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大小千足蟲

2021-02-25 浙江科普遊子

馬陸,又叫千足蟲,英文名"millipede",也是一千條腿兒的意思,是多足動物亞門倍足綱動物,實際上馬陸大都沒有上千條腿兒。

馬陸的腿兒大都兩個一組,即一個體節兩對足,所以喚作倍足綱。走起來路來慢悠悠得很。

馬陸常在落葉層中活動,以腐敗的落葉等為食,是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重要成員。有時候也會見馬陸群集於樹幹的傷口處。

是也吸食流出的汁液,還是天亮後想找縫隙藏身?

上面兩種馬陸均屬於帶馬陸目條馬陸科,火柴大小,黑色的粗直形馬陸,很多地區都有。杭州還有一種常見的大型馬陸,智人手的長度,叫浙山蛩,山蛩目。

兩種體色的浙山蛩,顏色與性別無關,是警戒色,不要吃我,我不好吃。

貌似親嘴兒的兩條浙山蛩,實際上是在履行物種繁衍的神聖使命。

馬陸能摸嗎?

馬陸不具有蜈蚣的毒肢,不會被蟄,但是它有腺體會分泌液體進行化學防禦,說是浙山蛩有臭味兒,大概沒有蝽類明顯。浙山蛩的分泌物雖然有毒但並不危險,不要入口,觸碰過後不要揉眼睛,記得洗手。皮膚容易過敏的人不要摸。有些種類的馬陸分泌物劇毒,避免接觸。

遇到危險時候,馬陸還會蜷起來,光亮堅硬的背對外,腹部被保護起來,有一類馬陸會像西瓜蟲一樣縮成一個球。

蟠馬陸,蟠馬陸目。

杭州的蟠馬陸紅黑相間,耐看,腦袋不小,有些萌。西湖山區晚上可以見到。

三類馬陸的合照,the end。

掃碼關注"浙江科普遊子"

諮詢合作聯繫:

蝶衣:15858225861(微信同)

海豚:13616520456(微信同)

 

關於我們

浙江科普遊子是中國著名自然教育品牌科普遊子自然教育在浙江的唯一全權機構。科普遊子由出自中科院系統的5位學者創辦;與全國多個自然保護區和自然教育基地成為合作夥伴,致力於帶領都市人走進自然開展植物、鳥類、走獸、昆蟲、地質、天文等領域的科學考察,重建人與自然的關係。自2014年8月11日至今在全國各地已經成功舉辦1000多期各種類型的自然科普教育活動,科普遊子正致力成為中國最專業的自然科普活動平臺。

