哪些?量子點電視/OLED電視有什麼不同?
    現階段較前沿的幾種電視顯示技術有OLED、雷射和量子點,OLED是當下高端顯示的標準之一;雷射顯示裡DLP顯示的使用頻率較高,採用這種技術的主流代表有當貝投影;但是從畫質、成本、功耗以及壽命幾個方面的綜合優勢,量子點電視更容易被大多數消費者所接受,同時也被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是它率先打開了高端彩電消費市場。
  • 前衛的量子離普通人有多遠?
    、量子理論、量子計算,這些有關量子的前衛概念離普通人究竟有多遠?然而,在量子力學中,如果產生一個狀態,所有的東西之間都有關聯的話,他不需要每個人都找一遍,而是通過關聯性同時尋找,很快就知道A在哪兒,因為這是由於量子關聯和加速。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北京時間8月16日凌晨1點40分,我國酒泉發射中心成功用長徵2號運載火箭將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這將使我國首次實現衛星與地面之間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墨子號成功發射後引發外媒關注。外媒稱,研究量子衛星一直都是世界各國都在競爭的熱點科技,中國量子衛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他們極有可能贏下這場競賽。
  • 靠綜藝節目,鄭爽還能走多遠?
    當然綜藝節目周期短,薪酬高,熱度也高,如果表現好,很快就能給藝人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很多娛樂圈新人都是通過各種綜藝節目發展起來的,有了一定知名度後才開始接電視劇,拍電影。鄭爽原本就有很多好的影視資源,儘管演技時常會被大家吐槽,但是也沒必要放棄這麼多的好資源,全身心參加綜藝,畢竟現在各種娛樂節目太多,質量也參差不齊,很多節目為了熱度,刻意拿明星的私生活來炒作,製造話題。
  • 光速還能摧毀恆星?光速究竟有多快,一光年又有多遠?
    光速,還能摧毀恆星?武俠小說中總有這樣的話:「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句話在物理學中同樣適用,只要物體夠快,它就是無敵的存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提出證實了這一點。光速究竟有多快?一光年究竟有多遠?光速約為每秒30萬公裡。光年則是9.46萬億公裡。在天文學領域,光年是距離單位,而不是速度單位。它指的是光子在宇宙中以光速傳播一年的距離。通過計算,我們可以得到大約9.46萬億公裡的光年距離。
  • 一文告訴你量子科技究竟有多厲害?
    量子科技火了,那麼量子科技究竟有什麼厲害的呢? 2、三個特性帶來的兩個大突破 (1)量子通信:宇宙探險將成為現實 上世紀八十年代,法國人阿茲派克特,利用歐核中心的大型粒子對撞機,轟炸粒子,發現兩個粒子位於不同的位置,當一個的旋轉方向被儀器影響時,另外一個粒子,不管多遠,也會在瞬間產生同樣的變化。
  • 唐嫣:瑪麗蘇女主還能走多遠?
    最廢霸王花,一輩子也走不出瑪麗蘇。唐嫣這次被人罵慘了,《燕雲臺》開播豆瓣評分跌到4.6,劇組養胎,打戲找替身,萬年如一日的傻白甜演技,唐嫣什麼時候變成這樣了,十年前她可是妥妥的白月光啊。
  • 量子計算對未來至關重要,但實現起來會有多難?
    量子計算就是現在看起來最有前景的解決方案。但是如果你是一個三維生物,可以走三維路徑的話,就可以走直線過去。這只是一個三維的例子,但實際上量子計算就是利用這樣一個原理:把計算的初態放到一個高維空間裡,通過一系列運算,計算出最後需要到達的位置,最後再測量這個位置。這就是最基本的量子計算解釋。
  • 量子點屏幕真的比OLED屏幕還要好?
    最大亮點就是看起來「豔」得多在探尋量子點顯示技術之前,我們先看看這傳說中的量子點屏幕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直觀體驗的提升——各廠商目前完成量子點屏幕的手法雖有差異——而Xperia Z3也是市面上少有用上了量子點屏幕的手機產品,在用Xperia Z3手機的小夥伴應該能明顯感覺出自己的手機屏幕色彩表現極為豔麗,甚至達到三星Galaxy手機專業模式的程度,足見量子點顯示技術能夠帶來的這種變化。
  • 光在一年內究竟能走多遠?
    那麼,光在一年中能走多遠?或者說一光年有多遠?由於光速為每秒299,792,458米,則光在一年中的傳播距離約為94605億公裡。光速幾個世紀以來,測出光速是科學家的一個研究重點。在17世紀之前,人們普遍認為光可以從一個地方瞬間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即光速無限大。
  • 美的品牌「裸奔」後 商用電磁爐公司還能走多遠?
    美的品牌「裸奔」後 商用電磁爐公司還能走多遠?撥開美的國產大品牌的外衣,人們看到的是美的長期存在的品牌誠信缺失危機,對於常發生的美的爆炸門,價格門,傳單門,美的強大的危機公關能力對於這些有了很強的免疫能力,但是試想一下,美的品牌「裸奔」後2009年剛剛進軍商用市場的電磁爐公司還能走多遠?  根據著名的「微笑曲線」理論,從長遠來看,做品牌肯定比代工的利潤要高很多。
  • 一光年的距離究竟有多遠?若人不藉助任何工具,走多久才走完?
    那麼一光年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呢?若是人類不藉助任何代步工具,那麼究竟要走多久才能走完一光年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要是用人力走,人要走到猴年馬月呢?想人力走完1光年這種想法似乎就是一種空想,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
  • 顯示小課堂:量子點的賣點究竟是什麼?
    【中關村在線顯示器頻道原創】顯示小課堂是我們顯示器頻道全新上線的一個顯示知識科普的小欄目,各位看官如果有想要了解的關於顯示行業的問題可以通過評論來和我們進行交流,我們將為你一一解答。  在今年開年的CES大會上,顯示技術的三巨頭:OLED、量子點以及LED均有較大程度上的突破和創新。量子點雖說在展會上也有很亮點,但相比於聲勢浩蕩的OLED還是弱了不少。作為OLED未來主要的競爭對手,量子點的發力點或者說賣點究竟是什麼呢?
  • 一光年究竟有多遠,人能夠用一輩子走一光年嗎?答案竟是如此
    這盞燈一年能走多遠?科學家普遍認為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一年的時間大約是31556925.9747秒,所以光在一年中行進的距離是9.46萬億公裡。目前,人類建造的最快的宇宙飛船是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帕克太陽能探測器,速度為每秒95公裡。但是這種每秒95公裡的速度在300,000公裡前只不過是一個小兒科醫生。
  • 清華北大究竟有多難進,是不夠努力還是天賦不行?內行人告訴你
    清華北大究竟有多難進,是不夠努力還是天賦不行?內行人告訴你清華北大是所有中國讀書人心中的夢想,要是能夠考上這其中的一所學校的話,很多人都會覺得,祖宗臉上都有光了,很多人小的時候還糾結過,清華和北大都不錯,復旦也還可以,長大了以後究竟要上哪一所學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