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足蟲」,顧名思義你也知道這個傢伙有很多「腳」,別看它們軟糯糯的身體不起眼,但它們「兇殘」起來也足以讓人類和其他的捕食者望而卻步,因為它們身上有毒腺,分泌出來的有毒臭液臭翻天,甚至還能導致暫時性失明,而相對弱小的它們,裝死是最在行的!快一起來了解這個神奇的小生物。
當然啦,千足蟲並不是指它們真的有上千條腿,但相比其他的生物,它們的確算是腿非常非常非常多的了,在北美巴拿馬山谷裡有一種大馬陸,全身有175節,加起來共有690隻足,real是世界上足最多的節肢動物了。
1926年,人類首次發現千足蟲。有一位科學家,在美國舊金山發現了一隻長有750條腿的千足蟲。這種蟲類因為地理上的局限,非常的稀有。滅絕80年後,在2005年的時候,有科學家再次找到12條千足蟲,雌性成體都有600多條腿。
千足蟲並不是一出生就有很多腿,初生的幼蟲只有7節。第一次蛻皮之後就有11節7對足,第二次蛻皮後有15節15對足。每蛻皮一次,它們就會長大一些,經過幾次的蛻皮發育後,體節和足也就越來越多。千足蟲可以多達幾百節,每一節都有腿,也就有好幾百條腿。
千足蟲行走時左右兩側足同時行動,前後足依次前進,密接成波浪式運動,很有節奏。不過,它雖然足很多,但行動卻很遲緩。千足蟲平時喜歡成群的活動,一般生活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如枯枝落葉堆中或瓦礫石塊下。專吃落葉、腐殖質;也有少數種類吃植物的幼芽嫩根,是農業上的害蟲。
千足蟲雖然無毒顎,不會螫人,但它也有防禦的武器和本領。當它一受觸動就會立即蜷縮成一團,靜止不動,或順勢滾到別處,等危險過了才慢慢伸展開來爬走。千足蟲體節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種有毒臭液,氣味難聞,使得家禽和鳥類都不敢啄它。
雖然不咬人,但它能分泌出能引起局部刺激的毒素,嚴重的可致明顯的紅斑,皰疹和壞死。某些非美國本土的千足蟲會噴出一種難聞的,刺激性很強的分泌物,這種分泌物可引起嚴重的結膜反應---暫時失明,而據說大量的肥皂水可以中和千足蟲的毒液,若皮膚發生反應,局部可敷以皮質類固醇、眼部受傷者需立即淋洗,並應用皮質類固醇眼藥水或軟膏。
如遇到危害或受到觸碰時,會將身體捲曲成圓環形,呈「假死狀態」,間隔一段時間後,復原活動。它們主要以凋落物、朽木等植物殘體為食 ,是生態系統物質分解的最初加工者之一。生活於腐敗植物上並以其為食,有的也危害植物,少數為掠食性或食腐肉。
千足蟲一般危害植物的幼根及幼嫩的小苗和嫩莖、嫩葉,除草坪外受害植物還包括仙客來、瓜葉菊、洋蘭、鐵線蕨、海棠、吊鐘海棠、文竹等一些花卉植物。而在有的家庭裡,它們也被當成寵物來飼養,一般飼養的馬陸都餵落葉,腐木,有時候也可以餵各種瓜果蔬菜當作零食。