相關焦點

  • 蜈蚣不是千足蟲
    少棘蜈蚣,杭州常見蜈蚣種類,每個體節有一對步足。這是一隻受傷的蜈蚣,爬行緩慢,為了比對它的大小,手從它爬行方向的反方向靠近拍下了照片,不然,保持距離,不要把蜈蚣誤認作馬陸而徒手去抓!認識馬陸點這裡:杭州的大小千足蟲。蜈蚣目和蚰蜒目外,唇足綱還有兩個目的種類,石蜈蚣目和地蜈蚣目。
  • 川多地出現千足蟲、毒蜂 西昌上演「人蟲大戰」
    片段1:進攻  千足蟲無孔不入 晝伏夜出  按照市民講述,「入侵者」晚上才會出現的習性,11日晚8時許,成都商報記者等一行來到西昌市河東街發生蟲入侵的範圍。街背面,屬於南壇村。居民陳高強拿手電筒往牆上一照,一些細如火柴棍大小的黑色細蟲爬在牆上,慢慢爬行。
  • 城區驚現成群「千足蟲」
    肇慶專家建議如被爬過,用大量肥皂和清水清洗本報肇慶訊 (記者於敢勇 通訊員楊永新攝影報導)近日,肇慶城區橋西社區一帶的住宅、工地和空地出現了一種紅色的「千足蟲」 ,它們或單獨或成群,並且越來越多。肇慶市市長郭鋒聞訊立即批示滅蟲。有關部門聞訊後立即採取多項措施滅蟲,現在千足蟲的數量已經明顯減少。
  • 蘭花盆裡有千足蟲如何清除?
    蘭花盆裡發現千足蟲有兩種方法可以清除,一種方法是用小白藥放置在盆面、吡蟲啉或三唑靈兌水稀釋後灌根來進行殺滅,另外一種方法是讓盆內的環境偏幹通風一些,千足蟲自然就不喜歡呆在裡面,自行離開尋找更合適的環境了。
  • 千足蟲肆虐村莊部分村民憂心忡忡
    一戶村民家牆腳下爬滿了千足蟲  本報訊  「我們村裡家家戶戶都爬滿了一種長有很多腳的小蟲子當天下午,昆蟲專家張全勝告訴記者,這種蟲子就是千足蟲,又名馬陸蟲或草鞋蟲,有多種,喜聚群活動,繁殖極快。「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便是形容千足蟲。值得一提的是,千足蟲是嚴重影響家庭環境衛生的害蟲——千足蟲分泌物不僅臭,且具腐蝕性,若觸及皮膚能引發刺激腫脹、水皰性皮炎,眼睛或口接觸後則嚴重發炎。
  • 你知道千足蟲的腿也能當作「丁丁」嗎?
    千足蟲不是蜈蚣,毒性沒有蜈蚣那麼劇烈,有些種類沒有毒性。千足蟲也叫馬陸,在幾億年前就存在,那時它們的個頭能長到幾米長,現在地球上最大的馬陸只有幾十釐米長。到底千足蟲有多少條腿?肯定沒有一千條,不同種類的條數不一樣,目前紀錄最高是750條腿。
  • 千足蟲(馬陸)是什麼?怎樣殺滅它?
    1.千足蟲(馬陸)是什麼?千足蟲(馬陸)也叫千足蟲、千腳蟲、秤桿蟲,被觸碰後,它的身體會扭轉成螺旋形,能噴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熱帶雨林中的馬達加斯加猩紅千足蟲(馬陸)噴出的液體能使人雙目片刻失明,在世界上約10000種。一般雌蟲可以長750隻腳,是世界上腳最多的動物。
  • 小區物業天天滅蟲 為啥千足蟲還是「前僕後繼」
    本報於5月30日報導《千足蟲「襲擊」容大小區》,為消滅讓人起雞皮疙瘩的千足蟲,小區物業撒石灰、噴藥水,富陽動植物方面的土專家董仁青也給物業與業主支了招。  但幾日前又有業主劉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63344556,他表示撒石灰、噴農藥,效果都不明顯,夜間小區的地面上仍出現成群結隊的千足蟲,最關鍵是蟲還不停地往家裡爬。  記者昨天一早來到容大小區,在劉先生的帶領下,的確發現單元樓前的臺階附近有不少死去的千足蟲。
  • 千足蟲泛濫導致英國女子精神崩潰
    近日,一位英國女子說,在成千上萬的千足蟲侵入她家後,她的家庭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53歲的Jacqueline Jones聲稱,這些節肢動物大約兩年前侵佔了她在伯明罕的房產。Jacqueline必須每天清掃這些動物,防止它們覆蓋房子的每一個表面。另外,她的五個鄰居也有類似的問題。
  • 腿最多的千足蟲竟有690隻腳!
    當然啦,千足蟲並不是指它們真的有上千條腿,但相比其他的生物,它們的確算是腿非常非常非常多的了,在北美巴拿馬山谷裡有一種大馬陸,全身有175節,加起來共有690隻足,real是世界上足最多的節肢動物了。
  • 通道縣江口鄉:大戰罕見「千足蟲」害
    通道縣江口鄉:大戰罕見「千足蟲」害 來源:紅網 作者:羅平 編輯:劉飛越 2014-12-02 08:47:54
  • 不要害怕,這是解毒抗菌良藥|千足蟲的藥用
    櫻桃溝裡的千足蟲登山的臺階上,或許,不經意間,你會看到捲成一團或僵硬的蟲子,仔細一看,有很多條足。這就是千足蟲,進山的人會經常遇上。千足蟲,俗稱馬陸,屬於節肢動物,種類上萬種,目前最大的馬陸生活在非洲,身長可達38釐米,身大(直徑)可有4釐米。或許,有人會害怕,這麼足,有毒吧。的確,它有毒,噴出的有毒氣體,若不慎進入眼睛,會傷害眼睛的,嚴重的,還可導致失明。不過,你不招惹它,就會相安無事的。而且它還是一道解毒抗菌的良藥。
  • 90%的人不知道,如何快速殺滅千足蟲(馬陸)?
    千足蟲(馬陸)(millipede)也叫千足蟲、千腳蟲、秤桿蟲,被觸碰後,它的身體會扭轉成螺旋形,能噴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熱帶雨林中的馬達加斯加猩紅千足蟲
  • 重慶古鎮千足蟲肆虐 村民頭皮發麻整日驅蟲(圖)
    千足蟲又名馬陸蟲或草鞋蟲,有多種,喜聚群活動,繁殖極快。「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便是形容的千足蟲。值得一提的是,千足蟲是嚴重影響家庭環境衛生的蟲害——千足蟲分泌物不僅臭,且具腐蝕性,若觸及皮膚能引發刺激腫脹、水皰性皮炎,眼睛或口接觸後則嚴重發炎。 資料圖片  千足蟲肆虐大昌古鎮  昨日,巫山縣大昌鎮黃林村向主城防治蟲害專家求助:在當地,不計其數模樣讓人發麻、散發著臭味的千足蟲正從山林爬出,往水井、農家等陰涼地帶聚集。
  • 「千足蟲」成群結隊侵襲村莊 雞都不敢吃
    金黔在線訊 連日來,修文縣灑坪鄉東莊村出現大量「千足蟲」,成群結隊,爬滿院牆,令村民寢食難安,當地政府每晚出動幹部群眾60多人撲殺,據不完全統計,已組織撲殺約數萬隻。  一群怪蟲深夜闖進村民家  6月18日,據介紹,最早發現「千足蟲」的是東莊村村民申時倫家。
  • 千足蟲生殖器紫外線下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科學家:這無法解釋
    千足蟲相信大家應該是比較熟悉的,千足蟲準確的來說是節肢動物,一般呈現出圓筒狀或者是扁形軀體,而在它的軀幹上面往往會有很多的腳,這種動物甚至被稱為陸地上目前為止所發現的足最多的一種動物,像是在北美就發現了一種千足蟲,這種蟲子總共包含了690隻足,想想一隻小小的蟲子,上面居然有這麼多的腿是不是讓人感覺有點毛骨悚然呢
  • "千足蟲"肆虐煙臺一單位 密密麻麻緩慢爬行(圖)
    事後記者從市住建局白蟻防治中心了解到,這種蟲子名叫「馬陸」,俗稱千足蟲,成語「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就是形容的這種蟲子。據了解,千足蟲平時就喜歡成群活動,一般生活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千足蟲雖不咬人,但它體內可分泌出一種能引起局部刺激的毒素,若觸及皮膚嚴重的可導致明顯的紅斑,皰疹和壞死。
  • 福州一小區遍布千足蟲 居民擔心對人體有害(圖)
    小區的角落出現千足蟲  童先生介紹,走在小區裡,時不時就能看見這種長得像蜈蚣的蟲子,有的地方甚至成群結隊,看得人全身發毛。  記者諮詢了福州市園林局綠化工程處負責病蟲害防治的工程師陳先生,他告訴我們,這種黑色蟲子學名叫「馬陸」,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千足蟲,習慣待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尤其是一些縫隙裡,由於近期雨水較多,千足蟲就會跑出來,等天氣熱一些,這些千足蟲又會回到縫隙裡。「這種蟲對人體是無害的,居民不用太過擔心。」
  • 《我們的徵途》尹正慘遭千足蟲爬身 瘋狂跺腳
    原標題:《我們的徵途》尹正慘遭千足蟲爬身 瘋狂跺腳   千足蟲向尹正靠近   由安徽衛視出品的大型實境生存紀錄節目《我們的徵途》第二期節目於7月29日周六22:00播出,「徵途家族」的賽盧斯叢林生存仍在繼續,尹正與郝劭文組成了「捕魚達人」小分隊,卻沒想到釣魚前還要捉魚餌,「怕蟲BOY」尹正的內心是崩潰的。
  • 人行道上爬滿小「蜈蚣」 其實是千足蟲不會蜇人
    >倉山亭洲路上有不少千足蟲記者現場了解到,陳先生所見到的並非蜈蚣而是千足蟲,其成群出沒疑與氣溫升高有關。陳先生說,他上午經過倉山區亭洲路附近時,看到人行道上有小「蜈蚣」在地面上爬,數量比較多,看上去有些噁心嚇人。「這該不會是什麼不好的徵兆吧?」陳先生說。記者隨後來到現場看到,地上有許多兩三釐米長、黑色圓柱狀的蟲子在爬,因為腳比較多,乍一看確實有些像蜈蚣。但仔細辨別可以發現,這些多腳蟲子與蜈蚣也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